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早期党组织与四川早期党组织的发展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共早期党组织与四川早期党组织的发展对比
作者:崔一楠冯国元
来源:《学理论·下》2019年第04期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在早期四川的马克思主义传播的过程中,以王右木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持初心不改,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团结带领人民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使党组织应运而生。
这里以四川的党组织发展为脉络分析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发展。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四川组织;王右木
中图分类号:K26 ; 文献标志码:A ; 文章编号:1002-2589(2019)04-0128-02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离不开早期地方性组织的发展与支撑,离不开上海、北京、成都等地方早期党组织,更离不开各地社会主义青年团的传播与发展。
今天我们以四川早期党组织为重点,分析马克思主义在四川思想传播的影响力。
一、在川传播思想的萌芽:马克思主义读书会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在一些地区就已经有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传播马克思主义思想,并且成立了专门的早期党组织。
早期党组织是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和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北京共产党组织进行展开的。
上海中共早期党组织的成立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和上海的地理环境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新文化运动为上海的早期共产党组织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因为上海是新文化运动的发源地。
因为受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他们开始重视工农群众,逐渐认识到无产阶级力量的强大,并将他们作为马克思主义传播的主要群众基础,将他们作为马克思主义思想实施的中坚力量。
在此基础上,发起成立了中共上海早期党组织,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在陈独秀和李大钊的领导下商讨中国共产党的问题并协助翻译了《共产党宣言》等文章。
趁着上海党组织建立的热潮,北京党组织的建立也在着手进行。
同年十月,成立北京党组织,取名为“共产党小组”。
他们使用多种途径和各种方式,将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到工人群体中。
上海、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全国各个地方也都陆续开始建立早期的党组织,并有组织、有计划地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在四川并没有专门的党组织产生或者成立。
以王右木为代表的一批共产党人在四川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为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王右木在日本留学期间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从此开始研读各种流派的社会学著作和马克思主义著作,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期间,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革命斗争相结合。
回国后,王右木于1921年春天在成都建立了马克思主义读书会,这也是四川区域范围内首次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而形成规模的组
织。
该组织主要是解读经典原著,倡导人们阅读进步报刊和当前社会思潮的书籍。
读书会成员团体由单一的学生团体,逐渐发展为学生、教师、工人、进步的社会人士和商人的多样群体。
读书会成立之后,并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一群读书人的激烈讨论,更是将理论与自身的生活紧密结合,不论是花市还是茶馆,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正在积极开展声援学生和民众抵制日货的运动,开展宣传演讲,切合实际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思想。
马克思主义读书会的成立,吸引了大批的优秀知识分子,为四川以后建立早期的党组织奠定思想、群众和组织基础。
马克思主义读书会在真正意义上不算是一个党组织,但马克思主义读书会真正解放了人民的思想,更是发展了一批进步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在四川开始生根发芽。
二、在川首个中共党组织建立:中共成都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较短的时间内就成立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
起初,全国各地逐渐成立了地方社会主义青年团,但这些社会主义青年团只是雏形,并沒有形成健全的组织。
其中以陈独秀建立的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也以失败告终。
团组织成立初期,陈独秀积极地筹备建党工作,并委派俞秀松为主要负责人,社会主义青年团逐步推向全国各地,形成了一定规模,但最终还是因为社会主义青年团成员的问题,加之社会主义青年团不够成熟,使得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工作停滞。
不久,在中国共产党和中共中央局的指导和协助下,再次掀起了全国建立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热潮。
中共中央局适时发出了两次通告:一是对社会主义青年团的发展规模定下了必须在1992年7月完成团员人数超过2 000名的指标,二是要求各地党组织切实注意青年运动,按照新制定的规章开展活动。
正是这样的政策使得社会主义青年团不到半年的时间,青年团员总数达5 000余人,由于人员和组织的壮大,于是1922年在广州举行了第一次真正意义的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大会上确定了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性质、奋斗目标和具体任务。
因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熟性特质,使得其在全国迅速开展起来。
在四川成立的第一个意义上的团组织即成都社会主义青年团。
团组织为中共成都党组织的成立提供了人才。
童庸生等进步青年在王右木的指导下,自发成立了成都社会主义青年团。
在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第一次团代会召开后,贯彻落实团中央的指示,四川的建团工作开始进行,团中央正式委托王右木回四川建立和发展团组织,随后王右木在成都召开团员会议,正式成为社会主义青年团成都地方执行委员,此后,王右木将自己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四川区域范围,结合实际更是将宣传思想作为工作的重点,解放思想,为以后组织的建立奠定基础。
成都社会主义青年团的成立,培养了一批重要的人才,为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奠定了坚实的人员基础。
成、渝、沪等地青年团组织的成立和王右木等四川党组织思想准备工作,直接为党组织的建立创造了条件。
1923年王右木向党中央致信要求在四川建立党组织,在这期间,因受王右木马克思主义读书会的影响,四川接受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筹划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组织。
回到成都后,王右木根据国共合作的方针,结合知识分子的需求,开始秘密筹建中共成都地方组织。
同年10月,建立了直属中共中央领导的中共成都独立小组。
四川党组织的逐渐建立,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传播的范围广,影响力大。
三、在川中共党组织的发展:中共重庆党组织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中共重庆党组织已经开始萌芽,即著名的中国Y·C团。
中国Y·C 团在四川区域范围内独立探索党的道路,为重庆党组织的建立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开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重庆团组织的发展已经相对成熟,团组织已经代理党组织处理了一段时期的工作,行使党的权力。
重庆党组织的建立主要得益于大革命的重要推动作用,正是因为在国共合作期间,重庆团组织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带动全社会的工人群体、农民群体、妇女群体开展激烈的革命运动。
正是大革命的推动,使得重庆发展的群众基础更加广泛,重庆也逐渐开始建立党组织,最终于1926年重庆党组织建立。
中国Y·C团的建立体现了四川早期共产主义者寻求救国救民道路而勇于开创的精神,中国Y·C团的建立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早期共产主义组织的创建历史。
中共重庆组织的建立不同于中共党组织的建立。
两者一个是自上而下的推广建立,一个是自下而上的逐渐累积的过程。
中共党组织在初步建立规模的情况下,逐步稳健自己的根基,推动地方建立各级团组织,为党组织服务。
但重庆党组织的建立经历了多重波折。
1924年,成都军阀杨森公开反革命,加之王右木在出川途中失踪,中共成都独立小组不复存在。
就是这样的客观形势把重庆推向了四川革命运动的前沿阵地,重庆在当时的四川是省内革命运动的中心,加上地理位置和政治的优势,同其他革命区联系紧密,使得重庆发展迫在眉睫。
因此中央特派萧楚女同志对重庆地方团加以整顿,萧楚女随即在团员和青年中发展党员,建立了党的基层组织。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的新的历史定位。
”弘扬和传播以王右木为代表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要求。
习近平同志指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必须长期坚持并不断发展。
”作为当代大学生要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导方针和政策,了解和把握四川地方性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将重要的理念付诸实践。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N].人民日报,2017-10-18.
[2]关于俄共(布)中央西伯利亚局东方民族处的机构和工作问题给共产国际执委会的报告[C]//,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第一研究部译.联共(布)、共产国际与中国国民革命运动(1920—1925).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7:53.
[3][俄]K·B·舍维廖夫.张国焘关于中共成立前后情况的讲稿[J].百年潮,2002(2).
[4]李玉琦.中国共青团团史简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126.
[5]中国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重庆历史:第1卷(1926-1949)[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