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赖指南)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电路用光耦合器相连,当行程开关闭合时,输入电路和一次电路接
通,上面的发光管用于对 外显示,同时光耦合器中
的发光管使三极管导通,
信号进入内部电路,此输 入点对应的位由0变为1。
即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对应
位由0变为1。
图2-4 输入端为光电开关的电路图
(2)输出接口电路
PLC 输出电路用来驱动被控 负载 ( 电磁铁、继电、接触器
线圈等)。PLC输出电路的形式
分为继电器式、晶体管式和双 向晶闸管式三种。
继电器型输出电路。内部电
路使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它的 常开触点闭合,是外部负载得
电工作。继电器同时起隔离和
功率放大的作用,每一路只给 用户提供一对常开触点。与触
点并联的RC电路和压敏电阻用
来消除触点断开时产生的电
图2-5 PLC的开关量输出电路原理图
传送、比较和变换等处理过程,完成用户程序设计的逻辑或算术运算
任务,并根据运算结果控制输出设备。PLC中的中央处理单元多用8到 32位字长的单片机。
2.2.2存储器
包括系统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系统存储器存放系统管理程序。用 户存储器存放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
按照物理性能,存储器可以分为两类,随机存储器(RAM )和只读
实现控制目的。
(1)输入接口电路 通常PLC的输入类型可以是直流、交流和交直流。输入电路的电源
可由外部供给,有的也可由 PLC内部提供。图 2-2为PLC 的直流输入接
口电路的电路图,图2-3为PLC的交流输入接口电路的电路图,采用的 是外接电源。
图2-4描述了一个输入点的接口电路。其输入电路的一次电路与二
如I0.0、I 0.1和X000、X001等,其状态分为有输入(“ON”或“1”)
和没有输入(“OFF”或“0”)两种,而且完全由外界的输入端决定, 不能由程序改变其状态。
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易于工业控
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用程序来改变控制功能的工业控制计算机, 它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 可编程控制器最初是用于替代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新型控制器,现在 的PLC 功能更加完善,除了开关逻辑控制的场合能够大显身手外,在 要求有模拟量闭环控制的场合,也不会比单片机孙色。单片机能够完 成的工作PLC都能完成。而且PLC更适用工业生产现场环境,具有更高 的可靠性及较好的电磁兼容性。
2.2.1 中央处理单元
与普通计算机一样, CPU 是系统的核心部件,是由大规模或超大规 模的集成电路微处理器芯片构成,主要完成运算和控制任务,可以接
Hale Waihona Puke 收并存储从编程器输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进入运行状态后,用扫描
的方式接收输入装置的状态或数据,从内存逐条读取用户程序,通过 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产生控制信号。分时、分渠道地执行数据的存取、
2.2.3 输入输出单元(I/O)
输入输出单元通常也叫 I/O 单元或I/O 模块,是PLC 与被控对象间传 递输入输出信号的接口部件。输入部件是开关、按钮、传感器等,
PLC通过输入接口可以检测被控对象的各种数据,以这些数据作为PLC
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依据。输出部件是指示灯、电磁阀、接触器、 继电器、变频器等,PLC 通过输出接口将处理结果送给被控对象。以
开时,相应的输入继电器状态为“0”,程序中与之对应的常开触点
状态为“0”、常闭触点状态为“1”。 输入部分的主要功能就是检测各外部输入信号的状态,并将结果
存放到输入映像寄存器中。
(2)内部程序执行过程 PLC的程序是电气控制线路的软件实现,程序的执行过程相当于电 气控制的逻辑运算过程。PLC按照用户程序规定的逻辑关系,对输入 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状态进行检测、判断、运算和处理,得到相应的 输出,这些输出同样对应于PLC的某些内部软元件。 (3)输出部分 以继电器输出形式为例,输出部分由PLC内部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 输出端子和外部输出电路组成,输出端子与同编号的输出继电器相 对应,通过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的分合来驱动外部负载。 输出继电器的状态由程序执行结果决定。当内部软元件的逻辑运
2.3.2 扫描工作方式
PLC有两种基本的工作模式,即运行和停止。可以由外设的钮子开 关设置,也可以由编程软件设置,在程序编辑、修改、上传和下载 时PLC 应处在停止模式,在PLC 执行控制程序时必须处在运行模式。 运行和停止模式都有相应的状态指示灯指示。 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包括内部处理、通信服务、输入处 理、程序执行、输出处理几个阶段。全过程扫描一次所需的时间称 为扫描周期。 当处于 RUN 状态时,上述扫描周期不断循环 。当处于 STOP 状态 时,PLC之只完成内部处理和通信服务。 (1)内部处理阶段
算结果为“ 1”时,相应的输出继电器得电,其常开触点闭合,接
通外部负载电路,以驱动相应的控制电路。当逻辑运算结果为“ 0” 时,相应的输出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切断外部驱动电路。
总之, PLC 是根据检测到的输入元件的状态及内部其他元件的状
态顺序执行用户程序的,然后将得到的结果输出至外部负载电路, 以驱动相应的控制电器(继电器、接触器、电磁阀等)。
接着进入程序执行阶段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用到的输入信息均来自输入映像寄存器在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输入映像寄存器与外界隔离无论输入信号如何变化其内容保持不变直到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采样阶段才重新写入输入端的新内输入映像寄存器中的位存储单元称为输入继电器一般用i或x表示如i00i01和x000x001等其状态分为有输入on或和没有输入off或0两种而且完全由外界的输入端决定不能由程序改变其状态
提供DC24V电源,供直流直流输入或输出使用。
2.2.5
编程器
编辑器是外围设备,利用编程器将用户程序送入PLC的存储器,检 查程序。编程器 一般由PLC 生产厂家提供,且只能用于某个品牌、某个系列的 PLC。 编程器主要分为专用编程器和专用编程软件两类。
(1)专用编程器
用于编制特定 PLC 软件的编程装置,分为简易编程器和图形编程器 两种。简易编程器只能编辑语句表指令程序,不能直接编辑梯形图程
2.2.6 其他外围设备
其他外围设备包括人机接口装置(HMI)、储存器卡、打印机、盒
式磁带机、EPROM写入器等。
2.3 PLC的工作原理
2.3.1 PLC控制系统等效电路
PLC是从继电器控制系统发展而来的。以图1-11中电动机的控制电 路为例,该电路是以触点、线圈的组合实现的起保停控制及热继电 器保护控制,用PLC 实现等效的电气控制逻辑非常方便,如图2-6 所 示,可以将 PLC 等效电路分成 3 部分,即输入部分、内部程序执行部 分和输出部分。它的梯形图程序与继电器系统电路图相似,所以梯 形图中的某些编程元件也沿用了继电器这一名称。 (1)输入部分
第2章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2.1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及其定义
2.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
1968年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E)提出了研制可编程序控制器(即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设想,希望尽量减少重新设计和更换继电器控 制系统的硬件和接线,减少系统维护和升级时间,降低成本。希望将 计算机的优点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 点相结合,设计一种通用的控制装置来满足生产需求。 1969 年由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 )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 控制器,有逻辑运算、定时、计算功能,称为 PLC (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1980 年后,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LC 采用通用微处理器为核心, 功能扩展到各种算术运算,PLC 运算过程控制并可与上位机通讯、实 现远程控制。
主要完成自检、自诊断及完成一些其他工作等,如检查CPU模块内
部的硬件是否正常,将监控定时器复位等等。
(2)通信服务阶段
PLC与其他的带微处理器的智能装置通信,相
应编程器键入的命令,更新编程器的显示内容。 (3)输入处理
PLC在输入采样阶段,首先扫描所有输入端子,
包括未接线的端子,将各输入状态信息存入内 存中各对应的输入映像寄存器中。此时,输入
存储器(ROM)。
随机存储器由一系列寄存器阵组成,每位寄存器可以代表一个二进
制数,在刚开始工作时,它的状态是随机的,只有经过置“1”或清
“0”的操作后,它的状态才确定。若关断电源,状态丢失。这种存 储器可以进行读、写操作,主要用来存储输入输出状态和计数器、定
时器以及系统组态的参数。只读存储器有两种。一种是不可擦除 ROM,
2.2 PLC的组成
尽管PLC种类繁多,有着不同的结构和分类,但其基本组成是相同 的。都是由中央处理单元( CPU )、存储器、输入输出单元( I/O 单 元)、电源单元、编程器等组成。
按钮 继电器触点 输 入 单 元
CPU 存储器 输 出 单 元
接触器 电磁阀
行程开关
电源
指示灯
编程器或其他设备
图2-1 PLC组成原理图
弧,以减轻它对 CPU 的干扰。继电器型输出电路的滞后时间一般在
10ms左右。 晶体管集电极输出电路,各组的公共点接外接直流电源的负极。输 出信号送给内部电路中的输出锁存器,再经光耦合器送给输出晶体管, 后者的饱和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相当于触点的接通和断开。图中的稳
压管用来抑制关断过电压和外部的浪涌电压,以保护晶体管,晶体管
2.1.2 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1985 年颁布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定义如 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一种数字
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是带有存储器、可以编制程序的控制器。它能
够存储和执行命令,进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 算等操作,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
输出电路的延迟时间小于 1ms 。场效应晶体管输出电路的结构与晶体 管输出电路基本上相同。
除了上述两种输出电路外,还有双向晶闸管输出电路,它用光敏晶
闸管实现隔离。双向晶闸管由关断变为导通的延迟时间小于 1ms ,由 导通变为关断的最大延迟时间小10ms。
2.2.4 电源
PLC 的交流输入一般为单相交流 (AC85 ~ 260V , 50/60HZ) ,有的也
映像寄存器被刷新。接着,进入程序执行阶段,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用到的输入信息均来自输入 映像寄存器,在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 输入映像寄存器与外界隔离,无论输入信号如 何变化,其内容保持不变,直到下一个扫描周 期的输入采样阶段,才重新写入输入端的新内 容。
输入映像寄存器中的位存储单元称为输入继电器,一般用I或X表示,
序,使用简易编程器时必须把梯形图程序先转化为语句表指令程序。
因此,简易编程器一般用于小型PLC的编程,或者用于PLC控制系统的 现场调试和维修。图形编程器本质上是一台便携式专用计算机系统, 具有LCD 或CRT 图形显示功能,用户可以在线或离线地编制 PLC 应用程 序,所能编辑的也不再局限于语句表指令,可直接使用梯形图编程。 (2)专用编程软件 除了专用编程器以外,各PLC 厂家都提供了能在 PC 上运行的专用编 程软件,借助于相应的通信接口,用户可以在PC上通过专用编程软件 来编辑和调试用户程序,而且专用编程软件一般可适应于同一厂商的 多种型号PLC 。专用编程软件具有功能强大、通用性强、升级方便、 价格低廉等特点,在个人计算机和便携式电脑日益普及的情况下,是 用户首先的编程装置。
采用直流24V 电源,PLC对外部工作电源的稳定度要求不高,一般可 允许±15% 的波动范围,抗干扰能力比较强。有些PLC 还配有大容量
电容作为数据后备电源,停电时可以保持 50小时。使用单相交流电
源的PLC,其内部配有开关式稳压电源,该电源可以向CUP 、存储器、 I/O模块提供DC5V工作电源,在容量许可的条件下,还可同时向外部
这种ROM只能写入一次,不能改写。 另一种是可擦 ROM ,这种ROM 经过擦除以后还可以重写。其中EPROM 只能用紫外线擦除内部信息,EEPROM可以用电擦除内部信息,这两种 存储器的信息可保留10年左右。 对于不同的PLC,其存储器的容量随PLC的规模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 大型PLC的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一般大于40KB,而小型PLC的容量多小 于8KB ,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的大小,关系到用户程序容量的大小和 内部软元件的多小,是反映PL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输入部分由外部输入电路、输入端子和输入继电器 (内部软元件)
组成,每个外部输入信号经由输入端子驱动相同编号的输入继电器。 当外部信号状态为“1”时(外部触点处于闭合状态),对应的输入
继电器状态为“1”,程序中与该元件对应的常开触点闭合 (状态为
“1”)、常闭触点断开(状态为“0”)。同理,当外部输入信号断
通,上面的发光管用于对 外显示,同时光耦合器中
的发光管使三极管导通,
信号进入内部电路,此输 入点对应的位由0变为1。
即输入映像寄存器的对应
位由0变为1。
图2-4 输入端为光电开关的电路图
(2)输出接口电路
PLC 输出电路用来驱动被控 负载 ( 电磁铁、继电、接触器
线圈等)。PLC输出电路的形式
分为继电器式、晶体管式和双 向晶闸管式三种。
继电器型输出电路。内部电
路使继电器的线圈通电,它的 常开触点闭合,是外部负载得
电工作。继电器同时起隔离和
功率放大的作用,每一路只给 用户提供一对常开触点。与触
点并联的RC电路和压敏电阻用
来消除触点断开时产生的电
图2-5 PLC的开关量输出电路原理图
传送、比较和变换等处理过程,完成用户程序设计的逻辑或算术运算
任务,并根据运算结果控制输出设备。PLC中的中央处理单元多用8到 32位字长的单片机。
2.2.2存储器
包括系统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系统存储器存放系统管理程序。用 户存储器存放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
按照物理性能,存储器可以分为两类,随机存储器(RAM )和只读
实现控制目的。
(1)输入接口电路 通常PLC的输入类型可以是直流、交流和交直流。输入电路的电源
可由外部供给,有的也可由 PLC内部提供。图 2-2为PLC 的直流输入接
口电路的电路图,图2-3为PLC的交流输入接口电路的电路图,采用的 是外接电源。
图2-4描述了一个输入点的接口电路。其输入电路的一次电路与二
如I0.0、I 0.1和X000、X001等,其状态分为有输入(“ON”或“1”)
和没有输入(“OFF”或“0”)两种,而且完全由外界的输入端决定, 不能由程序改变其状态。
或生产过程。可编程控制器及其有关的外围设备,都应按易于工业控
制系统形成一个整体、易于扩展其功能的原则设计”。 可编程序控制器是一种用程序来改变控制功能的工业控制计算机, 它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的通用工业控制装置。 可编程控制器最初是用于替代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新型控制器,现在 的PLC 功能更加完善,除了开关逻辑控制的场合能够大显身手外,在 要求有模拟量闭环控制的场合,也不会比单片机孙色。单片机能够完 成的工作PLC都能完成。而且PLC更适用工业生产现场环境,具有更高 的可靠性及较好的电磁兼容性。
2.2.1 中央处理单元
与普通计算机一样, CPU 是系统的核心部件,是由大规模或超大规 模的集成电路微处理器芯片构成,主要完成运算和控制任务,可以接
Hale Waihona Puke 收并存储从编程器输入的用户程序和数据。进入运行状态后,用扫描
的方式接收输入装置的状态或数据,从内存逐条读取用户程序,通过 解释后按指令的规定产生控制信号。分时、分渠道地执行数据的存取、
2.2.3 输入输出单元(I/O)
输入输出单元通常也叫 I/O 单元或I/O 模块,是PLC 与被控对象间传 递输入输出信号的接口部件。输入部件是开关、按钮、传感器等,
PLC通过输入接口可以检测被控对象的各种数据,以这些数据作为PLC
对被控对象进行控制的依据。输出部件是指示灯、电磁阀、接触器、 继电器、变频器等,PLC 通过输出接口将处理结果送给被控对象。以
开时,相应的输入继电器状态为“0”,程序中与之对应的常开触点
状态为“0”、常闭触点状态为“1”。 输入部分的主要功能就是检测各外部输入信号的状态,并将结果
存放到输入映像寄存器中。
(2)内部程序执行过程 PLC的程序是电气控制线路的软件实现,程序的执行过程相当于电 气控制的逻辑运算过程。PLC按照用户程序规定的逻辑关系,对输入 信号和输出信号的状态进行检测、判断、运算和处理,得到相应的 输出,这些输出同样对应于PLC的某些内部软元件。 (3)输出部分 以继电器输出形式为例,输出部分由PLC内部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 输出端子和外部输出电路组成,输出端子与同编号的输出继电器相 对应,通过输出继电器常开触点的分合来驱动外部负载。 输出继电器的状态由程序执行结果决定。当内部软元件的逻辑运
2.3.2 扫描工作方式
PLC有两种基本的工作模式,即运行和停止。可以由外设的钮子开 关设置,也可以由编程软件设置,在程序编辑、修改、上传和下载 时PLC 应处在停止模式,在PLC 执行控制程序时必须处在运行模式。 运行和停止模式都有相应的状态指示灯指示。 PLC采用循环扫描的工作方式,包括内部处理、通信服务、输入处 理、程序执行、输出处理几个阶段。全过程扫描一次所需的时间称 为扫描周期。 当处于 RUN 状态时,上述扫描周期不断循环 。当处于 STOP 状态 时,PLC之只完成内部处理和通信服务。 (1)内部处理阶段
算结果为“ 1”时,相应的输出继电器得电,其常开触点闭合,接
通外部负载电路,以驱动相应的控制电路。当逻辑运算结果为“ 0” 时,相应的输出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断开,切断外部驱动电路。
总之, PLC 是根据检测到的输入元件的状态及内部其他元件的状
态顺序执行用户程序的,然后将得到的结果输出至外部负载电路, 以驱动相应的控制电器(继电器、接触器、电磁阀等)。
接着进入程序执行阶段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用到的输入信息均来自输入映像寄存器在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输入映像寄存器与外界隔离无论输入信号如何变化其内容保持不变直到下一个扫描周期的输入采样阶段才重新写入输入端的新内输入映像寄存器中的位存储单元称为输入继电器一般用i或x表示如i00i01和x000x001等其状态分为有输入on或和没有输入off或0两种而且完全由外界的输入端决定不能由程序改变其状态
提供DC24V电源,供直流直流输入或输出使用。
2.2.5
编程器
编辑器是外围设备,利用编程器将用户程序送入PLC的存储器,检 查程序。编程器 一般由PLC 生产厂家提供,且只能用于某个品牌、某个系列的 PLC。 编程器主要分为专用编程器和专用编程软件两类。
(1)专用编程器
用于编制特定 PLC 软件的编程装置,分为简易编程器和图形编程器 两种。简易编程器只能编辑语句表指令程序,不能直接编辑梯形图程
2.2.6 其他外围设备
其他外围设备包括人机接口装置(HMI)、储存器卡、打印机、盒
式磁带机、EPROM写入器等。
2.3 PLC的工作原理
2.3.1 PLC控制系统等效电路
PLC是从继电器控制系统发展而来的。以图1-11中电动机的控制电 路为例,该电路是以触点、线圈的组合实现的起保停控制及热继电 器保护控制,用PLC 实现等效的电气控制逻辑非常方便,如图2-6 所 示,可以将 PLC 等效电路分成 3 部分,即输入部分、内部程序执行部 分和输出部分。它的梯形图程序与继电器系统电路图相似,所以梯 形图中的某些编程元件也沿用了继电器这一名称。 (1)输入部分
第2章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
2.1 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及其定义
2.1.1 可编程序控制器的产生
1968年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GE)提出了研制可编程序控制器(即 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设想,希望尽量减少重新设计和更换继电器控 制系统的硬件和接线,减少系统维护和升级时间,降低成本。希望将 计算机的优点与继电器控制系统简单易懂、操作方便,价格便宜等优 点相结合,设计一种通用的控制装置来满足生产需求。 1969 年由美国数字设备公司(DEC )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可编程 控制器,有逻辑运算、定时、计算功能,称为 PLC (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1980 年后,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PLC 采用通用微处理器为核心, 功能扩展到各种算术运算,PLC 运算过程控制并可与上位机通讯、实 现远程控制。
主要完成自检、自诊断及完成一些其他工作等,如检查CPU模块内
部的硬件是否正常,将监控定时器复位等等。
(2)通信服务阶段
PLC与其他的带微处理器的智能装置通信,相
应编程器键入的命令,更新编程器的显示内容。 (3)输入处理
PLC在输入采样阶段,首先扫描所有输入端子,
包括未接线的端子,将各输入状态信息存入内 存中各对应的输入映像寄存器中。此时,输入
存储器(ROM)。
随机存储器由一系列寄存器阵组成,每位寄存器可以代表一个二进
制数,在刚开始工作时,它的状态是随机的,只有经过置“1”或清
“0”的操作后,它的状态才确定。若关断电源,状态丢失。这种存 储器可以进行读、写操作,主要用来存储输入输出状态和计数器、定
时器以及系统组态的参数。只读存储器有两种。一种是不可擦除 ROM,
2.2 PLC的组成
尽管PLC种类繁多,有着不同的结构和分类,但其基本组成是相同 的。都是由中央处理单元( CPU )、存储器、输入输出单元( I/O 单 元)、电源单元、编程器等组成。
按钮 继电器触点 输 入 单 元
CPU 存储器 输 出 单 元
接触器 电磁阀
行程开关
电源
指示灯
编程器或其他设备
图2-1 PLC组成原理图
弧,以减轻它对 CPU 的干扰。继电器型输出电路的滞后时间一般在
10ms左右。 晶体管集电极输出电路,各组的公共点接外接直流电源的负极。输 出信号送给内部电路中的输出锁存器,再经光耦合器送给输出晶体管, 后者的饱和导通状态和截止状态相当于触点的接通和断开。图中的稳
压管用来抑制关断过电压和外部的浪涌电压,以保护晶体管,晶体管
2.1.2 可编程控制器的定义
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1985 年颁布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的定义如 下:“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是专为在工业环境下应用而设计的一种数字
运算操作的电子装置,是带有存储器、可以编制程序的控制器。它能
够存储和执行命令,进行逻辑运算、顺序控制、定时、计数和算术运 算等操作,并通过数字式和模拟式的输入输出,控制各种类型的机械
输出电路的延迟时间小于 1ms 。场效应晶体管输出电路的结构与晶体 管输出电路基本上相同。
除了上述两种输出电路外,还有双向晶闸管输出电路,它用光敏晶
闸管实现隔离。双向晶闸管由关断变为导通的延迟时间小于 1ms ,由 导通变为关断的最大延迟时间小10ms。
2.2.4 电源
PLC 的交流输入一般为单相交流 (AC85 ~ 260V , 50/60HZ) ,有的也
映像寄存器被刷新。接着,进入程序执行阶段,
在程序执行过程中用到的输入信息均来自输入 映像寄存器,在程序执行阶段和输出刷新阶段, 输入映像寄存器与外界隔离,无论输入信号如 何变化,其内容保持不变,直到下一个扫描周 期的输入采样阶段,才重新写入输入端的新内 容。
输入映像寄存器中的位存储单元称为输入继电器,一般用I或X表示,
序,使用简易编程器时必须把梯形图程序先转化为语句表指令程序。
因此,简易编程器一般用于小型PLC的编程,或者用于PLC控制系统的 现场调试和维修。图形编程器本质上是一台便携式专用计算机系统, 具有LCD 或CRT 图形显示功能,用户可以在线或离线地编制 PLC 应用程 序,所能编辑的也不再局限于语句表指令,可直接使用梯形图编程。 (2)专用编程软件 除了专用编程器以外,各PLC 厂家都提供了能在 PC 上运行的专用编 程软件,借助于相应的通信接口,用户可以在PC上通过专用编程软件 来编辑和调试用户程序,而且专用编程软件一般可适应于同一厂商的 多种型号PLC 。专用编程软件具有功能强大、通用性强、升级方便、 价格低廉等特点,在个人计算机和便携式电脑日益普及的情况下,是 用户首先的编程装置。
采用直流24V 电源,PLC对外部工作电源的稳定度要求不高,一般可 允许±15% 的波动范围,抗干扰能力比较强。有些PLC 还配有大容量
电容作为数据后备电源,停电时可以保持 50小时。使用单相交流电
源的PLC,其内部配有开关式稳压电源,该电源可以向CUP 、存储器、 I/O模块提供DC5V工作电源,在容量许可的条件下,还可同时向外部
这种ROM只能写入一次,不能改写。 另一种是可擦 ROM ,这种ROM 经过擦除以后还可以重写。其中EPROM 只能用紫外线擦除内部信息,EEPROM可以用电擦除内部信息,这两种 存储器的信息可保留10年左右。 对于不同的PLC,其存储器的容量随PLC的规模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别, 大型PLC的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一般大于40KB,而小型PLC的容量多小 于8KB ,用户程序存储器容量的大小,关系到用户程序容量的大小和 内部软元件的多小,是反映PL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输入部分由外部输入电路、输入端子和输入继电器 (内部软元件)
组成,每个外部输入信号经由输入端子驱动相同编号的输入继电器。 当外部信号状态为“1”时(外部触点处于闭合状态),对应的输入
继电器状态为“1”,程序中与该元件对应的常开触点闭合 (状态为
“1”)、常闭触点断开(状态为“0”)。同理,当外部输入信号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