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综合题语文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语文古诗词阅读理解专项知识点综合题语文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1. 阅读品味。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角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天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的轮廓。

B.第三、四两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天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了出来。

C.第五、六两句写骑马游春的人们,包括诗人自己,以人们的感受写西湖春景。

D.结尾两句详写湖东的白沙堤,在绿杨荫里更是美不胜收。

2.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两首
其一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其二
放生鱼鳖①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②能令山俯仰,风船③解④与月徘徊。

注释:①放生鱼鳖:北宋时杭州的官吏曾规定西湖为放生地,不许人打鱼,替皇帝延寿添福。

②水枕:躺在船中。

③风船:指的是飘荡在风里的船。

④解:懂得。

[1]古诗一:四句诗分别写了四个场景,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诗人笔下的这场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

[2]古诗二:这首诗歌描写了西湖的__景,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情感。

[3]两首诗的每一句都是一幅图,请你从每首古诗中各选择一句,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古诗一: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二: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说说这两首诗在写景上有何共同点?(可以从修辞、表达方式等角度去赏
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两首古诗中你认为哪些词语用得巧妙?请写出来,并说说你的感受。

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诗句,完成练习。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1]“牵牛织女”指的是民间故事中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①作者以浪漫的想象,并结合传说,把黄河汹涌澎湃的特点写得具体、生动、形象。

(_______)
②这首诗写出了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_______)
③这首诗描绘了黄河的雄伟气势,抒发了作者的豪迈气概和奋发精神。

(_______)
4. 古诗词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作者是____朝的____。

[2]解释词语。

别枝:____。

见:____。

[3]请用“/”画出下面语句的停顿。

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

[4]这首词中,作者写“鸣蝉”“蛙声”,是运用_____的手法,写出了乡村夜晚的________。

[5]这首词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阅读《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感受不一样的雨。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从这首诗的题目上看,这是一场________(季节)的雨。

[2]诗中描写“雨前”的诗句是“________ ”;描写“雨中”的诗句是“________ ”;描写“雨后”的诗句是“________”。

[3]从全诗来看,诗人所描写的雨是()
A.和风细雨
B.毛毛细雨
C.连绵阴雨
D.疾风骤雨
[4]这样选择是因为诗中的“________”四个字和“________ ”三个字给
出了答案。

6. 对比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1]《山居秋暝》中“春芳”的意思是______,《题破山寺后禅院》中“万籁”的意思是______。

[2]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两首诗的首联都交代了时间、地点。

B.两首诗都描绘了幽静雅致的环境。

C.两首诗中的“空”字都写出了大自然的空旷之美。

D.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7. 古诗乐园。

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①花满蹊:花很多,把园中的小路都遮住了。

②压枝低:形容花开得十分茂盛,把花枝都压得低垂了。

③留连:留恋,舍不得离开。

④自在:自由自在,不受拘束。

⑤娇莺:美丽可爱的黄莺。

⑥恰恰:这里形容鸟叫声和谐动听。

[1]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__(季节)的景色。

[2]“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这句诗写出了花的______,从“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词可以读出来。

[3]诗句()从侧面写出了春花的鲜艳芬芳。

A.千朵万朵压枝低
B.留连戏蝶时时舞
[4]《江畔独步寻花》表达了诗人()
A.对春天的赞美和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之情。

B.对春天盛开的鲜花的伤感之情。

[5]读了这首诗,你的脑海里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注释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读诗词完成练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1]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

[2]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 黑云/翻墨/未遮山
B. 白雨/跳珠/乱/入船
C. 卷地风/来忽/吹散
D. 望胡/楼下/水/如天
[3]下列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醉书:在大醉的情况下写的诗。

B. 黑云翻墨:乌黑的云像打翻的墨汁。

C. 白雨跳珠:雨很大,看过去白花花的就像珍珠般跳落。

D. 卷地风:风从地面刮过。

[4]选出下面翻译有误一项( )
A. 黑云翻墨未遮山:乌云翻滚像泼洒的墨汁尚未遮住山,就下起了倾盆大雨。

B. 白雨跳珠乱入船:一颗颗雨点就像跳动的珍珠一样,杂乱地落入船中。

C. 卷地风来忽吹散:从地面上忽然刮起一阵大风,把雨珠吹散。

D. 望湖楼下水如天:望湖楼下,水面平静得像晴天一样,水像蓝天一样开阔明净。

9. 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破阵子
[宋]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①,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②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③是今朝斗草④赢,笑从双脸生。

[注释]①新社:春社,古代祭土地神的日子,在立春后、清明前。

②巧笑:形容少女美好的笑容。

③元:同“原”。

④斗草:古代妇女玩的一种游戏,也叫“斗百草”。

[1]这首词的上阕依次描写了燕子、梨花、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等春天的景物。

[2]请把这首词中描写东邻女情态的句子找出来,画上“”。

[3]下面对这首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词的上阕写景。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这两句既点明了时令,又写出与时令相符的景物的变化,给人以具体的印象。

B.词的下阕写人,通过对人物心理活动及情态等的描写,塑造了东邻女这一形象。

C.“疑怪昨宵春梦好”一句表现了东邻女对远方行人的思念。

D.这首词美在情景,用笔明丽清婉,秀润流丽。

10. 阅读与理解。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任尔东西南北风。

任:__________ 尔:_________
[2]这首诗常用来形容革命者在斗争中什么样的品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阅读理解。


不论平地与山尖,____________。

采得百花成蜜后,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这首诗作者是代诗人。

[2]选择下面汉字的正确解释。

(1)尽(_______)A.完B.都 C.全部用出
(2)占(_______)A.占据 B.姓 C.处于某种地位
[3]运用“不论……还是……都……”这几个关联词,说一说第1、2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后两句诗中与“甜”字相呼应的字是“___”,与“辛苦”相呼应的词或短语是“_______”。

[5]这首诗借蜜蜂歌颂了________,讽刺了________。

12. 古诗鉴赏。

春水生①
杜甫
二月六夜春水生,门前小滩浑欲平。

鸬鹚鸂鶒②莫漫喜,吾与汝曹③俱眼明。

[注释]①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二月,杜甫寓居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作《春水生》二首。

②鸂鶒(xī chì):一种水鸟。

③汝曹:你们,指水鸟。

(1)诗中写出了春水的哪些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歌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古诗阅读。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宋]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用“/”为这首词画出朗读停顿
[2]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点明作者送朋友离去的时间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
[4]这首词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事。

[5]这首词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读古诗,做习题。

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1]这首诗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__________,诗中抒发了作者强烈的
__________之情。

[2]写出下列字词在诗中的意思。

泊:__________ 数重:__________
绿:__________ 还:____________
[3]王安石写《泊船瓜洲》这首诗时位于()。

A.瓜洲江边停泊的船上
B.京口
C.钟山
[4]你从“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又”字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第三、四句诗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一个“绿”字让我们看到了无尽的江南春色,你能把“绿”写具体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 读句子,根据提示完成练习。

明月别枝惊鹊,________________。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词题是。

(2)把词中的空缺处补充完整。

明月别枝惊鹊,。

(3)词中的“见”读,它的意思与“”相同。

(4)词中描写的景物
有、、、、、、、。

16. 古诗阅读。

春夜喜雨
唐·杜甫
______________,当春乃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江船火独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古诗补充完整。

[2]题目中的“_____”字是全诗的诗眼。

作者称赞春雨为“好雨”是因为“________”。

(用原文回答)
[3]“_____,_______。

”是从视觉来写春雨;“___________,
__________。

”是诗人的想象。

[4]第三、四句写出了春雨_____和________的特点;第七、八句中的个
“_____”字表现了雨后花开的生机勃勃。

[5]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开头两句,诗人运用拟人手法,仿佛春雨知道农时,应时而来。

B.中间四句,诗人分别以听觉和视觉落笔,写出了“好雨”润物之功,诗人爱雨之情。

C.最后两句,诗人想到雨后晨景:雨过天晴,成都城中处处落英缤纷。

D.全诗没有出现一个“喜”字,但从“潜、润、细、湿”等字却可体会出诗人的喜雨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