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锦州市高二上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I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 (2分)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对下列现象或事实解释,不正确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2. (2分)(2016·广东模拟)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常温常压下,l.6gCH4中含有共价键总数为0.4NA
B . 常温常压下,2.24 L NO2气体中含有NO2分子数为0.1NA
C . 1 L0.lmol•L﹣1的醋酸中含有H十离子数为0.1NA
D . 铝热反应中1 molFe3O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6NA
3. (2分)一氯化碘(ICl)、三氯化碘(ICl3)是卤素互化物,它们的性质与卤素单质相似,如:2ICl+2Zn= ZnI2+ZnCl2。
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 ICl3与水反应的产物为HI和HClO
B . ICl3与KI反应时,氯元素被还原
C . ICl与冷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ICl+2OH-=IO-+Cl-+H2O
D . ICl与水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4. (2分) (2016高二上·安阳期中) 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 . 用1mol的醋酸溶液和1.01mol的氢氧化钠溶液做中和热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为57.3kJ/mol
B . 通过实验得知在常温常压下,12g固体C和32g气体O2所具有的总能量一定大于44g气体CO2所具有的总能量
C . 室温下,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D . 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mL
5. (2分) (2019高二上·永德期末)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A . A
B . B
C . C
D . D
6. (2分) (2015高一上·广州期末) 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 . K+、Al3+、NO3﹣、ALO2﹣
B . H+、Na+、Fe2+、ClO﹣
C . Na+、Ba2+、Cl﹣、NO3﹣
D . K+、NH4+、CO32﹣、OH﹣
7. (2分) (2016高三上·武清期中) 过程的自发性的作用是()
A . 确定过程是否一定会发生
B . 判断过程的方向
C . 判断过程发生的速率
D . 判断过程的热效应和熵变
8. (2分) (2016高一下·郑州期中) 2SO2(g)+O2(g)⇌2SO3(g)(正反应放热).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 若降低温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 . 使用催化剂是为了加快反应速率
C . 在上述条件下,SO2能完全转化为SO3
D . 达到平衡时,SO2和SO3的浓度一定相等
9. (2分) (2016高二上·襄阳期中) 醋酸钡晶体[(CH3COO)2Ba•H2O]是一种媒染剂,易溶于水.下列有关
0.1mol•L﹣1醋酸钡溶液中粒子浓度关系的表示中,错误的是()
A . c(Ba2+)>c(CH3COO﹣)>c(OH﹣)>c(H+)
B . c(H+)+2c(Ba2+)=c(CH3COO﹣)+c(OH﹣)
C . c(H+)=c(OH﹣)﹣c(CH3COOH)
D . 2c(Ba2+)=c(CH3COO﹣)+c(CH3COOH)
10. (2分) (2016高二上·洛阳期中) 室温下向10mL pH=3的醋酸溶液中加水稀释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溶液中导电粒子的数目减少
B . 再加入10mL pH=11的NaOH溶液,混合液pH=7
C . 醋酸的电离程度增大,c(H+)亦增大
D . 溶液中不变
11. (2分) (2015高二上·济南期末) 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A . 反应A(s)⇌2B(g)+C(g),当C的体积分数不变时,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B . 将钢闸门与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可防止钢闸门腐蚀
C . 用FeS为沉淀剂除去废水中的Hg2+:FeS(s)+Hg2+(aq)═HgS(s)+Fe2+(aq)
D .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可用浓硫酸与铁反应增大生成氢气的速率
12. (2分) (2019高二上·长春月考) 某蓄电池放电、充电时反应为:Fe + Ni2O3 +3H2O Fe(OH)2 +2Ni(OH)2 ,下列推断错误的是()
A . 放电时,负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Fe+2OH--2e-=Fe (OH)2
B . 放电时,每转移2 mol 电子,正极上有1 mol Ni2O3 被氧化
C . 充电时,阳极上的电极反应式是:2Ni(OH)2 -2e-+ 2OH- = Ni2O3 +3H2O
D . 该蓄电池的电极必须是浸在某种碱性电解质溶液中
13. (2分)某小组设计电解饱和食盐水的装置如图,通电后两极均有气泡产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石墨电极附近溶液呈红色
B . 铜电极上发生还原反应
C . 溶液中的Na+向石墨电极移动
D . 铜电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14. (2分)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N2(g)+3H2(g)⇌2NH3(g),400℃,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点c处于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
B . 点a的正反应速率比点b的大
C . 点d (t1时刻)和点 e (t2时刻)处n(N2)不同
D . 在t2时刻,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
15. (2分)常温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 K2CO3溶液中, c(K+)=c(CO32﹣)+c(HCO3﹣)+c(H2CO3)
B . 某浓度的NaAc溶液的pH=8,则该溶液中的c(Na+)﹣c(Ac﹣)=9.9×10﹣7mol/L
C . 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①NH4Cl、②(NH4)2SO4两种溶液,c(NH4+)大小顺序为:①>②
D . 10mLpH=12的烧碱溶液中加入pH=2的酸HA至中性,所需酸溶液的体积V≥10mL
16. (2分) (2019高三上·合肥月考) 溶液X只可能含有Na+、Fe3+、Ca2+、SO42-、CO32-、Cl-、I-中的几种离子。
为确定其组成,设计U并完成以下实验:
根据上述实验,以下推测合理的是()
A . 溶液X中是否存在Na+还需要通过焰色反应进一步确认
B . 溶液X中一定不含Fe3+、Ca2+、SO42-
C . 为确定溶液X中是否含有Cl- ,可取溶液2加入CCl4充分萃取后,再取上层液体加入AgNO3溶液
D . 溶液X的溶质为Na2CO3和NaI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24分)
17. (7分) (2018高二下·伊宁期末)
(1) I、依据氧化还原反应:2Ag+(aq)+Cu(s)=Cu2+(aq)+2Ag(s)设
计的原电池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电极X的材料是________;(填化学式)电解质溶液Y是________;X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
(2)用两个铂丝做电极插入KOH溶液中,再分别向两极通入甲烷气体和氧气,可形成燃料电池,请写出负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在电池工作时,正极附近溶液的PH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 II、用甲醇燃料电池作为直流电源,设计如图装置制取Cu2O,电解总反应为:2Cu+H2O=Cu2O+H2↑。
铜电极为________(填“阳极”和“阴极”)写出铜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
18. (5分) (2016高一下·惠安期末) 如图表示反应X(g)⇌4Y(g)+Z(g),在200℃和a℃时,X的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1)200℃时,5min内用Y表示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
(2)200℃在8min时,Z的浓度为________.
(3)200℃在________时刻,反应达到平衡.
(4)200℃时,第7min时刻,V(正)________ V(逆)(填“>”、“<”、“=”).
(5)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___ 200(填“>”、“<”、“=”).
19. (5分)(2017·淄博模拟) 锰酸锂(LiMn2O4)可作为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工业上利用软锰矿浆吸收含硫烟气(SO2 和O2)制备锰酸锂,生产流程如图1:
已知:①软锰矿主要成分为MnO2 ,含少量Fe2O3、FeO、Al2O3、SiO2等杂质.
②软锰矿浆在吸收含硫烟气的过程中酸性逐渐增强.
③部分氢氧化物沉淀相关的溶液pH如表一:
沉淀物Fe(OH)3Fe(OH)2Al(OH)3Mn(OH)2
开始沉淀 2.77.6 3.47.7
完全沉淀 3.79.6 4.79.8(1)已知:(图2)表二
表二
实验序号SO2浓度(g•m﹣3)烟气流速(mL•min﹣1)
① 4.155
② 4.196
下列措施可提高SO2吸收率的是________(填序号)
a.降低通入含硫烟气的温度 b.升高通入含硫烟气的温度
c.减少软锰矿浆的进入量 d.减小通入含硫烟气的流速
(2)加入试剂X能提高产品纯度,则X可以是________(填化学式)
(3)加氨水调溶液pH在5~6之间,目的是________.
(4)锰酸锂可充电电池(图3)的总反应式为:Li1﹣xMnO4+LixC LiMnO4+C(x<1)
①放电时,电池的正极反应式为________
②充电时,若转移1mole﹣,则石墨电极将增重________g.
20. (7分)已知氨可以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得到氮气和金属铜,反应方程式为2NH3+3CuO=N2+3H2O+3Cu,用示意图中的装置可以实现该反应.回答下列问题:
(1) A中实验室制备氨气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2) B中加入的物质是碱石灰,其作用是________.
(3)实验时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
(4) E中收集到的气体是________.
(5)若要检验反应生成的水,可将试管D及烧杯部分改成两个相连的干燥管,第一个干燥管X内装有________,现象是________;第二个干燥管Y内装有碱石灰,作用是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6题;共32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二、非选择题 (共4题;共24分) 17-1、
17-2、
17-3、
18-1、
18-2、
18-3、
18-4、
18-5、
19-1、
19-2、
19-3、
19-4、
20-1、
20-2、
20-3、
20-4、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