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筹方法(华罗庚)
泡茶事虽小,寓意理深奥。

千头万绪时,条理是个宝。

万事欠东风,一环解千绕。

莫待窝工后,才知统筹好。

(外一首)
统筹方法太深奥,仅靠定义很难晓。

泡茶为例作对比,直观形象列图表。

深入浅出搞科普,明白如话胜风骚。

(梁恕俭2000年9月写于郯城县第二中学初中部)
教学建议:
3. 课文中运用下定义介绍了统筹方法,统筹到底怎么理解?可让学生查字典,找同(反)义词,写句子等。

如:统——统计;统筹——统一筹划——统筹兼顾;偏废——丢三落四——顾此失彼。

筹——筹策、筹码——一筹莫展、运筹帷幄;筹款、筹备、筹措、筹划、筹集、筹建……“眉毛胡子一把抓”,也可在此讲一讲。

4.学以致用,用以促学,让学生列举生活中需要统筹的一些事情。

例:小明每天早上起床后,
需要花费:淘米1分钟,烧早饭8分钟,漱口1分钟,洗脸1分钟,整理被子1分钟,早锻
炼4分钟,然后吃早饭上学。

你觉得应该怎样统筹?
5.师举的例子是不科学的:挖地基、砌墙、运砖、运材料,这四项让学生统筹,体现不出统筹
的价值。

这在课堂上,算是一处“硬伤”。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
梁恕俭
少年聪慧胆包天,戏谑滑稽销量翻。

热讽投河竿试水,冷嘲示爱意应赅。

恼羞成怒来挑战,哭笑不得乳未干。

初试锋芒惹刮目,文才辛辣记新篇。

诗作自解:
1.“少年”——“我”当时年仅13岁。

“聪慧”——第一句中“聪明伶俐”;习作引发轰动;叔父安排
我编报(不是少见的聪明孩子,叔父不会这样安排的);“胆包天”——用恶作剧去攻击附近一
家报纸的编辑,嘲笑知名人士,结果人家带着猎枪来复仇。

2.“戏谑滑稽”——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

3.“热讽”对“冷嘲”,“投河”对“示爱”;“竿试水”——讽刺假殉情;“意应赅”——文章应写得言简意赅。

4.受嘲讽捉弄者“恼羞成怒”,一个背枪一个拿刀来“挑战”,一看搞恶作剧的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哭笑不得”。

5.“初试锋芒”——对应标题中的“第一次”,“惹刮目”——文章倒数第二段:这样一件小事,竟像
我的那些戏谑琐闻一样,受到人们刮目相看。

6.“辛辣”——文中有这段话:我突然心血来潮,便在下方登了一段言简意赅、措辞辛辣的脚注。

7.“记新篇”——照应题目。

文中的照应也是应该强调的:成捆的木柴、卷心菜、豆子以及卖不
出去的萝卜。

附课文:
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马克·吐温)
我十三岁时,聪明伶俐。

我认为,在当时算得上一个少见的聪明孩子。

那时,我在报上发
表了一篇习作,非常出乎我的意料,这件事竟成了我们那地方轰动一时的新闻。

的确,我也为
此感到十分骄傲。

我当时在一家印刷所当学徒,是一个求上进、有志气的少年。

我的叔父让我
也在他的报社干点差事(该报叫《汉尼巴尔周报》,凡征得五百个订户,一年可预付两美元,
还付给成捆的木柴、卷心菜以及卖不出去的萝卜。

夏天的一个吉日,叔父离家外出一周。

行前他对我说,如果我愿意,可以好好编一期周报。

天哪!我实在不想干这类事。

希金斯是一家和我们对立的报纸的编辑,最近被情人抛弃。

一天
晚上,一位朋友在这个可怜人的床上,发现一张便条,上面写道,他再也不能忍受这种生活,
只有去跳贝尔河自杀。

这位朋友急忙跑去,看见希金斯正涉水返回岸边。

他决定不投河了。


连几天,镇里人对这事议论纷纷,而希金斯却未觉察到。

我想,这可是一个好机会,便煞费苦
心地写了一篇关于这事的详细报道,还画了一组粗糙的插图,这些插图是用折刀刻在木制活字
版的下方——其中有一幅画的是希金斯身穿衬衫,涉水过河,一手提灯笼,一手拿一根手杖,
试探水的深度。

我认为这事非常滑稽可笑,并没有想到这样发表出来有什么不道德的地方。


于我对这种做法感到满意,便到处寻找能够制胜的对象。

我想,用猝不及防的恶作剧去攻击附
近一家报纸的编辑,“看到他六神无主,坐卧不安”,这倒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我把这篇文章发表了,标题带有讽刺意味:“约翰·摩尔先生的葬礼”——这是一篇相当粗糙
的讽刺文章。

尔后,我又撰文狠狠嘲笑两位知名人士——不仅因为他们的所作所为应该指责,而且也由
于我认为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是我的责任。

接着,我还有分寸地挖苦了一个新来的外乡人——此人当时小有名气,来自昆西,是个技
艺高超的雇工裁缝。

他是个头号的花花公子,一脸奸笑,穿着俗不可耐,一向使女人着迷。


每周都给报纸写一首新颖的“诗”,表达他的最新感受。

我编的那一期,他写的押韵诗《赠给××
的玛丽》,当然,也就是赠给汉尼巴尔的玛丽,被登在显著位置。

但这首诗发表时,我突然心
血来潮,便在下方登了一段言简意赅、措辞辛辣的脚注:
报纸出版了。

我万万没有料到,这样一件小事,竟像我的那些戏谑琐闻一样,受到人们刮
目相看。

这一期《汉尼巴尔周报》大大畅销,因为在这以前还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新鲜事儿。

整个小
镇都轰动起来。

午前,希金斯背着双管猎枪来访。

当他看到要找的竟是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
(他这样叫我),感到有失尊严,只揪了揪我的耳朵便走开了。

那天晚上,他辞去工作,永远
离开了这个小镇。

那位裁缝来时,带着一只鹅和一把剪刀;可是,他也看不起我,当晚动身到
南方去了。

这两个被嘲讽的人,盛气凌人而来,又被我那微不足道的小玩笑激怒而去。

次日,
当地报纸编辑昂首阔步,高声喊叫,趾高气扬,欣喜若狂,他终于诚心诚意地体谅我,邀我到
药房去,在亲切的气氛中,干一杯“法涅斯托克驱虫剂”,以便洗刷掉一切怨恨。

这是他开的小
小玩笑。

叔父回来后,非常生气。

我想,如果他考虑到我对报纸做出的贡献,同时也考虑到,
我这样做,是出于感激他对我的爱护——他心里应该明白这是最主要的方面——他就不该如此大动肝火。

由于他离家外出,他碰巧避免了查究、苛责与诽谤,逃脱了对他的攻击。

不过,当他查看了账单,看到我真的登记了从未有过的三十三个新订户,还有摆在那里的成捆的木柴、卷心菜、豆子以及卖不出去的萝卜,他变得温和了,因为这些东西足够一家人食用两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