2013届高考物理复习课件一(5)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63-T2x3,再取它们的平均值 a=a1+a32+a3作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 测量值,如果各个数据较准确,则 a=
x4+x5+x6 - x1+x2+x3 9T2
.
(3)用 v-t 图象求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在某段时间中
点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 vn=xn+2Txn+1,求出打各点 时纸带的瞬时速度,然后作出 v-t 图象,如图 5-4 所示,则图线
2020/2/7
[答案] C
[解析] 由于题中直接给出了各计数点对应的速度和时刻,所 以在 v-t 图象中选取相距较远的两点用 a=ΔΔvt计算加速度最为合 理,而逐差法适用于已知各计数点间距的条件下求加速度.
2020/2/7
• ► 探究考向二 纸带数据处理和误差 分析
• 1.关于数据处理
• (1)纸带的取点处理原则
• 如图5-7所示,从打下的纸带中选取 点迹清晰的纸带,舍掉开始比较密集 的点迹,从便于测量的位置取一个开 始点A,然后每5个点(或者说每隔4个 2点020/2/7)取一个计数点,分别记为B、C、D、
(2)从纸带上读取长度的方法 利用毫米刻度尺测出各点到 A 点的距离,算出相邻计数点 间的距离 x1、x2、x3、x4、x5、x6…….由于毫米刻度尺的最小刻 度是 1 mm,读数时必须估读到 0.1 mm 位. 2.实验误差分析 本实验参与计算的量有计数点间距和打点周期,因此误差主要 来源于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测量和电源的频率不稳定性. (1)交流电源的频率变化 交流电源的频率出现波动时,打点周期随之变化.频率升 高时,打点周期减小,因计算时仍按照原打点周期值,各点的
瞬时速度的测量值 vn=xn+2Txn+1将偏小,加速度的测量值 a=ΔTx2 也会偏小.
2020/2/7
(2)位移的测量引起误差 如果各计数点间的位移较小或相邻计数点之间的位移之 差较小,位移测量的相对误差就会较大,从而导致速度和加 速度的测量误差较大. (3)计算方法的选用 在上面[探究考向一]中涉及的求加速度的三种方法中, 用Δx=aT2直接求加速度的方法简单,但误差较大,适用于测 量数据准确或计数间隔较少的情况;逐差法求加速度结果准 确,误差较小,但需测得的计数间隔为偶数;图象法求加速 度科学性强、误差小,适用于所测数据的计数间隔较多的情 况.
2020/2/7
[解析] (1)电源频率 f=50 Hz,故打点周期为 0.02 s,又因每 隔 4 个点取 1 个计数点,所以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 0.1 s.
(2)B、D 两计数点之间的距离为 xBD=xD-xB=624.5 mm- 126.5 mm=498 mm,所以 vC=x2BTD=4928××01.01-3 m/s=2.5 m/s.
2020/2/7
• 变式题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 的瞬时速度如下:
计算点序号
123 4 5 6
计数点对应的时刻(s) 0.1 0.2 0.3 0.4 0.5 0.6
经过计数点的速度 (cm/s)
• 4图4.05-626.0 81.0
100. 0
110. 0
168. 0
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小车、________、细绳、钩码(或
重锤)、刻度尺、复写纸片.
纸带
► 知识点四 实验步骤
1.安装实验装置,如图5-2所示.
2020/2/7
图5-2
2.先接通电源,然后释放小车,重复打纸带3条. 3.挑选纸带,确定计数点,测相邻计数点之间的距离. 4.用Δx=aT2确定物体的运动是匀速直线运动还是匀变 速直线运动. 5.用瞬时速度与平均速度的关系求瞬时速度,用公式 Δx=aT2或v-t图象求加速度.
(3)由 Δx=aT2 可得(xD-xC)-(xB-xA)=2aT2,(xC-xB)-(xB -xA)=aT2,T=5·1f.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a=xD-37x5B+2xAf2.
2020/2/7
[点评] 本题考查利用实验数据对以下问题的处理方法:
(1)相邻计数点间时间间隔的确定; (2)某计数点对应的瞬时速度的计算; (3)选用适当的方法求解加速度,如逐差法、图象法 等.下面的变式题考查的是应用图象法求解加速度.
2020/2/7
[答案] (1)1.20 (2)加速度的二分之一 0.462
[解析] (1)刻度尺读数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2)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 x=12 at2,故可知 x-t2 图线的斜率为12a.
2020/2/7
【规范解答】 (1)1.20 (2)加速度的二分之一 0.462 【主编剖析】 本题属于“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的拓展和 创新,创新方法主要体现在数据处理的思路上——直接作出 x-t2 图象,然后根据图象斜率等于a2来计算加速度.“源于教材,又高 于教材”是高考命题一直遵从的思路和原则,对实验试题来讲,“源 于教材”主要体现在实验情景、实验背景与教材实验相同或相近; “高于教材”主要体现在对原有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步骤、 实验数据处理方式等方面的改进和完善.这也就为我们进行实验 复习指明了方向.
2020/2/7
• 例 2 [2011·广 东 卷 ] 图 5 - 8 是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获 得的一条纸带,O、A、B、C、D和 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加速度大小 用a表示.
2020/2/7
• (2)图5-9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 的x-t2图线(x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 的距离),斜率表示_______________, 其 大 小 为 ______m/s2( 保 留 三 位 有 效 数字).
[解析] (1)时间由打点计时器测定,自由落体运动的加速 度与质量无关,不需要天平测质量,只需用米尺测量位移即可, 故选C;(2)打点计时器与纸带间存在摩擦或重物受空气阻力作 用,可能引起实验误差
2020/2/7
► 探究考向三 同类实验的拓展与创新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除了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进
2020/2/7
• 变式题
•
[ 2010·全国Ⅱ卷]利用如图5-
10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
动.实验,松开纸带,使
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 打出一系列的小点.
•2020/2/7 (1)为了测得重物下落的加速度,
2020/2/7
图5-10
[答案] (1)C (2)打点计时器与纸带间存在摩擦(或重物 受空气阻力作用)(其他答案合理即可)
的斜率等于物体运动的加速度 a=ΔΔvt.
2020/2/7
图 5-4 2.实验注意事项 (1)交流电源的频率和电压要符合实验要求.电源频率为 50 Hz; 电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220 V,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 6 V 以下.
2020/2/7
• (2)实验前要检查打点的稳定性 和清晰程度.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 应打出轻重合适的小圆点.如果打 出的是短横线或打出的点不清晰, 可能是交流电源电压或振针位置不 合适,应分别调低或调高电压,必 要时调整振针与复写纸间的距离, 或更换复写纸片.
2.利用纸带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方法: (1)设 纸 带 上连 续 相等 时 间 T内 的 位 移 分 别 为 x1 、 x2 、 x3 、 x4……xn-1、xn、xn+1,如果纸带上相邻两点间的位移差Δx= x(2n)+若1-Δxx=n为x零n+,1-则x说n为明非物零体常做数__,__匀则__速说__直明__线物运体动做;__匀__变__速__直__线__ 运动.
2013届高考物理复习课件
2020/2/7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和匀变速直线运动
第5讲 运动图象 追及与相遇问题
2020/2/7
编读互动
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重点是对纸带记录的信息 进行分析和数据处理,这是高考实验命题的热点之一.通过 对本讲的复习,要使学生掌握判断物体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 动的方法,会用逐差法计算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会用平均速 度法计算物体在任一计数点的瞬时速度、会用图象法求解加 速度.
2020/2/7
3.利用纸带求瞬时速度的方法:如图5-1所示,B点的 瞬时速度等AC段的平均速度,vB=_x_1_2+_T_x_2__.
图5-1 4.利用纸带求加速度的方法:用任意两段相邻计数点间
Δx
的位移差求加速度,a=___T_2____.
2020/2/7
► 知识点三 实验器材
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交流电源、导线、
行数据分析,还可以通过频闪照相法、滴水法、光电门等其 他方法进行数据分析.
2020/2/7
• 例3 利用如图5-11所示的装置 可测量滑块在斜面上运动的加速 度.一斜面上安装有两个光电门, 其中光电门乙固定在斜面上靠近底 端处,光电门甲的位置可移动.当 一带有遮光片的滑块自斜面上滑下 时,与两个光电门都相连的计时器
2020/2/7
为了计算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 A. 根据任意两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 a=ΔΔvt算出加速度 B.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v-t 图,量出其倾角 θ,由公式 a= tanθ 求出加速度 C.根据实验数据画出 v-t 图,由图线上相距较远的两点所 对应的速度、时间,用 a=ΔΔvt计算加速度 D.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 为小车的加速度
可 2020/2/7 以显示出遮光片从光电门甲至乙
x/m t/ms x/(m·s-1)
t
0.500 292.9 1.71
0.600
0.70 0
0.800
0.90 0
0.95 0
371.5
452. 3
552.8
673. 8
776. 4
1.62 1.55 1.45 1.34 1.22
仅 2020/2/7 能读出其中3个计数点到零点的距
若无法再做实验,可由以上信息推知: (1)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s; (2)打C点时物体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取2位有效数 字); (3)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用xA、xB、xD和f表 示).
[答案] (1)0.1 (2)2.5 (3)xD-x7B5+2xAf2
2.本讲教学可以按下面的思路安排: (1)通过例1及变式题强化对实验仪器和实验方法的熟练 使用和掌握,加深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2020/2/7
(2)通过例2及变式题熟练掌握数据处理的方法, 了解误差的各种形成因素和减小误差的一般方法.
(3)通过例3及变式题了解与本实验相关的实验拓 展与创新.
2020/2/7
2020/2/7
考向互动探究
► 探究考向一 实验原理和实验操作 1.由纸带求物体运动加速度的方法 (1)由Δx=x2-x1=x3-x2=……=aT2(T为相邻两计数点
间的时间间隔),求出a= Δx ,然后求平均值.
T2
2020/2/7
图5-3
(2)用逐差法求加速度:一般取 6 段(偶数段)位移,根据 x4-x1 =x5-x2=x6-x3=3aT2,分别求出 a1=x43-T2x1、a2=x53-T2x2、a3=
考点自主梳理 ► 知识点一 实验目的
1.练习电磁打点计时器(或电火花计时器)的使用, 会用打点的纸带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
2.测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和加速度.
2020/2/7
► 知识点二 实验原理
1.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都是使用交流电源的 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___6___V以下,电 火花计时器的工作电压是220 V.当电源频率是50 Hz时,它 每隔_0_.0_2___s打一次点.在小车运动过程中,使用电火花计时 器时纸带受到的摩擦力比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时小一些.
• 2020/2/7 (3)计时器打点时,应先接通电
• (5) 牵 引 小 车 的 钩 码 数 要 适 当.小车的加速度过大或过小将 导致纸带上的点过少或各段位移 差别过小,从而产生较大的测量 误差.加速度的大小以能在约50 cm的纸带上清晰地选取七八个计 数点为宜.
2020/2/7
• 例1 [2010·重庆卷]某同学用打 点计时器测量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 物体的加速度,电源频率f=50 Hz. 在纸带上打出的点中,选出零点, 每隔4个点取1个计数点,因保存不 当,纸带被污染,如图5-5所示,A、 B、C、D是依次排列的4个计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