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原卷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效应B细胞数量减少D. 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下降
24.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的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
A.B细胞
B.浆细胞
C.记忆细胞
D.效应T细胞
25.下列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
A. 一般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B.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D. 由机体初次接受过敏原刺激引起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_____________(单向/双向)的,整个过程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__________→电信号。
43.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稳态有重要作用,如图是人体部分稳态的调节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问题:
(1)寒冷冬季在室外久留的人,体内激素_________(填字母)分泌明显增多,以增加产热。
A. 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
B. 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
C. 生长素促进种子生长
D. 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
32.植物激素可以调控植物的许多生命活动。以下激素与功能配对正确的是
A. 脱落酸一促进种子萌发
B. 赤霉素一促进细胞分裂
C. 乙烯一促进果实成熟
D. 细胞分裂素一促进细胞凋亡
33.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2019年湘西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生物(文科)
1.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B.血液、组织液、淋巴
C.血浆、体液、体液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2.下列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 唾液淀粉酶B. 葡萄糖C. 血红蛋白D. 呼吸酶
3.在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B. 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氧化放能
C. 人是恒温动物,所以体温始终保持在一个恒定数值不变
D.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使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19.下列最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的行为是与艾滋病患者( )
A. 拥抱B. 一起用餐
C. 握手D. 共用注射针头
20.下列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 T淋巴细胞
A.
B.
C.
D.
4.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
A.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
B.血浆pH值相对稳定
C.血糖含量相对稳定
D.细胞中DNA含量相对稳定
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射弧B. 刺激C. 反射D. 条件反射
6.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该信号称为( )
A.静息电位B.反射C.神经冲动D.反射弧
第三步,归纳解题框架。用简洁的语言把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框架写出来,包括该类题型的已知条件、所求结果、基本解题步骤等,并牢牢记住。以后遇到同类题目就可以按照这个解题框架准确地把题目做出来。
比如,关于分解因式的题目,有同学归纳出三个思想步骤第一,分解因式一共有几种方法?第二,这道题适合哪一种
第三,按照对应的分解因式法解题。其他的如一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函数等题目,也可以归纳出相似的解题思想模式。
A. 出生率和死亡率B. 迁入率和迁出率
C. 年龄姐成和性别比例D. 种群密度
34.下列生物中,常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是( )
A. 鲫鱼B. 黄鼬C. 白鹭D. 蒲公英
35.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依据是
A. 年龄组成B. 出生率和死亡率
C. 种群密度D. 性别比例
36.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曲线是
(4)果农对果树进行修剪,可以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有利于侧芽发育成侧枝,从而提高产量。
46.如图是一动物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请回答:
(1)图中表示的是种群增长的_______型曲线,表示K值的一点是____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_________。
D. 一个湖泊中的藻类、鱼类、蚌等全部生物
39.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干涸的池塘蓄水后的演替
B.森林砍伐后的恢复演替
C.裸岩上的演替
D.弃耕农田上 演替
40.关于草原群落及其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草原群落具有水平结构B. 草原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C. 草原群落火灾后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D. 人类的活动不会影响草原群落的演替
附赠材料
必须掌握的试题训练法
题干分析法
怎样从“做题”提升到“研究”
题干分析法,是指做完题目后,通过读题干进行反思总结:这些题目都从哪几个角度考查知识点的?角度不同,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是变化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单纯的“做题目”上升到“研究”,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做题效率才能不断提高。具体来说,题干分析法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____调节网络。
42.如图所示是突触传递信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②是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_____。
(2)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突触小泡释放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时,突触后膜两侧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
45.如图为不同浓度 生长素对同种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应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对于同种植物的根、芽、茎来说,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_______。
(2)在生长素浓度为A时,对芽起促进生长作用,对根的作用是_______。
(3)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只能向下面的侧芽运输,这—特点叫做____运输,这种运输方式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偏高,会抑制侧芽的生长发育,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这种现象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
(2)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接受刺激后,兴奋经神经细胞传递,其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A细胞膜上______的结合,导致激素__________(填名称)分泌增多,引起血糖浓度的升高。
(3)参与水平衡调节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填名称),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既可以在特异性免疫,也可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是
A. 吞噬细胞B. 红细胞
C. 效应T淋巴细胞D. 记忆B细胞
27.下列与下丘脑作用无关的是()
A. 对体温的恒定具有调节作用
B. 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C. 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 对垂体激素的释放有调节作用
28.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B. 浆细胞
C. B淋巴细胞
D. 靶细胞
21.胰岛素和性激素的化学本质分别属于
A.蛋白质和蛋白质B.蛋白质和脂质
C.脂质和蛋白质D.脂质和脂质
22.淋巴细胞起源于
A. 骨髄B. 胸腺C. 脊髓D. 脾
23.人体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等感染,主要原因是患者的()
A. 过敏反应增强B. 细胞免疫作用减弱
第四步,尝试分析题目特色。这道题跟考查同一个知识点的其他题目相比,有什么巧妙之处,出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关键步骤在哪里?
我们要争取从做题上升到读题。在做了一定量的题目后,不要再做题,而是读题。读后把以前归纳的这一套方法用来思考题目,在头脑中过一下,然后看看答案。如果对了就可以通过,如果不对,就要重点对待。这样可以提升思维能力和做题效率。
10.图是人的大脑皮层示意图。若S区受损伤,患者会出现
A.不能书写B.不能说话
C.看不懂文字D.听不懂说话
11.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增加到一定阈值时,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这种调节机制是
A. 免疫调节B. 神经调节C. 分级调节D. 反馈调节
12.女子体操运动员在参加平衡木项目比赛时,展现了出色的身体平衡能力,其维持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工作杏引入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园艺工作利用的原理是( )
A.竞争B.寄生C.捕食D.共生
38.下列属于群落的是()
A. 一座水库里的全部鱼
B. 一片草原上的昆虫和小鸟
C. 一棵枯树以及上面的苔藓、真菌等
7.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兴奋的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8.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必须通过
A.树突B.轴突C.突触D.胞体
9.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最高级中枢在()
A.脑干B.大脑皮层C.小脑D.脊髓
第二种是关于难点的练习题。与课堂上老师特意强调的难点部分相关的习题一定不能放过。难点部分通常也是难懂的地方,不弄懂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而且,如果你在平时的训练中只做那些没有难度的习题,你的能力仅得不到提高,而且时间久了还会让你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成就感和新鲜感就更不用提了。
第三种是关于疑点的练习题。这里的疑点就是自己还没有弄懂的地方。这个环节的问题不解决,很容易造成学习“欠债”的现象。所以,有关这方面的习题训练一定不能放过,应该坚持去做。对于自己一看就会的题目,以后就不要再做了,这说明这个题目的知识点你已经掌握得很熟练了,等到考试前再复习一下就可以了。对于那些不懂或者费了很大劲才做出来的题目,要在题目前面做个记号,把这个题目作为重点进行理解,加深记忆,直到一看见这个题目就知道解题思路的熟练程度,才说明你彻底把这个知识点掌握了。
(3)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上?_____
(4)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考虑,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大熊猫?(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脊髓B. 下丘脑C. 脑干D. 小脑
13.侏儒症患者主要是因为体内缺乏
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素D.促甲状腺激素
14.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某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注射能降低血糖水平的激素进行治疗,该激素为
A.胰高血糖素B.生长激素C.胸腺激素D.胰岛素
15.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 曲线是
我们需要做哪些题,做多少题
试题训练法是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方法,是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但是盲目地做大量的习题而不去深入思考,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可能把自己搞糊涂。那么,哪些习题值得一做呢?
第一种是涉及教材知识的重点题。例题是课本中最重要的题,做例题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其次,与教材中重点有关的练习题也是必须做的,这些题涵盖了教材里的主要内容。
44.下图为人类的体液免疫示意图,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1)请填写图中①〜⑥代表的细胞或物质名称:① 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
(2)人体的特异性免疫除了体液免疫还有________免疫,其发挥作用的细胞主要是_________。
41.下图 体内组织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A液为_____,B液为 ___,C液为_________,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 _________。
(2)图中B液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片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定区别。一般情况下,A与B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A.氨基酸B.多巴胺C.吲哚乙酸D.蛋白质
29.植物茎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引起了
A. 呼吸作用加强B. 蒸腾速度加快
C. 生长素不均匀分布D. 光合作用增强
30.下列哪种状况下,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
A. AB. BC. CD. D
31.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往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这个现象说明( )
A. B. C.
D.
16.以下哪项不属于激素调节的特点
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D.作用时间短暂
17.人体在寒冷环境下体温的渦节,不正确的是
A. 皮肤散热量减少B. 汗液分泌减少
C. 皮肤血管多数舒张D. 骨骼肌出现“颤抖”
18.下列与体温调节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
第一步,弄清考查范围。题目无非就是知识点的应用,任何一道题都是考查一个知识点的,或者是一个定理的应用,或者是推论的应用。做完题目后首先要弄明白,这道题考查了什么知识点。
第二步,掌握出题意图。命题者是怎样将知识点转化为这道题目的?包含哪些思想方法?怎样给出条件?隐藏了哪些条件?想考查什么?大家应该弄清楚。
24.图是细胞免疫中X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的示意图,其中X细胞是
A.B细胞
B.浆细胞
C.记忆细胞
D.效应T细胞
25.下列不属于过敏反应特点的是
A. 一般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B. 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
C. 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性差异D. 由机体初次接受过敏原刺激引起
(3)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_____________(单向/双向)的,整个过程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__________→电信号。
43.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对维持稳态有重要作用,如图是人体部分稳态的调节示意图(A、B、C、D表示激素。据图回答问题:
(1)寒冷冬季在室外久留的人,体内激素_________(填字母)分泌明显增多,以增加产热。
A. 果实发育与受精作用有关
B. 果实发育与种子形成有关
C. 生长素促进种子生长
D. 生长素能促进果实发育
32.植物激素可以调控植物的许多生命活动。以下激素与功能配对正确的是
A. 脱落酸一促进种子萌发
B. 赤霉素一促进细胞分裂
C. 乙烯一促进果实成熟
D. 细胞分裂素一促进细胞凋亡
33.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2019年湘西州高二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
生物(文科)
1.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血浆、组织液、淋巴B.血液、组织液、淋巴
C.血浆、体液、体液D.血液、细胞外液、体液
2.下列物质中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A. 唾液淀粉酶B. 葡萄糖C. 血红蛋白D. 呼吸酶
3.在下列图示中,正确表示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者之间关系的是()
B. 人体热量的来源主要是有机物氧化放能
C. 人是恒温动物,所以体温始终保持在一个恒定数值不变
D.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使产热和散热维持动态平衡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
19.下列最有可能感染艾滋病的行为是与艾滋病患者( )
A. 拥抱B. 一起用餐
C. 握手D. 共用注射针头
20.下列能够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A. T淋巴细胞
A.
B.
C.
D.
4.下列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范畴的是
A.血浆渗透压相对稳定
B.血浆pH值相对稳定
C.血糖含量相对稳定
D.细胞中DNA含量相对稳定
5.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反射弧B. 刺激C. 反射D. 条件反射
6.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的形式沿神经纤维进行传导的,该信号称为( )
A.静息电位B.反射C.神经冲动D.反射弧
第三步,归纳解题框架。用简洁的语言把这一类题目的解题框架写出来,包括该类题型的已知条件、所求结果、基本解题步骤等,并牢牢记住。以后遇到同类题目就可以按照这个解题框架准确地把题目做出来。
比如,关于分解因式的题目,有同学归纳出三个思想步骤第一,分解因式一共有几种方法?第二,这道题适合哪一种
第三,按照对应的分解因式法解题。其他的如一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不等式、函数等题目,也可以归纳出相似的解题思想模式。
A. 出生率和死亡率B. 迁入率和迁出率
C. 年龄姐成和性别比例D. 种群密度
34.下列生物中,常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是( )
A. 鲫鱼B. 黄鼬C. 白鹭D. 蒲公英
35.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依据是
A. 年龄组成B. 出生率和死亡率
C. 种群密度D. 性别比例
36.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状况下增长的曲线是
(4)果农对果树进行修剪,可以使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________(填“升高”或“降低”),有利于侧芽发育成侧枝,从而提高产量。
46.如图是一动物物种群迁入一个适宜环境后的增长曲线,请回答:
(1)图中表示的是种群增长的_______型曲线,表示K值的一点是_______。
(2)图中表示种群增长速度最快的一点是_________。
D. 一个湖泊中的藻类、鱼类、蚌等全部生物
39.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
A.干涸的池塘蓄水后的演替
B.森林砍伐后的恢复演替
C.裸岩上的演替
D.弃耕农田上 演替
40.关于草原群落及其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草原群落具有水平结构B. 草原群落没有垂直结构
C. 草原群落火灾后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D. 人类的活动不会影响草原群落的演替
附赠材料
必须掌握的试题训练法
题干分析法
怎样从“做题”提升到“研究”
题干分析法,是指做完题目后,通过读题干进行反思总结:这些题目都从哪几个角度考查知识点的?角度不同,容易出错的地方是不是变化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从单纯的“做题目”上升到“研究”,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做题效率才能不断提高。具体来说,题干分析法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4)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____调节网络。
42.如图所示是突触传递信息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中②是___________,③是_________________。
(2)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突触小泡释放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时,突触后膜两侧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
45.如图为不同浓度 生长素对同种植物不同器官的作用效应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对于同种植物的根、芽、茎来说,对生长素最敏感的是_______。
(2)在生长素浓度为A时,对芽起促进生长作用,对根的作用是_______。
(3)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只能向下面的侧芽运输,这—特点叫做____运输,这种运输方式使侧芽的生长素浓度偏高,会抑制侧芽的生长发育,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这种现象说明生长素的作用具有__________。
(2)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下丘脑接受刺激后,兴奋经神经细胞传递,其末梢释放神经递质与胰岛A细胞膜上______的结合,导致激素__________(填名称)分泌增多,引起血糖浓度的升高。
(3)参与水平衡调节的激素是_____________(填名称),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6.既可以在特异性免疫,也可在非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是
A. 吞噬细胞B. 红细胞
C. 效应T淋巴细胞D. 记忆B细胞
27.下列与下丘脑作用无关的是()
A. 对体温的恒定具有调节作用
B. 有调节躯体运动的高级中枢
C. 可合成和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D. 对垂体激素的释放有调节作用
28.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
B. 浆细胞
C. B淋巴细胞
D. 靶细胞
21.胰岛素和性激素的化学本质分别属于
A.蛋白质和蛋白质B.蛋白质和脂质
C.脂质和蛋白质D.脂质和脂质
22.淋巴细胞起源于
A. 骨髄B. 胸腺C. 脊髓D. 脾
23.人体大面积烧伤后,容易发生病菌等感染,主要原因是患者的()
A. 过敏反应增强B. 细胞免疫作用减弱
第四步,尝试分析题目特色。这道题跟考查同一个知识点的其他题目相比,有什么巧妙之处,出题的方法和技巧有哪些?关键步骤在哪里?
我们要争取从做题上升到读题。在做了一定量的题目后,不要再做题,而是读题。读后把以前归纳的这一套方法用来思考题目,在头脑中过一下,然后看看答案。如果对了就可以通过,如果不对,就要重点对待。这样可以提升思维能力和做题效率。
10.图是人的大脑皮层示意图。若S区受损伤,患者会出现
A.不能书写B.不能说话
C.看不懂文字D.听不懂说话
11.当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浓度增加到一定阈值时,就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这种调节机制是
A. 免疫调节B. 神经调节C. 分级调节D. 反馈调节
12.女子体操运动员在参加平衡木项目比赛时,展现了出色的身体平衡能力,其维持了降低一种真菌对果树的毒害,园艺工作杏引入一种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原真菌相似但毒性较低的真菌,从而使果树增产,园艺工作利用的原理是( )
A.竞争B.寄生C.捕食D.共生
38.下列属于群落的是()
A. 一座水库里的全部鱼
B. 一片草原上的昆虫和小鸟
C. 一棵枯树以及上面的苔藓、真菌等
7.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的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兴奋的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8.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必须通过
A.树突B.轴突C.突触D.胞体
9.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最高级中枢在()
A.脑干B.大脑皮层C.小脑D.脊髓
第二种是关于难点的练习题。与课堂上老师特意强调的难点部分相关的习题一定不能放过。难点部分通常也是难懂的地方,不弄懂就不可能真正掌握知识。而且,如果你在平时的训练中只做那些没有难度的习题,你的能力仅得不到提高,而且时间久了还会让你感到学习枯燥无味,成就感和新鲜感就更不用提了。
第三种是关于疑点的练习题。这里的疑点就是自己还没有弄懂的地方。这个环节的问题不解决,很容易造成学习“欠债”的现象。所以,有关这方面的习题训练一定不能放过,应该坚持去做。对于自己一看就会的题目,以后就不要再做了,这说明这个题目的知识点你已经掌握得很熟练了,等到考试前再复习一下就可以了。对于那些不懂或者费了很大劲才做出来的题目,要在题目前面做个记号,把这个题目作为重点进行理解,加深记忆,直到一看见这个题目就知道解题思路的熟练程度,才说明你彻底把这个知识点掌握了。
(3)既要获得最大的捕获量,又要使该动物资源的更新能力不受破坏,应该使该动物种群的数量保持在图中哪一点所代表的水平上?_____
(4)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考虑,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大熊猫?(写出一种方法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脊髓B. 下丘脑C. 脑干D. 小脑
13.侏儒症患者主要是因为体内缺乏
A.生长激素B.甲状腺激素
C.肾上腺素D.促甲状腺激素
14.糖尿病在现代社会中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某糖尿病患者需要定期注射能降低血糖水平的激素进行治疗,该激素为
A.胰高血糖素B.生长激素C.胸腺激素D.胰岛素
15.以下最能反映健康人餐后6小时内血糖浓度变化趋势 曲线是
我们需要做哪些题,做多少题
试题训练法是巩固学习成果的有效方法,是学习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但是盲目地做大量的习题而不去深入思考,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还可能把自己搞糊涂。那么,哪些习题值得一做呢?
第一种是涉及教材知识的重点题。例题是课本中最重要的题,做例题有利于巩固基础知识;其次,与教材中重点有关的练习题也是必须做的,这些题涵盖了教材里的主要内容。
44.下图为人类的体液免疫示意图,请仔细阅读后回答以下问题:
(1)请填写图中①〜⑥代表的细胞或物质名称:① 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
(2)人体的特异性免疫除了体液免疫还有________免疫,其发挥作用的细胞主要是_________。
41.下图 体内组织细胞局部结构模式图,请根据图回答:
(1)A液为_____,B液为 ___,C液为_________,三者共同构成了胰腺组织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这个液体环境称为 _________。
(2)图中B液的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
(3)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三片之间既有密切关系,又有—定区别。一般情况下,A与B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
A.氨基酸B.多巴胺C.吲哚乙酸D.蛋白质
29.植物茎的向光性是由于单侧光照引起了
A. 呼吸作用加强B. 蒸腾速度加快
C. 生长素不均匀分布D. 光合作用增强
30.下列哪种状况下,胚芽鞘将向光弯曲生长
A. AB. BC. CD. D
31.给未受粉的番茄雌蕊往头涂上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可获得无子番茄。这个现象说明( )
A. B. C.
D.
16.以下哪项不属于激素调节的特点
A.微量和高效B.通过体液运输
C.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D.作用时间短暂
17.人体在寒冷环境下体温的渦节,不正确的是
A. 皮肤散热量减少B. 汗液分泌减少
C. 皮肤血管多数舒张D. 骨骼肌出现“颤抖”
18.下列与体温调节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
第一步,弄清考查范围。题目无非就是知识点的应用,任何一道题都是考查一个知识点的,或者是一个定理的应用,或者是推论的应用。做完题目后首先要弄明白,这道题考查了什么知识点。
第二步,掌握出题意图。命题者是怎样将知识点转化为这道题目的?包含哪些思想方法?怎样给出条件?隐藏了哪些条件?想考查什么?大家应该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