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学写儿童诗》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要“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

”儿童的天性是好奇的,他们接触周围世界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的想法,如“天空中的云是不是天堂里的鱼”,“月亮是太阳公公的剪下的一片指甲”可以说儿童是天生的诗人!儿童诗就是表达儿童的这种心理特征,抒发儿童的真情实感的一种很好的习作表达形式。

所以,引导儿童学写儿童诗,是语文实践活动与儿童天性的很好的统一。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无论是在课本中还是从生活中都接触过各种类型的诗,但是并没有系统地学习过儿童诗的主要特点和写作方法,儿童诗是诗歌体裁中最为自由的一种体裁,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也尤为适合,容易激发起学生们的创作兴趣。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感悟儿童诗的特点,能自主选题,发挥想象,创作简单的儿童诗。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品读赏析,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学习运用想象和比喻,初步掌握儿童诗的创作方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创作儿童诗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尝试用儿童诗的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了解儿童诗的特点,并创设情境让学生尝试创作诗;
2、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运用想象和比喻,让童言自然地流淌,童心尽情地表达。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多媒体播放雪花飞舞动画,配乐。


同学们,看到这几幅图画,你想到了哪些词语来形容呢?你又会想到这是什么季节呢?你知道老师想到了什么吗?老师想到了童话,冬天是一个生长童话的季节,每一片雪花的背后,都藏着一个美丽的童话故事。

其中有一个童话,名字就叫——《线条的梦》。

(二)故事激趣
(教师讲故事。


熊猫在雪地上画了一条竖线,小猴子看见了,可高兴了,它说:“这是一根很高很高的竹竿,我顺着它爬上去,就能()!
熊猫在雪地上画了一条横线,小马看见了,可高兴了,它说:“这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路,我沿着它跑过去,就能()!
熊猫在地上画了一条斜线,小猴子大叫起来:“()!”
熊猫在地上画了一条曲线,小马大叫起来:“()!”
(三)启发想象
同学们,一根普普通通的线条因为有了想象,变得不再普通。

如果把这一根根线条交给你,你会编织出怎样的梦呢?请把你想到的事物画在那片彩色的树叶上。

(每人一片彩色的树叶课前准备好。


谁来介绍一下,你画的是什么?
……
(四)试着续写
师:有一个孩子,他用线条画了一个“○”,由“○”他想到了“蛋”,由“蛋”他想到了:(多媒体呈现诗句)《蛋》:这个皮球不圆嘛!也可以滚吧?滚呀滚……“啪嗒”。

师:想想看发生什么事了?
生:蛋壳破了。

生:从里面蹦出一只小鸡。

生:从里面跑出一只小恐龙。

生:这是一个金蛋,金蛋破了,里面滚出了许多黄金。

(笑)
生:里面滚出了一个小小的太阳。

师:把蛋黄想成了小太阳,多么形象啊!
生:里面跑出一个小孩。

(笑)
师:这个小孩是你吗?噢,不是,那是谁?
生:长袜子皮皮。

(大笑)
师:如果从里面跑出一本本童话书,那就更神奇了。

(笑)
生:从里面跑出了两个太阳。

师:(愣住了)怎么会有两个太阳呢?
生:因为这是一个双黄蛋呀!(大笑)
……
(五)引出概念
1.“○”的联想。

看到这个“○”,你会想到什么?
2.练习用“眼睛”说话。

谁会用“眼睛”说一句话?
3.试编儿童诗。

有没有想过,什么是天空的眼睛?
什么是大地的眼睛?
早晨,露珠躺在花瓣上,你会想到露珠是谁的眼睛?
奶奶年纪大了,看东西越来越模糊了,谁可以当她的眼睛?
你是奶奶的眼睛,你可以帮奶奶做些什么事?
把我们刚才说的连起来:《眼睛》——星星是天空的眼睛,湖泊是大地的眼睛,露珠是花瓣的眼睛,我是奶奶的眼睛,我要讲最动听的给奶奶听。

刚才,我们集体创编的就是一首儿童诗。

(板书:儿童诗)
谁来说说看,儿童诗有什么特点?
(板书:充满想象)
(六)引导阅读
1.多媒体出示儿童诗《湖》。

《湖》——好大的一面镜子,一只蝴蝶飞过来,照一照,看看衣服美不美,看看身材好不好。

一只青蛙跳过来,打破了镜子,蝴蝶急得大声喊:我的衣服破了!我的衣服破了!
2.小组讨论交流。

师:在这首诗里,作者的想象力表现在哪儿?
这里的想象,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修辞手法的比喻运用,在学写儿童诗的环节上,让孩子发挥想象,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充满诗意语言的句子,让作品感人。

在这里,我们简单介绍一下
比喻的定义和结构等,其他内容在我给同学们的微视频上都得到了体现,相信通过预习,你们对比喻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什么是比喻句?
理论:比喻就是打比方,根据两种事物之间相似的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

如果用英文字母表示,基本格式就是:A—B。

实践:再看,“听,哇,水龙头坏了哎!水像瀑布一样流出来哎!”根据含义,比喻是把一样东西比作另一样东西,而在这里,水是水,瀑布也是水。

只不过一个水小一点,一个水大一点,所以,这里面虽然有一个像字,但这句不是比喻句。

准确的说,这句话是夸张。

理论:比喻句的基本构成:本体(被比喻的事务)、喻体(打比方的事务)、比喻词(连接本体、喻体的词语)。

3.小结。

在儿童诗中,两件看似不相关的事物,往往因为想象而造成传神的诗意,在儿童诗的世界里,花儿会笑、鸟儿会唱、草儿会舞、鱼儿会说话、虫儿会写信……,今天就让我们看看虫儿是如何写信的?
(七)感受童趣
1.多媒体出示儿童诗
小虫写信给蚂蚁,它在叶子上咬了三个洞,表示□□□。

蚂蚁收到他的信,也在叶子
上,咬了三个洞,表示□□□。

小虫不知道蚂蚁的意思,蚂蚁不知道小虫的想念,怎么
办呢?想想这首儿童诗的题目?
2.猜猜练练。

师:自由地读一读这首小诗,猜猜看小虫和蚂蚁分别说了哪三个字?
小虫说:“”,蚂蚁说:“”。

小虫说:“?”,蚂蚁问:“?”。

小虫说:“?”,蚂蚁说:“?”。

(大笑)
……
笑过之后告诉大家,儿童诗还有什么特点?
很好玩,充满童趣。

(板书:充满童趣)
3.小结。

师:同学们,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经常可以看到草叶上有小虫子和小蚂蚁咬的洞。

这些自然现象,我们早已司空见惯。

如果针对这些普普通通的现象,展开丰富的想象,你也能写出一首首充满童趣的小诗来。

(八)品味真情
1.媒体出示儿童诗《梦中》,师配乐诵读。

《梦中》——梦中,我把小手伸出来,让它透透气。

梦中,我把小脚踢出来,让它散散步。

梦中,我把小屁股钻出来,让它乘乘凉。

梦中,我一个喷嚏,吓得妈妈跳了起来,惊醒了。

看着我的睡相,妈妈心疼得把我的小手、小脚、小屁股一个一个藏进暖融融的被窝,于是,香甜的梦又开始了。

2.读读悟悟。

听完了之后,想一想,你心中的儿童诗又是什么样的?
(板书:充满真情)
3.小结。

这首儿童诗的作者和你们差不多大,她用最稚嫩的小手,写出了最温情的诗作,那流淌在字
里行间的,是母亲绵绵不尽、无微不至的爱。

(九)仿写训练
1.教师诵读自己的梦。

《梦》——梦像一条活泼的小鱼,在小河里游来游去,想捉住它,它已经游走了。

2.学生描述各自心中的梦。

师:你的梦是什么呢?请试着用“我的梦像……”说一句话。

(十)即兴创作
1.拿出已经画有线条画的彩色树叶。

2.启发学生给图配文。

师:让我们张开想象的翅膀,让线条的梦拉长,拉成诗句一行行。

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所画的内容,用诗的语言,把自己的奇思妙想写出来,想到什么就写什么,自由创作。

别忘了署上自己的大名。

(播放旋律优美的音乐。


(生自由选择创作。

师巡回指导,随机点拨。


3.展示诗作,交流评价。

……
师:你们真是一个个小诗人,从你们口中流出的,就是一个个美丽的诗句。

(十一)一棵树的独白
1.教师在黑板上画一棵没有树叶的大树。

2.练习说话。

师:这是一棵()树。

师:让我们用写着诗句的彩色树叶来装扮它吧!
(生把手中的树叶贴在树枝上。


师:现在谁来说说看:这是一棵树。

八、遥望春天,收束课堂。

愿“儿童诗”这颗梦想的种子,能够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让我们用真情和快乐来浇灌,相信,在这个冬天的背后,我们梦里是春天,梦外也是春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