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试题人民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才之路】2016年秋高中历史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试题人民版必修1
一、选择题
1.(2015·河北正定中学)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这一现象说明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是导学号 15750007 ( )
A.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C.权力高度集中于商王手中
D.决策体现原始民主色彩
【答案】 B
【解析】依据所学,我国早期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有:神权与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等。
材料中“商代统治者凡事都要通过占卜予以决定”反映出神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所以应选B。
2.《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可见,同姓亲族是西周分封的主体。
这些同姓亲族受封时,周王会给予他们导学号 15750008 ( )
A.封号和耕牛B.土地和耕牛
C.土地和人口D.人口和铁犁
【答案】 C
【解析】周朝分封同姓亲族以巩固周族对全国的统治,土地和人口是分封的主要内容。
3.《史记》记载,周武王分封诸侯,“……而师尚父(姜尚)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据此判断材料所反映的西周分封的对象有导学号 15750009 ( )
①功臣②殷商降族③同姓亲族④帝王后代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尚父(姜尚)是功臣,周公旦是同姓亲族,所以选C。
4.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柄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
”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导学号 15750010 ( )
A.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齐自称齐威王
B.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
C.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
D.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
【答案】 A
【解析】在分封制下,诸侯在自己的封国内拥有任免官吏、征税和拥有军队的权力,故B、C、D三项所述行为均具“合法性”。
诸侯称王既不符合分封制的规定,也违背了宗法制,是“不合法”的。
5.“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这说明周朝政治的本质特点之一是导学号 15750011 ( )
A.神权政治B.分权政治
C.族权政治D.官僚政治
【答案】 C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兄弟之国、姬姓之国”说明分封的主体是同姓亲族。
所以此题正确选项是C。
6.(2015·龙岩)堂联是我国一种体现家族文化种类的对联,主要用于家族祠堂,其内涵多为家族寻根追祖、表彰先贤、训勉后人等。
与这一文化现象相关的是导学号 15750012 ( )
A.宗法制B.分封制
C.礼乐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 A
【解析】据材料信息,堂联主要用于家族祠堂,这与重视血缘关系的宗法制相关,故选A项。
7.《吕氏春秋·宰分览·慎势》言:“立嫡子,不使庶孽疑焉。
疑生争,争生乱。
”这表明宗法制的目的是导学号 15750013 ( )
A.维护宗族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B.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
C.消除诸子矛盾
D.实现长治久安
【答案】 A
【解析】从题中材料“立嫡子,不使……疑……争……乱”即可准确选出。
D项是由得民心与否决定的。
8.(2015·襄阳)《红楼梦》中贾宝玉和贾环(宝玉之弟,为贾政的妾室所生)是同父异
母的兄弟,但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
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导学号 15750014 ( )
A.分封制的形成B.个人素质的差异
C.宗法制的影响D.封建家长的喜好
【答案】 C
【解析】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地位却有天壤之别,原因是贾宝玉为正室所生,贾环为妾室所生,这明显受到了重视嫡长子的宗法制的影响。
9.图1是北京天安门东侧的一座古代建筑,是明清皇帝供奉和祭祀祖先的地方,称为太庙。
图2是民间祭祀祖宗的场所,称为祠堂。
这种现象源于我国早期的一项政治制度,其特点不包括导学号 15750015 ( )
A.嫡长子继承制
B.神权与王权的结合
C.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D.“国”与“家”相结合
【答案】 B
【解析】题中图片反映的政治制度为宗法制,其核心为嫡长子继承制,利用血缘关系,使“国”与“家”紧密结合。
10.图为闽南地区王氏宗祠“世飨堂”的两块牌匾。
它们导学号 15750016 ( )
①体现聚族而居的宗法观念
②具有激励族人的教化功能
③强调尊宗敬祖的文化认同
④反映重利轻义的价值取向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④D.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牌匾反映的是宗法制的影响,从匾中信息看,不能体现的是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排除④,答案为A。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导学号 15750017材料一烽火台是古代战时传递战报、调兵的军事设施。
下图为骊山烽火台遗址,相传“烽火戏诸侯”的典故就发生于此。
材料二史载西周末年,周幽王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女子名曰
褒姒(sì)。
可遗憾的是褒姒自进宫以后从未开颜一笑,于是周幽王
便采纳了奸臣虢(ɡuó)石父的计谋,无故点燃烽火台狼烟,引得四方
诸侯前来救驾,结果发现受骗。
公元前771年,犬戎入侵西周。
当
周幽王再次点燃烽火企图召集兵马时,却无人来救,都城镐(hào)
京沦陷,周幽王被杀于骊山(陕西临潼附近)。
自此,历时长达270多年的西周王朝灭亡了,从而留下了一个“烽火戏诸侯,一笑失天下”的典故。
请回答:
(1)周幽王为何知道骊山烽火台上的烽火点燃,诸侯必至?
(2)上述现象反映了西周社会政治制度的什么特点?
(3)你认为西周的灭亡与其政治制度间存在何种关系?
【答案】(1)因为受封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政令,必须对周天子承担各种义务——如派兵戍守王畿或随王出征,交纳各种贡赋等。
(2)反映了西周分封制具有权利与义务统一的特点。
(3)西周末年,王室衰微与诸侯势力的膨胀,使得分封制遭到一定的破坏,这说明西周的灭亡与其政治制度存在一定的关系,但其灭亡的根本原因应是周幽王的政治腐败。
12.阅读下列材料:导学号 15750018材料一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宗庙中称亡父为祢)者为小宗。
有百世不迁之宗,有五世则迁之宗。
百世不迁者,别子之后也。
……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义也。
——《礼记·大传》王者禘(宗庙祭祀的一种祭名)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而立四庙。
庶子王,亦如之。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
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敬宗,敬宗所以尊祖祢也。
——《礼记·丧服小记》材料二宗者,何谓也?宗者,尊也,为先祖主也,宗人之所尊也。
《礼》曰:“宗人将有事,族人皆侍。
”
圣者所以必有宗,何也?所以长和睦也。
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通其有无,所以纪理族人者也。
宗其为始祖后者为大宗,此百世之所宗也。
宗其为高祖后者,五世而迁者也。
故曰:“祖迁于上,宗易于下。
”
宗其为曾祖后者为曾祖宗。
宗其为祖后者为祖宗。
宗其为父后者为父宗。
父宗以上至高祖,皆为小宗,以其转迁,别于大宗也。
别子者,自以为其子孙。
祖继别者,各自为宗。
——(汉)班固《白虎通义》请回答:
(1)概括指出材料叙述的西周的主要继承原则和祭祀原则,这些原则是建立在什么政治制度之上的?
(2)根据材料二中班固对宗法制度的解释,说明“大宗”与“小宗”之间的关系。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西周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答案】(1)嫡长子继承原则;“大宗”是百世不迁之宗、小宗是五世则迁的祭祀原则。
宗法制。
(2)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它们之间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即大宗永远是小宗的领袖,小宗永远要服从大宗。
(3)宗法制与分封制紧密结合;血缘关系作为维持统治秩序的核心手段;政权与族权密切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