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蚌埠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蚌埠市2020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I)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1. (4分) (2019九上·官渡月考) 下列两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①游戈秘诀恪守眼花缭乱彬彬有礼________改为________
②广袤涵养瞥见丰功伟迹矫揉造作________改为________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2. (7分)名句积累。

(1) ________,志在千里。

(曹操《龟虽寿》)
(2)岂不罹凝寒?________。

(刘桢《赠从弟(其二)》)
(3)纤纤擢素手,________。

(《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4)《渡荆门送别》中反衬江水平静,展现江岸辽阔,天空高远,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语句:________,________。

(5)《钱塘湖春行》中充分表达了诗人对湖东一带景色迷恋,并照应诗题的一句是: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 (共3题;共14分)
3. (6分) (2017九上·台州期中) 解释下列划线的文言字词。

①时人莫之许也________
②由是先主遂诣亮________
③欲信大义于天下________
④将军既帝室之胄________
⑤先帝不以臣卑鄙________
⑥至于斟酌损益________
4. (3分)填空
《诗经》收录了从________到________时期的诗歌,共________篇,古时也称《诗三百》。

5. (5分) (2017九上·德州期中) 应用文下面是一则征稿启事,有五处毛病,请按要求提出修改意见。

征稿启事
为了迎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我校文学社决定举办以《我阅读我成长我快乐》为主题的征文活动。

活动要求:征文内容围绕主题,文体不限;用300字稿纸抄写,不超过1000字以内;稿件请交到办公楼102室。

欢迎同学们积极投稿。

2017-11-7
①标点;②病句;③内容;④格式一;⑤格式二。

四、中国名著 (共1题;共8分)
6. (8分)(2014·烟台) 名著阅读
(1)
赛会虽然不象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责重的“眼学”。

选段出自作品()
A . 《无常》
B . 《五猖会》
C . 《二十四孝图》
D . 《琐记》
(2)
我们做积木的游戏。

“小石匠”对于筑塔造桥有异样的本领,坚韧不倦地认真去做,样子居然像大人。

他一边玩积木,一边告诉我自己家里的事情;他家只是一间人家的屋阁,父亲夜间进夜校,母亲还替人家洗衣服。

我看他父亲必定是很爱他的。

他衣服虽旧,却穿得很温暖,破绽了的处补缀得很妥帖,像领带,如果不经母亲的手也段不能结得那样整齐好看。

选段出自作品()
A . 《童年》
B .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C . 《爱的教育》
D . 《繁星•春水》
(3)
《西游记》中下列故事情节发生在“黄风岭唐僧有难”之前的一项是()
A . 悟空一借芭蕉扇
B . 车迟国猴王显法
C . 猪八戒义激猴王
D . 八卦炉逃大圣
(4)
下列情节与鲁智深无关的一项是()
A . 大闹五台山
B . 除恶蜈蚣岭
C . 单打二龙山
D . 大闹野猪林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
7. (18分)(2018·南浔模拟) 阅读下面小说,完成小题。

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
胡子宏
①15岁那年,我在全县数学竞赛中获得第一名后,被推荐到县城最好的实验初中读书。

为此,父亲高兴得一晚上没睡着觉,千嘱咐万叮咛,希望我争一口气以后考上大学什么的。

学校实行走读制,每天我都要骑着家里那辆老掉牙的自行车去上学,风雨无阻。

②条件的艰苦我不怕,可是,那所学校的同学几乎都是县城的孩子,尤其是在我那个班,有好几个县长、局长的孩子。

当我穿着农家孩子的粗衣布鞋迈进教室时,顿时传来一阵哄笑声。

随后就有同学为我起了“土老帽”、“跋拉鞋”的外号。

在花花绿绿、性格活泼的同学中,我特别敏感、孤独,对新环境充满了恐惧。

许多次我推着破旧的自行车来到学校,就看到县长、局长家的孩子们从吉普车里下来,趾高气扬地抖视我一眼,我顿时感受到了一种难以忍受的歧视。

③好在我是一个特别勤奋的学生,基础又扎实,在学习上毫不吃力。

半年以后,期末考试,我在班上乃至全年级都是第一名。

班主任说:明天就要放寒假了,学校召开全体师生大会,每个学生要有一位家长参加大会,届时要给优秀学生颁发奖状和奖金。

我兴奋不已,作为一个农村孩子,我并不比别人差。

这时,我听到邻座的几位局长的孩子在嘀咕:那个“趿拉鞋”,也会考第一,“土老帽”……我脚俏地离开学校。

考了第一,仅给了我片刻的兴奋,随即自卑又涌上心头。

④回到家里,我把成绩通知单递给父亲,父亲乐得合不拢嘴。

当我告诉父亲明天要开全体师生家长大会时,父亲立刻张罗开来,叮嘱母亲翻箱倒柜找出春节时他才舍得穿的那件皮大衣。

可是我说:“爹,你别去了,人家的父亲都是城里的干部……”父亲的笑容一下子凝固了。

我转过身,鼻子不禁又酸了起来,心想:父亲,你为什么不也是干部,你怎么偏偏当一辈子农民……
⑤第二天天未亮,窗外刮起了呼呼的北风,窗户的塑料纸被吹得啪啪作响,外面是一片雪白。

我摸索着穿上衣服收拾书包。

父亲说:“我送你去吧,下雪了……”我说:“你就别去了,不就开个会吗?再说,别人的家长是干部,你又不会发言……”打开屋门,一股风雪涌进屋来,好大的雪。

我往书包里塞进两个窝头和一块老咸菜,咬咬牙,冲进风雪之中。

凉凉的天,凉凉的心:父亲,对不起你了,我是真心想让你分享我的光荣的,可是,班上就我一个乡下孩子,那么多家长,就你一个人种地的……不知过了多长时间,当学校响起预备铃时,我迈进学校的大门。

雪仍纷纷扬扬地下着,几辆吉普车和轿车很显眼地停在操场上。

⑥铃声响过后,校长登台讲话。

校长的讲话不时激起同学们和家长们的一阵阵掌声和笑声,而此时的我身上冷得厉害,肚子饿得厉害,心里孤单得厉害。

我无心听校长的讲话,下意识把目光投向窗外的风雪。

就这么一刹那,我惊呆了……
⑦父亲,父亲来了!他正透过一扇玻璃向里望,仔细聆听着校长的讲话。

我扬扬手臂,父亲看着我,向我使劲摆摆手。

风正吹,雪正舞,父亲的肩头一片雪白……
⑧一阵掌声响起来,有同学使劲拉拉我的衣服,校长正叫我的名字,同时手里展开一张鲜红的奖状。

我下意识
地走向讲台,校长很慈祥地凝视着我。

一刹那,我的泪水涌出眼帘,我手指窗外……
⑨礼堂里所有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窗外,投向我的父亲。

校长一个箭步下了讲台,打开门。

父亲跨进来,腰板挺直,神态自若。

他用眼神向大家致意,脸上写满了欣慰和自豪。

⑩我说:这是我的——父亲!热烈的掌声响起……
⑪放学时,我和父亲步出礼堂,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

男子汉,只要勤奋,内心强大,一切都会改变……
⑫我笑了,内心回应道:是的,一切都会改变,而且已然发生改变。

(文章有改动)
(1)通读全文,完成下面表格(填上相应的情节和心理活动),体会“我”的成长。

(2)结合语境,品读下面语句中省略号或破折号的表达效果,任选一项作答。

①父亲说:“我送你去吧,下雪了
②我说:这是我的——父亲!
(3)伏笔是小说常用的手法。

本文多处运用伏笔,请你指出其中一处,并写出其作用。

(4)小说讲述了一个战胜自卑的故事。

你认为文中的“我”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请结合小说文章内容,联系阅读积累或生活经验,阐述你的理解和思考。

8. (25分) (2017八下·岳池期末) 阅读文段《人生的老师》,回答各小题。

人生的老师
卞杰
①少年梁实秋的老师姓徐,脾气大,学生给他起一绰号——“徐老虎”。

②徐老师虽凶,但极敬业,他自己选辑教材,刻成蜡版,油印分发给学生。

内容有古文,有白话,新旧兼收,这在当时是很开通的做法。

所选文章篇篇文思精警,辞采斐然,说实话,梁实秋从心里喜欢国文,虽然有点怕徐老师。

③徐老师之“凶”,还表现于批改作文上。

普通的批语“清通”“尚可”他是不用的,提起笔来,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后,所余无几。

梁实秋初次遭此斧削,很觉灰心气短。

这时徐老师一改凶相,在办公室很耐心地对他解释:“你拿去细细地体味,你的原文是软趴趴的,冗长,懈啦光唧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

”梁实秋静下心来,细一揣摩,果然。

就在这删削之间,见出老师的功力。

小小梁实秋由埋怨而钦服,乃至成名后仍念念不忘:“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硬朗挺拔之气,还知道一点‘割爱’的道理,就不能不归功于这位老师的教诲。


④如果说梁实秋的老师是严师,那么陆文夫童年的老师几乎就是慈父了。

老师姓秦,乡间塾师。

陆文夫原名陆纪贵,老师嫌缺少文气,给他取了现在的名。

陆文夫聪明好学,在蒙童中被老师另眼相看。

秦老师到外面处馆也要带上他,将之作为“附学”。

“附学”的饭食也是由主家供给的,可抵偿束脩的一部分,老师宁可少些收入。

⑤在馆舍,秦老师并不逼他死读章句,除了经史,也教他吟诗填词,习字作画,并允许看闲书。

秦老师桌上有许多不属于课本之类的书,其中还有小说。

傍晚散学后,陆文夫便可翻看,诸如《精忠岳传》《施公案》《七侠五义》《三国演义》等都拿来看了。

晚间无事,秦老师兴致一来,爱和他神侃,讨论书中的故事,臧否人物的忠奸,品评文辞的优劣,师生之间,无拘无束,谈得津津有味,忘乎所以,每至夜深。

“这些都在我幼小的心灵中生下了根,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⑥后来,私塾取消,秦老师回家种田,日子过得很艰难。

但他没有忘记他的学生,常来陆文夫家,将他的藏书送给他,有古文,有诗词,还有碑帖。

⑦一代宗师金庸的启蒙老师是谁呢?陈未冬。

⑧陈未冬是金庸上小学时的班主任,教国文,也教历史。

一次上历史课,讲到鸦片战争,清政府腐败无能,清军将士虽然奋勇抵抗,但刀矛枪剑怎抵得坚船利炮?他边讲边悲愤不已,情绪激动,突然掩面失声,金庸和同学们也都跟着哭了。

这件事给他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他从小就感受到爱国激情。

⑨金庸功课好,作文出色,陈老师十分赏识他。

金庸喜读课外书,尤爱古典小说,但那时社会还很保守,《红楼梦》《水浒传》被视为诲淫诲盗,在班上,陈老师唯独允许金庸一人看,金庸有写作天赋。

陈未冬在《我的故事》中说:“我对他的每篇作文都细加圈点,认真批改,作为范文在课堂上评析。

我曾把他的作文本交给《诸暨民报》的骆文华,他看后认为很不错,还选了几篇在《诸暨民报》上刊登了。


⑩陈未冬还让金庸跟他一起编校刊。

金庸从组稿到修改、誊清,干得不知疲累。

开头出半月刊,后改为旬刊、周刊,小小校刊办得有声有色。

金庸一生笔耕不辍,倾力办报,大约正得益于这初始的锤炼。

⑪这三位文学大家的启蒙师,除陈未冬外,其余两位“已归道山”,一生籍籍乎无名。

“乡曲儒生,老死翰墨,名不出闾巷者,曷可胜道!”但正是这些默默无闻的启蒙师点燃了文学大师幼时的文学心灯。

这就是为什么几十年后他们仍要作文怀念,倾注深情。

⑫其实,不独文学家,我们每个人的一生,总有一个或几个老师令我们感恩,并铭心不忘。

(选自《新青年》2015年11期)
(1)
选文写的三位老师性格特征鲜明,请用简洁语言分别概括。

(2)
阅读第③段,梳理出梁实秋的心理变化。

(3)
阅读第⑧段中的画线句子,说说你从这一细节描写中读到了什么?
(4)
阅读第⑧~⑩段,说说陈未冬给金庸的成长带来了哪些影响。

(5)
在写作中,过渡非常重要。

请找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并写下来,简要分析其妙处。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
9. (19分) (2019九上·未央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二鹊救友
某氏园中,有古木,鹊巢其上,孵卵将雏。

一日,鹊徊翔其上,悲鸣不已。

顷之,有蜀鹊呜渐近,集①古木上,忽有二鹊对鸣,若相语状,俄儿扬去。

未几,一鹳②唱。

横空而来,“略咯”有声,二鹊亦尾其后,群鹊见而噪,若有所诉,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

鹳于咕木上盘旋三匝③ ,遂俯冲鹊巢,衔一赤蛇吞之。

群鹊喧舞,若庆且谢也。

盖④二鹊招鹳携垫
【注】①集:栖,躲。

此处为聚集,会合。

②鹳(guàn):一种较凶猛的乌。

③匝(zā)圈。

④盖:原来。

(1)解释划线的词。

①悲鸣不已________
②顷之________
③若相语状________
④遂俯冲鹊巢________
(2)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限断一处)
鹳于古木上盘旋三匝。

(3)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鹳又“咯咯”作声,似允所请。

②盖二鹊招鹳援友也。

(4)说说鹊在孵卵将雏时悲呜不已的原因是什么?
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0. (10分)(2016·连云)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下列各题。

相见欢
李煜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1)
赏析“月如钩”中“钩”字的妙处。

(2)
“剪不断,理还乱”以丝喻愁,写出了离愁怎样的特点?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 (5分) (2017九下·大冶月考) 作文:
在人的一生中,果断坚定,把握机会,就可能品尝到成功的欢乐;犹犹豫豫,瞻前顾后,就可能错过很多机会,甚至留下永远的遗憾。

不是吗?想想看,由于鼓起勇气,把握住了机会,你可能在别人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伸出了援助之手,你可能高质量地完成了一个复杂的实验,你可能说出了积蓄已久的心里话;相反,由于胆怯畏缩,犹豫不决,你可能失去过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你可能和一段纯真的友谊擦肩而过,你可能使集体在一次竞赛中与第一名失之交臂……请你写一篇作文,写出你初中生活中类似的经历和感受,或就果断坚定、把握机会等问题谈出你的看法。

请以“机会面前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在题目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后再作文。

字数600左右;文中不可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参考答案
一、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
1-1、
二、句子默写 (共1题;共7分)
2-1、
2-2、
2-3、
2-4、
2-5、
三、语言表达 (共3题;共14分)
3-1、
4-1、
5-1、
四、中国名著 (共1题;共8分)
6-1、
6-2、
6-3、
6-4、
五、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3分)
7-1、
7-2、
7-3、
7-4、
8-1、
8-2、
8-3、
8-4、
8-5、
六、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
9-1、
9-2、
9-3、
9-4、
七、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
10-1、
10-2、
八、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
11-1、
第11 页共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