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痛经中医临床专方治疗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键词:中医临床专方;子宫内膜异位症型痛经;临床效果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妇科疾病中十分常见,近年来发病率显著升高,临床研究表明,其典型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继发性痛经,经过临床调查可知,约70%~80%的患者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盆腔疼痛症状,且不孕症的发生率高达40%[1]。

中医学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月经失调”“不孕”范围,病机主要为“瘀血阻滞胞宫、冲任”[2],因此,临床采取的主要治疗原则即为调节气血运行与脏腑功能[3]。

通过临床观察可知,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目前,中医临床专方成为治疗的主要方式[4]。

本研究探讨中医临床专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型痛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型痛经患者8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2)与实验组(n=43)。

对照组男28例,女14例;平均年龄(31.5±4.9)岁,平均病程(2.5±0.1)年。

实验组男30例,女13例;平均年龄(31.9±5.1)岁,平均病程(2.8±0.1)年。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中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型痛经的临床诊断标准;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对实验药物存在过敏情况;存在脏器病变情况。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散结镇痛胶囊(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30127,规格:0.4g/粒)治疗,口服,于月经周期第1天开始服用,每天3次,每次1.6g,3个月为1个疗程,服用1个疗程。

实验组采用中医临床专方治疗,多使用痛经松方,包括川穹5g,白芥子6g,元胡、香附、乌药、郁金、莪术、红花、徐长卿、川楝子、制乳没各10g,当归、丹皮、白芍各15g。

用水煎服,每天1剂,取汁400mL,早晚2次服用完毕,连续服用3个月。

1.4观察指标
①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依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3次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进行评价。

治愈:痛经、盆腔包块症状完全消失,不孕者能正常妊娠;显效:痛经症状消失,盆腔包块有所缩小,但仍有局部症状存在,不孕者能正常妊娠;有效:痛经症状有所缓解,盆腔包块未缩小;无效:痛经症状未缓解。

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②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痛经程度变化情况,按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中的计分标准进行评价,轻度患者的积分<8分,中度患者的积分为8~13分,重度患者的积分>14分。

③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CA125水平变化情况。

中医症状积分标准:3分表示腹痛难忍、痛引腰骶、对日常的劳作产生影响;2分表示腹痛症状不明显、对日常的劳作不影响;1分表示轻微腹痛;0分表示无症状。

同时还包括经量或多或少、经色紫黯、经行不畅、夹有血块、心烦易怒等,分别计1分。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c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痛经程度变化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的痛经程度明显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两组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CA125水平变化比较
与治疗前相比,治疗3个月后,实验组的中医症状积分、血清CA125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临床中十分常见,在中医学中,子宫内膜异位症属于“月经失调”“不孕”范围,通过相关学者的临床研究可知,瘀血阻滞胞宫与经行不畅是主要的病机,常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经期下腹疼痛强烈,并且进行性加重,因此,临床医生采取的主要治疗原则为行气清热、逐淤止痛[5]。

随着研究的深入与药物种类的不断丰富,目前临床中多使用痛经松方进行治疗,主要的成分包括川芎、白芥子、元胡、香附、乌药、郁金、莪术、红花、徐长卿、川楝子、制乳没、当归、丹皮、白芍等。

当归与丹皮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效果,元胡与白芍具有有效的理气止痛作用,将4种药物联合能起到良好的通气血效果[6];香附具有调经止痛效果,郁金蒙古调节气血,乌药具有散寒行气作用,能够有效缓解疼痛,将3种药物联合能起到良好的调经理气与止痛的效果[7];其他的药物成分能使患者获得有效的活血祛瘀效果,并且与上述药物联用使后能有效增强上述药物的药效,进而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较少[8]。

本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7.67%,痛经程度明显减轻、中医症状积分、血清CA125水平明显降低,原因为上述药物成分能有效的起到调节气血、缓解痛经的效果,同时还能获得良好的活血祛瘀效果。

综上所述,中医临床专方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型痛经具有良好效果,可作为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型痛经的首选药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