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公司六大系统汇报材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矿井概况 (1)
矿井监测监控系统 (2)
一、系统概况 (2)
二、KJ91N(A)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简介 (4)
三、KJ91N(A)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运行可靠性分析 (6)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9)
一、白云公司人员定位系统现状 (9)
二、系统组成 (10)
三、系统主要功能: (12)
四、KJ69N型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分站布置 (14)
紧急避险系统 (16)
压风自救系统 (18)
第一节空气压缩站布置 (18)
第二节风动工具 (18)
第三节空压机的选型 (19)
第四节压风管路选型 (22)
第五节压风机供电 (24)
供水施救系统 (25)
第一节供水施救工程建设依据 (25)
第二节供水施救系统建设情况 (25)
一、供水水源 (26)
二、供水系统 (26)
四、安装要求 (27)
五、使用 (27)
六、管路选择 (27)
七、保养与维修 (28)
八、水质标准 (28)
井上井下通信联络系统 (28)
一、我矿通信联络系统概述 (28)
二、通信设备安装位置 (29)
三、通信线路安装情况 (30)
四、通信联络系统管理制度 (30)
五、白云公司内部电话号码簿 (32)
白庄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
建设完善汇报材料
矿井概况
1、矿井灾害类型:
白庄煤矿位于焦作煤田东部,修武县境内,隶属河南煤化焦煤集团,始建于1970年,1984年投产,核定生产能力21万t/a。
开采煤层为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矿井瓦斯含量低、压力小,为低瓦斯矿井,同时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属中等,主要涌水来源为底板L8灰岩承压含水层,该含水层距煤层底板平均间距为39m,隔水层隔水性较好。
二1煤层经鉴定无自燃和煤尘爆炸危险,矿井防灭火主要针对外因火灾。
目前随着矿井开采范围的日益缩小,受集中应力作用,矿压显现明显,且自1985年以来,共发生大面积冒顶事故5起,因此,矿井主要灾害为顶板事故。
2、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主井进风,副井回风;通风方法为抽出式,主扇型号均为K70—No18型轴流式,一台工作,一台备用。
井下采用分区式通风,11采区、12采区均有完善可靠的独立通风系统,各采掘工作面也具有完善的符合规定的通风系统。
3、矿井排水系统:
中央泵房安装JG10D-55×4水泵4台,单台水泵额定流量600m3/h;200D-43×6水泵2台,单台水泵额定流量288m3/h。
井下排水为各涌水点通过水沟排入临时水仓,再由临时水仓通过水泵排至水平运输大巷,经水沟流入中央水仓,再由中央泵房排至地面。
4、目前采掘地区分布:
矿井开拓方式为“两立一斜”单水平下山开拓,分两翼开采,水平大巷标高-66,经过多年开采,两翼采区及12采区大巷保护煤柱已回收结束。
现主要生产地点为11采区大巷保护煤柱及边角煤柱,布置有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各一个,分别为1111三阶段底分层工作面及11回
风大巷煤柱上付巷掘进工作面。
矿井监测监控系统
一、系统概况
我矿设计生产能力21万t/a,井下分两翼开采,开采煤层为二叠系山西组二1煤,平均煤厚4.5m,属于中灰低硫高发热量优质无烟煤,二○○七年矿井经省煤炭工业管理局[2007]193号文核定矿井生产能力为21万吨,2010年瓦斯等级鉴定结果为低瓦斯矿井。
煤尘无爆炸危险性,煤层不易自燃。
水文地质条件简单,井下采掘工作面少,运输、通风、排水、供配电系统相对简单。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为了保证矿井的安全生产,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所有矿井必须装备矿井安全监控系统。
我矿2005年9月安设南京科强KJ91N(A)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显示器和主机设在矿调度室,井下各地点监测监控设备的安装、使用和维护均按照《煤矿安全规程》和《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及检测仪器使用管理规范》(AQ1029-2007)规定进行设置,能够实现自动监测、报警、断电功能。
目前井上、下共安装有监控分站8台,各类传感器49台。
其中:甲烷传感器15台,CO传感器2台,风速传感器3台,温度传感器2台,负压传感器1台,风筒传感器2台,开停传感器6台,风门传感器11台,馈电传感器7台,断电器10台。
可以对井下风速、负压、温度、瓦斯变化、电气设备运行等状况实时监控。
安全监控设备装备表(1)
目前我矿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运行正常,配备了专门的由矿总工程师直接负责的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管理队伍、建立健全了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配备工程师1名,技术员1名,专门负责安全监测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管理等工作,4名系统操作人员和4名安装维护人员全部经过培训,并都拿到了安全监测工特种作业操作证书。
矿井安全监测系统由矿井安全监控管理机构负责,并由其直属管理的队伍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和维护工作。
安全监测设备定期进行调试、校正,每月至少1次。
甲烷传感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等采用载体催化元件的甲烷检测设备,每7天使用校准气体和空气样调校1次。
每7天对甲烷超限断电功能进行测试。
通风队每班使用便携式甲烷检测报警仪或便携式光学甲烷检测仪与甲烷传感器进行对照,并将记录和检查结果报监测值班员,由监测值班员做好记录备查。
若监控系统信号出现中断或其他故障时,监控中心做到有记录、有分析,并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能根据要求及时对系统软硬件进行升级。
井下安全监测人员坚持24小时值班,每班检查安全监控设备及电缆,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系统管理能够严格按照2011年版《煤矿安全规程》第161~167条执行。
2011年4月18日河南阳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对我矿KJ91N(A)型煤矿综合安全监控系统进行了鉴定,并颁发了安全准用证。
二、KJ91N(A)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简介
KJ91N(A)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是南京科强科技实业有限公司研制开发的具有技术先进、功能强大、可靠性高、实用性强的高技术产品。
十年来在我国煤炭行业得到了大量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信誉,深受广大煤炭用户欢迎。
1、系统组成
KJ91N(A)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采用时分制分布式结构,主要由地面中心站,网络终端、图形工作站、通信接口、实时多屏、系列监控分
站、各种传感器和控制执行器等部分组成。
是一套集矿井安全监控、生产工况监控、网络信息管理及多种监控子系统为一体的全网络化矿井安全综合监控系统。
2、系统主要特点
(1)产品自配套性强,系列化齐全,性价比高,售后服务有保障。
(2)具有良好的开放性和可伸缩性,采用模块化设计,组态灵活。
能满足矿井监控系统最优化最经济运行。
(3)地面监控中心运行在标准的TCP/IP网络环境,操作系统平台为中文WinXP,可方便实现网上通信共享和网络互联。
支持Web系统综合监控信息浏览。
(4)系统显示画面采用文本、图形兼容方式,显示信息直观、生动,具有实时多屏显示功能。
(5)具有实时数据存储和各种统计数据存储能力。
数据存储时间长、查询和报表功能丰富,格式可由用户安排。
(6)有系列化,多用途的监控分站,功能丰富,具有甲烷断电仪及甲烷风电闭锁装置的全部功能。
有完善的数据停电保存能力,确保监测数据信息不丢失。
(7)分站及传感器全面实现了智能化和红外遥控调校、设置。
分站模拟量和开关量端口可任意互换,并支持多种信号制,有实时数据存储能力。
( 8)分站电源具有宽范围动态自适应能力,适合矿井电网波动大的严酷环境。
其备用电池可保证2小时以上供电容量。
(9)二级断电控制(中心站分手控、分站程控)和超强异地交叉断电能力。
(10)传感器种类齐全,可对矿井环境和工况参数实现全面监控。
瓦斯传感器元件寿命长,功耗低,传输距离远。
(11)系统通信采用先进的DPSK无极性二芯线传输方式,通信距离远,对传输介质要求较低,适合光缆、矿用通信电缆及普通双绞线传输。
(12)具有自检功能,可对分站、电源、传感器、电缆等设备进行诊断,并能报警和记录。
有完善的多级口令保护功能。
(13)系统设备具有完善的故障闭锁功能,当与闭锁有关的设备未投入正常运行或故障时能切断与之有关设备的电源并闭锁。
(14)可靠的避雷保护措施。
(15)强大的子系统兼容能力,支持工业电视瓦斯抽放监测、火灾束管检测,电力监测、主副提升监测及核子称计量等。
3、系统主要配置
矿井设置的主要传感器有GJC4(A)型瓦斯传感器、GTH1000G型CO传感器、KGW5型温度传感器、KGF2型矿用风量传感器、GPD5000F型负压传感器、GKT5L型设备开停传感器、GKD127V(A)型馈电状态传感器、GFD6煤矿用风筒风量传感器、KGE42语音风门开闭传感器等。
三、KJ91N(A)矿井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运行可靠性分析
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选择的合理性、先进性。
KJ91N(A)型矿井监控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能稳定运行在操作系统平台上,具备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软件能准确、明了显示所有监测数据状态,并能实时自动分类存储所有监测数据,同时具有良好的数据检索功能,支持多协议网络接口,能实现远端查询,具有良好的升级扩展能力。
2、总站、分站设置地点、数目和传输系统的可靠性
我矿在地面设置2台中心站(1台使用,1台备用)。
全矿共设8台分站,其中:地面主要通风机房、选煤楼各设1台分站;井下6台分站(中央变电所、东进风巷、11采区联络斜巷、1101进风巷、1111进风巷、西液压泵站)。
KJ91N(A)监测监控系统能比较全面的实时反映矿井下生产过程的情况,可对矿井环境和工况参数实现较全面的监控,本系统可增容扩大监测范围和增加监测传感器。
根据矿井采掘工作面的情况,在井下各采掘工作面,主要回风巷安设了各类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井下各相关地点的安全状况。
安全监控设备装备表(2)
3、管理机构和人员培训保证程度
我矿设置有监测监控系统管理机构,由总工程师直接领导,配备了专门的监测监控管理队伍、建立健全了监控系统管理制度。
每班设置一名专职地面监测人员负责当班的监测管理工作,共设置四名;每班设置一名井下监测工,专门负责监测监控系统的日常维护,定期对专职监控员进行专业知识及技能培(复)训,以提高监控员的素质及知识技能水平,确保矿井监测系统稳定安全可靠地运行。
4、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管理制度
(1)、安全监测监控系统中心站操作及维护人员均必须取得有资质单位的培训合格证书后方可上岗。
(2)、系统维护人员必须经常对监控系统及上传情况进行全面检查,并做好“中心站运行记录”,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处理。
(3)、为保证监测系统稳定可靠运行,严禁在监控主机上做与监控系
统运行无关的任何操作。
(4)、中心站值班人员对瓦斯超限、传感器故障、通讯故障、系统故障等异常情况,必须及时查明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5)、必须保证中心站供电的可靠性,中心站设备出现故障要及时修复,备用主机、服务器等设备必须保持完好,并按规定每月倒一次机,倒机时要及时接通网络传输程序。
(6)、安全监测监控系统瓦斯日报打印数据要完整,对异常情况要附有文字说明,对瓦斯超限数据要附有曲线图。
(7)、中心站要做好网络安全工作,定期使用软件工具进行杀毒,保证网络安全运行。
(8)、对各类传感器因故变动,其定义信息必须做好记录,并向集团公司监控中心汇报。
(9)、安全监控系统主机上运行的监控软件和上传程序必须保证实时运行,如出现中断等异常情况,应立即查找原因进行处理,并及时向矿和集团公司监控中心汇报。
5、地面中心站和传输系统的可靠性
⑴、设在矿调度内,便于有关人员进行查阅和操作。
中心站内配备2台监控机(一台备用),两台打印机,二套数据传输接口,地面中心站技术、安全条件要求符合GB6650、GB2887、GB157规定要求。
⑵、机房地面铺设了防静电地板,采用专用空调设备,安设了干湿温度计,相对湿度符合GB2887中的规定。
中心站设专用可靠的双回路供电线路。
计算机主机和终端配备有不间断USP电源,确保系统停电后可以保证连续2小时以上供电。
计算机系统采用可靠专用地线,引线接地电阻常年保持在2欧姆以下。
计算机机房设置有应急照明灯。
⑶、机房使用的材料柜是防火、防潮、防磁、防静电金属制的防火柜。
中心站内设置MFZ/ABC8型灭火器4台。
室内除纸介质等易燃物质外,禁止使用水,干粉或泡沫等易产生二次破坏的灭火剂。
⑷、机房设计符合GBl57《建筑防雷设计规范》要求,装设有AL-40K-38
型等电位纯电源浪涌电源保护装置。
⑸、井下分站技术、安全条件应符合GB3836和《煤矿通信、自动化设备与仪表通用技术要求》的有关规定,同时其使用环境条件需符合具有相应环境条件的其它标准的规定。
系统传输设备及器材均符合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经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授权的有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联检合格,取得煤矿矿用标志,可用于爆炸环境的煤矿安全监控设备,并通过了国家技术监督局认证机构防爆检验,并取得“防爆合格证”。
综上所述,我矿KJ91N(A)型安全监测监控系统及其安设符合国家煤矿安监局办公室关于《煤矿井下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完善基本要求及检查验收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征求修改意见的通知(煤安监司函办〔2011〕1号)要求,能够实现对矿井的安全监控,可以有效保障我矿的安全生产。
井下人员定位系统
一、白云公司人员定位系统现状
1、我矿于2009年5月安装了常州天地自动化有限公司生产的KJ69N 型矿井人员定位系统, KJ69N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符合《煤矿安全规程》(2011年版)、AQ6210-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位置监测与管理系统通用技术条件》和AQ1048-2007《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管理系统使用与管理规范》,系统及产品取得安全标志证书及防爆合格证。
能借助它实时了解井下人员的流动情况、了解当前井下人员的准确数量及分布,查询任一指定下井人员当前或指定时刻所处的区域,查询任一指定人员本日或指定日期的活动踪迹。
另外,作为下井人员考勤系统,统计与考核下井人员的出勤情况,可以对任一日期或指定日期段、任一指定月份,对下井人员进行下井次数、下井时间、下井班次等进行分类统计,生成人员考勤的日报表、月报表,便于考核,并能打印相关报表。
可用来规范人员
的活动,防止缺岗、串岗、迟到和早退,提高矿井生产效率,有效防止只考勤不下井或下井不考勤的情况,确保考勤统计数量与井下作业人员的数量完全一致。
当事故发生时,抢险救援人员也可根据井下人员定位系统所提供的数据,可以迅速了解有关人员的位置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提高应急救援工作的效率。
2、所有入井人员必须携带识别卡方可下井,共为入井工作人员配备了600余台无线编码发射仪,井口设有检卡仪器和LED大屏幕显示设备,确保发射卡工作正常。
3、矿井各个人员出入井口、重点区域出/入口、限制区域等地点均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井、出/入重点区域、出/入限制区域的要求;巷道分支处应设置分站,并能满足监测携卡人员出/入方向的要求。
4、现安设人员定位监测分站4台,斜井口安设有人员定位接收器3台,井下各主要工作地点安设有人员定位接收器15台。
5、在矿调度室设有人员定位系统地面系统中心站,设置有显示设备,并执行24小时不间断值班制度。
建立健全了各项出入井人员管理制度并能严格执行。
系统可以实时准确地确定井下人数及人员活动区域。
6、目前我矿人员定位系统运行正常,配备了专门的由机电矿长直接负责的人员定位监测监控管理队伍,并建立健全了定位系统系统管理制度。
配备工程师1名,技术员1名,专门负责人员定位系统的安装、调试、维护管理等工作,4名系统操作人员和4名安装维护人员全部经过培训,并都拿到了安全监测工特种作业操作证书。
二、系统组成
KJ69N型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由地面中心站、无线编码发射器、无线数据监测站、接收探头及电源、电缆等组成。
1、地面中心站
主机选用工业计算机两台,采用双机热备。
调度室内配置打印机,可以打印有关报表和资料。
中心站配置WEB浏览服务器,具有网络浏览功能及信息上传功能,可以通过以太网传输到矿领导、各单位办公室,并且上传到集团公司各部门,实现信息共享。
系统能够对数据进行实时备份和具备灾难恢复功能,能够备份保存至少一年历史资料,能实时监测监测站和接收器故障。
2、无线编码发射器
KGE37B无线编码发射器采用先进的RFID射频识别技术,安装方式多样,与KJF8.1型无线数据监测站配套,可完成对井下人员及机车等动目标的位置监测功能。
该产品为矿用本质安全型,适用于煤矿井下有瓦斯、煤尘爆炸危险的环境。
系统中最多可容纳8190个发射器,编码固化不重码。
无线编码发射器有正常工作指示、缺电指示、紧急呼叫指示等。
无线编码发射器的电池电量不足发出报警指示时,需及时(十天之内 )更换电池,否则十天后无线编码发射器将自动停止工作。
监控主机接收到无线编码器缺电信息时会发出显示报警。
3、本安电源KDW16A
为井下数据监测站供电,其后备电池可保证在交流电停电情况下,数据监测站可连续工作4小时以上。
4、专用检测仪CFC1
放在灯房内,即可以用来登记临时下井人员,也可以用来检测无线编码发射器的好坏,能检测识别卡的故障。
5、数据监测站KJF80.1
KJF80.1型监测站处理器是以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智能化矿用电子设备,结合目前最先进的无线电通信技术,通过KJF80.2A无线接收器对无线编码发射器发出的无线编码信号进行接收处理,可检测出井下人员等动目标的位置、编码等信息,并可提供开关量信号输出和串行数据信号输出,是KJ69N型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的主要组成设备,完成对动目标的监测功能。
该监测站为矿用本质安全型。
KJF80.1监测分站在系统传输信道出现故障时可以保存人员轨迹信息,当传输信道恢复正常时监测分站的信息能传送到监测主机,保证人员信息存储不间断。
6、GPU-JP12/25型信号避雷器
GPU-JP12/25型信号避雷器是KJ69N型煤矿综合监控系统的配套产品,主要安装在架空线缆的两端。
三、系统主要功能:
1、实时监测功能
(1)实时监测当前井下总人数;
(2)实时监测当前井下各区域人数;
(3)矿井图采用矢量图,可以任意放大缩小;
(4)实时监测当前各区域、各部门、各工种、各职务的下井人数。
(5)位置跟踪:在图上动态显示人员当前位置
(6)实时监测当前某些特殊工种或特殊人员下井情况和所处位置;2、查询功能
(1)查询任一指定井下人员或则某部门、职务及工种当前或指定时刻所处位置。
(2)查询任一指定井下人员当天或指定日期的活动踪迹;
(3) 选定某区域、某分站、某接收器,可以获得当前或历史时刻该位置的人员信息;
(4) 选定某区域、某分站、某接收器可以获得经过该区域、分站或接收器所有的人员通过的时间信息;
(5)可对特定的人员进行实时跟踪;
(6)可查询各区域、各部门、各工种、各职务在任一历史时刻的人数汇总情况。
(7)能动态显示井下人员的当班或任一历史时刻活动模拟轨迹。
3、安全保障功能
(1)双向呼叫功能:监控主机和井下人员可以实现双向紧急呼叫。
当井下某处发生紧急情况时,监控主机可以给某区域发送紧急寻呼,让该区域所有人员紧急撤离。
同样,当某人员发生紧急情况时,该人员可以向调度主机发送求救信号,保证该人员可以及时得救。
(2)门禁功能:在井下一些重要峒室、危险场合(如盲巷等)配备RFID 识别器和语音站,可有效地阻止人员违章进入,并将违章人员记录在案;
(3)超时报警功能:人员在井下时间超过给定的时间,自动报警提示并提供相关人员的名单等信息;
(4)区域超员报警:特定危险区域超过安全规定人数时,自动报警,可有效地阻止其他人员继续进入;
(5)在发生事故和出现紧急状况时,系统地面管控指挥中心能与应急预案联动,能显示相应事故应急预案,显示避灾路线;能够快速查询井下灾前各时段全部人员位置和状态,准确掌握被困人员位置及被困人员的全部信息,为抢险指挥部提供所需要的图形。
4、统计考勤功能
(1)可以查询任一班次及时间段各部门下井人数及下井时间
(2)可以显示一个月或任一时间段,某部门或某个人的下井考勤情况,并根据工种、职务、部门等(规定足班时间),判断不同类别的人员是否足班。
(3)可以显示一个月或任一时间段某部门及某人员的下井时长分布情况,和该时间段内平均井下时长。
(4)显示下井人员确切的下井时间和上井时间,统计井下持续时间
(5)可单独统计考核某些特殊工种、职务人员的上下井情况。
(6)可以单独考核某部门一个月或任一时间段的所有人员班次考勤总计。
5、信息联网功能
KJ69N人员定位系统通过局域网能实时同步地看到各种监测信息,可以进行各种查询操作。
(1)工作站模式(C/S):服务器装服务器软件,相关部门可通过安装工作站软件浏览信息。
(2) WEB浏览模式(B/S):在有互联网(或局域网)的情况下,通过建立WEB服务器,可以以浏览网页的方式实现信息共享,在客户端无须另加任何软件。
6、系统运行状态提示(自诊断功能)
(1)当系统监测分站出现故障,分站栏显示由绿色变成红色告警;
(2)当无线接收器出现故障,提示某分站某接收器无信号;
(3)当无线编码发射器需要充电时,提前提示该发射器缺电(自带电源式发射器);
(4)当井下交流供电中断时,系统提示直流供电报警;
7、操作权限及操作日志
不同的用户拥有不同的操作权限,便于系统的维护,每个值班人员拥有自己的登录名和密码,交接班时可更换用户。
四、KJ69N型矿用人员安全监测系统分站布置
KJF80.1分站在出入井口和主要分叉处设置监测站。
为了能够实时监测当前井下作业人数,在每个有人员出入的上、下井位置设置人员监测分站,地面出井口设置上井点设置2台接收器,1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