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芷龄巧用八珍汤治产后头痛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张君1…王建权1…石强2(1.江西中医药大学大学…南昌……330004)
摘要:姚芷龄对产后头痛有独到的认识,
总结。
关键词:产后头痛;气血亏虚;八珍汤
中图分类号:R249.7……文献标识码:B
姚芷龄,女,副主任医师,江西著名妇科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与科研工作数十年,师从其父姚荷生先生,临床上擅长治疗月经不调、闭经、不孕证、先兆流产、盆腔炎等妇产科疾病。
姚师业承家学,长于脉诊,注重问诊,临床重视观察疾病现象,精于中医辨证论治,临床经验丰富。
本人有幸跟师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姚师常用八珍汤治疗产后头痛屡获效验,现介绍如下。
产后头痛是妇科常见疾病,属中医“头痛病”的范畴,是指头部经脉绌急或失养,致淸窍不利,
以头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病证。
妇人在产后这一特殊的生理期罹患头痛之病情者相对于平时更复杂,故在治疗时应明白这一时期的生理病理情况,在治疗上方能取得满意的疗效。
西医在治疗本病时常采用营养神经改善循环等方法,但收效甚微,而采用中医中药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具有一定的优势。
1…病因病机
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
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血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而周流。
气血“和调五脏,洒陈六腑”“灌溉一身”,只有气血充盈,才能保证机体脏腑、经络的正常功能[1]。
头为“诸阳之首”“清阳之府”,居于人体最高位。
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上注于头。
无虚不作痛,头痛亦然,盖一身之气血皆上冲头面,气虚血少则头部不得充养,不荣则痛。
亦有因实而痛者,李中梓在《医宗必读·心腹诸痛》中提出:“近世治痛有以诸痛属实,痛无补法者;有以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者。
”产后起居不慎,六淫之邪乘虚而入,使气血凝滞,“不通则痛”而致头痛。
妇人在这一特殊的时期,极易因气血亏虚,卫外不固,而感受外邪,
产后头痛,按“虚则补之”的治则,运用益气补血法治疗,临证常用八珍汤加减。
八珍汤出自《正体类要》,因其八味药皆乃益气补血之珍品,故名“八珍”。
本方为四君子汤与四物汤合方而成,具有益气补血之功,主治气血两虚证。
方中人参与熟地黄为君药,人参甘温,大补五脏元气,补气生血,熟地补血滋阴;臣以白术补气健脾,当归补血和血;佐以茯苓健脾养心,芍药养血敛阴,川芎活血行气,以使补而不滞;炙甘草益气和中,兼加姜枣,调和脾胃,以助气血生化,共为为佐使;诸药相合,共成益气补血之效[2]。
姚师强调产后多虚,治疗当以补法为先,正如《景岳全书》云:“尝读丹溪书,谓产后当大补气血,即有杂证,以本治之。
一切病多是血虚,皆不可发表。
此其意谓血气随胎而去,必属大虚,故无论诸证,皆当以大补为先,其他皆属可缓。
”而八珍汤是治疗气血两虚之基础方,此方不热不冷,补而不滞,应用于产后气血虚弱引起的头痛往往有奇效。
中医治疗须结合病人的体质来指导用药方可有确切的疗效。
故临证时姚师善于根据患者体质,随证加减。
如血虚脾
:
2
洗头后出现巅顶阵发性刺痛,痛不甚但拒按,伴冷感,遇冷风后头痛加重,休息或温敷后缓解;久視后出现視物模糊,伴流泪;劳累后腰酸明显。
近2年白发明显增多,纳食可,二便平,夜寐安稳,胸腹及颈部可见散在红色小皮疹,高出皮肤表面,略有灼热感,无明显疼痛、瘙痒,平素食辛辣食物后颜面易长痤疮。
平素月经情况尚可;LMP:2018年1月18日,9天净,D1-2量较平时大增,鲜红色,余无所苦;近白带量一般,无色透明,质地一般,无明显异味。
婚育史:孕4产1人流3。
舌脉诊:舌质偏暗红、苔白底浮黄;脉较细(右甚),较弦,稍欠流利,寸较旺。
辨证:坠胎后摄生不慎,外感风寒,血行不畅。
诊断:头痛。
治法:益气活血,养血祛风。
方药:岷当归15g,白芍12g,川芎12g,生地12g,党参15g,白术12g,炙甘草6g,土茯苓15g,桃仁10g,红花5g,藁本3g后下。
7剂。
水煎30min,日1剂,饭后温服,日2次。
2018年3月20日二诊:服上药后头痛减轻一半,仍有冷感,吹风后头痛较前减轻,休息后缓解,喜温喜按;久視后仍视物模糊、流泪;晨起目眵较多;劳累后腰酸明显;纳食可,二便平,寐安,舌质正红、苔白底浮黄,有齿痕;脉较细弦、稍欠流利,尺沉。
守上方加菟丝子15g补肾益精、养肝明目。
15剂。
2018年4月17日三诊:服上药后巅顶痛近期未发作,晒太阳后視物模糊,轻微畏光;胸前至大腹可见散在瘀红点、色偏红,米粒样大小,无灼热感、疼痛感,无明显瘙痒;纳可,二便平;晨起偶有口苦口黏,喜热饮;夜寐欠安稳,眠浅易醒,醒后能复睡;舌质正红、尖边较红,苔白底浮黄、边齿痕;脉较弦、稍欠流利,尺沉。
守二诊方,红花改为7g,加紫荆皮10g止痒透疹。
12剂。
随诊头痛未再发作。
4…讨论
《景岳全书》云:“凡胎孕不固,无非气血损伤之病,盖气虚则提摄不固,血虚则灌溉不周,所以多致小产。
”患者为中年女性,小产后形成气血不足的体质,加之坠胎后摄生不慎,短时间再次怀孕,由于气血不足以濡养胎儿,进而屡次怀孕后均出现胚胎停育,而坠产伤胎进一步耗伤气血,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气血更虚。
此次缘于小产洗头后,风寒之邪乘虚而入发为头痛。
正如内经云:“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即为此理。
肝血不能濡养双目,視物模糊,发为血之余,血亏不能濡养头发故白发增多。
风寒之邪凝滞局部经脉则头痛喜温恶风;若单纯瘀血内阻应当为刺痛拒按且夜间明显,正因患者血虚夹实,所以表现出刺痛而喜温不拒按。
临床上纯实证病人多表现为疼痛剧烈且拒按,纯虚证的病人往往表现为隐痛而喜温喜按,虚实夹杂以虚为主的病人,触诊多表现为初按疼痛拒按,久按反觉舒。
患者脉弦细,欠流利。
脉细主血虚;弦主肝病,主风,主痛证;欠流利(参照姚梅龄教授主编的《临证脉学十六讲》,欠流利为涩脉的一种)主瘀血凝滞[3],寸部较旺主病位在上;舌质暗红主血瘀,苔白底浮黄为风寒郁热。
女子以肝为先天,以血为用,肝主藏血,开窍于目;肝为刚脏,主升主动,主气为风,风性开泄,易袭阳位,而“高巅之上,惟风可到”,厥阴之脉会于巅顶,故本病病位在足厥阴肝经,以经脉为主。
本病病机是产后气血亏虚,脑脉失养,外加感受风寒,风寒凝滞厥阴经脉,络道不通;本病病性为虚实夹杂。
以益气活血,养血祛风为法。
由八珍汤化裁,方中当归、白芍、生地、川芎养血祛风,党参、白术、甘草健脾益气;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因患者舌苔白底浮黄,考虑风寒郁热,四君子汤中茯苓改土茯苓,清补兼施。
加用小剂量藁本,一取其辛温雄壮
之力,又善行巅顶,引药上行,直达病所;二为考虑患者体质虚弱,芳香辛散药有耗气血之弊,中病即可。
全方补而不滞,行而不攻,共奏益气养血,活血化瘀,祛风散寒之功,终以巅顶小汗出而解。
5…结语…
当今生活和工作压力的增大以及产后调理不当等各方面因素,产后头痛的患者在临床上逐渐增多,其中以中青年为高发人群,且多发于妇女小产或流产之后,往往伴有产后小腹疼痛不适、情绪异常等症状,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4]。
气血亏虚是产后头痛致病主因,风寒之邪及瘀血是本病发生的关键;辨证产后头痛时应当本着“勿拘泥于产
后,亦勿忘于产后”的原则,以益气补血为基本大法,贯穿病程的始终,但用药须防滞邪、助邪之弊;并结合头痛的部位加入引经药,使药物直达病所,增强疗效。
总之在具体的治疗中当因人而异,随证加减,“勿犯虚虚实实之戒”。
参考文献
[1]张玉珍.中医妇科血[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7:18.[2]李冀.方剂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133.
[3]姚梅龄.临证脉学十六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137-143.
[4]黄艳.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产后头痛气血亏虚证40例临床观察[J].
中医药导报, 2013, 19(8):102.
(收稿日期:2018-09-16)编辑:王河宝
…★叶华1…胡樱2(1.江西中医药大学…摘要:妇科血证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治疗难度大,次行分段诊刮术,未取得明显疗效,仍有反复阴道出血,诊治了大量妇科血证患者,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姚芷龄;清肝止淋汤;经期延长;性交后出血中图分类号:R271.12……文献标识码:A
姚芷龄老师从事中医临床、科研及教学数十载,早期随其父姚荷生先生行医,临床经验丰富,尤擅治疗妇女月经不调、闭经、不孕症、前庭大腺脓肿(非手术)、盆腔炎等疾病。
姚师精于脉诊、问诊,注重四诊合参、辨证论治,治疗妇科疾病,注重调补肝肾、补养气血、治肝扶脾、清热除湿。
清肝止淋汤是妇科常用的经典方剂之一,源于《傅青主女科》,原方主补肝之血,清肝热以利脾湿,赤带之为病,火重而湿轻也。
方中白芍、当归、阿胶、红枣养血补肝柔肝;生地黄、牡丹皮清肝凉血;黑豆、生地黄补肾益肝;黄柏、川牛膝清热利湿,引火下行;香附理气调血。
姚师常教导曰:“方无定方,法无定法,诊治疾病时需因人而异,仔细辨证,四诊合参,整体论治,灵活运用经方,不应拘泥于单方单
增生。
行诊刮治疗后3个月经期正常(30d 一潮,7d 干净,无血块,色鲜红)。
之后又出现月经经期
延长、经期紊乱、经行腹痛。
2015年下半年开始出现经行延长,曾出现1次1月不尽,曾经期D3腹痛明显,2017年5月自行服用宫血宁、妇炎康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