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3 “贝”的故事 教学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素材
文。

本课向我们介绍了“贝”字的演变过程。

课文首先由现实生活中的“贝壳”讲起,从甲骨文讲到了现代所写的“贝”字,这段内容虽然很少,但讲出了汉字的演变。

“贝”是个象形字,由最初的实物图形慢慢变成了现在
的样子,也体现出了汉字由繁到简的发展轨迹。

课文的第二自然段讲解了“贝”的意义。

在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在海边才能捡到,那时出海并不容易,所以显得很珍贵,由于它的美丽花纹,人们把它当作饰品戴在身上,又由于它不易损坏,携带方便,又很珍贵,所以把它当作钱币,以此作为基础,在所造出的字中,当它作为偏旁部首的时候,大多与钱财有关。

本文虽短,却讲清了汉字的起源和发展,不但讲解了汉字的字形,还讲出了它的意义,这为以后学习汉字知形明义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文章相关的资料介绍】
【汉字起源】
汉字起源的旧说法有五种,即结绳说、八卦说、河图洛书说、仓颉造字说和图画说。

从仓颉造字的古老传说到100多年前甲骨文的发现,历代中国学者一直致力于揭开汉字起源之谜。

结绳说:《北史·魏本纪》说:北朝魏的先世“射猎为业,淳朴为俗,简易为化;不为文字,刻木结绳而已。

”记录了一些原始社会部落,在文字出现之前,以结绳记事的方法,把战争、猎获、会盟、选举、庆典、联姻、生育、疾病和灾害等大大小小的事件记录下来。

过去亦有学者据《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

”的论说,推断“文字起源于结绳”。

八卦说:孔安国《尚书》序(属伪作,但年代甚古)里说:“古者庖牺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河图说:《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

《河图·玉版》:仓颉为帝,南巡狩,发阳虚之山,临于元扈洛之水,灵龟负书,丹甲青文,以授之。

揭开此说的神秘面纱,不难发现,它真实的核心就是算数,能对照“九宫”算法。

所谓“九宫”,在谶纬家来说,是八卦加上中央,合为九(“五”位于中央,还可以和五行联系起来);在术数家眼中,则其数横、竖、斜偏、相加得数恒为15。

仓颉造字:“仓颉造字说”在战国时即已流行。

《吕氏春秋·君守》说:“仓颉作书,后稷作稼。

”到了秦汉时代,这种传说更加盛行。

许慎《说文解字·叙》:“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


仓颉到底是什么人呢?传说他是黄帝的史官,黄帝是古代中原部落联盟的领袖,由于社会进入较大规模的部落联盟阶段,联盟之间外交事务日益频繁,故迫切需要建立一套各盟联共享的交际符号,于是搜集及整理共享文字的工作便交在史官仓颉的手上了。

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
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图画说:现代学者认为:汉字真正起源于原始图画。

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划的图形,很可能与文字有渊源关系。

【汉字造字方法】
一、象形字:如“日、月、山、川”等,都是描摹事物的形状的。

这些是狭义上的象形字。

二、会意字:如两个“木”组成一个“林”字,两个“火”组成一个“炎”字。

指用会意法造出的字。

三、形声字:是在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的基础上形成的,通常是两个字符组成的复合体,由表示意义范畴的形旁(意符)和表示声音类别的声旁(声符)组合而成。

形旁一般由象形字或指事字充当,声旁可以由象形字、指事字、会意字充当。

形声字是最能量产的造字形式。

【写错汉字惹笑话】
男青年决定到农村老家举行婚礼。

男方的父亲给市里的亲家来电报
问:“能来多少人?好做准备。


亲家回电说:“去不了多少人,只准备一吨饭就行了。

”他把“顿”写成“吨”。

很快又接到农村的电报:“婚期推迟一月,因一吨饭的米一时难以凑
齐。


【汉字故事】

据《世说新语》载:东汉末年,杨修在曹操部下任主管。

时逢相国府修造门楼,当门梁修建竣工后,曹操亲自来查看,看后,他一言不发,只向手下的人要了笔墨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后,便拂袖而去。

此时,在场的人摸不到头脑,不了解曹操此举的用意是什么,于是他们请来杨修。

杨修看后解释说:“曹相国的意思不是很清楚吗?他嫌门太宽了,因此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这就是‘阔’。

”众人一听,方才明白曹相国是借门做的一个字谜。

后来,这个门楼重新改建后又请曹操来看,这次曹操果然满意了。

朋友
在上古,“朋”和“友”的含义是有区别的。

古称“同门曰朋”,其意思是同从一个老师学习的人称为“朋”,即我们今天所说的同学;“同志曰友”,也就是说,志同道合的人称为“友”,即今俗称的“同志”。

《说文解字·又部》:“友,同志为友。

”许慎讲的就是这个意思。

“友”为什么指“同志”呢?我们只要看看它的古文字形体就一清二楚了。

古文“友”字是由两个“又”构成。

“又”像手之形,并且为右手。

可见“友”是会意字,其意思是两只右手紧紧地握在一起。

从“友”字的造型,可以想见我们的先民,朋友相
逢时,他们也会像今天一样用握手来表示朋友之情。

这种习惯一直延续至今,当旧友重逢,两人仍然是热情地伸出右手紧紧地握在一起,以表示彼此之间的深厚友谊。

拆字对联
南朝时的江淹,年轻时家贫而才思敏捷。

一次,一群文友在江边漫游,遇一蚕妇,当时有一颇负盛名的文人即兴出联曰:“蚕为天下虫。

”将“蚕”拆为“天”和“虫”,别出心裁,一时难倒众多才子。

正巧一群鸿雁飞落江边,江淹灵感触发,对曰:“鸿是江边鸟。

”将“鸿”拆为“江”和“鸟”,贴切工巧,言近意远,顿时博得一片喝彩。

课后作业
基础积累大巩固
一、画去错误的读音。

①我们小学生从小就要养成不损(sǔn shǔn)坏公物的好品德。

②空调在开放,进出屋子请随(suǐ suí)手关门。

③这件事与(yǔ yù)我无关。

2.比一比,再组词。

巾()才()坏()甲()浅()
币()财()怀()由()钱()
3.看图,猜一猜加点的偏旁与什么有关。

桃树
..:.
铁钉
..:
阅读能力大提升
四、课文综合阅读。

古时候,人们觉得贝壳很漂亮,很珍贵,喜欢把它们当作饰品戴在身上。

而且贝壳可以随身携带,不容易损坏,于是古人还把贝壳当作钱币。

所以,用“贝”作偏旁的字大多与钱财有关,比如,“赚、赔、购、贫、货”。

1.除了文中列举的“贝”字旁的汉字外,我还能举出三个:、、。

2.按课文内容填空。

①古人把贝壳作为饰品戴在身上,是因为贝壳。

②三人把贝壳当作钱币的原因一是,二是。

3.请把下列两句话合成一句话。

贝壳很漂亮很珍贵。

古人很喜欢贝壳。

五、有一首戒赌诗,请写出下面诗句中是哪几个“贝”字旁的汉字。

贝者是人不是人,
只因今贝起祸根。

有朝一日分贝了,
转眼就做贝戎人。

这三个字分别是()()()
答案:
一、①shǔn②suǐ ③yǔ
二、巾(毛巾)才(刚才)坏(破坏)甲(指甲)浅(深浅)
币(纸币)财(钱财)怀(怀里)由(由于)钱(工钱)
三、第一幅图:与树木有关;第二幅图:与金属有关。

四、1.例:贡贬贺2. ①贝壳很漂亮,很珍贵②贝壳可以随身携带贝壳不容易损坏3. 贝壳很漂亮很珍贵,所以古人很喜欢贝壳。

五、贪贫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