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总复习优化设计1轮历史人教课时规范练30 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附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规范练30二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和苏联的经济改革
1.(2017宁夏银川三模,35)一位传记作家说,撒切尔夫人最大的成就,或许是改变了英国政坛和
社会“以谈论金钱和经济效益为耻”的过时做派,成功地开创了政界和商界人士共同管理政府
的新模式。

他所说的“新”主要表现为()
A.实行统制经济
B.福利主义政策
C.减少国家干预
D.社会市场经济
2.(2017吉林长春二模,35)“西方的政治人物不管自己国家的经济体已经不能承担福利负担,
但为了选票还得继续承诺高福利。

而大多社会群体则看不到自己的长远利益,他们也不愿放
弃任何利益。

”以上信息说明()
A.西方的福利国家制度已经难以为继
B.福利国家制度不利于社会稳定
C.大众民主政治绑架了福利国家制度
D.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
3.(2017辽宁沈阳一模,34)在1950年的美国就业总人口中,白领工人占36%,蓝领工人占
41%。

而到1995年,白领工人上升到70%,蓝领工人则大幅下降。

这一变化根源于()
A.第三次科技革命
B.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
C.产业结构的变化
D.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
4.(2017全国卷临考冲刺六,34)1953年,赫鲁晓夫在自家周边的农庄播种玉米,使该农庄一下
成了“全国最先进和最赢利的农庄之一”。

成功的经历冲昏了赫鲁晓夫的头脑,使他萌发了在
全国推广玉米种植的想法。

这表明苏联的种植玉米运动()
A.源自赫鲁晓夫个人迷信的影响
B.没有经过任何试验
C.与赫鲁晓夫的局部试验成功有关
D.与当时苏联的重大自然灾害直接相关〚导学号25390071〛
5.(2017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35)“(它)是作为斯大林时代以来最成功的一个五年计划载
入苏联历史的。

”这是俄罗斯学者菲利波夫对第八个五年计划的评价。

“最成功”指的是
()
A.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B.拄着拐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迅速崛起
C.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战略优势地位
D.苏联成为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6.(2017黑龙江大庆期末,26)1987年,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与新思维》中指出:“改革就意味着
坚决果断地破除已形成的阻碍社会经济发展的东西,破除经济管理中的陈旧制度和思维上的
教条主义的清规戒律。

”这说明戈尔巴乔夫改革()
A.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
B.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
C.将增加政府指令性计划指标
D.开辟了不同于西方国家的新工业化模式
7.(2017全国Ⅱ卷模拟三,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除西周礼制影响外,汉代朝野格外践行“长幼有序、事亲至孝、敬老崇文”的理念。

汉朝规定: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70岁以上的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

《唐律》规定“诸祖
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

南北朝的“孤独园”到了宋代发展出多种官办养
老机构。

明洪武十三年下诏:“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告老还乡),给以全俸诰敕。

”六十
岁退休遂成官场惯例。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本法案旨在增进公共福利,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为妇幼保健、公共卫生和失业补助法的实行作出妥善的安排;同时,旨在建立一个社会保险局……
——[美]《社会保险法》(1935年8月) 材料三1980年,美国通货膨胀率接近10%,有25%的企业开工不足。

里根上台后……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提倡由“福利国家”过渡为“福利社会”。

——摘编自陈宝森《美国经济与
政府政策——从罗斯福到里根》(1)根据材料一,简要指出我国汉代至明朝养老政策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材料三,指出罗斯福时期与里根时代美国社会保障方面的主要差异。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社会保障体系的影响。

答案:
1.C根据材料“成功地开创了政界和商界人士共同管理政府的新模式”,可知政府减少了对经济的干预,因此不是实行统制经济,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福利主义政策,故B项错误;结合
所学知识,可知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后,推出一系列经济改革政策,调整经济运行机制,以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正确;由材料“政界和商界人士共同管理政府”可知英国不是发展社会市场经济,故D项错误。

2.C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给国家带来沉重负担,但并非难以为继,故A项错误;福利制度有利于国家稳定,故B项错误;政治人物“为了选票还得继续承诺高福利”,实质是民主政治绑架了福利国家制度,故C项正确;“高福利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不是题干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3.A白领是指有较高教育背景和工作经验的人士,是对企业中不需做大量体力劳动的工作人员的通称,又称白领阶层,与蓝领对应。

1995年,白领工人百分比上升,蓝领工人百分比大幅度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故A项正确;生产力的大幅度提高和产业结构变化的原因都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故B、C两项错误;知识经济的快速发展是现象,不是根源,故D项错误。

4.C材料中并没有提及赫鲁晓夫的个人迷信,故A项错误;“赫鲁晓夫在自家周边的农庄播种玉米”表明苏联的种植玉米运动经过了赫鲁晓夫的局部试验,故B项错误;“成功的经历冲昏了赫鲁晓夫的头脑,使他萌发了在全国推广玉米种植的想法”表明苏联的种植玉米运动与赫鲁晓夫的局部试验成功有关,故C项正确;D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

5.C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后,苏联的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故A项错误;拄着拐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迅速崛起是在斯大林时期,而第八个五年计划是在勃列日涅夫领导下进行的,故B项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时期,尤其是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苏联的军事实力大为增强,达到了与美国相匹敌的水平,在美苏争霸中处于战略优势地位,故C项正确;在斯大林时期,苏联成为第二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故D项错误。

6.A材料中戈尔巴乔夫认为改革就意味着“破除经济管理中的陈旧制度和思维上的教条主义的清规戒律”,说明他的改革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故A项正确;B、D两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戈尔巴乔夫改革承认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政府减少了指令性计划指标,代之以指导性计划指标,故C项错误。

7.参考答案 (1)特点:受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汉朝从经济和法律方面优待老人;唐朝以法律明确养老义务;南北朝到宋代政府承担一定的养老职责;明代制定官员60岁退休的政策。

(2)差异:
罗斯福:社会保障的基金完全来自国家财政收入。

里根:由政府、企业主和雇工共同承担。

评价:
积极方面:低收入阶层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消极方面:导致政府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会带来“福利腐败”问题。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除西周礼制影响外,汉代朝野格外践行‘长幼有序、事亲至孝、敬老崇文’的理念”,得出受宗法制和儒家思想的影响;根据材料一“汉朝规定:60岁以上者,免除赋税;70岁以上的老人‘虽有罪,不加刑焉’”,得出汉朝从经济和法律方面优待老人;根据材料一“《唐律》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得出唐朝以法律明确养老义务;根据材料一“南北朝的‘孤独园’到了宋代发展出多种官办养老机构”,得出从南北朝到宋代政府承担一定的养老职责;根据材料一“明洪武十三年下诏:‘文武官年六十以上者听致仕(告老还乡),给以全俸诰敕。

’六十岁退休遂成官场惯例”,得出明代制定官员60岁退休的政策。

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通过建立一个联邦的老年救济金制度,使一些州得以为老人、盲人、受抚养的和残疾儿童提供更为可靠的生活保障”,得出罗斯福时期社会保障的基金完全来自国家财政收入;根据材料三“要求政府、企业主和雇工三者共同承担社会保障基金来源,并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保障行业”,得出里根时期社会保障基金由政府、企业主和雇工共同承担。

第二小问,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来说明,从积极方面来看,低收入阶层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扩大了社会消费,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从消极方面来看,政府财政支出扩大,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会带来“福利腐败”问题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