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收割人《孤独的收割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孤独的收割人|《孤独的收割人》
《孤独的收割人》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诗衬托的表现手法,品味诗人质朴的语言风格。

2、使学生认识到只有深入生活,贴近人民,才能从普通劳动者身上挖掘特有的美。

◆教学重点、难点
1、准确理解诗人为什么对收割女的歌声如醉如痴,留恋往返。

2、对两首诗的比较阅读。

3、学习运用衬托的手法来突出主体。

◆教学方法
1、比较阅读法。

通过《孤独的收割人》与白居易的《观刈麦》的比较分析,认识这两首诗在思想内容与表现手法上的异同。

2、问题研究法。

对较难理解的诗句组织学生讨论研究。

◆媒体设计
投影仪。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上一课,我们领路了普希金所描绘的自由奔放的大海魅力,今天我们再将艺术的轻舟驶向19世纪的英国,去聆听苏格兰高原上一位年轻姑娘优美动人的歌唱。

二、解题
《孤独的收割人》写于1805年11月5日,是诗人游历苏格兰时所写。

其诗有多种译本,如《麦女》(顾子欣译)、《孤独的禾者》(曹鸿昭译)、《孤独的收割人》(黄炘译)等。

另外,对其诗的主题和艺术特色也有多种不同的看法。

三、研习课文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组织学生有感情地诵读全诗,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

在此基础上,设计如下几个问题:(1)贯穿全诗的线索是什么?
明确:孤独的收割人的歌声。

(2)概括每节的主要内容。

2、具体研习
(1)诗人为什么对收割女的歌声如痴如醉,流连忘返?
明确:诗人在《抒情歌谣集》再版序言里写到:“我通常都选择微贱的田园生活作题材......因为在这种生活里,人们的热情是与自然的美而永久的形式合而为一的......他
们表达情感和思想都是单纯而不矫揉造作。

”这句话对我们理解这个问题很有帮助。

首先,诗人所描绘的收割人是一位勤劳而有充满活力的年轻姑娘。

诗人把“她”独自
在那里又割又捆,“她”举着镰刀弯下腰去,这样活动的人与静止的自然和谐地结合,便
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