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1-7单元ppt(24份) 9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自读课文,梳理知识
1.给蓝字注音 社稷( jì ) 放桀( jié ) 弑君( shì ) 獭 ( tă ) 鹯 (zhān ) 胥 ( xū ) 2. 通假字 为丛驱爵(通
éng 粢盛( zī ch) 伐纣 ( zhòu ) 走圹( kuàng ) 驱爵 ( què ) 三年之艾( ) 溺 ( nì)
1.因为国君和社稷都可以改立更换,只有老百姓 是不可更换的。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2.“诛一夫”的行为,是推翻暴政的行为。
3.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仁得天下, 不仁则失。主要采用对比论证的方式以及比喻论 证方式。
农业税减免就是好!
俺也领工资了!
咱们老百姓啊,今个儿真高兴!
五、小结:
• 孟子的民本思想作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不仅在历史上产生过积极影响, 对今天我 们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也有重要借鉴价 值。 •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最具进步性的永 恒的思想主题。由于民本思想潜在的深层内涵, 至今仍能与社会对话,并将永远闪烁着穿越历史 的光芒。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0.不迁怒,不贰过。 ——《论语》 译:犯了错误,不要迁怒别人,并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则乱大谋。 ——《论语》 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2.小人之过也必文。 ——《论语》 译:小人对自己的过错必定加以掩饰。 23.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 译:有了过错而不改正,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4.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论语》 译:君子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5.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论语》 译:君子认为说得多做得少是可耻的。 26.三思而后行。 ——《论语》 译:每做一件事情必须要经过反复的考虑后才去做。 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 译:坏事做得太多,终将自取灭亡。 28.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 ——《左传》 译:人都有可能犯错误,犯了猎误,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不以一眚掩大德。 ——《左传》 译:评价一个人时,不能因为一点过失就抹杀他的功劳。 30.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中庸》 译:人家一次就学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学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学一千次,也肯定会掌握的。 31.知耻近乎勇。 ——《中庸》 译:知道什么是可耻的行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现。 32.以五十步笑百步。 ——《孟子》 译:以为自己的错误比别人的小,缺点比别人少而沾沾自喜。 33.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孟子》 译:君子最大的长处就是用高尚、仁义的心去对待别人。 34.人皆可以为尧舜。 ——《孟子》 译: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为尧舜那样的大圣人。 35.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韩非子》 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36.言之者无罪,闻之者足以戒。 ——《诗序》 译:提出批评意见的人,是没有罪过的。听到别人的批评意见要仔细反省自己,有错就改正,无错就当作是别人给自己的劝告。 37.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 ——《孔子家语》 译:好的药物味苦但对治病有利;忠言劝诫的话听起来不顺耳却对人的行为有利。 38.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明代谚语 译:一句良善有益的话,能让听者即使在三冬严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恶毒语言,伤害别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39.千经万典,孝悌为先。 ——《增广贤文》 译:千万种经典讲的道理,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是最应该先做到的。 40.善恶随人作,祸福自己招, ——《增广贤文》 译:好事坏事都是自己做的,灾祸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来的。
雀
)
3.解释下列描红的词语的意思。 民为贵,社稷次之。 于传有之。 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 残贼之人谓之一夫。 得天下有道。 所欲与之聚之。 所恶勿施,尔也。 其何能淑?
4.注意下列重点语句的翻译。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译:百姓是最重要的,国家次于百姓,君主 的地位更要轻些。
(2)贼仁者谓之贼,贼义者谓之残;残贼之人谓之 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 译:残害仁的人叫贼,残害义的人叫残;残、 贼这样的人叫独夫。我只听说杀了独夫纣罢了,没 听说臣杀君啊。 (3)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民之归仁也, 犹水之就下、兽之走圹也。 译: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 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归向于仁,如同水往下 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
民为贵
一、名言警句,导入新课
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 ——《礼记 ﹒大学》 爱民者强,不爱民者弱。——《荀子﹒ 议兵》 爱民如身。——汉 荀悦 民存则社稷存,民亡则社稷亡。——唐 魏征 民者,天下之本。——宋 苏轼 人聚则强,人散则弱。——清 魏源
•
一个时期以来,个别为官者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 不闻不问。贪污腐败,吃喝玩乐者有之;搞关系,找 门子,升官发财者有之;违法违纪,公款赌博,大肆 敛财者有之;不惜出卖国家利益,授受贿赂者有之; 贪图享乐,生活糜烂者有之……着实让老百姓深恶痛 绝。也正是这些不良现象的存在一度令一些正直和善 良的人们对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担忧。大思想家荀 子也说过:“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 水则覆舟”。可见,“以民为本”是何等重要。古代 大思想家孟子提出仁政学说和一系列民本思想时说: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更是把“以民为本” 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