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北京市东城区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2018-2019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
试卷上答题无效。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
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
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
第II 卷(非选择题)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完成下列小题。
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余方服务教育部,开学日曾有所贡献于同校。
诸君多自预
科毕业而来,想必闻知。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况时阅数载,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
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一曰抱定宗旨。
诸君来此求学,必有一定宗旨,欲知宗旨之正大与否,必先知大学之性质。
今
人肄业专门学校,学成任事,此固势所必然。
而在大学则不然,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外人每指摘本校之腐败,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故毕业预科者,多入法科,入文科者甚少,入理科者尤少,盖以法科为干禄之 ① 也。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
惟问其官阶之大小。
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也。
现在我国精于政法者,多入
政界,专任教授者甚少,故聘请教员,不得不聘请兼职之人,亦属不得已之举。
究之外人指摘之当否,姑不具论,然弭谤莫如自修,人讥我腐败,而我不腐败,问心无愧,于我何惧损?果欲达其做官发财之目的,则北京不少专门学校,入法科者尽可肄业于法律学堂,入商科者亦可投考商业学校,又何必来此大学?所以诸君须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入法科者,非为做官;入商科者,非为致富。
宗旨既定,自趋正轨,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 ② 。
若徒志在做官发财,宗旨既乖,趋向自异。
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惟争分数之多寡;试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光阴虚度,学问毫无,是自误也。
且辛亥之役,吾人之所以革命,因清廷官吏之腐败。
即在今日,吾人对于 轴多不满意,亦以其道德沦丧。
今诸君苟不于此时植其基,勤其学,则将来万一因生计所迫,出而任事,但任讲席,则必贻误学生;置身政界,则必贻误国家。
是误人也。
误己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故宗旨不可以不正大。
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一也。
二曰砥砺德行。
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
诸君肄业大学,当能束身自爱。
然国家之兴替,视风俗之厚薄。
流俗如此,前途何堪设想。
故必有卓绝之士,以身作则,力矫颓俗。
诸君为大学学生,地位甚高,肩此重任, ③ ,故诸君不惟思所以感已,更必有以励人。
苟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已且为人轻侮,更何足以感人。
然诸君终日伏首案前,营营攻苦,毫无娱乐之事,必感身体上之苦痛。
为诸君计,莫如以正当之娱乐,易不正当之娱乐,庶于道德无亏,而于身体有益。
诸君入分科时,曾填写愿书,遵守本校规则,苟中道而违之,岂非与原始之意相反乎?故品行不可以不谨严。
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二也。
三曰敬爱师友。
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
至于同学共处一室,尤应互相亲爱,庶可收切磋之效。
不惟开诚布公,更宜 ④ ,盖同处此校,毁誉共之。
同学中苟道德有亏,行有不正,为社会所訾詈,己虽规行矩步,亦莫能辨,此所以必互相劝勉也。
余在德国,每至店肆购买物品,店主殷勤款待,付价接物,互相称谢,此虽小节,然亦交际所必需,常人如此,况堂堂大学生乎?对于师友之敬爱,此余所希望于诸君者三也。
余到校视事仅数日,校事多未详悉,兹所计划者二事:一曰改良讲义。
诸君既研究高深学问,自与中学、高等不同,不维侍教员讲授,尤赖一己潜修。
以后所印讲义,只列纲要,细微末节,以及精旨奥义,或讲师口授,或自行参考,以期学有心得,能裨实用;二曰添购书籍。
本校图书馆书籍虽多,新出者甚少,苟不广为购办,必不足供学生之参考。
刻拟筹集款项,多购新书,将来典籍满架,自可旁稽博采,无虞缺乏矣。
今日所与诸君陈说者只此,以后会晤日长,随时再为商榷可也。
1.请选择合适的词语补到文中的空缺处,使得语义连贯、恰当。
(填写序号即可)( )
此卷只装订不密封
班级
姓
名
准考
证号
考场
号
座
位号
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① ② ③ ④
A .容有底止
B .终南捷径
C .高山仰止
D .道义相勖 E. 责无旁贷
2.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作者指出北大多年来的弊端,即学生多抱做官发财之目的来,教师聘任则只问其官阶大小。
B .作者批评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他认为败坏德行之事比比皆是,若非德行根基牢固的人,极少有不被这种风气污染的。
C .作者认为学生们应敬爱教职员工。
因为这些人为学生们服务,为了获得更好的服务,应该对他们有礼貌。
D .本文作于汉语由文言向白话过渡时期,用浅显易懂的文言写成,简洁凝练中透着文言特有的古朴典雅。
3.作为演讲辞,恰当的表现手法能增添语言的感染力。
本文多处使用了反问的修辞,请任选一处,谈谈这种手法的表达效果。
4.据报道,不少在校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就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打工赚钱,甚至有的中途辍学做起了微商,而且收入不菲。
请你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在校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工作赚钱的看法。
阅读《小狗包弟》,完成下列小题。
①一个多月前,我还在北京,听人讲起一位艺术家的事情,我记得其中一个故事是讲艺术家和狗的。
据说艺术家住在一个不太大的城市里,隔壁人家养了小狗,它和艺术家相处很好,艺术家常常用吃的东西款待它。
“文革”期间,城里发生了从未见过的武斗,艺术家害怕起来,就逃到别处躲了一段时期。
后来他回来了,大概是给人揪回来的,说他“里通外国”,是个反革命,批他,斗他,他不承认,就痛打,拳打脚踢,棍棒齐下,不但头破血流,一条腿也给打断了。
批斗结束,他走不动,让专政队拖着他游街示众,衣服撕破了,满身是血和泥土,口里发出呻唤。
认识的人看见半死不活的他,都掉开头去。
忽然一只小狗从人丛中跑出来,非常高兴地朝着他奔去。
它亲热地叫着,扑到他跟前,到处闻闻,用舌头舐舐,用脚爪在他的身上抚摸。
别人赶它走,用脚踢,拿棒打,都没有用,它一定要留在它的朋友的身边。
最后专政队用大棒打断了小狗的后腿,它发出几声哀叫,痛苦地拖着伤残的身子走开了。
地上添了血迹,艺术家的破衣上留下几处狗爪印。
艺术家给关了几年才放出来,他的第一件事就是买几斤肉去看望那只小狗。
邻居告诉他,那天狗给打坏以后,回到家里什么也不吃,哀叫了三天就死了。
②听了这个故事,我又想起我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
是的,我也养过狗,那是1959年的事情,当时一位熟人给调到北京工作,要将全家迁去,想把他养的小狗送给我,因为我家里有一块草地,适合养狗的条件。
我答应了,我的儿子也很高兴。
狗来了,是一条日本种的黄毛小狗,干干净净,而且有一种本领:它有什么要求时就立起身子,把两只前脚并在一起不停地作揖。
这本领不是我那
位朋友训练出来的。
它还有一位瑞典旧主人,关于他我毫无所知。
他离开上海回国,把小狗送给接受房屋租赁权的人,小狗就归了我的朋友。
小狗来的时候有一个外国名字,它的译音是“斯包弟”。
我们简化了这个名字,就叫它做“包弟”。
③包弟在我们家待了七年,同我们一家人处得很好。
它不咬人,见到陌生人,在大门口吠一阵,我们一声叫唤,它就跑开了。
夜晚篱笆外面人行道上常常有人走过,它听见某种声音就会朝着篱笆又跑又叫,叫声的确有点刺耳,但它也只是叫几声就安静了。
它在院子里和草地上的时候多些,有时我们在客厅里接待客人或者同老朋友聊天,它会进来作几个揖,讨糖果吃,引起客人发笑。
日本朋友对它更感兴趣,有一次大概在1963年或以后的夏天,一家日本通讯社到我家来拍电视片,就拍摄了包弟的镜头。
又有一次日本作家由起女士访问上海,来我家做客,对日本产的包弟非常喜欢,她说她在东京家中也养了狗。
两年以后,她再到北京参加亚非作家紧急会议,看见我她就问:“您的小狗怎样?”听我说包弟很好,她笑了。
④我的爱人萧珊也喜欢包弟。
在三年困难时期,我们每次到文化俱乐部吃饭,她总要向服务员讨一点骨头回去喂包弟。
⑤1962年我们夫妇带着孩子在广州过了春节,回到上海,听妹妹们说,我们在广州的时候,睡房门紧闭,包弟每天清早守在房门口等候我们出来。
它天天这样,从不厌倦。
它看见我们回来,特别是看到萧珊,不住地摇头摆尾,那种高兴、亲热的样子,现在想起来我还很感动,我仿佛又听见由起女士的问话:“您的小狗怎样?” ⑥“您的小狗怎样?”倘使我能够再见到那位日本女作家,她一定会拿同样的一句话问我。
她的关心是不会减少的。
然而我已经没有小狗了。
⑦1966年8月下旬红卫兵开始上街抄“四旧”的时候,包弟变成了我们家的一个“大包袱”,晚上附近的小孩时常打门大喊大嚷,说是要杀小狗。
听见包弟尖声吠叫,我就 ① ,害怕这种叫声会把抄四旧的红卫兵引到我家里来。
⑧当时我已经处于半靠边的状态,傍晚我们在院子里乘凉,孩子们都劝我把包弟送走,我请我的大妹妹设法。
可是在这时节谁愿意接受这样的礼物呢?据说只好送给医院由科研人员拿来做实验用,我们不愿意。
以前看见包弟作揖,我就想笑,这些天我在机关学习后回家,包弟向我作揖讨东西吃,我却暗暗地流泪。
⑨形势越来越紧。
我们隔壁住着一位年老的工商业者,原先是某工厂的老板,住屋是他自己修建的,同我的院子只隔了一道竹篱。
有人到他家去抄“四旧”了。
隔壁人家的一动一静,我们听得清清楚楚,从篱笆缝里也看得见一些情况。
这个晚上附近小孩几次打门捉小狗,幸而包弟不曾出来乱叫,也没有给捉了去。
这是我六十多年来第一次看见抄家,人们拿着东西进进出出,一些人在大声叱骂,有人摔破坛坛罐罐。
这情景实在可怕。
十多天来我就睡不好觉,这一夜我想得更多,同萧珊谈起包弟的事情,我们最后决定把包弟送到医院去,交给我的大妹妹去办。
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肚皮的包弟。
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
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我就这样可耻地开始了十年浩劫中逆来顺受的苦难生活。
一方面责备自己,另一方面又想保全自己,不要让一家人跟自己一起堕入地狱。
我自己终于也变成了包弟,没有死在解剖桌上,倒是我的幸运……
⑾整整十三年零五个月过去了。
我仍然住在这所楼房里,每天清早我在院子里散步,脚下是一片衰草,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
隔壁房屋里增加了几户新主人,高高墙壁上多开了两堵窗,有时倒下一点垃圾。
当初刚搭起的葡萄架给虫蛀后早已塌下来扫掉,连葡萄藤也被挖走了。
右面角上却添了一个大化粪池,是从紧靠着的五层楼公寓里迁过来的。
少掉了好几株花,多了几棵不开花的树。
我想念过去同我一起散步的人,在 ② 的时节,她常常弯着身子,或者坐在地上拔除杂草,在午饭前后她有时逗着包弟玩……我好像做了一场大梦。
满园的创伤使我的心仿佛又给放在油锅里熬煎。
⑿这样的熬煎是不会有终结的,除非我给自己过去十年的苦难生活作了总结,还清了心灵上的欠债。
这绝不是容易的事。
那么我今后的日子不会是好过的吧。
但是那十年我也活过来了。
⒀即使在“说谎成风”的时期,人对自己也不会讲假话,何况在今天?我不怕大家嘲笑,我要说: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
1981年1月4日
5.根据给出的拼音,在横线上写出词语。
(1)dǎn zhàn xīn jīng (2)lù cǎo rú yīn
6.作者在第①段记叙了一位艺术家和邻居家小狗的故事,写这个内容的作用是什么?
7.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具体含义。
(1)真是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
(2)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
8.第⑾段对现在居住环境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9.作者在文中向一只小狗道歉,但也有人认为作者所为是出于对自已和家人的保护,无需道歉。
你对此有什么看法?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
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
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
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
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为何.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哙拜谢,起,立而饮之。
项王曰:“赐之彘肩。
”则与一生彘肩。
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
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
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
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
”樊哙从良坐。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二)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时独沛公与张良得入坐,樊哙在营外,闻事急,乃持铁盾入到营。
营卫止哙,哙直撞入,立帐下。
项羽目之,问为谁。
张良曰:“沛公参乘樊哙。
”项羽曰:“壮士。
”赐之卮酒彘肩。
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
项羽曰:“能复饮乎?”哙曰:“臣死且不辞,岂特卮酒乎!且沛公先入定咸阳,暴师..霸上,以待大王。
大王今日至,听小人之言,与沛公有隙,臣恐天下解,心疑大王也。
”项羽默然。
沛公如厕,麾樊哙去。
是日微樊哙奔入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节选自《史记·樊郦滕灌列传》) 10.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刑人如恐不胜:..胜:经得住 B .窃.为大王不取也:窃:谦辞,私下 C .沛公起如.厕:如:往 D .暴师..霸上:暴师:军队在外餐风宿露 11.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 .客何为.者/嘉为.先言于秦王 B .臣死且.不避/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C .劳苦而.功高如此/侣鱼虾而.友康鹿
D .因.招樊哙出/或因.寄所托
12.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 .哙遂人,披帷西向立,嗔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译:樊哙终于进了军帐,身披战袍,在西侧站定,瞪眼看着项王,头发竖起来,眼眶都裂开了。
B .今沛公先破泰人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人与非常也。
译:如今沛公最先攻破秦国进入咸阳,一丝一毫都不敢碰,把皇宫封闭起来,将部队带回霸上,等待大王到来。
所以派遗将官把守关门,为的是防备其他盗贼进出和意外的变故。
C .项羽既飨军士,中酒,亚父谋欲杀沛公,令项庄拔剑舞坐中,欲击沛公,项伯常屏蔽之。
译:项羽设宴犒赏军中将士,饮酒半酣时,亚父范增想谋杀沛公,命令项庄拔剑在席前起舞,想乘机击杀沛公,而项伯却一再挡在沛公的前面。
D .是日微樊哙奔人营诮让项羽,沛公事几殆。
译:这一天若不是樊哙闯进大营责备项羽,沛公的事业几乎就完了。
13.下列对文段(一)(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项庄执行刺杀刘邦任务时,总是心慈手软再加上项伯的保护,所以未能把刘邦刺死。
B .有关樊哙闯帐过程的记叙和描写,主要表现了樊哙租鲁莽撞的特点。
C .项羽面对闯帐的樊哙心生畏惧,为了缓和气氛,赏赐樊哙美酒和彘肩。
D .在鸿门宴上,张良和樊哙帮助刘邦解围,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从侧面表现了刘邦善于用人的特点。
14.两个文段均对樊哙进行了描写,你更喜欢文段(一)还是文段(二)中的相关描写呢?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阐明理由。
三、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西洲曲
南朝乐府
忆梅下西洲,折梅寄江北。
单衫杏子红,双鬓鸦雏色。
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
日暮伯劳①飞,风吹乌臼树。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②。
开门郎不至,出门采红莲。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
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置莲怀袖中,莲心彻底红。
忆郎郎不至,仰首望飞鸿。
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
楼高望不见,尽日栏杆头。
栏杆十二曲,垂手明如玉。
卷帘天自高,海水摇空绿。
海水梦悠悠,君愁我亦愁。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注:①伯劳:鸟名,仲夏始鸣,喜欢单栖。
②翠钿:用翠玉做成或镶嵌的首饰。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女子回忆起以前曾和情郎在梅下相会的情景,因而想到附近的西洲去折一枝梅花寄给在江北的情郎。
B .天色晚了,伯劳鸟飞走了,晚风吹拂着乌臼树,女子打开家门没有看到情郎,便出门去采莲。
C .秋天的南塘里女子摘着莲子,思念的情郎还没来,女子抬头望向天上的鸿雁,走上高高的楼台遥望情郎却望不到。
D .情郎此时也在思念女子,托南风传递自己对女子的情意,并传递自己希望在西洲与女子团聚的愿望。
16.下列对本诗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整首诗通过西洲游乐、开门迎郎、出门采莲、登楼望郎、凭栏苦候等场景,展现了女子盼望与情郎相聚的心情。
场景变化中,情感流动缠绵。
B .早春时节可“折梅”,春夏之交穿“单衫”,仲夏之时“伯劳飞",于初秋“采红莲”,值仲秋“弄莲子”,到深秋“望飞鸿”。
诗中巧妙地运用民间丰富的词语,表明了季节的变换。
C .“树下即门前……出门采红莲"四句诗中,四个“门”字强化了女子急切盼望情郎的到来,而不时从门缝向外张望的焦虑心情。
D .古代有鸿雁传书的传说,“仰首望飞鸿”中暗含着女子盼望情郎音讯的意思“鸿飞满西洲”,则表达了女子得到情郎音讯后的激动心情。
17.“莲",又名荷、芙蓉等,在古诗中有着丰富的意蕴。
下列这些诗句中的“莲”与本诗中的“莲”所寓意蕴相似的一项是( )
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A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屈原《离骚》)
B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王昌龄《采莲曲》
C .涉江采芙蓉,兰泽多芳草。
采之欲遗谁?所思在远道。
(《涉江采芙蓉》)
D .笑指白莲心自得,世间烦恼是浮云。
(赵嘏《赠天卿寺神亮上人》)
莲的心事
席慕容
我
是一朵盛开的夏荷
多希望
你能看见现在的我
风霜还不曾来侵蚀
秋雨还未滴落
青涩的季节又已离我远去
我已亭亭 不忧 亦不惧
现在 正是
最美丽的时刻
重门却已深锁
在芬芳的笑靥之后
谁人知我莲的心事
无缘的你啊
不是来得太早 就是
太迟
18.有人说,“莲”的心事,实则也是个女子的心事。
如果这首诗中的“莲”代表的是一个女子,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这首诗与《西洲曲》中女子形象的不同点。
四、句子默写
19.在横线处写出诗文原句。
①羁鸟恋旧林,____________。
开荒南野际,____________。
(陶渊明《归园田居》)
②大漠风尘日色昏,____________。
前军夜战洮河北,____________。
(王昌龄《从军行》 ③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水光接天。
(苏轼《赤壁赋》)
④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____________;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____________?(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五、命题作文 20.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题,写一篇文章。
不少于700字。
题目一:《边城》中关于端午节的记叙和描写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没有传统节日里的难忘记忆呢?请以“犹记那个 节”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内容具体,情节生动,有细节描写。
题目二: 《论语》中有许多关于“勇”的论述,如: (1)子曰:“见义不为,无勇也。
”《论语·为政》 (2)子曰:“勇而无礼则乱。
”《论语·泰伯》 (3)子曰:“仁者必有勇。
”《论语·宪问》 (4)子曰:“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这些论述引发了你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以“说‘勇’”为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自选角度,观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
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BatchDoc-Word 文档批量处理工具 2018-2019学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一上学期期末检测
语 文 答 案
1. BAED
2. C
3. 在论述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时,蔡元培说“误已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
这句反同引得听众反躬自省,促使在场的学子们思考本心为何,而若不孜孜求学其结果如何。
既然不能承受如此惨烈的结果,自然就要抱定求学之宗旨了。
蔡校长用此等反问语气,强烈地表达了不求学的恶果,且发人深省。
4. 略
【解析】
1.此题考核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答题时注意明确词语的含义,然后比对给出的句子,看使用是否合乎语境,容有底止:指或许能相当深;终南捷径:比喻最近便的升官门路,也泛指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道义相勖:指在道义上相互劝勉;责无旁贷: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根据语境①前面是“盖以法科为干禄”用“终南捷径”。
②前面是“则其造诣”,用“容有底止”;③前面是“肩此重任”用“责无旁贷”;④前面是“不惟开诚布公”用“道义相勖”。
2.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
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B 项,“为了获得更好的服务,应该对他们有礼貌”错误,原文“教员之教授,职员之任务,皆以图诸君求学便利,诸君能无动于衷乎?自应以诚相待,敬礼有加”,应该怀一种感恩之心。
故选B 。
3.此题考核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方法能力,考纲规定的常用的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和反复,有人也把对比列入到修辞的行列,注意明确修辞的特征,然后具体的区分,此题主要考核反问的修辞,答题时先找到反问句,反问是答案在其中,其效果为可以加强语气,发人深思,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增强文中的气势和说服力,为文章奠定一种激昂的感情基调。
如“误已误人,又岂本心所愿乎?”其效果为强烈地表达了不求学的恶果,且发人深省。
4.此题考核探究能力,要求结合文章谈谈对在校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工作赚钱的看法。
答题时注意先明确手法,然后明确原因,此文不赞通过在北大学习采用不正当的手段赚钱升官,而大学生要视具体情况分析,有的是家庭情况,有的还要增加锻炼的机会等。
答题时注意辩证的分析,只要言之成理,自圆其说即可。
【点睛】
考纲规定的常用的修辞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借代和反复,有人也
把对比列入到修辞的行列,注意明确修辞的特征,然后具体的区分。
答题时一般先明确手法,再解释文中是如何运用的,最后分析效果。
5. (1)胆战心惊 (2)绿草如茵 6. 从内容看,写艺术家与狗的故事,点明了事情发生的时代背景,为全文奠定了悲伤的感情基调;从手法看,前一个故事写狗的思诚,后个故事写人的背弃。
两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下文作者自责忏悔的原因;从结构看,以艺术家与狗的故事引出自己与狗的故事。
7. (1)指小狗在家时给“我”带来的担心。
(2)指“我”出于自私而抛弃小狗后内心的自责与愧疚。
8. 写出“文革”后院子的衰败、残破、荒芜,暗示出“文革”对生活的破坏;“竹篱笆换成了无缝的砖墙”等描写含蓄地写出人们多了一层隔膜,多了一份冷漠,批判"文革”对人们心灵的扭曲残害。
9. 与那些在十年浩劫中出卖亲友、落并下石之人相比,作者所为确实可以理解。
但狗对于主人忠诚至死,而人却不能保护自己的狗、甚至为了自保而舍奔另一个可爱的生命。
这样的人性是巴金不能容忍的。
他的道就是对人性弱点的鞭挞,是对那个特殊时期的批判与揭露。
美好的事物被毁灭,何况一只小狗。
因此作者的道歉是有意义、有价值的,对于新时代的人们是需要的。
【解析】 5.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重点注意音同形异字的写法。
如战、茵的写法。
6.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某情节的作用的能力,可从交代人物活动的环境;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为后面情节发展做铺垫或埋下伏笔;照应前文;线索或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主旨或深化主题等角度分析,答题模式一般为:某某情节(事物)在文中有……作用,突出了……,表现了……,此题要求分析作者在第①段记叙了一位艺术家和邻居家小狗的故事的作用,可从内容、结构和手法的角度分析,从结构看由艺术家的狗因此自己的狗;从内容看,交代社会环境,通过艺术家对待狗的态度和后文我对待狗的态度进行对比,表明我忏悔的原因。
7.此题考核分析文中的词语的含义的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必须透过词语的表面义体味其深刻的内涵: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即寻找它的本体;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旬寻找释义。
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