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宝山区吴淞中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考试时间6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
1.《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夏传子,家天下,四百载。
”以下四项中与“家天下”有关的是:
A. 大同之世
B. 传贤不传子
C. 禅让制
D. 世袭制
2. 以下二里头遗址中发现的青铜器可以直接证明
A .国家体制完备
B .手工业技术先进
C .农业生产发达
D .已有成熟文字 3.右表是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的简况,它说明分封制实质上重视的是
A .血缘关系
B .姓氏关系
C .地域关系
D .官僚关系 4.西周时期有“刑不上大夫”的原则,那么对大夫的行为具有约束作用的是
A .禅让制
B .礼乐制
C .九品中正制
D .察举制
5.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次“转型”不包括
A .封邦建国→中央集权
B .王国→帝国
C .天下为公→天下为家
D .青铜时代→铁器时代
6.“齐之技击不可以遇魏氏之武卒,魏氏之武卒不可以遇秦之锐士。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直接导致上述现象的措施是 诸侯国 与王室关系 地理位置 晋 同姓 今山西
卫
同姓 今河南北部 鲁
同姓 今山东南部 齐 功臣 今山东北部 宋 商朝后裔 今河南东部 燕 同姓 今北京一带
A.奖励军功 B.实行什伍连坐制 C.奖励耕织 D.颁行秦律
7.复旦大学的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节选自中国古代某部典籍中的一句话,其后半句是:“仁在其中矣”。
据此判断,这部典籍是:
A.《周礼》B.《老子》C.《墨经》D.《论语》
8.春秋战国时代,诸子百家讲政治时大多站在民众一边,替百姓打算,唯有一家与其他各家不同,为君主参谋,专替君主打算。
这“一家”是
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9.在评论秦朝灭亡时,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秦王朝也(从反面)体现了孟子的一个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
”此处孟子的“一个思想”具体是指;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10.有学者认为“从政治意义上去考虑问题,始皇这个称号,对秦始皇来说,实在是当之无愧,他的一切具有创始意义,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时代。
”在该学者看来,这个时代应该是:A.国家安定,民生改善 B.文化繁荣,经济昌盛
C.国家统一,中央集权 D.国家强盛,疆域广阔
11.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史记·秦始皇本纪》。
造成“天下共苦战斗不休”的原因和秦始皇“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王位继承制度和焚书坑儒 B.分封制度和设立郡县
C. 礼乐制度和攻打匈奴 D.井田制和修筑长城
12.汉景帝“读黄帝、老子,尊其术”,但到汉武帝即位后,便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出现在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汉武帝的自身喜好
B.秦朝暴政而亡的教训
C.儒学的成熟与改进
D.西汉的国力的不断增强
16.形成三国时期分裂局面的历史根源是
A.黄巾起义的影响
B.东汉后期政局的混乱
C.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 D.西汉王国问题的余患
17下列关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史实叙述,错误的是
A.下令禁止在朝廷上说鲜卑话和穿胡服,通用汉语、汉服
B.仿效汉族体制改定官制和律令
C.尊崇孔子,实行礼制,提倡以孝治国
D.将都城南迁至长安
18.隋唐开始推行的科举制与之前的推举制相比,主要的不同在于
A.直接导致士族制度的出现
B.门阀世族政治特权地位逐渐形成
C.主要采取地方举荐的形式
D.门第和出身不再成为选官的标准
19.唐朝前期,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从决策到实施须涉及众多政府机构,按制度规定其正确的运作程序是:
A. 工部→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
B. 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 工部→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
D. 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20.在对待少数民族问题上,唐朝统治者一反前代“贵中华,贱夷狄”的做法,而“抚九族以仕”。
这一政策的转变说明
A.唐朝各族之间关系和睦 B.唐朝统治者放弃了对边疆用兵
C.唐朝统治者册封各族首领以固边防 D.唐朝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21.“千秋遗案陈桥驿,黄袍一着便罢兵”,这一历史典故涉及到的人物是
A.秦始皇B.汉武帝C.唐太宗D.宋太祖
24.“靖康之祸”指北宋同哪个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战争?
A.契丹族建立的辽
B.党项族建立的西夏
C.女真族建立的金
D.蒙古族建立的元
25.沈括的《梦溪笔谈》是一部
A.笔记体的科技著作 B.日记体的天文专著
C.散文体的随感 D.对话形式的科技访谈
26.成吉思汗被称为“一代天骄”,不能证明这一结论的是
A.统一蒙古各部
B.建立元朝
C.创立蒙古汗国
D.发动一系列征战
27. “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视前代宰执,迥乎异矣。
”该材料可能出自
A.《新唐书》 B.《资治通鉴》 C.《元史》 D.《明史》
28.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下侵六曹之职掌,终以取祸。
”从材料中看出明代的阁臣:
A.是位高权重的丞相 B.完全替代朝廷六部的职能
C.是明代祸乱的根源 D.仅备皇帝亲理朝政时咨询
29. 清嘉庆皇帝说:“我朝列圣相承,乾纲独揽,大权从无旁落。
”这一局面与下列什么机构的设置有关?
A.宣政院 B.议政王大臣会议 C.南书房 D.军机处
30.清朝初期规定了西藏历世达赖和班禅都必须经过中央政权册封的制度。
此项制度的主要作用在于:
A.加强了对宗教事业的管理 B.团结了广大宗教人士
C.加强了中央对西藏的管辖 D.粉碎了分裂西藏图谋
31.葛元煦《游沪杂记》言:“向称天下繁华有四大镇,曰朱仙,曰佛山,曰汉口,曰景德。
”其中以“船码头”闻名的是
A. 朱仙
B.佛山
C.汉口
D.景德
32.2004年《中俄国界东段补充协定》的签署,标志着两国边界线走向全部确定。
历史上最早涉及中俄两国东段边界的文件签署于
A.康熙时期
B.雍正时期
C.乾隆时期
D.嘉庆时期
33.1662年郑成功收复台湾;1684年清朝设立台湾府,隶属福建省。
对以上史实评价正确的是
A.两者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B.两者都有反侵略战争的性质
C.两者都是平定内乱的结果
D.两者都是皇权强化的表现
34.就史料的真实性而言,下列哪一类组合分类更具史料价值
(1)半坡出土的人面网纹盆(2)司母戊方鼎(3)《史记》(4)《资治通鉴》
A.(1)(2)
B.(1)(3)
C.(2)(3)
D.(3)(4)
35.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瑟诺博司在《史学原论》一书中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
”作者的意思是:
A.大部分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 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
C.历史都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 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37.曹操墓的真伪(9分)
“曹操墓在安阳”引发的质疑风波,让元旦本应处于休息状态的河南考古队专家们一直不得安宁,一拨拨的质疑,一次次的回应,从“魏武王”谥号的真伪,到曹操墓女骨是不是卞夫人的疑问,再到曹操墓DNA鉴定引来的网友认亲……围绕“曹操墓”的真伪,已发酵成各方关注的社会事件。
——人民网
结合中国古代社会的相关史实,回答下列问题:
⑴曹操主要生活在什么时期?(2分)
⑵如果要借助文献资料研究曹操墓的真实性,可选用下列史书是__ _ 、_ __(填字母)(6
分)
A.《三国演义》
B.《史记》
C.《北魏书》
D.《魏书》
E.《三国志》
(3)史书记载卞夫人去世后与曹操合葬,卞夫人去世时时70岁,与发现的两个女性头盖骨检测年龄不符。
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1分)
38.观察图1至图4,然后回答问题:(11分)
请回答:
(1)图1、图2反映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分别是什么?(4分)(2)与图2相比,图3反映的政治制度有何变化?(2分)(3)图4中的机构设立于哪一朝代?有何意义?(3分)
(4)综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
(2分)
上海市吴淞中学2013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
期中历史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