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册第七单元《统计》平均数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教练—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青岛版三年级数学第六册第七单元《统计》
教学目标:结合具体事例,认识条形统计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感受平均数的范围。
重点:平均数的意义。
难点:平均数的意义。
教具:7、8号的统计图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认识我吗?生:认识。
师:这节课由我来给大家上一节数学课,欢迎不欢迎。
生:欢迎。
师:我们班共分了几个小组。
生:7个。
师:这节课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最会交流,最会合作,最会学习,那个小组就是冠军小组。
同时还要比一比哪个同学能为自己的小组争得荣誉!老师制定了一份奖励说明。
(课件出示)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认识他吗?(姚明)他是干什么的?
师:姚明在美国NBA球队中表现非常棒,一支优秀的球队里,除了要有优秀的球员,还要有一名优秀的什么?(教练)你想不想当一回小教练啊?(板书课题:小教练)
老师就请同学们当回小教练,咱们先一起看一场篮球比赛。
(课件出示视频),你作为蓝队的小教练,你这时候会派谁上场呢?
生:自由回答,各抒己见。
(引出要想胜利,派水平高的选手上场。
)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找评选标准:该选谁上场呢?
师:我收集了7号和8号运动员在小组赛中的成绩大家一起来看
一下(出示课件,看统计表。
)师:7号参加了3场比赛,8号参加了4场比赛。
根据统计表的成绩,该派谁呢?说说你的理由。
生: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全班汇报(引起全班质疑,争论)
生1:派8号上场,因为他的总分多。
师:对于他的观点你有想说的吗?
生2:8号参加的场次多,当然总分多,比总分不公平。
(师板书)生3:去掉8号一场的得分。
都变成3场。
生4:那也不公平,因为……
师:在场次不同时,怎么比公平,科学?
生:比平均每场的得分。
全班认同“比平均每场的得分”(师:板书)
师:“平均每场的得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每场的得分一样多。
生:均匀均匀一样多。
2、绘制统计图
师:理解了平均每场的得分,怎么得出7、8号平均每场的得分呢?通过下面的活动我们可以找到它。
(师出示自学提示)活动一:根据统计表的数据,制作统计图。
活动二:怎样在统计图上找出平均每场的得分?先自己找一找,然后和组内的同学交流一下。
师:7、8号统计图可以任选一个,比一比谁制作的又好又快。
生:自由制作。
师:边巡视边问,一格表示多少?
生:一分。
师:制作好的孩子,在统计图上找到平均每场的得分?动动你的小手,操作一下。
师:你在统计图中怎样找出平均每场的得分?
生:上台汇报。
师:这种方法在数学中叫“移多补少”(板书),为了看得更清楚,我把你们的做法再演示一遍。
(出示课件)
师:7号的平均得分是多少?8号平均得分是多少?
3.揭示课题,感受平均数的意义(生看统计图)
师:10分是8号的哪一场得分?那是什么?
生:哪场都不是。
师:10分是8号的平均每场的得分,也就是10是7、13、12、8这4个数的平均数(板书)。
今天我们认识一个新朋友,给
他打个招呼,叫出他的名字。
平均数10代表了这一组数据
的整体水平。
师:7号的平均数是几?是哪几个数的平均数?
4.感受平均数的范围
师:平均数10和这一组数据比一比大小,你有什么发现?比最大的数?比最小的数?我们再看看7号的平均数11,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点?
师:(小结)平均数界于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这一组数中,有的数比平均数大,有的数比平均数小,还有的和平均数相等。
5.用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每场的得分
师:刚才用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7、8号的平均数,你能用计算的方法得到7、8号的平均数吗?
生:独立完成,
师: 找2名生分别板书7、8号,并分别讲解做法。
师:这就是数学中的(板书)“先总后分”
师:通过这两种做法,最后决定派谁上场?
6.师总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在场次不同时,比总分不公平,比平均数比较公平,科学。
这节课还学会了用移多补少和先总后分两种方法求平均数。
三、联系生活,拓展应用
师:现在老师考考大家是否认识了平均数,理解了平均数。
老师设计了几道闯关题,有没有信心?
第一关看一看(每栏一样多)
师:平均数是几?你是怎么看出的?
生1:用移多补少的方法。
生2:用先总后分的方法。
第二关猜一猜
小明组的平均体重是35千克,小明的体重可能是多少?
生:独立思考。
再汇报。
师:你是怎么想的?
第三关想一想
平均水深100厘米,小明的身高130厘米,小明下去有危险吗?
生:独立思考,汇报想法
师:小明想游泳,你建议最安全的办法是什么?
四、对照目标,交流收获
师:回顾一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想和大家分享呢?
生:自由回答
师:本节课的冠军组是几组,根据这几组的得笑脸情况,你能提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吗?
生:平均每组得几个笑脸?
师:孩子们平均数就在我们的身边,课下找一找生活中在哪儿见到过或用到过平均数。
机动题:工资对不对?(第五关)或者课后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