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 硅及其化合物推断题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化学 硅及其化合物推断题 培优 易错 难题练习(含答案)及答案解析
一、硅及其化合物
1.有两种短周期元素X 、Y ,X 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 ,次外层电子数为b ;Y 元素原子的M 层(有电子)电子数为()a b -,L 层电子数为()a b +。
(1)推断元素名称和符号:X _______、______,Y ______、_______。
(2)X 、Y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填序号)。
A .能与水反应
B .能与硫酸反应
C .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3)X 元素的原子含有_______个能层,Y 元素的原子含有_______个能层。
【答案】氧 O 硅 Si C 2 3
【解析】
【分析】
短周期元素X 和元素Y ,元素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 ,次外层电子数为b ;元素Y 原子的M 层电子数为(a -b ),L 层电子数为(a +b ),则L 层电子数为8,所以a +b =8,所以元素X 原子有2个电子层,故b =2,所以a =8-b =8-2=6,故X 为O 元素;故元素Y 原子的M 层电子数为a -b =6-2=4,Y 为Si 元素,X 、Y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SiO 2,结合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判断。
【详解】
(1)X 为O 元素,Y 为Si 元素,故答案为:氧;O ;硅;Si ;
(2)X 、Y 两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为SiO 2;
A .SiO 2不与水反应,故A 错误;
B .SiO 2性质稳定,溶于HF 酸,不溶于其它酸,故B 错误;
C .SiO 2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与水,故C 正确;
D .SiO 2不与氯气反应,故D 错误;
故答案为:C ;
(3)氧原子和硅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分别为:、,所以氧原子有2个能
层,硅原子有3个能层,故答案为:2;3。
【点睛】
本题推断元素种类是解题关键,根据每一能层能够排布的电子数多少进行综合判断,注意二氧化硅性质的特殊性。
2.X 、Y 、Z 、W 四种物质有如下相互转化关系(其中X 、W 为单质,Y 、Z 为化合物,未列出反应条件)。
(1)若X 的摩尔质量是W 的2倍,工业上Z 可作优质的耐高温材料。
W 为黑色固体,则
Y 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
(2)若固体W是紫红色,且向溶液Z中滴入氯水,再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
则写出X+Y=Z+W 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晶体W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实验室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Z的燃烧产物。
写出Y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CO2 Fe+Cu2+=Fe2++Cu SiO2+2NaOH=Na2SiO3+H2O
【解析】
(1)X、W为单质,Y、Z为化合物,W为黑色固体,应为C单质,X的摩尔质量是W的2倍,Z可作优质的耐高温材料,X为Mg,Z为MgO,Y为CO2。
(2)向溶液Z中滴入氯水,再滴入2滴KSCN溶液,溶液呈血红色,则Z为Fe2+,W是紫红色固体,则W为Cu,X+Y=Z+W反应方程式为:Fe+Cu2+=Fe2++Cu。
(3)晶体W是一种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则W是Si;实验室可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Z的燃烧产物,则Z的燃烧产物为CO2,化合物Z为CO,则X为C单质,Y为SiO2,Y与NaOH 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NaOH=Na2SiO3+H2O。
3.A、B、C、D、E代表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相互转换关系如下图所示。
A为地壳
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
请填空:
(1)写出物质C的化学式。
(2)写出B和碳高温反应生成A和E的化学方程式是。
(3)写出B→D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答案】(1)CaSiO3
(2)SiO2+2C Si+2CO↑
(3)SiO2+2OHˉ=SiO32ˉ+H2O
【解析】
A为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的单质,A是硅;二氧化硅与碳单质反应生成硅和CO,E是CO、B是SiO2;SiO2与氧化钙高温生成硅酸钙,C是硅酸钙;SiO2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D是硅酸钠。
(1)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可知物质C的化学式为CaSiO3。
(2)SiO2和碳高温反应生成硅和CO的化学方程式是SiO2+2C Si+2CO↑。
(3)B→D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SiO2+2OHˉ=SiO32ˉ+H2O。
4.X、Y、Z为三种常见的单质,Z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后的产物之一,A、B为常见的化合物。
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均不是在溶液中进行的反应)以下
每空中填入一种即可)。
(1)当X、Y均为金属时,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Z为____________(填名称)。
(2)当X为非金属且为气体,Y为金属且为紫红色时,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A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
(3)当X为金属、Y为非金属且为固体时,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X、Y均为非金属固体时,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l 氧气 H2 CuO 2Mg+CO22MgO+C SiO2+2C Si+2CO
【解析】
【分析】
Z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后的产物之一,应为O2,X+A→Y+B的反应为置换反应,X、Y为单质,A、B为氧化物,据此答题。
【详解】
(1)当X、Y均为金属时,此反应应为铝热反应,则X为Al,Z为氧气,答案应为:Al、氧气;
(2)当X为非金属且为气体,Y为金属且为紫红色时,Y为Cu,则X应为H2,答案应为:H2、CuO;
(3)当X为金属、Y为非金属且为固体时,X应为Mg,Y应为C,该反应应是Mg和CO2的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2Mg+CO22MgO+C;
(4)当X、Y均为非金属固体时,X应为C,Y应为Si,该反应应是C和SiO2的反应,反应的方程式为SiO2+2C Si+2CO。
5.A、B、C、D、E、F、X七种物质之间可按下列框图发生反应(部分产物可能被省略)。
其中,A、D、E、X是四种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常温下A、X为气体,D、E为固体。
A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A、D的水溶液均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色,B的焰色反应为黄色。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A、F的化学式:A:_______、F:__________。
(2)写出B的电子式:_________,EO2的晶体类型为_______。
(3)写出E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E单质可作高能燃料。
已知ag固体E燃烧放出bkJ的热量,请写出表示E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H用含a、b的式子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A:Cl2F:SiCl4原子晶体 Si + 2OH-+ H2O = SiO32-+2H2↑ Si (s)+O2(g) = SiO2(s);△H= -28b/a kJ/mol
【解析】
【分析】
根据A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常温下为气体,且A的水溶液具有漂白性,可推知A为氯气;由于D也是一种常见的非金属单质,常温下为固体,且由氯气制备可得,说明其氧化性弱于氯气,且其水溶液能使淀粉KI试纸变蓝色,因此D可能为碘单质;根据B的焰色反应为黄色,可知B为NaI,C为NaCl。
根据已知条件E是非金属单质,且E为固体,能与氢氧化钠溶液、氧气反应,因此可推测E为Si、F为SiCl4;能将SiCl4还原为Si的非金属单质为H2,因此X为H2。
据此解题。
【详解】
(1)根据分析,可知A、F的化学式分别为:A:Cl2、F:SiCl4;
(2)根据分析,B物质NaI的电子式为:, EO2为SiO2,其晶体类型为原子晶体;
(3)E为Si,其与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i+2OH-+H2O = SiO32-+2H2↑;
(4)当ag单质Si的物质的量为:
a?g
28?/28
a
g mol
mol作高能燃料进行燃烧时放出的热
量为bkJ,因此当1molSi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应为28b
a
kJ,因此Si单质燃烧热的热化学方
程式可表示为:Si(s)+O2(g)= SiO2(s);△H= -28b/a kJ/mol 。
6.A、B、C、D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具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反应条件、有些反应物或产物已略去):
(1)若A 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由三种元素组成,C 是大气循环中的一种重要物
质.则B的化学式是________,C和D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2)若A是无色液体,D是一种黑色固体,则C的化学式是_______,由B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3)若A是碳酸氢钠,且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可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写出过量的气体C与D溶液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1)CaO(1 分);CO2+Ca(OH)2=CaCO3↓+H2O(2分).
(2)H2(1 分);2Cu+O22CuO(或者3Fe+2O2Fe3O4)(2 分)
(3)CO2+NaOH=NaHCO3(2 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若A 是一种白色难溶于水的钙盐,由三种元素组成,C 是大气循环中的一种重要物质,所以C是CO2,A是碳酸钙。
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CO2,即B是氧化钙,氧化钙溶于水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吸收CO2生成碳酸钙,即D是氢氧化钙,所以B的化学式是CaO,C和D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是CO2+Ca(OH)2=CaCO3↓+H2O。
(2)若A是无色液体,则A是水。
D是一种黑色固体,则D是氧化铜或四氧化三铁,因此B是氧气,C是氢气,则C的化学式是H2,由B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2Cu+O22CuO 或者3Fe+2O2Fe3O4。
(3)若A是碳酸氢钠,且已知碳酸氢钠受热可分解为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则气体C 是CO2,D是氢氧化钠,因此过量的气体C与D溶液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为
CO2+NaOH=NaHCO3。
考点:考查无机框图题推断
7.铁橄榄石是天然的铁矿石,可以通过如下反应和相应的数据推知它的化学式。
其中A~J 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G是一种红褐色固体,D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含氧酸,J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A的焰色反应呈黄色,E和B分别与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时的实验现象相同,均有白色沉淀产生。
由实验测得铁橄榄石的摩尔质量为204g ·mol-
1,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4.9%,流程中的部分生成物已略去。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2)铁橄榄石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
(3)写出C→F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
(4)写出H →G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
【答案】
Fe 2SiO 4或2FeO•SiO 2 2Fe 2++Cl 2=2Fe 3++2Cl - 4Fe(OH)2+O 2+2H 2O=4Fe(OH)3 【解析】
其中A~J 是中学化学中的常见物质,G 是一种红褐色固体,G 为Fe(OH)3,则H 为Fe(OH)2,C 为液体盐;D 是一种难溶于水的含氧酸,D 为H 2SiO 3,J 是一种主要的温室气体,J 为CO 2,则I 为硅酸盐,A 的焰色反应呈黄色,A 含有钠元素,因此I 为Na 2SiO 3,则A 为NaOH ;E 和B 分别与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反应时的实验现象相同,均有白色沉淀产生,则EB 中均含有氯离子,根据流程图,B 为HCl ,C 为FeCl 2,则E 为Cl 2,根据上述分析,铁橄榄石中含有铁、硅元素,则铁橄榄石为含亚铁离子的硅酸盐,根据摩尔质量为204g ·mol -
1,其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4.9%,则1mol 铁橄榄石含有2molFe ,结合摩尔质量,铁橄榄
石的化学式为Fe 2SiO 4。
(1)A 为NaOH ,A 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 (2)根据上述分析,铁橄榄石的化学式为Fe 2SiO 4,故答案为:Fe 2SiO 4;
(3)C→F 是亚铁离子被氯气氧化的反应,离子方程式为2Fe 2++Cl 2=2Fe 3++2Cl -
,故答案为:2Fe 2++Cl 2=2Fe 3++2Cl -;
(4)H→G 是氢氧化亚铁被氧化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 2+2H 2O=4Fe(OH)3,故答案为:4Fe(OH)2+O 2+2H 2O=4Fe(OH)3。
8.已知:Pb 的化合价只有+2、+4,且+4价的Pb 具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氧化浓HCl 生成Cl 2;PbO 2不稳定,随温度升高按下列顺序逐步分解:PbO 2→Pb 2O 3→Pb 3O 4→PbO 。
现将a mol PbO 2加热分解,收集产生的O 2;加热反应后所得固体中,Pb 2+占Pb 元素的物质的量分数为x ;向加热后所得固体中加入足量的浓盐酸,收集产生的Cl 2。
两步反应中收集的O 2和Cl 2的物质的量之和为y mol 。
(1)若Fe 3O 4可表示为FeO·
Fe 2O 3,则Pb 3O 4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写出Pb 2O 3与浓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通过计算确定y 与a 、x 的函数关系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2PbO·
PbO 2 Pb 2O 3+6HCl=2 Pb Cl 2+Cl 2+3H 2O y=a (1-2
x )
【解析】
【详解】
(1)Pb 在化合物里显+2价或+4价,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的原则写出Pb 的两种氧化物形式为:PbO 和PbO 2,那么Pb 2O 3的氧化物的表示形式可以写成PbO•PbO 2;
(2)Pb 2O 3中Pb 的化合价只有+2、+4,再根据化合价代数和等于零,求得Pb 的总化合价为+3价,即可确定Pb 2O 3中有一个+4价、有一个+2价,且+4价的Pb 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浓盐酸生成Cl 2,本身被还原成+2价Pb ,生成PbCl 2,根据元素守恒得反应物与生成物:Pb 2O 3+HCl (浓)=PbCl 2+Cl 2↑+H 2O ,根据化合价升降法配平该氧化还原反应,Pb 2O 3中一个+4价的Pb 降低到+2价,降低2价;HCl (浓)中-1价的Cl 上升到0价生成Cl 2,上升1价
*2,所以Pb2O3和Cl2前面的计量数都为1,根据原子守恒配平其它物质前计量数,得各物质前计量数为1、6、2、1、3,故方程式为Pb2O3+6HCl(浓)=2PbCl2+Cl2↑+3H2O;
(3)根据题意:a molPbO2分解所得混合物中n(Pb2+)=axmol、n(Pb4+)=(a-ax)mol.在反应过程中a molPbO2中+4价的Pb具有强氧化性作氧化剂,+4价的Pb最终全部降低为+2价,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先加热分解生成O2,得n(O2)═2ax/4="ax/2" mol;后再与足量的浓盐酸反应生成Cl2,得n(Cl2)═(a-ax)mol*2/2=(a-ax)mol,则 y═n(O2)+n
(Cl2)═ax
2
mol+(a-ax)mol= a(1-
2
x
)mol。
9.将过量的CO2分别通入①CaCl2溶液;②Na2SiO3溶液;③NaAlO2溶液;④饱和
Na2CO3溶液;⑤Ca(OH)2溶液⑥Ca(ClO)2溶液。
最终溶液中有沉淀或晶体析出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②③④⑥D.①②④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①CaCl2溶液与二氧化碳不反应,故①不会产生沉淀;②硅酸钠溶液通二氧化碳发生反应:Na2SiO3+CO2+H2O=H2SiO3↓+Na2CO3硅酸是一种白色沉淀,故②产生白色沉淀;③NaAlO2溶液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由于碳酸酸性比氢氧化铝强,所以生成氢氧化铝白色沉淀和碳酸氢钠,2H2O+NaAlO2+CO2=Al(OH)3↓+NaHCO3,故③产生白色沉淀;④饱和Na2CO3溶液通入足量的二氧化碳,由Na2CO3+H2O+CO2=2NaHCO3可知,此反应消耗水,且Na2CO3转化为NaHCO3后溶质质量增加,又因NaHCO3溶解度较小,所以会有晶体析出,故④会产生沉淀,⑤Ca(OH)2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发生的反应为:2CO2+Ca(OH)2=Ca(HCO3)2,不会产生沉淀,故⑤不会产生沉淀;⑥Ca(ClO)2溶液,因为酸性H2CO3>HClO,发生反应:Ca(ClO)2+ 2CO2+2H2O=Ca(HCO3)2+2HClO,由于Ca(HCO3)2是可溶性物质,因此⑥不会形成沉淀;
故选B。
10.实验对认识和研究物质性质有重要作用,回答下列相应问题。
(一)为证明Na2SiO3具有防火性能,同时做以下两个实验。
实验①:取一小木条,放入蒸馏水中,使之充分吸湿、浸透,取出稍沥干(不再滴液)后,放置在酒精灯外焰处。
实验②:另取一个相同的小木条,放入Na2SiO3饱和溶液中,之后重复实验①的操作。
(1)设计实验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性质实验中反应原理常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请用化学方程式各举一例,说明下列物质所具有的性质。
(2)SO2具有还原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SO2具有酸性氧化物共同的性质_______________。
(4)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与实验②作对照,证明起防火作用的是Na2SiO3而不是水 2SO2+O22SO3
SO2+2NaOH = Na2SO3 + H2O Cu+2H2SO4(浓) CuSO4+ SO2↑+2H2O
【解析】
【分析】
【详解】
(一)(1)实验①与实验②比较,实验②在蒸馏水的基础上增加了可溶于水的硅酸钠,从而探究防火的原因,则设计实验①的目的是与实验②作对照,证明起防火作用的是Na2SiO3而不是水;
(二)(2)SO2与强氧化剂作用,能体现其具有还原性,如:2SO2+O22SO3;
(3)SO2能与碱溶液作用生成盐和水,说明其是酸性氧化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2NaOH = Na2SO3 + H2O;
(4)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活泼性较弱的金属,如Cu,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2H2SO4(浓) CuSO4+ SO2↑+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