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7.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同步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7.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得分:
一、先在图上涂色,再计算。
(每题20分,共60分) 1.将其中的
2
1
涂色。
列式为:( )
2.将其中的
4
1
涂色。
列式为:(
)
3.将其中的
8
1
涂色。
列示为:( )
二、判断题。
(每题10分,共20分)
4.把一块饼干分成3块,小明吃了其中的2块,小明吃了这块饼干的3
2。
( ) 5.3个31就是1,4个41就是1,n 个n
1
就是1。
( ) 6.1角是1元的
10
1。
( )
三、解决问题。
(每题10分,共20分)
7.小明妈妈买回来18个苹果,小明吃了其中的9
1
,小明吃了多少个?
8.刚刚有36元钱,丽丽的钱数是刚刚的6
1
,丽丽有多少元钱?
四、变式题
一盒铅笔的3
1
是4支,这盒铅笔有多少支?
参考答案
1.8÷2=4
【解析】本题考查分数的应用,将其中的
2
1
涂色,就是将整体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1份,图中共有2行,涂其中的1行。
在列式时应注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要先用总数除以份数,求出的就是个数。
用总数8除以份数2。
为:8÷2=4。
2.8÷4=2
【解析】本题考查分数的应用,将其中的
4
1
涂色,就是将整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图中共有4列,涂其中的1列。
在列式时应注意: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要先用总数除以份数,求出的就是个数。
用总数8除以份数4。
为:8÷4=2。
3.8÷4×3=6
【解析】本题考查分数的应用,将其中的
8
1
涂色,就是将整体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1份,图中共有8个,涂其中的1个。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先求出每份的个数,要先用总数除以份数,求出
的就是个数。
用总数8除以份数8。
为:8÷8=1。
4.×
【解析】本题考查分时的意义,在这里应注意:3
2
表示把整体“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2份,本题中没有体现“平均分”,所以不能用分数表示。
5.√ 【解析】n 1表示把整体“1”平均分成n 份,取其中的1份,那n 个n
1
就是整体“1”。
6.√
【解析】1角就是把1元平均分成10份,取其中的1份。
所以1角就是1元的
10
1。
7.18÷9=2(个)
答:小明吃了2个
【解析】本题考查分数的应用。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要先用总数除以份数,求出的就是个数。
本题中的
9
1
,表示把妈妈买回的苹果平均分成了9份,小明吃了期中的1份。
用“18”除以份数“9”就是小明吃了的数。
列示为:18÷9=2(个)
8.36÷6=6(元)
答:小明吃了6个
【解析】本题考查分数的应用。
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要先用总数除以份数,求出的就是个数。
本
题中的
6
1
,表示把妈妈买回的苹果平均分成了6份,小明吃了期中的1份。
用“18”除以份数“6”就是小明吃了的数。
列示为:18÷6=3(个) 四、变式题 一盒铅笔的
3
1
是4支,这盒铅笔有多少支? 线段图解决:
4支
4×
3=12(支)
答:这盒铅笔有12支。
【解析】我们学习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但没有学习过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一再求总数的问题,因此这类题型需要画图解决。
画图能够帮助同学更好的理解题意从而解决问题。
一、培优题易错题
1.照样子排下去,第88个是什么呢?
【答案】 解:88÷8=11
答:第88个是。
【解析】【分析】左起8个为一组,用88除以8,因为没有余数,所以第88个就与每组中的最后一个相同。
2.小红沿着操场跑一圈,用了4分54秒;小丽沿着操场跑一圈,用了5分47秒。
谁跑得快?快多少秒?
【答案】解:4分54秒<5分47秒,5分47秒-4分54秒=53秒 答:小红跑的快,快53秒。
【解析】【分析】同样的路程,谁用的时间短谁就跑的快。
用减法计算出快的秒数即可。
3.下面的早餐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饮料和点心只能各选一种)
【答案】解:4×3=12。
答:下面的早餐有12种不同的搭配。
【解析】【分析】一种饮料可以搭配4种点心,共有3种饮料,所以可以用乘法解决。
4.上学期期末考试,李军语文、数学和英语的平均成绩为92分,请你算一算,他语文、数学、英语3门功课的总成绩。
【答案】解:92×3=276(分)
答:他语文、数学、英语3门功课的总成绩是276分.
【解析】【分析】已知平均成绩和科目数量,求总成绩,用平均成绩×科目数量=总成绩,据此列式解答.
5.王老师、李老师和张老师分别教足球、信息、美术中的一门学科。
王老师不是美术老师,李老师从不在操场上课,张老师上课经常用电脑。
他们分别是哪一学科老师?(画“√”)
足球信息美术
王老师
李老师
张老师
【答案】
足球信息美术
王老师√
李老师√
张老师√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通过已给信息的推理而得到所需信息的能力。
张老师上课经常用电脑,所以张老师为信息老师;
王老师不是美术老师,所以王老师是足球老师,李老师为美术老师。
6.学校组织了足球、书法和舞蹈兴趣小组。
淘气、笑笑和晶晶根据自己的兴趣,分别参加了其中一个兴趣小组。
笑笑不喜欢踢足球,晶晶不是舞蹈兴趣小组的,淘气喜欢书法。
他们分别参加了哪个兴趣小组?
【答案】淘气参加了书法兴趣小组,笑笑参加了舞蹈兴趣小组,晶晶参加了足球兴趣小组。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察学生对于逻辑推理能力的掌握
淘气喜欢书法,所以淘气在书法小组;
笑笑不喜欢足球,所以笑笑在舞蹈小组;
最后的晶晶在足球小组。
7.妈妈买来苹果和梨共16个,如果再买8个梨,梨的个数就是苹果的2倍,那么妈妈买来苹果和梨各多少个?
【答案】解:苹果:(16+8)÷(2+1)=8(个)
梨:16-8=8(个)
答:妈妈买来苹果8个,梨8个。
【解析】【分析】如果再买8个梨,那么总数就是(16+8);梨的个数是苹果的2倍,苹果是1份,那么梨就是2份,所以用总数除以总份数即可求出一份的个数,也就是苹果的个数,用原来的总数减去苹果的个数即可求出原来买来梨的个数。
8.三(1)班有50人,其中25人喜欢吃苹果;22人喜欢吃橘子,13人既喜欢吃苹果又喜欢吃橘子,两种都不喜欢的有多少人?
【答案】解:25+22-13=34(人)
50-34=16(人)
答:有16人两种都不喜欢。
【解析】【分析】至少喜欢吃一种水果的人数=喜欢吃苹果的人数+喜欢吃橘子的人数- 既喜欢吃苹果又喜欢吃橘子的人数;
两种都不喜欢吃的人数=班级总人数-至少喜欢吃一种水果的人数。
9.三(4)班做完语文作业的37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3人,两种作用都完成的有31人,每人至少完成一种作业,三(4)班一共有学生多少人?
【答案】解:37+43-31=49(人)
答:三(4)班一共有学生49人。
【解析】【分析】三(4)班的学生总数=做完语文作业的人数+做完数学作业的人数-两种作用都完成的人数。
10.三(6)班有学生55人,参加篮球比赛的有20人,既参加篮球比赛又参加乒乓球比赛有12人,两项都没有参加的有14人。
参加乒乓球比赛有多少人?
【答案】解:55-14=41(人)
41-20+12=33(人)
答:参加乒乓球比赛有33人。
【解析】【分析】题目中已知学生的总数和两项都没有参加的人数,那么,参加比赛的人数=学生的总数-两项都没有参加的人数,参加乒乓球比赛的人数=参加比赛的人数-参加篮球比赛的人数+两项比赛都参加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