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林艳丽; 林秀锦
【期刊名称】《《中外医学研究》》
【年(卷),期】2019(017)022
【总页数】3页(P77-79)
【关键词】眼科; 白内障手术; 临床护理路径; 应用效果
【作者】林艳丽; 林秀锦
【作者单位】福州东南眼科医院(金山新院) 福建福州 350007
【正文语种】中文
白内障是眼科的常见病,也是致盲的主要疾病之一,在老年人中的发病率较高,手术植入人工晶状体是常用治疗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视力、抑制病情恶化,但对临床护理的要求较高。

传统护理在临床的弊端明显,为了适应现代生理医学模式的转变,临床护理路径逐渐在眼科白内障手术中开展[1]。

其以患者为中心,以提供优质护理服务为重点,通过一系列有计划、系统性的护理干预,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体验,强化治疗效果,提升医疗资源利用率,具有确切的临床实践效果[2]。

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现具体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1 月-2018 年11 月在笔者所在医院眼科治疗的100 例白内障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符合白内障手术标准,均行超声乳化术,术前视力在0.01~0.2 有68 例,眼前指数32 例;排除有手术禁忌、严重心脑肾疾病者。

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0 例,男27 例,女23 例,年龄55~78 岁,平均(65.3±7.2)岁,病程2~10 年;对照组50 例,男26 例,女 23 例,年龄53~80 岁,平均(65.7±7.9)岁,病程3~12 年。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加入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包括术前检查、术后用药护理、用眼卫生指导等。

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1)成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

由科室专业医师和护士组成临床护理路径小组,护士长任组长,小组采取成员淘汰制,所有护士均需通过考核后上岗;每季度对小组工作业绩进行开会总结,明确护理责任和分工,加强组长的监督管理,不断提升护理质量[3]。

(2)制定临床护理路径,做好医患沟通。

制定职权清晰、责任明确的临床护理路径表单,以时间为横轴,每日所需完成的护理内容为纵轴,要求责任护士每日保质保量完成,并签字确认;在护理开始前与患者沟通交流,了解患者的诉求,评估其心理状态,充分尊重和理解患者,并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向患者讲解临床护理路径的方法,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4]。

(3)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

①术前3 d。

主要做好病情检查及生命体征评估,检查视力、眼压、眼部A 超、B 超、角膜曲率;检测血糖,记录生命体征各指标;冲洗泪道结膜囊,评估其通畅程度;散瞳,检查眼底情况;指导患者术前保持清淡饮食,忌辛辣食物,戒烟戒酒,预防感冒、咳嗽。

②术前1 d。

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方法、可达到的效果,指导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解答患者对手术的疑问,减少医疗纠纷发生;告知患者术中配合事项,强调术中眼位固定是手术成功及术后恢复的关键,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防止出现沟通障碍;做好心电图、胸片、肝功能、凝血功能、血尿常规等术前检查[5]。

③手术当天。

手术当天遵医嘱滴氧氟沙星眼药水1~2 滴/次,术前1 h 用
0.1%安多福溶液和生理盐水冲洗眼睛,清洗眼周皮肤,之后用无菌纱块包扎术眼;术前给予患者心理安慰,告知患者无须紧张,护理人员会全程陪伴,有任何不适可随时告知医护人员处理;病房护士与手术室护士核对患者信息;术后患者回到病房,责任护士第一时间了解手术情况,嘱患者平卧休息,减少头部活动,避免睡眠时误压术眼,严禁用力挤眼、揉眼,尽量避免咳嗽、打喷嚏、低头弯腰等动作;注意保护术眼,包扎好眼部敷料和眼罩,不可随意拆掉[6]。

④术后1 d。

小心去除眼部
敷料,观察眼部分泌物颜色和量,检查视力和眼压,并作裂隙灯检查;使用百力特(醋酸泼尼松龙滴眼液),1~2 滴/次,2~4 次/d,盐酸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海伦),1~2 滴/次,3~5 次/d,两药交替使用;指导家属及患者药物使用方法,用药前
洗干净双手,滴眼药水时保持瓶口距离眼睛1~2 cm,不得接触眼睫毛,防止感染;指导患者用眼卫生,切勿用手揉搓眼睛[7]。

⑤术后3 d。

再次检查视力、眼
压及裂隙灯,观察有无视力突然下降,继续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询问患者有无术眼疼痛、眼部分泌物多等情况,嘱咐患者术后2个月复查,若期间出现眼部异
常立即来院检查[8]。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有无角膜水肿、切口渗漏、前房积血、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自制量表统计健康知识掌握率及用药依从率。

健康知识掌握率根据自制量表进行评价,总分10 分,在护理人员的指导下由患者自行填写,9~10 分为完全掌握,6~8 分
为部分掌握,6 分以下为未掌握,以计算健康知识掌握率=(完全掌握+部分掌握)/
总例数×100%;用药依从率由护理人员评估,患者能够自觉按时按量用药为完全
依从,患者需要提醒后再用药为部分依从,患者经提醒后仍未用药为不依从,以完全依从和部分依从计算用药依从率;记录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患者填写护理服务
满意度评价表,总分10 分,9~10 分为非常满意,6~8 分为满意,6 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 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6,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各项护理指标比较
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用药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组别角膜水肿(例)切口渗漏(例)前房积血(例)眼内炎(例)发生率(%)观察组(n=50) 1 0 0 1 4.0对照组(n=50) 3 2 1 2 16.0
表2 两组患者各项护理指标比较组别健康知识掌握例(%)用药依从例(%)住院时间(d)住院费用(元)观察组(n=50) 48(96.0) 50(100) 7.2±2.6 4 675.0±451.0对照组(n=50) 38(76.0) 41(82.0) 11.5±3.2 6 238.0±642.0 χ2/t 值 10.31 9.94 4.414 4.987 P 值<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1,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比较组别非常满意(例) 满意(例) 不满意(例) 总满意率(%)观察组(n=50) 34 15 1 98.0对照组(n=50) 18 21 11 78.0
3 讨论
白内障是导致患者失明的第一大致盲性眼病,手术治疗是最佳治疗方法,尤其是近年来使用的超声乳化摘除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受到临床的普遍欢迎。

但手术效果的发挥除了手术医师的操作技能外,还与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密切相关,而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离不开围术期精心的护理干预[9]。


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其根据本病的特点、手术方法、术后护理的重点等制定标准、规范的护理流程,按照时间的顺序,有计划地开展护理,护理的内容包含了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用药护理、个体化指导等各个方面,使患者能够在治疗的各个阶段获得相应的护理,提升了护理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让护理干预更有针对性和预期性[10]。

临床护理路径使患者了解护理步骤,有利于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从医护人员方面看,流程的规范化有利于护患沟通,避免差错事故,也增加了护理工作的主动性和预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给患者带来最佳的术后视觉效果,避免了白内障手术并发症,是目前世界上治疗白内障最先进的手术方式。

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也促进了临床生理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理-心理-社会支持医学模式的转变,使患者获得更好的医疗服务[11-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角膜水肿、切口渗漏、前房积血、眼内炎等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及用药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
照组(P<0.05)。

充分证明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确切,使护理内容更为系统性、科学性和针对性,提升了手术疗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了治疗时间,也提升了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吴盖珍,梁璐,谢勤开.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
22(10):49-50.
[2]赖雪燕,卿密兰,黄成妹,等.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
2014(10):81-82.
[3]铁雁.探究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9):97-98.
[4]胡晓佳,刘丽华.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6):221-222.
[5]陆娟.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价值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1):168-169.
[6]范秋梅,唐晓琴.临床护理路径在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现代医药卫生,2015,31(13):2046-2047.
[7]郝艳丽,路磊.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7,15(3):89-90.
[8]黎敏莹,于建新,张颖嫦,等.临床护理路径在基层医院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8,24(13):89-91.
[9]冯亚妮,柳萌萌,陈晨.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7,19(4):421,423.
[10]侯华丽.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白内障手术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
18(18):66-68,71.
[11]孙倩.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21):185-186.
[12]崔红霞,逯奎丽.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5,
34(21):2953-29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