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高三下学期地理第五次月考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玉溪市高三下学期地理第五次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 (共4题;共44分)
1. (8分) (2018高二上·长春期末) 下图为某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
完成下面小题。
(1)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A . 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 .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 . 加强各区之间联系
D . 节省基础设施投资
(2)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
A . ①处和③处
B . ①处和④处
C . ②处和③处
D . ②处和④处
2. (12分) (2018高一下·射洪开学考) 2012年2月21日,北京城出现入冬以来最大一场雾,平均能见度不足1公里;其中,房山、大兴等南部地区雾气最浓,局地最小能见度低于200米。
大雾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户外活动。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1)深冬时节北京等地区时有大雾的原因是()
A . 昼夜温差减小,水汽易凝结,但风力微弱,水汽不易扩散
B . 昼夜温差减小,水汽不易凝结,直接悬浮于大气中
C . 昼夜温差较大,水汽不易凝结,直接附着在地面上
D . 昼夜温差较大,水汽易凝结,且该季节晴朗天气多,有利于扬尘产生
(2)白天的大雾天气使空气能见度降低的主要原因是()
A . 大雾削弱了地面辐射
B . 大雾对太阳辐射具有反射作用
C . 大雾改变了太阳辐射的波长
D . 大雾增强了大气逆辐射
3. (12分) (2018高二下·乐山期中) 下图为亚洲某国年降水量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据图示信息推断,甲、乙、丙、丁四城市中,人口数量最多的应是()
A . 甲城市
B . 乙城市
C . 丙城市
D . 丁城市
(2)针对该国面临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是()
A . 调整农作物熟制
B . 大面积营造水土保持林
C . 广泛建设人工水域
D . 实施林草结合的防风固沙工程
(3)下列结论的依据,所用图示信息正确的是()
A . 河流稀少,有内流河,所以该国为内陆国
B . 中、东部城市分布较多,故该国中、东部为平原
C . 位于温带地区,导致该国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
D . 降水稀少且呈条带状分布,使该国植被景观东西延伸、南北更替
4. (12分) (2016高三上·柘荣月考) 图9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图中()
A . ①处冰川融化,湖泊水位升高
B . ②处流量稳定,河流的落差小
C . ③处谷宽、流速慢,适宜修建水库
D . ④处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2)
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
A . 地物按1:10万比例描绘,特征清晰
B . 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伸
C . 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
D . 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港口数量少
二、必考题:共135分。
(共2题;共46分)
5. (24分) (2019高一下·大庆月考)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亳州市地处皖西北,属淮河流域,人口596万,全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区、药材种植基地,有全国最大的中药材交易中心,每年有大量的人员流入珠三角、长三角等地。
依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亳州市农业发展的自然条件。
6. (22.0分)土地荒漠化是指风沙侵蚀和水土流失的发展,最终导致土地生产力长期丧失,形成如同荒漠般的景观。
下图是我国内陆某地区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
形成图中地区荒漠化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 . 地球变暖,气候异常
B . 位于内陆,气候干旱
C . 地球运动,地形上升
D . 过度开发,水土流失
(2)
20世纪50年代以来,该地区荒漠化加剧的主要原因是()
A . 农业灌溉
B . 人口压力和人类活动不当
C . 矿产资源开发
D . 气候异常
三、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 (共2题;共20分)
7. (10分)(2016·潍坊模拟) 旅游地理,根据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2014年6月22日,由中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三国联合申报的“丝绸之路”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该“丝绸之路”路线上有各类遗迹共33处,在我国境内的遗迹有22处,是世界最长的文化遗产线路。
下图为丝绸之路“长安一天山廊道的路网”示意图。
指出古“丝绸之路”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主要有利条件。
8. (10分)(2017·银川模拟)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山西省累计生产原煤近百亿吨,形成了63亿立方米的采空区,采空区面积5115平方公里,引发的地表沉陷面积达2978平方公里,因采煤形成的采空沉陷区引发的矿区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2015年9月,经国务院同意,财政部、国土资源部和环境保护部将山西省作为采煤沉陷区治理试点省。
2016年1月,《山西省采煤沉陷区治理试点工作方案》由三部委报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实施。
说出煤矿采空沉陷区造成的危害,并提出防治措施。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 (共4题;共44分)
1-1、
1-2、
2-1、
2-2、
3-1、
3-2、
3-3、
4-1、
4-2、
二、必考题:共135分。
(共2题;共46分)
5-1、
6-1、
6-2、
三、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从给出的2道地理题、3道历史题中每科 (共2题;共20分)
7-1、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