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供血科管理 确保血液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强供血科管理确保血液质量
血站供血科作为血站的一个职能科室,是保证血液质量、保障临床输血安全的一个重要部门,担负着如何合理利用血液和及时、全面地满足临床输血需求等重任。
供血科作为血站重要的
对外服务窗口之一,对血站的形象、信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须在以下几个方面加
强供血科的管理,才能确保临床用血安全。
1 加强供血科资源管理
1.1 人员管理方面:科室员工应具有良好业务素质和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修养,全面掌握采
供血的法律法规,质量标准,熟悉采供血过程。
必须经全国采供血机构上岗培训,取得合格证。
取得执业资格后方可上岗。
同时,供血科涉及的工作始终离不开与人打交道,因此还应
具有良好的沟通技巧、优质的服务态度,应定期参加礼仪培训、规范服务行为。
具有交流能力,合作分析、独立工作能力,应变解决问题能力,并不断学习,提高专业技能。
1.2 设施仪器设备质量管理:供血科应设有值班室、发血室、办公室、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
血液储存空间应保持环境清洁、采光和通风良好,发血室环境及贮血设备内空间卫生学
符合标准要求。
供血科所涉及的仪器设备多为血液保存设备。
严格按仪器设备使用维护管理
规范进行管理、确保仪器设备运行正常,为血液的保存提供安全保障。
2 加强临床用血管理:《血站管理办法》中规定科学指导临床用血是血站工人
员义不容辞地责任,随着输血事业的飞速发展,血站工作也日趋规范,用血单位要求越来越高,如何做好临床用血供应和医疗用血的业务指导,真正达到科学指导临床用血的要求,显
得格外重要。
2.1 加强对临床医务人员输血技术知识的更新指导,转变陈旧的输血观念,临床输血的新知识、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特别是成分输血的兴起,使输血的观念和手段都发生了变化。
供血
科工作人员应加强与临床用血单位的沟通,共同探讨输血新知识,对成分血的制备、保存、
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具体的指导,交流。
使临床更多了解采供血的工作及血液成分的质量要求。
科学指导医护人员对成分血的输注,要求临床医护人员严格按《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遵照合理、科学的原则制定用血计划,不得浪费和滥用血液。
2.2 认真执行质量管理内审制度,实行全方位全过程监督管理,发现问题及时整改,不断完
善各项制度,持续改进,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在工作中树立较强的质量安全意识,并自觉落实到各项行动中,有效地保证血液质量。
3 加强环节管理,保证用血安全
3.1 按《规范》要求,严格执行血液隔离与放行操作规程,建立血液隔离与放行制度,明确
放行人员职责,防止不合格血液的误发放。
3.2 成品库的管理:供血科人员对入库的成品血液进行核对,按采血日期、血型、保存要求
分类放置,严格按先进先出的原则进行存放。
在发放血液时,认真检查血液的外观质量,有
溶血、脂血、过期、标签不清晰等的血液进行隔离存放并做好记录。
密切关注血液库存量和
临床用血情况。
根据用血情况与血源管理科等相关科室做好沟通,保证临床用血需求,对库
存中疑似有质量问题的血液及时上报质管部门。
3.3 血液冷链管理:冷链管理是血液保存的关键控制点。
全血和红细胞悬液应始终保存在温
度2~8℃的血液保存设备中;血小板在22±2℃振荡条件下保存5天;冷沉淀在-20℃以下保存
1年;冰冻血浆在-20℃以下保存。
供血科所有血液保存设备均安装温度监控系统实行24小
时监控,每6小时手工记录血液保存温度,血液运输应常规做好温控,密切注意运输过程血
液是否始终保存在有效环境中,确保冷链符合要求,是保证血液质量的关键。
3.4 血液交接管理:严格按血液交接管理程序执行,尽最大可能缩短血液在常温下暴露的时间。
清点、整理血液时动作轻稳,避免对血液制品的机械损坏。
3.5 血液发放质量管理:遵循先进先出原则,避免不必要的过期报废。
每袋血液都应进行目
视检查,异常血液不出库,规范装箱安全运送,发出的血液应有完整的记录,每袋血液均有
可追溯性,血液在常温下暴露时间不得超过30分钟,血液一旦发出,非血液质量原因不能
退回。
4 结论
随着输血工作在卫生事业发展中越来越被重视,如何实现安全输血是临床输血中的重要问题。
供血科工作人员应始终牢记“血站与质量同在”的质量方针,加强质量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
习惯,只有好的习惯才会产生好的质量,在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严把血液质量关,在保证受
血者健康的同时,还必须向临床提供最新输血的动态,协助临床制定科学、合理、安全的输
血方案,准确判断,处理临床出现的各种输血反应,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血液质量掌握在每
一位采供血人员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