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云南十八怪(2017.0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第十七怪:这边下雨那边晒
这句话是用来形容云南 特殊的地理位置与十里不同 天的多变气候的。相差十里 便会有不同的天气景象,而 同一座山的两面也是一面艳 阳天,一面雨倾蓬。
云南第十八怪:姑娘四季把花戴
1、“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临江仙》 —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 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 在,几度夕阳红。
云南第十二怪:鞋子后面多一块
少数民族妇女在绣花 鞋后面,用布巧做鞋曳, 上面绣花精心点缀。既美 观又有挡灰挡泥的实用价 值。
云南第十三怪:火车没有汽车快
由于有许多高山峡谷, 所以云南境内的铁路坡度很 大、弯道较多,使得火车的 速度特慢,形成了火车没有 汽车快的独特景观。
云南第十四怪:脚趾常年都在外
咪依鲁知道后,她不愿出逃,连累父母亲。第三天——农 历二月初八,她打定了主意,含泪告别了父母,从山上采来一 朵白花戴在头上,便只身一人上“天仙园”去了。 查列若从山上打猎回来,听说咪依鲁进了“天仙园”,怒 火难按。他在自己身上绑了七把快刀,手持弓箭,朝“天仙园” 冲去。土司的家丁见状吓得东躲西藏。查列若终于找到了死去 的咪依鲁,他悲愤欲绝抱着她走出“天仙园”,来到昙华山。 他边走边哭边呼唤着咪依鲁的名字。他哭干了泪水,两眼流出 鲜血,鲜血一滴滴地把昙华山上的马缨花染红了。从此,昙华 山春天开放的马缨花变成了血红色。
云南第六怪:背着娃娃谈恋爱
一说先结婚后恋爱,二说结了婚还能恋爱,三说背着弟妹去谈 恋爱。主要是讲某些少数民族地区。
云南第七怪:四季服装同穿戴
云南地区气候多变, 夏天不热冬天不寒,白 天和晚上的温差较大, 可以说是冷热瞬变,在 街上四季服饰随处可见, 长的、短的、厚的、薄 的,颜色艳丽,绚丽多 彩。
云南第二怪:草帽当锅盖
草帽是戴在头顶上的东西,晴天 遮阳,阴天避雨。一般由稻草、麦秆、 竹条等编制而成。草帽代表着广大农 村辛勤劳动的农民和农业和畜牧业, 象征着广大老百姓的辛勤劳动 。 锅盖往往是铁制、铝制、木制、 铜制等,其功能主要是不使热气散开, 不让灰尘进入。 因锅盖的形状酷似草帽,上尖 下宽形如圆锥体,在“形”上符合了 草帽特征;再看其材料,用茅草编织 而成,因此在质上也符合草帽特征。 据说草锅盖里的饭菜比金属锅盖 香。
2、方便计算,交易简单
不以个算、也不计斤两,而是以串论价。规格一般是10个一 串,也有6个一串或8个一串等规格。鸡蛋不是被草包得鸡蛋也并 非被包得严丝合缝,而是有意裸露出部分,让买者能看清楚鸡蛋 的大小、好坏等,从而买的放心、买得明白。在现代商业社会中, 对于散装的物品的 交易计量大致为两类,固体类的称重量,液体 类的计容量,而且越来越追求计量的准确无误,在云南的不少地 方和少数民族中,传统古朴的交易计量方法五花八门,其共有的 特点就是交易直观、成交快速,凭经验感觉计量论价,买卖双方 都不过于斤斤计较,大概就行。这个大概是过去以物易物的遗风 犹存。
最后两句道出了作者对昆明的感受。可谓“春城”二字呼之欲 出。人们常用此两句来形容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和美景。
杨慎在《春望三绝》中写道:
春城风物近元宵,柳亚帘栊花覆桥。
欲把归期卜神话,紫姑灯火正萧条。
春城的风景、物品意味着元宵节马上就要到了,柳条像低垂 的帘子,盛开的鲜花覆盖着桥。自己就要像传说中的紫姑一样凄 惨地在异国他乡度过元宵节了。 在这首诗中,杨慎把昆明的神韵风采归纳为了“春城”。这 被认为是把昆明称作春 城的第一次。
4、花与民族服饰
5、马缨花的传说
很久以前,昙华山出了个名叫咪依鲁的姑娘,她长得像鲜花一样 美丽,她会唱很多彝家调子,她绣的花草鸟兽都活灵活现的。一天, 她在山上放羊遇到了恶狼,幸得青年猎人查列若及时赶到,打死了恶 狼,救了羊群。咪依鲁感激他的救助,便摘下一朵白色的马缨花送给 查列若。猎人接花后,又把这朵花插在咪依鲁头上。他们两人从此相 爱了。 且说当时昙华山住着一个残暴的土司,他早对咪依鲁垂涎三尺, 意欲霸占她,但遭到姑娘的拒绝。当他得知咪依鲁和查列若相爱后, 更是气急败坏。于是、他设下毒计,让人修建了一座“天仙园”谎称 请来仙女教姑娘们织布绣花。就在咪依鲁和查列若订亲这天,土司派 人告诉她母亲:“天仙园”选中了咪依鲁,必须在三天之内送去。
白发渔樵江渚(zhǔ )上, 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1488—1559)明代 文学家,字用修,号升庵, 四川新都人。
杨慎在《滇海曲》十二首,其中一首写道:
苹香波暖泛云津,渔枻樵歌曲水滨。 天气常如二三月,花枝不断四时春。
前两句描绘出了云津的一派春意盎然景象与一派诗情画意。云津 (今昆明得胜桥一带)码头货船云集,暖暖的河水散发出热气,水草 散发着幽香,船桨的声音伴着歌声,回荡在岸边。
“新媳妇难当”——在旧社会人们普遍有这种看法。但也有
些新媳妇在令人作难的处境中找到了办法,应付了难局,使得事 情的发展带有戏剧性,甚至富有诗趣,象王建的新嫁娘诗所写的 即属于此类。这也是唐代社会封建礼教控制相对放松,妇女们的 巧思慧心多少能够得以表现出来的一种反映。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古代女子嫁后的第三天,依照习俗 要下厨房做菜。“三日”,正见其为“新嫁娘”。“洗手作羹汤”, “洗手”标志着第一次用自己的双手在婆家开始她的劳动,表现新媳 妇郑重其事,力求做得洁净爽利。但是,婆婆喜爱什么样的饭菜,对 她来说尚属未知数。因此,细心、聪慧的媳妇,想事先掌握婆婆的口 味,要让第一回上桌的菜,就能使婆婆满意。
云南第八怪:蚂蚱能做下酒菜
云南许多地区的人都有 吃虫的爱好,变害虫为佳 肴,化昆虫为美味,所以 蚂蚱、蝗虫等,都因为油 煎之后,焦脆鲜香,而成 为了美味的下酒菜。
云南第九怪:姑娘喊老太
云南一些地方(滇中 地区),把“小姑子”、 “小胰子” 称做“姑太” 或“姨太”,还往往在前 面冠于“老”字。 小姑子和小胰子有的 往往还没有结婚。
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栓着卖
老乡们为了便于买主携带所购买的鸡蛋,又不被碰 坏,便以竹蔑或麦草贴着蛋壳编,每个都隔开,十个为 一串,可以挂在墙上,想吃的时候便吃几个拿几个。
据说,红河州元阳县、绿春县、金平县等县的山区地带,“鸡蛋 用草栓着卖”的现象随处可见。
1、携带方便,安全可靠
云南的山路十八弯
云南的乡村集市
杜鹃花——俗称映山红、马樱花、山石榴、山枇杷等
据统计,全世界有杜鹃花850多种,我国就有650余种,而仅 云南省就有400多种,占世界总数的一半以上。云南以滇西高山地 区分布的种类最为丰富,尤其是在海拔2400--4000米的高山冷湿 地带。多种常绿杜鹃如黄杯杜鹃、白雪杜鹃、团花杜鹃、宽种杜 鹃等各色杜鹃花,常成密集的杜鹃花灌木丛,甚至有连绵10多公 里的杜鹃花"花海"的奇观。因它绚烂的花形花色,被白居易赞为: "花中此物似西施,芙蓉芍药皆嫫母",故杜鹃有"花中西施"之美 誉。
2、云南特色小吃——腾冲大救驾
据传,清初,吴三桂率清军打进昆明,明朝永历皇帝逃往滇 西,清军紧追不舍。农民起义军大西军领袖李定国命大将靳统武 护送永历皇帝至腾冲,当时天色已晚,此一行人走了一天山路, 疲惫不堪,饥饿难忍。找到一处歇脚之地后,主人图快,炒了一 盘饵送上。永历皇帝吃后赞不绝口地说:“炒饵救了朕的大驾。” 从此,腾冲炒饵改名为“大救驾”。
报春花不娇不奢、朴素大方,其生长环境不需要特殊的 条件,只要有立锥之地便可生存。更为可贵的是它能在冰雪之 中吐蕾开花,迎风傲雪向人们传递春天到来的信息,所以人们 把它比作春天的信使是当之无愧的。全世界拥有报春花500余种, 我国产300余种,云南占160多种,有紫花报春、石岩报春、山 丽报春、滇北球花报春、中甸报春、锡金报春、雪山报春、铁 梗报春等品种。
3、彝族的插花节
在云南,每年农历二月初八的楚雄大姚昙华山彝族插花 节。是时,漫山遍野的马缨花如山火般怒放,人们欢天喜地 把花采回家来,不仅男女老少人人都戴花,而且门头上、窗 户上、房里房外,只要能插花的地方都插上马缨花。连牛头 上、马身上也都戴上花。一时间,花天花地,花山花海,无 人不花,无处不花,人们用花来祈求吉祥幸福。
2、云南花的品种、种类
云南的花,不能用朵、用株或者用盆来计算,也不能用片、用 块或用园来估量。云南的花,一旦开疯了,要一公里一公里地去丈 量,要一山一山地来计算,那是真正的满山遍野。 云南的花,不在 乎人的欣赏和赞叹,三百六十五天,想开就开,一开就无边无际、 没完没了。云南的花开得大气,开得任性。 全国重要植物有2.6万种,云南就有1.3万种世界上的花云南基 本都有。其中八大名花分别为:山茶、杜鹃、报春、木兰、百合、 龙胆、绿绒蒿。
云南第五怪:粑粑叫饵块
云南产大稻米,特香糯,把大米蒸熟舂打后,揉制成长 条形的半成品,可炒吃、煮吃、蒸着吃,颜色白如雪,象内 地做的白米粑,当地称饵块。
1、饵块非粑粑
粑粑是一种方言称呼,中国许多地方都有这一方言音。粑粑 一般指饼类食物,据说粑粑是种类繁多的民间小吃。粑粑的适用 范围极广,几乎可以囊括所有的饼状食物,在前面加一个名词加 以区分就可以了。在前面冠以地名如“丽江粑粑”、“喜洲粑粑” 等;冠以原料名称如“麦面粑粑”、“包谷粑粑”、“洋芋粑粑” 等;冠以制作方法如“甩手粑粑”等。 饵块则专门用来称米饭舂制成的食物,并不将其称作粑粑。 饵块是云南特有的称谓。
山茶花——名列云南八大名花之首,为昆明市市花。
1963年, 郭沫若到昆明游览,看到云南山茶花后,多次赋诗赞美云南山茶花, 其中一首:“艳说茶花是省花,今来始见满城霞。人人都道牡丹好,我
道牡丹不及茶。”
马嘶花放的传说
冷艳争春喜灿然,山茶按潽甲于滇;
树头万朵齐吞火,残血烧红半边天。
报春花——顾名思义,给人们带来春天的喜讯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这是多么聪明、细心,甚至带有点
狡黠的新嫁娘!她想出了很妙的一招—让小姑先尝尝羹汤。为什么 要让小姑先尝,而不象 “画眉深浅入时无”,那样问丈夫?因为深
夜洞房里只有丈夫可问,而厨房则是小姑经常出入之所,羹汤做好之
后,要想得到能够代表婆婆的人亲口尝一尝,则非小姑不可。
云南第十怪:和尚可以谈恋爱
云南与几个信奉佛教的
国家接壤,而佛教国家的男
子上寺庙当和尚就像内地上 学读书或服兵役一样,到时
还可以还俗结婚生子,受其
影响,边民也穿和尚服谈恋 爱。
云南第十一怪:老太太爬山比猴快
云南多高山深谷,当地 的妇女们从小到老都勤劳 无比,爬山越岭、种地砍 柴都习以为常,因此练就 了一身矫健的身板与脚劲, 七八十岁的老人登山往往 如履平地。
云南才有十八怪,十人见了九人爱
云南因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区,受纬度位 置和垂直高差双重影响,气候类型多样,南方 是热带季风区形成的河谷盆地,东部是被形 容成“万紫千红永不凋”的冬暖夏凉气候。 云南还是中国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 除了汉族以外还聚居着有彝、白、壮、傣、纳 西、藏、瑶族等其他25个民族,占了全省总 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风貌,特殊的气候 状况,多彩的民族风情,奇特的风俗习惯,产 生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奇异现象。远方的 游人、匆匆的过客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 短暂的足迹并离开之后,他们所耳闻目睹的那 些奇闻异趣也逐渐流传开来,并每每被冠以怪 "字,也因而流传下"云南十八怪"、"云南二十 八怪"、"云南八十一怪"等说法。
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一盘菜
云南的许多地区, 天气较为炎热,终年 蚊蝇不绝,特别是野 地与牲畜圈里的蚊子 个头都比较大大,故 夸张说3个蚊子一盘菜。
云南第四怪:竹筒能当水烟袋
当地人抽烟所用的烟袋很像内地的吹火筒,只不过吹火筒 是往外吹,而它是往里吸,烟气经过水过滤,可以减低焦油的 浓度,味道更加清凉香醇。
云南到处崇山峻岭, 行路较不方便,爬山跑路 多了会有较多的脚汗,于 是就做成浅帮鞋,露出脚 趾,能够感到更加凉爽。
云南第十五怪:娃娃全由男人带
云南的妇女们历来勤 劳,所以很多外面的活都 由她们来干,而男子们相 对来说却比较清闲,大多 都呆在家里带孩子。
云南第十六怪:花生蚕豆数着卖
旧时滇省民风 多纯善,喜欢以物 易物,耻言商品交 易,故花生蚕豆等 物品都数堆卖,人 心就是秤一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