钳工实训理论指导要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钳⼯实训理论指导要点
钳⼯实训理论⼯作页
⼀.钳⼯实训要求
1.了解钳⼯装配在机器制造过程中的作⽤。
钳⼯⼯作的主要内容,基本操作⽅法及所⽤的设备及⼯、卡、量具。
2.掌握钳⼯主要⼯作(锉、锯、划线、攻丝、钻孔等)的基本操作⽅法。
3.按图纸要求做出实训产品錾⼝榔头并了解其装配⽅法,进⾏组装、拆装练习。
4.了解并严格遵守钳⼯安全操作规程。
⼆.钳⼯实训的内容和进⾏⽅式
1.概论讲话
(1)钳⼯⼯作在机器制造过程中的地位及维修中的作⽤。
(2)钳⼯⼯作的主要内容(锉、锯、划线、钻、扩、铰、攻丝、套丝、錾、刮、研、板⾦、机修及装配),重点介绍錾、刮、研、锉、钻孔、攻丝等。
(3)钳⼯实训的内容,要求和安排。
(4)钳⼯实训前的安全⽣产教育。
2.钳⼯实训组织⽅式
以班次为单位,在钳⼯⽰范教室,由教学⼯⼈结合实物、教具和挂图进⾏讲解。
3.钳⼯安全⽣产技术指导要求
1. 使⽤锉⼑、⼿锤等钳⼯⼯具前应仔细检查是否牢固可靠,有⽆损裂,不合格的不准使⽤;
2. 凿、铲⼯件及清理⽑刺时,严禁对着他⼈⼯作,要戴好防护镜,防⽌铁屑飞出伤⼈。
使⽤⼿锤时,禁⽌戴⼿套。
不准⽤扳⼿、锉⼑等⼯具代替⼿锤敲打物件,不准⽤嘴吹或⼿摸铁屑,以防伤害眼伤⼿;
3. ⽤台钳夹持⼯件时,钳⼝不允许张得过⼤(不准超过最⼤⾏程的2/3)。
夹持圆⼯件或精密⼯件时应⽤铜垫,防⼯件坠落或损伤⼯件;
4. 钻⼩⼯件时,必须⽤夹具固定,不准⽤⼿拿着⼯件钻孔,使⽤钻床加⼯⼯件时,禁⽌戴⼿套操作;
5. ⽤汽油和挥发性易然品清洗⼯件,周围应严禁烟⽕及易然物品,油桶、油盘,回丝要集中堆放处理;
6. 使⽤扳⼿紧固螺丝时,应检查扳⼿和螺丝有⽆裂纹或损坏,在紧固时,不能⽤⼒过猛或⽤⼿锤敲打扳⼿,⼤扳⼿需要套管加⼒时,应注意安全;
7. 使⽤⼿提砂轮前,必须仔细检查砂轮⽚是否有裂纹,防护罩是否完好,电线是否磨损,是否漏电,运转是否良好。
⽤后放置安全可靠处,防⽌砂轮⽚接触地⾯和其他物品;
8. 使⽤⾮安全电压的⼿电钻、⼿提砂轮时,应戴好绝缘⼿套,并站在绝缘橡⽪垫上。
在钻孔或磨削时应保持⽤⼒均匀,严禁⽤⼿触
摸转动的砂轮⽚和钻头;
9. 使⽤⼿锯要防⽌锯条突然折断,造成割伤事故;使⽤千⽄顶要放平提稳,不顶托易滑部位,以防发⽣意外事故,多⼈配合操作要有统⼀指挥及必要安全措施,协调操作;
10. 使⽤剪⼑剪铁⽪时,⼿要离开⼑刃,剪下边⾓料要集中堆放,及时处理,防⽌刺戳伤⼈;带电⼯件需焊补时,应切断电源;
11. 维修机床设备,应切断电源,并挂好检修标志,以防他⼈乱动,盲⽬接电,维修时局部照明⽤⾏灯,应使⽤低压(36V以下)照明灯;
12. 不得将⼿伸⼊已装配完的变速箱,主轴箱内检查齿轮,检查油压设备时禁⽌敲打。
13. ⾼空⾏业(3⽶以上)时,必须系好安全带,梯⼦要有防滑措施;
14. 使⽤强⽔、盐酸等腐烛剂时戴好⼝罩,防腐⼿套,并防⽌腐烛剂倒翻。
操作时要⼩⼼谨慎,防⽌外溅;
15. 设备检修完毕应检查所带⼯具是否收完,确认⽆遗留在设备⾥时,⽅可启动机床试车。
4.锉削Ⅰ
(1)⽰范讲解
a.锉削的基本概念:⽤锉⼑从零件表⾯锉掉多余的⾦属,使零件达到图样要求的尺⼨、形状和表⾯粗糙度的操作叫锉削。
b.锉⼑的种类和规格及选⽤原则
(1)按锉齿的⼤⼩分为粗齿锉、中齿锉、细齿锉和油光锉等。
(2)按齿纹分为单齿纹和双齿纹。
(3)按断⾯形状可分成:板锉(平锉),⽤于锉平⾯;⽅锉,⽤于锉平⾯和⽅孔;三⾓锉,⽤于锉平⾯、⽅孔及60°以上的锐⾓;圆锉,⽤于锉圆孔和内弧⾯;半圆锉,⽤于锉平⾯、内弧⾯和⼤的圆孔。
(4)锉⼑的构造:如图⼆所⽰。
锉⼑由锉⼑⾯、锉⼑边、锉⼑尾、锉齿和锉柄等部分组成,即锉⼑由⼯作部分和锉柄组成。
其规格以⼯作部分的长度来表⽰,常⽤的有100、150、200、300mm等,锉齿是在剁锉机上剁出,其形状及锉削原理如图三所⽰。
图⼆锉⼑图三锉削原理
①锉⼑⾯:它是锉⼑的主要⼯作⾯。
在纵长⽅向上呈凸弧形,其⽬的是防⽌热处理变形后,不致于使某⼀锉⼑⾯变凹,以及抵消锉削时因锉⼑上下摆动⽽产⽣⼯件中凸现象,保证⼯件能锉得平整。
②锉⼑边:指锉⼑的两侧⾯,⼀边有齿,⼀边没齿,⽆齿的边叫安全或光边。
③锉⼑尾:指锉⼑尾的锥部,⽤以插⼊锉柄中,锉削时便于握持及传递推⼒。
④锉齿:在锉削过程,直接担负切削⼯作的是锉⼑的切削齿,它同⼯件产⽣磨擦,并把切屑从⼯件上切下来。
锉齿通常由剁齿机剁成,它的切削⾓⼤于90°,即前⾓为负值,⼯作时锉齿近似于在刮削。
另⼀种锉齿是⽤铣齿机制成,它的切削⾓⼩于90°,前⾓为正值,⼯作时锉齿在起切削作⽤,但这种形式由于成本⾼,没有⼴泛的被采⽤。
锉⼑的锉纹多制成双纹,以便锉削时省⼒,锉⾯不易堵塞。
c.锉削的操作⽅法。
⑴锉⼑握法:锉⼑⼤⼩不同,握法不⼀样,其中⼤锉⼑可有三种握法,中型⼀种,⼩型两种。
①⼤锉⼑的握法:⽤右⼿握锉⼑柄,柄端顶在拇指根部的⼿
掌上,⼤拇指放在锉⼑柄的侧上⽅,其余的⼿指由下⽽上握着锉⼑柄。
如图四所⽰。
如⽤左⼿握锉,最通⽤的⽅法是:左⼿⼿掌横放
在锉⼑的前部上⽅,拇指根部的⼿掌轻压在锉⼑头上,其余⼿指⾃然弯向掌⼼。
图四钳⼯锉⼑的基本握法
②中、⼩型锉⼑的握法:由于锉⼑尺⼨⼩,本⾝强度不⾼,锉削时所施加的⼒不⼤,因此其握法与⼤锉⼑相同,其余四指则从下⾯拖着并⽤⼒紧握着锉⼑柄;左⼿持锉位置则根据锉削锉削⽤⼒轻重⽽异,重锉时,左⼿⼤拇指的根部恰好放在锉尖上,其余四指弯放在下⾯;细锉时,右⼿握锉⼑柄,左⼿除⼤拇指外将其余四指压在锉⼑⾯上,较为灵活;极轻微的锉削时,可不⽤左⼿持锉⼑,只⽤右⼿⾷指压在锉上⾯。
如图五所⽰。
(a) (b)
(c)(d)
图五中、⼩型锉⼑的握法
a)中型锉⼑的握法b)⼩型锉⼑的握法c)异形锉⼑的握法d)整形锉⼑的握法
⑵锉削姿势:它不仅关系到⽤⼒、疲劳和效率问题,⽽且直接影响加⼯质量。
①站⽴位置:锉削时的站⽴位置与錾削基本相同,只不过两脚间距稍⼤⼀些。
⼒求⾃然、便于⽤⼒,以适合不同的加⼯要求为准。
②锉削姿势:锉削时,⾝体的重⼼放在左脚,右膝伸直,脚始终站稳不动,靠左膝的屈伸作往复运动。
锉的动作由⾝体和⼿臂运动合成。
开始锉削时⾝体要向前倾斜10°左右,右肘尽可能收缩到
d.虎钳结构及⼯件装卡。
进⾏⽅式:
以班次为单位,在钳⼯⽰范教室,由教学⼯⼈结合实物(各种锉⼑、⼯件、挂图)进⾏⽰范讲解。
(2)学⽣独⽴操作
装卡钢块,⽤顺锉法练习锉削虎钳。
每⼈⼀个⼯作台,10-15⼈为⼀组,由⼀名教学⼯作⼈员进⾏辅导。
4.锉削Ⅱ
介绍各种锉削⽅法及六⾯体的锉削步骤。
(1)锉削⼒矩的平衡:保证锉削表⾯
平直的关键在于锉削⼒矩的平衡,即始
终保持锉⼑在推进过程为平直运动。
因此,
推锉时,两⼿⽤在锉⼑上的⼒应随着锉⼑的
推进不断变化。
即右⼿压⼒由⼤到⼩;左⼿
压⼒由⼩到⼤,使两⼿压⼒对⼯件中⼼的⼒
距相等。
⽤⼒要保持锉⼑⽔平为准,不上下
摆动的必要条件。
如图所⽰。
(2)锉削⼒的运⽤:锉削时有两个⼒,⼀个是推⼒,⼀个是压⼒,其中推⼒由右⼿控制,压⼒由两⼿控制,⽽且,在锉削中,要保证锉⼑前后两端所受的⼒矩相等,即随着锉⼑的推进左⼿所加的压⼒由⼤变⼩,右⼿的压⼒由⼩变⼤,否则锉⼑不稳易摆动。
(3)注意问题:锉⼑只在推进时加⼒进⾏切削,返回时,不加⼒、不切削,把锉⼑返回即可,否则易造成锉⼑过早磨损;锉削时利⽤锉⼑的有效长度进⾏切削加⼯,不能只⽤局部某⼀段,否则局部磨损过重,造成寿命降低。
(4)速度:锉削速度最好控制在每分钟30~40次左右,太快,容易疲劳,⽽且会加快锉齿的磨损。
(5).平⾯锉削的检验⽅法:透光法。
①平⾯度的检验:锉削好的平⾯,常⽤⼑⼝尺或钢直尺以透光法来检验其平直度。
若直尺与⼯件表⾯间透过的光线微弱均匀,说明该平⾯平直;若透过的光线强弱不⼀,说明该平⾯⾼低不平,光线最强的部位是最凹的
地⽅。
检查平⾯应按纵向、横向、对⾓线⽅向进⾏。
图九所⽰。
图九平⾯度的检查
(6).锉⼑使⽤及安全注意事项
⑴不使⽤⽆柄或柄已裂开的锉⼑,防⽌刺伤⼿腕;
⑵不能⽤嘴吹铁屑,防⽌铁屑飞进眼睛;
⑶锉削过程中不要⽤⼿抚摸锉⾯,以防锉时打滑;
⑷锉⾯堵塞后,⽤铜锉刷顺着齿纹⽅向刷去铁屑;见图⼗
⑸锉⼑放置时不应伸出钳台以外,以免碰落砸伤脚。
[6]不可锉削⽑坯件表⾯的硬⽪、氧化⽪,以及未经退⽕的硬钢件;
[7]锉⼑先使⽤⼀⾯,当该⾯⽤钝后再使⽤另⼀⾯;
[8]锉⼑要分别放置,不可堆迭,以免损坯锉齿;
[9]锉削时不能洒⽔、沾油或⽤⼿去楷模锉⼑⾯,以免引起锈蚀和锉削时打滑;
[10]切不可⽤锉⼑当撬棒⽤,以防折断。
图⼗清除锉屑的⽅法
(1)⽰范讲解
a.纠正学⽣练习中的错误姿势。
b.介绍各种主要的锉削⽅法(横、顺、交、推、滚锉等)及其应
⽤范围。
c.六⾯体的锉削步骤,平⾯度、垂直度、平⾏度及尺⼨公差保证⽅法。
d.基本量具使⽤⽅法(钢板尺、卡尺、直⾓尺等)。
进⾏⽅式:
以班次为单位,在钳⼯⽰范教室,由教学⼯⼈结合⼯件(机械类为虎钳,⾮机械为⼩锤)与实物、教具进⾏⽰范讲解。
(2)学⽣独⽴操作
结合桌虎钳练习,达到图纸规定的技术要求。
5.划线、锯割、钻孔及锉圆弧
(1)⽰范讲解
进⾏⽅式:
以班次为单位,在教学现场,由教学⼯⼈⽰范讲解。
⼀、划线的作⽤
1.确定⼯件加⼯表⾯的加⼯余量和位置;
2.检查⽑坯的形状、尺⼨是否合乎图纸要求;
3.合理分配各加⼯⾯的余量。
划线不仅能使加⼯有明确的界限,⽽且能及时发现和处理不合格的⽑坯,避免造成损失,⽽在⽑坯误差不太⼤时,往往⼜可依靠划线的借料法予以补救,使零件加⼯表⾯仍符合要求。
⼆、划线的种类
1.平⾯划线:在⼯件的⼀个表⾯上划线的⽅法称为平⾯划线。
2.⽴体划线:在⼯件的⼏个表⾯上划线的⽅法称为⽴体划线。
[提问]加⼯锤头⽤什么划线种类?
三、划线⼯具:
1.基准⼯具:⑴划线平板⑵V形鉄或⽅箱
2.测量⼯具:⑴游标⾼度尺⑵钢尺⑶直⾓尺
3.绘划⼯具:⑴划针⑵划规⑶划卡⑷划针盘⑸样冲
4.夹持⼯具:⑴V形铁⑵千⽄顶
[⽰范]
根据课题实际,演⽰游标⾼度尺、钢尺、划针等⼯具的使⽤,使学⽣对划线⼯具的合理使⽤有进⼀步的了解。
四、划线基准
在零件的许多点、线、⾯中,⽤少数点、线、⾯能确定其它点、线、⾯相互位置,这些少数的点、线、⾯被称为划线基准。
基准就是确定其它点、线、⾯位置的依据,划线时都应从基准开始,在零件图中确定其它点、线、⾯位置的基准为设计基准,零件图的设计基准和划线基准是⼀致的。
划线的基准有三种类型:
⑴以两个相互垂直的平⾯(或线)为基准。
⑵以⼀个平⾯与⼀个对称平⾯为基准。
⑶以两个相互垂直的中⼼平⾯为基准。
⼀、锯削的概念及⼯作范围
1.概念:⽤⼿锯锯断⾦属材料或在⼯件上锯出沟槽的操作称为锯
削。
2.⼯作范围
⑴分割各种材料或半成品;
⑵锯掉⼯件上的多余部分;
⑶在⼯件上锯槽。
⼆、锯削⼯具
1.锯⼸:作⽤、种类(可调式、固定式)。
图⼀可调式锯⼸
1-固定部分;2-可调部分;3-固定拉杆;4-削⼦;
5-锯条;6-活动拉杆;7-蝶形螺母
2.锯条:材料、规格、锯齿排列及作⽤。
锯条由碳素⼯具钢制成,并经淬⽕和低温退⽕处理。
锯条规格⽤锯条两端安装孔之间的距离表⽰。
常⽤的锯条约长300mm、宽12mm、厚0.8mm。
锯条齿形如下图所⽰。
图⼆锯齿形状图
锯齿按齿距t⼤⼩可分为粗齿(t=1.6mm)、中齿(t=1.2mm)
及细齿(t=0.8mm)三种。
3.锯条的选择
锯齿的粗细应根据加⼯材料的硬度和厚薄来选择。
锯削铝、铜等软材料或厚材料时,应选⽤粗齿锯条。
锯硬钢、薄板及薄壁管
⼦时,应该选⽤细齿锯条。
锯削软钢、铸铁及中等厚度的⼯件则多⽤中齿锯条。
锯削薄材料时⾄少要保证⼆⾄三个锯齿同时⼯作。
三、锯割操作
1.锯条的安装
锯条安装根据⼯件材料及厚度选择合适的锯条,安装在锯⼸上。
锯齿应向前(见图⼀),松紧应适当,⼀般⽤两个⼿指的⼒能旋紧为⽌。
锯条安装好后,不能有歪斜和扭曲否则锯削时易折断。
2.⼯件安装
⼯件伸出钳⼝不应过长,防⽌锯削时产⽣振动。
锯线应和钳⼝边缘平⾏,并夹在台虎钳的左边,锯线距钳⼝侧⾯约20mm,以便操作。
⼯件要夹紧,并应防⽌变形和夹坏已加⼯表⾯。
3.起锯⽅法
起锯的⽅式有两种。
⼀种是从⼯件远离⾃⼰的⼀端起锯,如图三a所⽰,称为远起锯;另⼀种是从⼯件靠近操作者⾝体的⼀端起锯,如图三b所⽰,称为近起锯。
⼀般情况下采⽤远起锯较好。
⽆论⽤哪⼀种起锯的⽅法,起锯⾓度都不要超过15°。
为使起锯的位置准确和平稳,起锯时可⽤左⼿⼤拇指挡住锯条的⽅法来定位。
图三起锯⽅法
4.锯削姿势与握锯
锯削时站⽴姿势:⾝体正前⽅与台虎钳中⼼线成⼤约45°⾓,右脚与台虎钳中⼼线成75°⾓,左脚与台虎钳中⼼线成30°⾓。
握锯时右⼿握柄,左⼿扶⼸,见图四。
推⼒和压⼒的⼤⼩主要由右⼿掌握,左⼿压⼒不要太⼤。
图四⼿锯的握法
锯削的姿势有两种,⼀种是直线往复运动,适⽤于锯薄形⼯件和直槽;另⼀种是摆动式,锯割时锯⼸两端作类似锉外圆弧⾯时的锉⼑摆动⼀样。
这种操作⽅式,两⼿动作⾃然,不易疲劳,切削效率较⾼。
5.锯削速度和往复长度
锯削速度以每分钟往复20~40次为宜。
速度过快锯条容易磨钝,反⽽会降低切削效率;速度太慢,效率不⾼。
锯削时最好使锯条的全部长度都能进⾏锯割,⼀般锯⼸的往复长度不应⼩于锯条长度的三分之⼆。
(2)学⽣独⽴操作
a.结合虎钳练习平⾯划线,锯割、钻孔。
b.继续完成⼯件上的锉圆弧和锉圆槽⼯作。
6.⼯件倒⾓及修光
(1)⽰范讲解
a.⼯件倒⾓的操作⽅法。
b.球形端⾯的滚锉⽅法。
c.修光⽅法。
进⾏⽅式:
以班次为单位,在钳⼯⽰范教室,由教学⼯⼈结合实物进⾏⽰范讲解。
(2)学⽣独⽴操作
结合⼯件进⾏倒⾓,锉削球形端⾯,⽤细锉和砂布修光各表⾯,完成⼯件的全部加⼯。
(3)实训考核
由教学⼯⼈,根据⼯件质量和学⽣的实训表现,评定钳⼯实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