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用圆点装饰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用圆点装饰教案
小班用圆点装饰教案篇一:《小圆点的魅力》教案1
《小圆点的魅力》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纸上画摆放小圆点,体验各种变化,并组合出各种创意的作品。
2、在摆放圆点中发现有创意的圆组合会产生美感,给自己带来心灵的愉悦。
教学重点:
让学生从大自然和生活的万物中发现线条的几种变化,发现圆点在纸上的不同位置产生的不同感觉。
教学难点:
让学生有创意地玩小圆点,用圆点组合出有创意的作品。
教学准备:
预习: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收集圆的物品,观察寻找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圆的图案。
教具:平面构成“圆点的变化”。
学具:彩笔、瓶盖、纽扣等圆的东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课,同学们好!
今天的美术课和平时有点不一样,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教室里来了许多老师和我们一起来上这一堂美术课,大家用掌声表
示欢迎。
其二、就是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小伙伴,同学们肯定会喜欢上它的,大家看,它来了——
展示课件动画图片和播放声音,出现一个小圆点,(说话:同学们,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圆点,我喜欢穿各种色彩的衣服,我的本领可大啦!能大能小,位置和大小的变化还能给人产生不一样的感觉!在生活中和美术作品中经常可以见到我的身影!大家都称我为魅力的小圆点呢!)
“同学们,听完了小圆点的自我介绍,它的自我评价还挺高,那今天,我们就让小圆点来展示一下它的魅力吧!”板书:《小圆点的魅力》
二、讲授新课
今天我们在欣赏小圆点魅力之前,必须知道,怎么样才能算小圆点?谁能告诉老师,圆该怎么画呢?
学生来一个画圆,老师用圆规示范画圆的方法。
当然我们在画的时候不可能这么标准,做到尽量而已!
老师加于讲解:固定圆心,半径相等长度,旋转360度就是一个标准的圆了,如果里面是实心(有色彩)就是圆点,如果里面空心的那就是圆圈了!那今天我们画的圆点就是实心的,因为比较小!所以才叫为小圆点。
(一)、大家看见今天的课题肯定会觉得有点奇怪,小圆点的魅力在哪里?怎么体现出来呢?我们马上就可以领略到啦!
老师在黑板上贴好一张白纸,粘上一个小黑圆点,并做从上往
下移动,出现三种画面效果,让同学们一起来观察,一起来体验小圆点位置变化后产生的不同心理感觉,并把自己的感觉提出来。
老师出示一个乒乓球,加与示范,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圆点,师生一起进行总结出三种感觉:
1、下(本文来自: 教师联盟网:小班用圆点装饰教案)落感(悬空的感觉)
2、稳定感(上下左右的作用力一样,四平八稳。
)
3、安定感(没有地方可以掉了)
老师拿出2个小圆黑点,要求同学们在一张白纸上摆放出吸引感和排斥感。
(请出2位同学上来进行摆放)
并得出以下两点感觉:
4、相互吸引感
5、相互排斥感
老师总结:小圆点只要把位置改变了一下,就能产生不一样的感觉,所以我们在画画时,要注意,主体物的位置就像小圆点一样,位置不同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画面和心理感觉!(出示课件,结合美术作品进行讲解)(主体物:苹果,具有下落感)
(二)、同学们都知道,所有的美术作品都是由什么组成呢?点、线、面,哪位同学告诉老师,点是如何变成线的呢?(张贴两张点的范图)
1、直线、曲线的感觉
圆点越密,线的感觉就越明显,朝一个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直
线,朝其它方向排列就成了一条曲线。
所以点排列在一起会有线的感觉。
(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感受)
2、移动的感觉
圆点从大到小,是一种透视现象,渐变后会产生移动的感觉!(师生互动,得出相同的
感受)。
出示课件:火车图片,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在生活中,小圆点无处不在,看:
出示课件,展示生活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图片,联系生活,从身边寻找灵感,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如:衣服、鞋、围棋、人民会堂灯、药丸、被子等!)
老师加于讲解,并渗透二方连续和四方连续图案的相关知识。
(四)、小圆点不仅仅出现于生活中的每个角落,而且美术作品中,也有他们可爱的身影呢!你们看!出示课件,展示画面中具有小圆点存在的美术作品,让学生明白小圆点的作用和独特的画面艺术效果。
同学们在欣赏美术作品的同时,老师从构图、色彩等审美角度讲解,让学生认识俄国莫斯科画家康定斯基、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老先生及其美术作品,使学生在美术欣赏和审美能力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最后重点介绍点彩画派的创始人法国画家修拉和其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大碗岛星期日的下午》。
(五)、利用小圆点还可以摆放、拼出很多漂亮的图形呢!大大小小的圆点组合在一块,就成了一张美丽的作品了!
出示课件,展示小圆点的美术作品、书本范作。
让学生结合美术作品,知道什么是抽象和具象作品。
并从作品中发现小圆点有大小之分、聚散之分,有无规则之分等。
出示老师的示范作品(2张)
继续讲解抽象和具象美术作品的概念,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运用的方法。
三、布置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小圆点展示自己的魅力这么久了,现在该轮到我们一展自己的魅力了!但是小圆点还有几句话要给我们交代,它要和我们说什么呢?展示课件图片和播放声音:
老师再复述一遍,并根据不同水平定下三个评价标准(1个红点、2个红点、3个红点)。
1、每位同学用彩色小圆点进行装饰或用小圆点拼出其形状。
2、要美观。
3、更需要创意。
(播放轻音乐,愉悦课堂气氛)
方法不限,可以大小彩点结合使用,也可以直接点出作品,或点出作品轮廓后再填充彩点,还可以和线条互相结合在一起使用,自己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灵活机动。
四、作业欣赏、评价
评价小圆点的美术作品,师生共评、自评,好在哪?不好又在哪?互相提点建议!再次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五、总结、拓展
本节课主要是运用彩绘圆点的方法完成美术作品,小圆点的魅力还远远不仅仅在于此呢!还可以利用其它方法、材料,如布、色卡、圆的小物件等等,都可以展示小圆点的魅力所在,在下一课时中我们会继续学习,采用手工制作的方式再次显示小圆点的魅力。
小圆点无所不在,美也无所不在,只要我们善于用发现、审美的眼睛去观察、去创造,美就在我们身边!
小班用圆点装饰教案篇二:小班艺术教案
小班艺术教案:小小饼干师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利用模具刻印的技能,尝试创意地装饰各种“饼干”。
2.能按形状标记(圆形、正方形、三角形)将制作的饼干进行分类。
3、体验活动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二、活动准备:
1.彩色面粉、泥工板、各种刻印模具(放泥工的圆形盒子、牙膏盒剪成的方形小框、扑克牌折成的小三角形等)。
2.牙签、粗细不同的吸管、一次性筷子等辅助材料。
3.教师装饰好的“饼干”范例若干。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跟随录像《智慧树》里的《饼干歌》边唱边跳。
“饼干饼干圆圆,我最喜欢吃饼干。
”
“饼干饼干甜甜,我会自己做饼干。
”
“揉一揉,团一团,啪——啪——啪——”
“饼干饼干,圆又圆,”
“饼干饼干圆圆,放进热热的烤箱。
”
“饼干饼干甜甜,滴答滴答转转转。
”
“搓一搓,捏一捏,啪——啪——啪——”
“饼干饼干,扁又扁,扁又扁。
”
(二)学习利用模具刻印的技能,有创意地制作饼干。
1.进入“宝贝厨房”环节,引起幼儿制作饼干的兴趣。
(教师扮毛毛虫和幼儿打招呼):小朋友你们好!欢迎大家来到“宝贝厨房”。
你们喜欢吃饼干吗?你们吃过一些什么形状的饼干呢?今天的“宝贝厨房”就请大家当“小小饼干师”,来做好吃的饼干。
2.教师借助儿歌示范用模具刻印“饼干”的技能。
教师示范:先把彩色面粉“揉一揉,团一团”,团成面团形,然后把面团放在泥工板上“压一压”,压得扁扁的。
想做一块圆形的饼干,就选圆形的模具在面团上刻印,再将边上多余的面去掉,这样一块圆形的饼干就做好了。
3.欣赏用多种装饰手法装饰的“饼干”,拓展幼儿的创新思路。
(1)引导幼儿观察范例:老师做的饼干漂亮吗?漂亮在什么地方呢?
(2)拓展幼儿的思路:除了在“饼干”上画太阳还可以画什么?除了在“饼干”上装饰小圆点还可以做些什么来装饰呢?
(三)幼儿有创意地制作各种饼干,教师巡回指导
1.提醒幼儿尝试用各种颜色的面粉、各种模具来制作。
2.引导幼儿开动小脑筋,做和别人不一样的“饼干”。
(四)展示、评价幼儿作品——请幼儿向老师、同伴介绍自己制作的饼干,说一说漂亮在哪里。
(五)将做好的饼干按形状标记分类摆放。
小班用圆点装饰教案篇三:小班上情景创意美术
小班上情景创意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