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电路练习题(附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二章电路练习题(附答案)
一、教科版小学科学下册第二章电路选择题
1.在连接简单电路时,用手来按住导线的两头与电池和小灯泡连接,太不方便了,下列用品能帮助我们解决这一问题的是( )。
A. 导线、电池
B. 导线、灯泡
C. 电池盒、灯座
D. 导线、灯座
【答案】 C
【解析】【解答】在连接电路时,如果用手按住导线的两头和小灯泡,就会不方便操作,这时我们可以利用电池盒和灯座分别来固定电池和小灯泡。
所以选择C。
【分析】有了电池盒和灯座,我们在实验时就会方便许多。
2.下面的电路中,不能使两只小灯泡都发光的是( )。
A. B. C.
【答案】 C
【解析】【解答】A.将两个小灯泡进行串联,构成了完整的电路,所以两个小灯泡都会亮,不符合题意;
B.将两个小灯泡并联,且构成了完整的电路,两个小灯泡都会亮,不符合题意;
C.没有用导线将两个小灯泡连接起来,无法构成完整的电路,所以两个小灯泡都不会亮,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要想使小灯泡亮起来,首先要构成完整的电路。
3.在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时,下列做法不妥当的是( )。
A. 先检查电池、导线、灯泡等元件是否连接上,再使用电路检测器检测
B. 检测前,先把故障电路中的干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
C. 将电路中的灯泡、干电池、导线等元件逐个拆除检测
【答案】 B
【解析】【解答】在使用电路检测器时,不能将故障电路中的干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
B 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电路检测器的使用方法。
4.一般情况下,人体能承受的最高电压为( )。
A.1.5 V B.36 V C.220 V
A. 1.5V
B. 36V
C. 220V
【答案】 B
【解析】【解答】人体可以承受的最大的电压为36V。
B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规定的安全电压为36V,超出36V的电压人就会触电。
5.下列做法,不属于不安全用电的是()。
A. 用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
B. 应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故障
C. 绝缘体不用保护
D. 移动电器时不用切断电源
【答案】 B
【解析】【解答】A.湿手触摸电器和开关属于不安全用电,不符合题意;
B.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并排除电路中的障碍,属于安全用电,符合题意;
C.绝缘体也应该保护,不符合题意;
D.移动电源时应该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由于人体可以接受的安全用电的范围较小,所以在生活中用电时一定要谨遵安全用电的原则。
6.1879年()用电点亮了世界第一盏电灯,从此电就照亮了人们的生活。
A. 伽利略
B. 牛顿
C. 爱因斯坦
D. 爱迪生【答案】 D
【解析】【解答】电灯是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发明的。
D选项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爱迪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利用大量生产原则和电气工程研究的实验室来进行从事发明专利而对世界产生深远影响的人。
他发明的留声机、电影摄影机、电灯对世界有极大影响。
他一生的发明共有两千多项,拥有专利一千多项。
7.下图电路缺少的是()。
A. 电源
B. 开关
C. 电线
D. 用电器【答案】 B
【解析】【解答】图片中的电路中缺少开关,B选项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分析】最简单的电路要具备的结构是:开关、电源和导线。
8.在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故障电路时,下列做法不妥当的是()。
A. 先检查故障电路中的电池、导线、灯座、灯泡等元件是否连接好
B. 检测前,先把故障电路中的干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
C. 将电路中的灯泡、干电池、导线等元件逐个拆除检测
【答案】C
【解析】【解答】在检测电路故障是,应直接对连接好的电路进行检测而不应该将电路中的元件拆除,C选项做法不妥当,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
【分析】在使用电路检测器时,应注意:先检查故障电路中的电池、导线、灯座、灯泡等元件是否连接好、检测前,先把故障电路中的干电池从电池盒中取出、还应注意不能检测电压超过检测器的电压的电路。
9.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 V,三节同样的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 )。
A. 1.5 V
B. 3 V
C. 4.5 V
【答案】 C
【解析】【解答】依据电路连接方式电压的规律,我们知道,串联电路的电压是将电源的电压相加。
所以将三节电池串联在一起,要将它们的电压相加。
所以C选项是正确答案。
【分析】串联电路中,需要将电路中电源的电压相加,才是整个电路的电压。
10.原本亮着的小灯泡突然灭了,原因不可能是( )。
A. 小灯泡坏了
B. 电路连接不当
C. 电池没电了
D. 灯座有问题
【答案】 B
【解析】【解答】根据对选项的分析,如果原本亮着的小灯泡突然不亮了,ACD三个选项中的情况都有可能导致小灯泡突然不亮;只有B选项,如果电路连接不当,一开始小灯泡就不会亮,所以本题的答案是B选项。
【分析】根据对选项的分析,电路连接不当不会出现一开始灯泡亮后来突然不亮的情况。
11.用同样的电源组装电路时,分别把两个小灯泡串联和并联起来,灯泡发出的光相比较,( )。
A. 串联起来亮
B. 串联起来暗
C. 一样亮
【答案】 B
【解析】【解答】根据串联与并联方法中电压的比较可知,并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的电压与电源电压相等;而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压相加才是电源的电压。
所以,用同样的电源组装电路时,将小灯泡并联时更亮,串联时则比较暗。
故B选项是正确的。
【分析】根据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分析,可知串联电路的电压是用电器的电压之和,而并联电路的电压与各用电器的电压相等。
12.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伏,四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 )。
A. 1.5伏
B. 6伏
C. 220伏
【答案】 B
【解析】【解答】电池组的总电压值为每个电池的电压相加之和,从题目中得知4节串联的电池电压应为1.5V*4,得出答案为6V。
故答案为:B
【分析】串联起来的电池组电压为各个电池电压之和。
13.下列电器中使用直流电的是( )。
A. 电视机
B. 手电筒
C. 日光灯
【答案】 B
【解析】【解答】AC答案都是家用电器,电源都是220V的交流电。
B答案手电筒电源是电池。
【分析】家庭用电都是交流电,电源为电池的是直流电。
14.用同样的电源组装电路时,把两个小灯泡串联起来发出的光与把这两个小灯泡并联起来发出的光相比( )。
A. 较亮
B. 较暗
C. 一样
【答案】 B
【解析】【解答】电源相同的情况下,串联电路,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小,并联电路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
故答案为:B
【分析】电源相同情况下,串联电路电流小,并联电路电流大。
15.当电池的两端被导线直接连接起来时,就会出现( )。
A. 通路
B. 断路
C. 短路
【答案】 C
【解析】【解答】当电池的两端被电线直接连接在一起是就会发生短路。
短路时,电池、电线会发热变烫。
故答案为:C。
【分析】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来,经过导线流到灯泡的并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负极,形成环路,灯泡就会发光。
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断路或不经过灯丝直接流走短路,灯泡就不会亮了。
二、填空题
16.闪电是一种________现象,避雷针一般采用的材料是_______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答案】大气放电;导体
【解析】【解答】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避雷针一般采用的材料是导体。
【分析】闪电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之间或者云体内各部位之间的强烈放电现象;避雷针,又名防雷针、接闪杆,是用来保护建筑物、高大树木等避免雷击的装置。
在被保护物顶端安装一根接闪器,用符合规格导线与埋在地下的泄流地网连接起来。
17.像铜丝那样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为________,像导线外包着的塑料那样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称为________。
【答案】导体;绝缘体
【解析】【解答】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让电流通过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导体和绝缘体的定义。
18.我们家里和学校里的电线,插座的电都是很危险的________V的电。
【答案】 220
【解析】【解答】家庭用电的电压为220V。
【分析】家庭电路一般由两根进户线、电能表、闸刀开关、保险设备、用电器、插座、导线、开关等组成。
火线和零线之间的电压为220V。
19.闪电是一种________现象,避雷针是根据________原理制成的。
【答案】大气放电
;尖端放电
【解析】【解答】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避雷针是根据尖端放电原理制成的。
【分析】大气放电指的是在大气层有电流产生的现象;尖端放电是在强电场作用下,物体尖锐部分发生的一种放电现象。
属于一种电晕放电。
20.一节电池的电压是1.5 V,两节电池串联起来的电压是________V,两节电池并联起来的电压是________V,所以两节电池________后能使小灯泡更亮。
【答案】 3;1.5;串联
【解析】【解答】如果将两个小灯泡串联,电路的总电压就是这两个小灯泡的和,如果将它们并联,那么电路的电压还是一个小灯泡的电压。
所以将两个1.5V的电池串联后电压是3V,并联后还是1.5V。
电压越大,灯泡越亮,所以串联的灯泡更亮。
【分析】电路的连接规律告诉我们:如果将两个小灯泡串联,电路的总电压就是这两个小灯泡的和,如果将它们并联,那么电路的电压还是一个小灯泡的电压。
21.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________伏的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
【答案】 220
【解析】【解答】依据常识我们知道:发电厂发出的、通过导线送到各家各户的电是220V 的交流电,这是足以引发触电事故、致人死亡的电。
【分析】家庭用电是220V的交流电。
22.①陶瓷②钢管③铜丝④硬币⑤纸⑥人体⑦矿泉水⑧大地
绝缘体________
导体________
【答案】①⑤;②③④⑥⑦⑧
【解析】【解答】陶瓷和纸是绝缘体;钢管、铜丝、硬币、人体、矿泉水和大地都是导体。
【分析】题目中给出的都是我们需要熟记的绝缘体和导体。
2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________和________。
一般物体并不显示带电的原因是正、负电荷________,相互抵消。
【答案】正电荷;负电荷;数量相等
【解析】【解答】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是因为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他们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带电。
【分析】正负电荷相互抵消,所以我们感觉不到物体带电。
24.1879年,________用电点亮了世界上第一盏电灯。
【答案】爱迪生
【解析】【解答】1879年,爱迪生发现了电,从而发明了电灯。
【分析】本题考查电的发现者。
25.同种电荷相互________。
【答案】排斥
【解析】【解答】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分析】本题考查电荷特性。
三、实验综合题
26.把小灯泡串联起来和并联起来使用各有什么特点?
【答案】解:串联时,小灯泡变暗了,并联时小灯泡变亮了。
【解析】【解答】依据电路连接方式电压的规律,我们知道,串联电路的电压是将电源的电压相加;而并联电路中的电压就是电源的电压,所以会出现在串联电路中小灯泡变暗,并联电路中小灯泡变亮的情况。
【分析】依据不同的电路连接方式中电压的规律,可知在串联电路中小灯泡会变暗,并联电路中小灯泡会变亮。
27.写出以下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并在右边画出其中一个简单电路图。
【答案】
【解析】【解答】根据电路的连接方式,可知,左边的连接方式是串联,右边的连接方式是并联。
并联电路中有几个用电器就有几个通路。
所以第二个的简单电路图如图示。
【分析】并联电路中有几个用电器就有几个通路
28.想想日常生活中哪些静电现象,试着列举一二。
【答案】①电视荧光幕静电,②梳头产生静电。
【解析】【解答】电视荧光幕静电,荧光幕因电子撞击而累积大量的静电。
梳头产生静电,因头发与梳子摩擦而产生静电。
【分析】本题考查静电的普遍性。
29.下图画的是乐乐同学连接的电路,小灯泡能亮吗?怎样改动才正确?改正后在方框内画出电路图。
【答案】不亮|将C处的一根导线连接到d
处
【解析】【解答】这个连接的线路是不能让小灯泡亮起来的,应该将c处的导线连到d 处。
将对应电路中的各个部分画出简单电路就可以了。
【分析】图上c处连接的地方没有使电流流过电池,所以不能使小灯泡亮起来。
30.下面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请在物体名称与类别之间连线。
【答案】
【解析】【解答】根据对物体导电性的分析,可知橡皮、胶布、塑料尺和开关底座不善于导电,属于绝缘体;铁钉、铝片、回形针、人体和水善于导电,属于导体。
【分析】善于导电的物体称为导体,不善于导电的物体称为绝缘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