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乐王维古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田园乐王维古诗
田园乐王维古诗
《田园乐》是王维的一组六言绝句。
该组诗为作者退隐辋川时所作,故一题作“辋川六言”。
诗歌表现了作者退居辋川之后与大自然相亲相近的无穷乐趣,同时也集中体现出作者山水田园诗歌创作的艺术化境与归隐自然之后的心迹轨道。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田园乐王维古诗,希望大家喜欢。
田园乐
创作年代:唐代
文学体裁:六言绝句
作者:王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译文:
桃花的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
雨后的柳树碧绿一片,
笼罩在早上的烟雾之中。
被雨打落得花瓣洒满庭园,家童还未打扫。
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睡。
【诗文解释】
红红的桃花瓣上还含着昨夜的雨珠,雨后的柳树萦绕在早晨的烟雾之中。
昨夜被雨水打落下来的满地花瓣,家童还没有打扫,黄莺啼鸣,山客还在酣眠。
【词语解释】
1.宿雨:昨夜下的雨。
2.朝:早晨。
3.未:没有。
4.山客:隐居山庄的人。
5.犹眠:还在睡觉。
【诗文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夜雨过后,清晨美丽的景象,表达了王维悠闲的心情。
诗中的描写绘形绘色,由景生情,诗中有画。
“桃红”、“柳绿”、“花落”、“莺啼”,王维抓住了春天的特征,描画出一幅柳暗花明、清新幽寂的春之图。
全诗对仗工整,音韵铿锵。
王维对以动衬静、静中有动的艺术辩证法运用得可谓炉火纯青。
诗中那些发自“象外之趣”而又摇曳多姿的静美之境,表现出了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中某种特别的情趣和意蕴。
王维山水诗中的“动”,只是一种艺术手段,而描写和表现大自然中田林山水的静美境界,才是其山水诗中主旨所归。
作为艺术手段的动态性,其目的和作用就是为创造静的意境服务,以造成某种特定的艺术效果。
其他几首赏析
其一
厌见千门万户,经过北里南邻。
官府鸣珂有底,崆峒(kōngtóng)散发何人。
其二
再见封侯万户,立谈赐璧一双。
讵(jù)胜耦耕南亩,何如高卧东窗。
其三
采菱渡头风急,策杖林西日斜。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其四
萋萋春草秋绿,落落长松夏寒。
牛羊自归村巷,童稚不识衣冠。
其五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其六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其七
酌酒会临泉水,抱琴好倚长松。
南园露葵朝折,东谷黄粱夜舂。
【赏析】:
《田园乐》是由七首六言绝句构成的组诗,写作者退居辋川别墅
与大自然亲近的乐趣,所以一题作“辋川六言”。
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诗中写到春“眠”、“莺啼”、“花落”、“宿雨”,容易令人想起孟浩然的五绝《春晓》。
两首诗写的生活内容有那么多相类之处,而意境却很不相同。
彼此相较,最易见出王维此诗的两个显著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绘形绘色,诗中有画。
这并不等于说孟诗就无画,只不过孟诗重在写意,虽然也提到花鸟风雨,但并不细致描绘,它的境是让读者从诗意间接悟到的。
王维此诗可完全不同,它不但有大的构图,而且有具体鲜明的设色和细节描画,使读者先见画,后会意。
写桃花、柳丝、莺啼,捕捉住春天富于特征的景物,这里,桃、柳、莺都是确指,比孟诗一般地提到花、鸟更具体,更容易唤起直观印象。
通过“宿雨”、“朝烟”来写“夜来风雨”,也显然有同样艺术效果。
在钩勒景物基础上,进而有着色,“红”、“绿”两个颜色字的运用,使景物鲜明怡目。
读者眼前会展现一派柳暗花明的图画。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加上“杨柳依依”,景物宜人。
着色之后还有进一层渲染:深红浅红的花瓣上略带隔夜的雨滴,色泽更柔和可爱,雨后空气澄鲜,弥散着冉冉花香,使人心醉;碧绿的柳丝笼在一片若有若无的水烟中,更袅娜迷人。
经过层层渲染、细致描绘,诗境自成一幅工笔重彩的图画;相比之下,孟诗则似不着色的写意画。
一个妙在有色,一个妙在无色。
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先见人,后入境。
王诗正好相反,在入境后才见到人。
因为有“宿雨”,所以有“花落”。
花落就该打扫,然而“家童未扫”。
未扫非不扫,乃是因为清晨人尚未起的缘故。
这无人过问满地落花的情景,不是别有一番清幽的意趣么。
这正是王维所偏爱的`境界。
“未扫”二字有意无意得之,毫不着力,浑然无迹。
末了写到“莺啼”,莺啼却不惊梦,山客犹自酣睡,这正是一幅“春眠不觉晓”的入神图画。
但与孟诗又有微妙的差异,孟诗从“春眠不觉晓”写起,其实人已醒了,所以有“处处闻啼鸟”的愉快和“花落知多少”的悬念,其意境可用“春意闹”的“闹”字概括。
此诗最后才写到春眠,人睡得酣恬安稳,于身外之境一无所知。
花落莺啼虽有动静有声响,只衬托得“山客”的居处与心境越见宁静,所以其意境主在“静”字上。
王维之“乐”也就在这里。
人们说他的
诗有禅味,并没有错。
崇尚静寂的思想固有消极的一面,然而,王维诗难能可贵在它的静境与寂灭到底有不同。
他能通过动静相成,写出静中的生趣,给人的感觉仍是清新明朗的,美的。
唐诗有意境浑成的特点,但具体表现时仍有两类,一种偏于意,让人间接感到境,如孟诗《春晓》就是;另一种偏于境,让人从境中悟到作者之意,如此诗就是。
而由境生情,诗中有画。
是此诗最显著优点。
第二个特点是对仗工致,音韵铿锵。
孟诗《春晓》是古体五言绝句,在格律和音律上都很自由。
由于孟诗散行,意脉一贯,有行云流水之妙。
此诗则另有一工,因属近体六言绝句,格律极精严。
从骈偶上看,不但“桃红”与“柳绿”、“宿雨”与“朝烟”等实词对仗工稳,连虚字的对仗也很经心。
如“复”与“更”相对,在句中都有递进诗意的作用:“未”与“犹”对,在句中都有转折诗意的作用。
“含”与“带”两个动词在词义上都有主动色彩,使客观景物染上主观色彩,十分生动。
且对仗精工,看去一句一景,彼此却又呼应联络,浑成一体。
“桃红”、“柳绿”,“宿雨”、“朝烟”,彼此相关,而“花落”句承“桃”而来,“莺啼”句承“柳”而来,“家童未扫”与“山客犹眠”也都是呼应着的。
这里表现出的是人工剪裁经营的艺术匠心,画家构图之完美。
对仗之工加上音律之美,使诗句念来铿锵上口。
中国古代诗歌以五、七言为主体,六言绝句在历代并不发达,佳作尤少,王维的几首可以算是凤毛麟角了。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
字摩诘。
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西),遂为河东人。
开元(唐玄宗年号,713—741)进士。
累官至给事中。
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
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
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
兼通音乐,工书画。
有《王右丞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