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人教版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和答题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语文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27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汲.取(jí)阴晦.(huǐ)徒跣.(xiǎn)孜孜
..不倦(zīzī)
B、愕.然(è)滞.碍(zhì)缟.素(gǎo)咨诹.善道(zōu)
C、惘.然(wǎng)拮据.(jū)牡蛎.(lì)舴.艋舟(zhà)
D、发窘.(jiǒng)恣睢
..(zìsuì)鸿鹄.(hú)一抔.黄土(bēi)
2、下列词语的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弥足珍贵涕泗横流精血诚聚万罐家私
B、媚上欺下无与伦比怒不可恶狗血喷头
C、饱食终日登峰造极恃才放旷刻骨铭心
D、郑重其是袖手旁观高谈阔论面面相觑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分)
A、妄自菲薄
....,能使我们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有助于我们取得更大的进步。

B、就冲着你三顾茅庐
....的这番情意,明天的宴会我是去定了。

C、唐雎这种凛然不可侵犯的独立人格和自强的精神,在历史的长河中一直熠熠生辉
....。


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周恩来少年时就立下的鸿鹄之志
....。

4、对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作用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石间细流脉脉,如线如缕;林中碧波闪闪,如锦如缎。

(运用对偶和比喻,表现了水多、柔的特点。


B、四月的风慢慢地吹着,像用蒲公英的绒线球挠着你的脸,像展开柳丝的枝条,搂着你的脖子,然后在你的面前,打开一瓶淡淡的蜜酒。

(运用比喻和拟人,生动地写了的春天的温柔、甜美。


C、身居斗室,即知天下事;足不出户,饱览各地风光。

谁说多看电视有害无益?(运用对比和设问,说明了多看电视有好处。


D、标题为文章之冠。

读书作文不可不正冠,因为它直接影响到文章的“形象”。

(运用比喻,说明了文章标题的重要。


5、依次填入下文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野草是这个世界上最为平凡和普通的植物,但却具有最顽强的生命力。

野草是有灵性的,有春的绚丽,有夏的,有秋的,更有冬的。

A、泼辣蕴蓄丰硕
B、丰硕蕴蓄泼辣
C、蕴蓄泼辣丰硕
D、泼辣丰硕蕴蓄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A、那烟雨中的柳叶湖,恰如一幅淡雅而隽永的水墨画,展现出她别样的风姿。

B、在即将举行的广州亚运会上,体育健儿们纷纷表示一定充分发扬自身水平。

C、为了防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不再蔓延,我国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D、我永远不会忘记老师耐心细致地纠正并指出我考试中的问题的情景。

7、下列说法中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望岳》《春望》《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唐朝诗人杜甫写的诗。

B、《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中刻画了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惟利是图的形象,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

C、《西游记》中,唐僧在五行山下收孙悟空,在流沙河收沙僧,路经高老庄收猪八戒为徒。

从此,师徒四人开始了西天取经的漫漫旅程。

D、《陈涉世家》选自《史记》,作者司马光是西汉时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

本篇文章记叙了陈胜起义的原因、经过和起义后的浩大声势。

8、请用课文中的原句填空。

(每空1分,共13分)
(1)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2)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3),帘卷西风,。

(李清照《醉花阴》)(4)诗词中运用典故,使得诗词语言既含蓄又能表明作者的用意,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

如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就运用“,。

”这一典故含蓄地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的心情。

(5)亲贤臣,远小人,;亲小人,远贤臣,。

(6)《沁园春雪》中表达作者想象的句子是:,,。

(7),虫声新透绿窗纱。

(刘方平《月夜》)
(8)由王维《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可以使人联想到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中同是写边塞景象的词句。

二、语言综合运用。

(6分)
9、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回答问题。

(2分)
顾客:厂长,贵厂生产的毛巾,那上面的蝴蝶可是栩栩如生呐!
厂长(惊喜的):是吗?
顾客:我洗脸时,那蝴蝶竟扑到我脸上来了!
该顾客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10、请仿照示例,引用一句歌词或一句现代诗作为开头,写一句连贯的话(2分)示例:
“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

”毕业在即,我们将带着亲人、老师、同学的微笑和祝福奔向新的征程!
11、名著导读(2分)
《水浒传》是中国古典长篇白话小说的奠基之作。

书中塑造了108位性格迥异、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形象,其中有三个女子也不让须眉。

请写出任意一个及其绰号。

姓名绰号
三、阅读(37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4题。

(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灸,五十弦翻塞外声。

沙场点秋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嬴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12、“破阵子”是这首词的,“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是这首词
的。

(1分)
13、用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1分)
14、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5---20题。

(14分)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失期,法皆斩。

陈胜、吴广乃谋日:“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日:“天下苦秦久矣。

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今诚
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吴广以为然。

乃行卜。

卜者知其
指意,日:“足下事皆成,有功。

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日:“此教我先威众耳。

”乃丹书帛日“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呜呼日:“大楚兴,陈胜王”。

卒皆夜惊恐。

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5、解释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2分)
会.天大雨会:
度.已失期度:
楚人怜.之怜:
或以为亡.亡:
16、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陈胜、吴广乃.谋日②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③家祭无忘告乃.翁④失败乃.成功之母
A.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C.①和③不同,②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1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扶苏以.数谏故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
B、陈胜、吴广乃.谋曰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C、项燕为.楚将贤能为.之用
D、楚人怜之.二世杀之.
1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2)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9、陈胜、吴广举行起义的根本原因是,而起义的直接原因是。

(用选文中的原句回答)(2分)20、陈胜能够从一个佣耕之人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第一次农民起义的领导者,他具有什么才能?请根据选段内容作出回答(2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5题。

(10分)
我10岁的时候,哥哥尼克12岁。

那年的母亲节对我俩来说是令人兴奋的一天,因为我们准备在那一天送给母亲一份礼物。

那是我们第一次为母亲买礼物,当时我们非常穷,像送礼物这样的事是不常见的。

幸运的是我和尼克靠打工挣到了一些额外收入。

我们告诉父亲时,他骄傲地拍着我俩的头,说:“这主意真不错!”
“你可以告诉妈妈,”尼克说,“这样她会一想到这件事就非常高兴。


父亲说:“你们竟会产生这么了不起的想法,简直太聪明了!”
经过仔细考虑,最终我买了一把梳子,上面还镶着几颗闪亮的小石头,看起来就像宝石。

尼克非常喜欢我的礼物,但却没告诉我他准备了什么。

“我已经选定了一个特殊的时刻
.....,到时我们把礼物送给妈妈。

”尼克说。

“什么……特殊时刻!”我不解地问。

“我现在不能说,因为这与我的礼物有关。

哦,不要问我是什么礼物。


第二天早晨妈妈正准备擦地板,尼克冲我点了一下头,我们便去取各自的礼物。

当我们回来时,妈妈正疲惫地跪在地板上,用几块破布抹地板上的污水。

尼克拿着他的礼物来了,那是一个带着绞干器的水桶和一个新拖把,当妈妈看见这个礼物时脸色变得异常苍白。

“一个……水桶?”她的声音听起来有点发颤,
“送母亲的礼物竟是一个……一个拖地用的水桶……”
尼克的眼睛里涌出了泪花。

他默默地提起水桶,一步一步地挪下楼去,双腿像灌
了铅似的沉重。

我把梳子放进口袋,从后面追上他,尼克说不出话来,于是我把一切告诉了爸爸。

“我……会收回……我的礼物。

”尼克哽咽着说。

“不,
”爸爸一边说一边接过水桶,
“这是一份很好的礼物,我早就该想到了。

”我们回到楼上时,妈妈已在书房里默默地擦着地板。

爸爸一句话也没说,把拖把放入水桶里吸足水,然后用架在桶上的绞干器把拖把
中的水拧干。

“你没让尼克把话说完,
”爸爸对妈妈说,
“礼物的另一部分是尼克愿意从现在开始帮你擦洗地板,是这样吗,尼克?”
尼克羞红了脸,领会了一切,“是的,噢,是的。

”他用很低又很渴望的语气回答道。

妈妈体恤地说:“对一个孩子来说,这项工作太繁重了。

”直到那个时候我才知道爸爸是多么聪明。

他说:“如果没有这个设计巧妙的绞干器和水桶,这项工作是很繁重;但有了它就简单多了,你的手不会脏了,你的膝盖也不会被弄疼。

”爸爸叉迅速演示了一遍。

妈妈难过地看着尼克……尼克这才感到好受了一些。

接着爸爸问我:“你的礼物是什么?”
我摸着口袋里的梳子,发愣地望着尼克。

“我的礼物还不及那水桶的一半儿。

”我轻声地说。

尼克以充满爱意的目光望着我。

21、文中加点的“特殊的时刻”指什么?为什么尼克要选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送给母亲礼物? (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以下是文中有关人物的描写,根据文意,分别指出这些描写表达了人物怎样的思想情感。

(3分)
①此刻尼克的眼泪夺眶而出,他默默地提起水桶,一步一步地挪下楼去,双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尼克羞红了脸,领会了一切,“是的,噢,是的。

”他用很低义很渴望的语气回答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文中说,“直到那个时候我才知道爸爸是多么聪明”,你认为爸爸的“聪明”具体体现在哪里?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当“我”拿出给母亲的礼物,“我”为什么说“我的礼物还不及那水桶的一半”?根据文意简要回答。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你怎样看待文中主人公“尼克”的行为?(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6---31题。

(9分)
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
①我常常接到这样的信,信上说:“我很想学好语文,希望你来封信说说怎样学。

”意思是,去一封回信,他一看,就能学好语文了。

又常常有这样的请求,要我谈谈写作的方法。

我谈了,谈了三个钟头。

有的人在散会的时候说:“今天听到的很解决问题。

”解决问题哪有这么容易?哪有这么快?希望快,希望马上学到手,这种心情可以理解;可是学习不可能速成,不可能画一道符,吞下去就会了。

学习是急不来的。

为什么?学习语文目的在运用,就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

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工夫能够养成的。

比方学游泳。

先看看讲游泳的书,什么蛙式,自由式,都知道了。

可是光看书不
下水不行,得下水。

初下水的时候很勉强,一次勉强,两次勉强,勉强浮起来了,一
个不当心又沉了下去。

要等勉强阶段过去了,不用再想手该怎么样,脚该怎么样,自然而然能浮在水面上了,能往前游了,这才叫养成了游泳习惯。

学语文也是这样,也要养成习惯才行。

习惯是从实践里养成的,知道一点做一点,知道几点做几点,积累起来,各方面都养成习惯,而且全是好习惯,就差不多了。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写完一句话要加个句号,谁都知道,一年级小学生也知道,但是偏偏有人就不这么办。

知29.举出你学习语文的一个好习惯(或坏习惯),并谈谈这一习惯对你的影响。

(2分)答:
道是知道,就是没养成习惯。

②一定要把知识跟实践结合起来,实践越多就知道得越真切,知道得越真切就越能起指导实践的作用。

不断学,不断练,才能养成好习惯,才能真正学到本领。

③有人说,某人“一目十行”,眼睛一扫就是十行。

有人说,某人“倚马万言”,靠在马旁边拿起笔来一下子就写了一万字。

读得快,写得快,都了不起。

一目十行是说读书很熟练,不是说读书马马虎虎;倚马万言是说写得又快又好,不是说乱写一气,胡诌不通的文章。

这两种本领都是勤学苦练的结果。

④要学好语文就得下功夫。

开头不免有点勉强,不断练,练的功夫到家了,才能得心应手,心里明白,手头纯熟。

离开多练,想得到什么秘诀,一下子把语文学好,是办不到的。

想靠看一封回信,听一回演讲,就解决问题,是办不到的。

⑤有好习惯,也有坏习惯。

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

譬如现在学校里不少学生写错别字,学校提出要纠正错别字,要消灭错别字。

错别字怎么来的呢?不会写正确的形体吗?不见得。

有的人写错别字成了习惯,别人告诉他写错了,他也知道错,可是下次一提笔还是错了。

最好是开头就不要错,错了经别人指出,就勉强一下自己,硬要注意改正。

比方“自己”的“己”和“已经”的“已”搞不清楚,那就下点儿功夫记它一记,随时警惕,直到不留心也不会错才罢休。

26.这篇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
答:
27.请根据选文第①段的论证思路,填写出相应的内容。

(3分)
选文第①段先针对——的现象,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以——为例,论证了——的观点。

28.选文第④段中,作者反复说“是办不到的”,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2分)
答:30、作文:30分
题目一:有一首歌唱道:“幸福在哪里?朋友啊告诉你:她不在柳荫下,也不在温室里。

她在辛勤的工作中,她在艰苦的劳动里。

……她在精心的耕作中,她在知识的宝库里。

”请以“幸福”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题目二:动力缘于(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题目三:请以“你辛苦了”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

(2)文章不少于600字(诗歌不少于16行)(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2012—2013九年级上册语文半期测试卷(答题卡)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班级姓名分数
一.语文基础知识积累(1——7题每题2分,第8题每空1分,共27分)
1. 2. 3. 4. 5. 6. 7.
8.(1)?
(2)?
(3),。

(4),。

(5),。

(6),,。

(7)。

(8)。

二.语文综合运用(6分)
24.(2分)
9.(2分)25.(2分)
10.(2分)
(四)(9分)
11.(2分)姓名绰号
三.阅读。

(37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2---14题。

(4分)
12.破阵子(0.5分)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0.5分)
13.(1分)
14.(2分)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15---20题。

(14分)
15.(2分)会:度:怜:亡:
16.(2分)() 17.(2分)()18.(1)(2分)
(2)(2分)
19.根本原因(1分)___________
直接原因(1分)
20.(2分)
(三)阅读下面文字,完成21---25题。

(10分)
21.(1分)
22.①(1.5分)
②(1.5分)
23.(2分)26.(2分)
27.(3分)
28.(2分)
29.(2分)
四.作文(30分)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0
200 300 400
500
600
700
九年级上册语文半期试卷答案
1、B
2、C
3、A
4、C
5、D
6、A
7、D
8、(1)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2)当时奢侈今何处
(3)莫道不消魂人比黄花瘦
(4)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水平,真可谓一举多得。

(5)此先汉所以兴隆也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示例二:写字潦草;因为平时不认真写字,我逐渐养成了写字潦草的坏习惯,以致影(6)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响了语文考试成绩,我为此感到苦恼。

(7)今夜偏知春气暖
(8)长烟落日孤城闭
9、略10、略11、扈三娘一丈青顾大嫂母大虫孙二娘母夜叉
12、词牌名题目
13、收复中原,统一国家
14、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

15、会:适逢,恰巧遇到度:估计怜:爱戴亡:逃跑,逃走
16、C17、D
18、(1)现在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2)第二天,戍卒中到处谈论着,都在指指点点地看着陈胜。

19、根本原因:天下苦秦久矣;直接原因: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
皆斩。

20、答案要点:(1)对当前形势具有敏锐的洞察力(2)做事周密细致(3)有很强的组织领导才

21.母亲节这天母亲擦地板时。

以为母亲见到这种轻便的工具便会很高兴。

22.①神态动作描写,表现出尼克因自己的礼物受母亲责备时失望、懊悔的心情。

②语言神态描写,表现出尼克在领会意图后,为自己没有想到帮母亲分担家务而羞愧,
也表现出他渴望为母亲分担家务的急切心情。

23.爸爸敏锐地意识到尼克犯下的错误——送妈妈劳动工具意味着安排母亲进行体力
劳动,也迅速采取了措施,接着尼克的话往下讲——“从现在开始帮你擦洗地板”,这
样妈妈就体会到儿子的关爱,自然也就高兴了。

24.因为“我”送给母亲的礼物不能减轻母亲的劳动,另外,也为了给尼克安慰。

25.送礼物的行为体现出对母亲的关心和爱意;他帮助母亲分担劳动的意识需要提高;
虚心而感激地接受爸爸的指点;在“事件”中对兄弟(“我”)的尊重和感激。

26.(2分)学习语文不能速成,要养成运用语文的好习惯。

(答成“学习语文不能要求速成”也可得满分)
27.(3分)有些人学习语文急于求成;(1分)学游泳;(1分)学习语文要养成好习惯。

(1分)(意思对即可)
28.(2分)强调学好语文没有秘决,只能下功夫。

(意思对即可)
29.(2分)示例一:课外阅读;我从小就养成了课外阅渎的好习惯。

这一习惯,使我
阅读了大量的优秀作品。

既开阔了视野,学到了知识,又丰富了词汇量,提高了写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