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联考高一(下)期中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联考高一(下)
期中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9分)1.(3分)质点作曲线运动从A到B速率逐渐增加,如图,有四位同学用示意图表示A到B的轨迹及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B.C.D.
2.(3分)第一次通过实验的方法比较准确的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物理学家是()
A.开普勒B.卡文迪许C.牛顿D.伽利略
3.(3分)两个相互垂直的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其合运动()
A.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B.可以是匀速圆周运动
C.一定是直线运动
D.一定是曲线运动
4.(3分)一个物体只在相互垂直的两恒力F1、F2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撤去F2,而F1不变,则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是()A.物体做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的曲线运动
B.物体做直线运动
C.物体做加速度变化的曲线运动
D.物体沿F1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5.(3分)如图所示,小物块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于A的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受重力、支持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C.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
6.(3分)如图所示,长度l=0.50m的轻质杆OA,A端固定一个质量m=3.0kg的小球,小球以O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率是2.0m/s,g取10m/s2,则此时细杆OA()
A.受到6.0N的拉力B.受到54N的压力
C.受到24N的拉力D.受到6.0N的压力
7.(3分)若有一星球密度与地球密度相同,此星球半径是地球半径的2倍,则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A.0.25倍B.0.5倍C.2倍 D.8倍
8.(3分)下列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定点在地球赤道上空,所有同步通讯卫星的周期都是24h
B.我们国家自己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可以经过北京的正上空
C.为避免同步通讯卫星在轨道上相撞,应使它们运行在不同的轨道上
D.不同的同步通讯卫星运行的周期是不同的,离地高度也不相同
9.(3分)如图所示为常见的自行车传动示意图.A轮与脚蹬子相连,B轮与车轴相连,C为车轮.当人蹬车匀速运动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A轮与B轮的角速度相同
B.B轮边缘与C轮边缘的线速度相同
C.A轮边缘与B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同
D.B轮边缘的点与C轮边缘的点的向心加速度相同
10.(3分)全球定位系统(GPS)有24颗卫星分布在绕地球的6个轨道上运行,距地面的高度都为2万千米.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3.6万千米,地球半径约为6 400km,则全球定位系统的这些卫星的运行速度约为()A.3.1 km/s B.3.9 km/s C.7.9 km/s D.11.2 km/s
11.(3分)如图所示,a、b、c三圆的圆心均在地球的自转轴线上,对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而言()
A.卫星的轨道可能为a B.卫星的轨道可能为b
C.卫星的轨道不可能为c D.同步卫星的轨道只可能为b
12.(3分)从距地面高为h处水平抛出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刚好等于h。

不计空气阻力,抛出小球的速度大小为()A.B. C.D.
13.(3分)如图所示,若质点以初速度v0正对倾角为θ=37°的斜面水平抛出,要求质点到达斜面时位移最小,sin37°=0.6,cos37°=0.8则质点的飞行时间为()
A.B.C.D.
二、多选题(每个小题有多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20分,全部选对的,该小题得4分,少选而无错的,该小题得2分,多选、错选、不选者该小题得0分)
14.(4分)如图所示,A、B、C三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 A=m B<m C,则三颗卫星()
A.向心力大小关系为:F A=F B<F C
B.周期关系为:T A<T B=T C
C.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 A>a B=a C
D.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 A<v B=v C
15.(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圆半径为R,小球经过圆环最高点时刚好不脱离圆轨.则其通过最高点时()
A.小球对圆环的压力大小等于mg
B.小球受到的向心力等于重力
C.小球的线速度大小等于
D.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等于g
16.(4分)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着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球运动情况如下图示,图A中两根系球的绳与竖直线夹角相同,图B中两球运动轨迹在同一水平面内,图C中两球做圆周运动半径相同,图D中下面的圆半径小
一些,则关于两个小球在运动过程情况不可能的是()
A.B.C.
D.
17.(4分)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坑,其竖直截面为半圆,O为圆心,且AB 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圆弧上有一点C,且∠COD=60°.若在A点以初速度v1沿AB方向平抛一小球,小球将击中坑壁上的最低点D,若在C点以初速度v2沿BA 方向平抛的小球也能击中D点。

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抛出时,两球的速度大小之比为v1:v2=:3
B.抛出时,两球的速度大小之比为v1:v2=2:
C.运动到D点时,两球的速度方向的夹角为60°
D.若两球同时抛出,则无论两球速度为何值时,在触圆弧前两球不可能在空中相遇
18.(4分)最近中国宇航局公布了天眼射电望远镜最新发现的一个行星系统,该系统拥有一颗由岩石和气体构成的行星围绕一颗的类太阳恒星运行。

经观测,行星与恒星之间的距离是地、日间距离的,恒星质量是太阳质量的k倍,则行星公转周期和地球公转周期的比值是()
A.行星公转周期和地球公转周期的比值是N k
B.行星公转周期和地球公转周期的比值是N k
C.行星公转周线速度和地球公转线速度的比值是N k
D.行星公转周线速度和地球公转线速度的比值是N k
三、填空题,(每空3分,共12分)
19.(6分)某电风扇正常运转时转速为2400转/分,叶片末端离圆心距离为50cm,则正常运转时叶片运动的角速度为rad/s,叶片末端的线速度为m/s。

(计算结果可以保留π)
20.(6分)我国正在计划发射无人航天器登月,从月球上摄取土壤样本返回地球,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0=1.6m/s2,月球半径为R=1600km,到达月球上的航天器摄取土壤样本后,启动发动机,沿直线竖直向上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恒为a=0.8m/s2,不考虑航天器质量的变化,航天器质量恒为:M=500kg,求:刚从月球表面做加速运动时,发动机推力为N,航天器到达离月球表面高H=1600km时的发动机推力为N。

四、计算题(9分+10分+10分,计算题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
21.(9分)某星球的半径为R,在该星球的表面航天员从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物体,经时间t小物体落回到原处,不计一切阻力,忽略星球的自转,求航天员乘航天飞行器围绕该星球做圆周运动的最大速度。

22.(10分)如图所示,半径为R=0.4m,内径很小的光滑半圆管竖直放置,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球A、B以不同速率进入管内,A通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上部的压力为8mg,B通过最高点C时,对管壁下部的压力为0.75mg。

重力加速度g取10m/s2,求A、B两球落地点间的距离。

23.(10分)如图所示,传送带的长度L=1.6m。

它的右端与等高的光滑水平平台相接触。

水平传送带以一定的速度匀速度运动,一工件质量为m(可看成质点)无初速度放于传送带的左端,工件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经过一段时间工件从光滑水平平台上滑出,落在水平地面上,已知平台与水平地面的高度差h=0.8m,取g=10m/s2,求:
(1)求工件平抛运动的时间为多少?
(2)当传送带匀速运动速度为v1=3.0m/s,工件落地点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1多大?
(3)当传送带匀速运动速度为v2=6.0m/s,工件落地点离抛出点的水平距离x2多大?
2017-2018学年湖南省株洲市醴陵二中、醴陵四中联考高
一(下)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每个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9分)1.(3分)质点作曲线运动从A到B速率逐渐增加,如图,有四位同学用示意图表示A到B的轨迹及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B.C.D.
【分析】当物体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加速度指向曲线凹的一侧;当加速度与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度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当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大于90度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分析图示情景然后答题.
【解答】解:A、由图示可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大于90度,物体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
B、由图示可知,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做直线运动,不做曲线运动,故B错误;
C、由图示可知,加速度在速度的右侧,物体运动轨迹向右侧凹,故C错误;
D、由图示可知,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夹角小于90度,物体做加速曲线运动,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分析清楚图示情景即可正确解题.
2.(3分)第一次通过实验的方法比较准确的测出万有引力常量的物理学家是()
A.开普勒B.卡文迪许C.牛顿D.伽利略
【分析】本题考查了物理学史,了解所涉及伟大科学家的重要成就,如高中所涉
及到的牛顿、伽利略、开普勒、卡文迪许、库仑等重要科学家的成就要明确.【解答】解:牛顿在推出万有引力定律的同时,并没能得出引力常量G的具体值,G的数值于1789年由卡文迪许利用他所发明的扭秤得出,故ABD错误,C 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物理学史的掌握情况,对于物理学史部分也是高考的热点,平时训练不可忽略.
3.(3分)两个相互垂直的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其合运动()
A.可能是直线也可能是曲线运动
B.可以是匀速圆周运动
C.一定是直线运动
D.一定是曲线运动
【分析】判断合运动是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看合速度的方向和合加速度的方向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

【解答】解:ACD、两个相互垂直的分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另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只有一个方向上有加速度,则合加速度的方向就在该方向上,所以合速度的方向与合加速度的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其合运动为曲线运动。

故D正确,AC错误。

B、只有当提供的合力大小不变,方向始终指向圆心,且其方向与速度方向垂直,即可实现匀速圆周运动,由题意可知,故不可能做匀速圆周运动,故B错误;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速度的方向和加速度的方向在同一条直线上,做直线运动,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做曲线运动。

4.(3分)一个物体只在相互垂直的两恒力F1、F2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撤去F2,而F1不变,则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是()A.物体做加速度大小方向不变的曲线运动
B.物体做直线运动
C.物体做加速度变化的曲线运动
D.物体沿F1的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分析】质点做直线运动还是曲线运动,就看合力的方向与速度的方向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在同一条直线上,就做直线运动,不在一条直线上,质点就做曲线运动。

【解答】解:一个物体在相互垂直的恒力F1和F2作用下,由静止开始沿两力的合力方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经过一段时间后,突然将撤去F2,则物体只受一个力,方向即为F1方向,大小为F1.F1方向与此时的速度不共线,所以做曲线运动,由于合力的大小与方向不变,所以做匀变速曲线运动。

故A正确,BCD均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即考查了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还考查了学生对匀变速运动的理解,把这两部分内容理解透彻就不会出错了。

判定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的方法,同时做曲线运动条件是加速度与速度不共线,而不是加速度变化。

5.(3分)如图所示,小物块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作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关于A的受力情况说法正确的是()
A.受重力、支持力
B.受重力、支持力和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C.受重力、支持力、摩擦力和向心力
D.受重力、支持力和与运动方向相同的摩擦力
【分析】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故合力提供向心力,隔离物体受力分析即可;向心力是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的,由合力提供,也可以认为由静摩擦力提供!【解答】解:隔离物体分析,该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
对物体受力分析,如图,受重力G,向上的支持力N,重力与支持力二力平衡,然后既然匀速转动,就要有向心力(由摩擦力提供),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
故选:B。

【点评】本题要注意物体做匀速圆周运动,合力提供向心力,指向圆心,而不能把匀速圆周运动当成平衡状态!向心力是效果力,由合力提供,不是重复受力!
6.(3分)如图所示,长度l=0.50m的轻质杆OA,A端固定一个质量m=3.0kg的小球,小球以O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做圆周运动.通过最高点时小球的速率是2.0m/s,g取10m/s2,则此时细杆OA()
A.受到6.0N的拉力B.受到54N的压力
C.受到24N的拉力D.受到6.0N的压力
【分析】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由重力和杆的作用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解.
【解答】解:在最高点,设杆子对小球的作用力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F=m
解得F=mg﹣m=30﹣3×=6N,可知杆子对球表现为支持力,则细杆OA受到6N向下的压力。

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小球做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7.(3分)若有一星球密度与地球密度相同,此星球半径是地球半径的2倍,则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
A.0.25倍B.0.5倍C.2倍 D.8倍
【分析】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列出等式表示出重力加速度。

根据密度与质量关系代入表达式找出与星球半径的关系,再求出重力加速度的关系。

【解答】解:根据万有引力等于重力,列出等式:
得,其中M是任一天体的质量,R是天体半径
根据密度与质量的关系得:
联立得∝R
根据题意知星球半径是地球半径的2倍,所以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倍
故选:C。

【点评】求一个物理量之比,我们应该把这个物理量先用已知的物理量表示出来,再根据表达式进行比较。

8.(3分)下列关于地球同步通讯卫星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步卫星定点在地球赤道上空,所有同步通讯卫星的周期都是24h
B.我们国家自己发射的同步通讯卫星,可以经过北京的正上空
C.为避免同步通讯卫星在轨道上相撞,应使它们运行在不同的轨道上
D.不同的同步通讯卫星运行的周期是不同的,离地高度也不相同
【分析】地球同步卫星即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又称对地静止卫星,是运行在地球同步轨道上的人造卫星,星距离地球的高度约为36000 km,卫星的运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同、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23时56分4秒,卫星在轨道上的绕行速度约为3.1公里/秒,其运行角速度等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

【解答】解:A.同步卫星定点在地球赤道上空,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即24小时,故A正确;
B.只要是同步卫星轨道就是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空圆形轨道,北京不在赤道上空,故B错误;
C.同步卫星运行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空圆形轨道,轨道固定不变,故C 错误;
D.地球同步卫星轨道为位于地球赤道平面上圆形轨道、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相等,高度必须相同的,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地球同步卫星的相关知识点,有四个“定”:定轨道、定高度、定速度、定周期,难度不大,属于基础题。

9.(3分)如图所示为常见的自行车传动示意图.A轮与脚蹬子相连,B轮与车轴相连,C为车轮.当人蹬车匀速运动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A轮与B轮的角速度相同
B.B轮边缘与C轮边缘的线速度相同
C.A轮边缘与B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同
D.B轮边缘的点与C轮边缘的点的向心加速度相同
【分析】同缘传动边缘点线速度相等;同轴传递角速度相等;然后结合v=rω公式分析.
【解答】解:AC、轮AB边缘上的点与传动链条接触,其速度大小和传动链条的速度大小一致,所以A轮边缘与B轮边缘的线速度大小相等,根据公式v=rω,线速度相等时,半径小的角速度大,故A错误,C正确;
B、B边缘与C轮边缘的点在同一个轮子上,所以B轮边缘与C轮边缘的角速度相同,而r C>r B,据公式v=ωr可知,线速度不等,故B错误;
C、根据a=ω2r可知,由于角速度相同,半径不同,故B轮边缘的点与C轮边缘的点的向心加速度不相同,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关键明确两种常见的传动方式的特点:同缘传动边缘点线速度相等,同轴传递角速度相等
10.(3分)全球定位系统(GPS)有24颗卫星分布在绕地球的6个轨道上运行,距地面的高度都为2万千米.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为3.6万千米,地球半径约为6 400km,则全球定位系统的这些卫星的运行速度约为()A.3.1 km/s B.3.9 km/s C.7.9 km/s D.11.2 km/s
【分析】研究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
根据圆周运动知识,利用同步卫星的周期表示出同步卫星的线速度.
【解答】解:设M为地球质量,m1为同步卫星,m2为GPS卫星质量,地球半径为R=6400000m,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R1=36000m,R2为GPS卫星距地面的高度R2=20000m,v1为同步卫星的速度,v2为GPS卫星速度。

研究同步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
…①
根据圆周运动知识得:
v1=…②
T=24×3600s,
研究GPS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
…③
由①②③解得:
v2=3900m/s=3.9 km/s
故选:B。

【点评】向心力的公式选取要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物理量或所求解的物理量选取应用.要注意轨道半径r是卫星到地球中心的距离.
11.(3分)如图所示,a、b、c三圆的圆心均在地球的自转轴线上,对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而言()
A.卫星的轨道可能为a B.卫星的轨道可能为b
C.卫星的轨道不可能为c D.同步卫星的轨道只可能为b
【分析】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是靠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万有引力的方向指向地心,故圆周运动的圆心为地心.
【解答】解:A、B、C、卫星运动过程中的向心力由万有引力提供,故地球必定在卫星轨道的中心,即地心为圆周运动的圆心。

因此轨道a是不可能的,
而轨道b、c均是可能的轨道;故AC错误,B正确;
D、同步卫星由于其周期和地球的自转周期相同,轨道一定在赤道的上空。

故轨道只可能为b。

故D正确。

故选:B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圆心即为地心.以及同步卫星的轨道在赤道上空.
12.(3分)从距地面高为h处水平抛出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落地点与抛出点的水平距离刚好等于h。

不计空气阻力,抛出小球的速度大小为()A.B. C.D.
【分析】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在竖直方向上做自由落体运动,根据高度求出运动的时间,结合水平位移和时间求出抛出小球时的速度.
【解答】解:根据h=得:t=。

则抛出小球的速度大小为:v==。

故选:A。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平抛运动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规律,结
合运动学公式进行求解.
13.(3分)如图所示,若质点以初速度v0正对倾角为θ=37°的斜面水平抛出,要求质点到达斜面时位移最小,sin37°=0.6,cos37°=0.8则质点的飞行时间为()
A.B.C.D.
【分析】由数学知识得:从抛出点到达斜面的最小位移为过抛出点作斜面的垂线.设经过时间t到达斜面上,根据平抛运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表示出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再根据几何关系即可求解【解答】解:过抛出点作斜面的垂线,如图所示:
当质点落在斜面上的B点时,位移最小,设运动的时间为t,则
水平方向:x=v0t
竖直方向:
根据几何关系有:
即:
解得:,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知道怎样运动时位移最小,再根据平抛运动的基本规律结合几何关系解题.
二、多选题(每个小题有多个答案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20分,全部选对
的,该小题得4分,少选而无错的,该小题得2分,多选、错选、不选者该小题得0分)
14.(4分)如图所示,A、B、C三颗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m A=m B<m C,则三颗卫星()
A.向心力大小关系为:F A=F B<F C
B.周期关系为:T A<T B=T C
C.加速度大小关系为:a A>a B=a C
D.线速度大小关系为:v A<v B=v C
【分析】根据人造卫星的万有引力等于向心力,列式求出线速度、周期、向心加速度、向心力的表达式进行讨论即可。

【解答】解: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有:
F=F向
解得:,,,。

根据题意有:r A<r B=r C
因此:
A、根据和已知条件m A=m B<m C,可以判断:F A>F B,F B<F C,故A错误。

B、由可知,T A<T B=T C,故B正确。

C、由可知,a A>a B=a C,故C正确。

D、由可知,v A>v B=v C,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关键抓住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先列式求解出线速度、周期、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表达式,再进行讨论。

15.(4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内的光滑圆轨道上做圆周运动.圆半径为R,小球经过圆环最高点时刚好不脱离圆轨.则其通过最高点时()
A.小球对圆环的压力大小等于mg
B.小球受到的向心力等于重力
C.小球的线速度大小等于
D.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等于g
【分析】小球经过圆环最高点时刚好不脱离圆环,知轨道对小球的弹力为零,靠重力提供向心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小球的速度.
【解答】解:A、因为小球刚好在最高点不脱离圆环,则轨道对球的弹力为零,所以小球对圆环的压力为零。

故A错误。

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mg=m=ma,知向心力不为零,线速度v=,向心加速度a=g.故B、
C、D正确。

故选:BC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在最高点的临界情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
16.(4分)两根长度不同的细线下面分别悬挂着小球,细线上端固定在同一点,若两个小球以相同的角速度,绕共同的竖直轴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球运动情况如下图示,图A中两根系球的绳与竖直线夹角相同,图B中两球运动轨迹在同一水平面内,图C中两球做圆周运动半径相同,图D中下面的圆半径小
一些,则关于两个小球在运动过程情况不可能的是()
A.B.C.
D.
【分析】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靠拉力和重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结合牛顿第二定律求出Locsθ,从而分析判断。

【解答】解: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mgtanθ=mω2Lsinθ,整理得:Lcosθ=是
常量,即两球处于同一高度,故B正确,ACD错误。

因选不可能的,故选:ACD。

【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知道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向心力的来源,结合牛顿第二定律进行求解,本题关键要得出Lcosθ的关系式。

17.(4分)如图,水平地面上有一个坑,其竖直截面为半圆,O为圆心,且AB 为沿水平方向的直径,圆弧上有一点C,且∠COD=60°.若在A点以初速度v1沿AB方向平抛一小球,小球将击中坑壁上的最低点D,若在C点以初速度v2沿BA 方向平抛的小球也能击中D点。

重力加速度为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