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前期政治发展概览(1840-191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整理自蒋悦波、宋俐频
曾国藩之子,18781890曾历任祝英、
《论曾纪泽的国家主权观念》
法、俄国公使
晚清政府的外交实践
1903年中英签订了《续议通商行船条约》, 条约规定中英在加税免厘问题上达成了进口洋 货加税一半,出口土货加税一半的协议。…… 清政府通过力争,废止了自1858年开始的英国 在中国合法进行鸦片贸易的权利;其次,英国 同意放弃治外法权;并同意中国规范“教事” 管理。 ——马彦丽《晚清外交与近代中国国家主权观 念的认知》
甲八
午国
鸦 片 战
二次 鸦片
中联 日军

战争
战侵
争华
18401842 1843 1844 《《《 南黄望 京埔厦 条条条 约约约 》》》
1856 1858 1860 1894 1895 1900 1901 1911 1912 1915 1919
《《 天北 津京 条条 约约 》》
《《 马辛 关丑 条条 约约 》》
时期治权政体清政府预备立宪前预备立宪后维新派南京临时政府北京政府君权至上君主专制君权至上君主专制君民共治君主立宪制主权在民民主共和制北洋军阀军阀专制自共和以来立国两年政府不能统一地方仍旧各自为政政府号令不出京门派官吏则明拒之实行法令则笑置之赋税一无所入明为学美法之共和政体实为无政府耳
近代前期中国政治发展概览 (1840-1919)
原因: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启示:民族独立是实现民主共和的前提
鸦片战争以来西方列强的侵略
民族危机 西 方 思 想

不断加深 传入中国

国家主权 中华民族

观念增强 意识增强

追求民族 进步政治 独立平等 运动发生
近代政体的变化 (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各种改革完成
时,政府应当立即 取消领事裁判 权。……为俯顺全 国舆情的要求,我 们想重新掌握海关 及税收。”
——《孙中山选集》
北京政府时期 1919年,在巴黎
和会上,中国代表团提 出了废除领事裁判权、 归还租借、实现关税自 主权、撤退外国军警等 七项希望条件,中国人 将希望修约的愿望昭告 全世界,但和会却没有 做出对中国有利的决定。
问题2-3:五四运动时期民族意识的觉醒的体现及取得 的成果有哪些?
五四运动的初步成果:
迫使北洋政府释放了 被捕学生,免去了三个 卖国贼的职务,拒绝在 巴黎合约上签字。
问题2-4:促使近代民族意识觉醒的因素有 哪些?思考民族觉醒的意义。
民族危机 不断加深
西方思想 传入中国
民族意 识觉醒
中国进 步的政 治运动
主权在民 北洋军阀
民主共和制 军阀专制
“自共和以来,立国两年政府不能统 一”,地方仍旧各自为政,“政府号令不 出京门,派官吏则明拒之,实行法令则笑 置之,赋税一无所入,明为学美、法之共 和政体,实为无政府耳。”
——《康有为政论集》
问题3-2:分析民国初年民主共和名不副实的原因是 什么?给我们何种启示?
北洋水师军旗, 大清国国旗
1885年前后,山东威海卫,在 战舰上合影的北洋水师水兵。
甲午战争以来民族意识觉醒
吾国四千余 年大梦之唤醒, 实自甲午战败割 台湾,偿二百兆 以后始也。
——梁启超
问题2-2:甲午战后中华民族民族意识觉醒的原因及体现。
戊戌六君子
义和团运动
黄花岗起义死难者遗体
五四运动学生游行示威Βιβλιοθήκη 如何让大 事年表更 清晰?
列强侵华与先进中国人的抗争和探索

鸦 片 战 争
次 鸦 片 战 争
甲 午 中 日 战 争
八 国 联 军 侵 华
北洋政府
1840 1842 1851 1856 1860 1864 1894 1895 1898 1900 1901 1908 1911 1912 1915 1928
三、近代国家治权(政体)的变化
【探究三】中国近代前期政治的近代化。
三、近代国家治权(政体)的变化
问题3-1:以小组为单位,研习史料,概括各时期国家 治权的归属及相应政体的变化。
时期
治权
政体
清 预备立宪 政前 府 预备立宪

君权至上 君权至上
君主专制 君主专制
维新派
君民共治 君主立宪制
南京临时政府 北京政府

洋务运动

里 太平天国运动
人 民
(1851-1864)


戊 清《 戌 末钦 变 新定 法 政宪
法 大 纲 》
设问:概括近代前期政治发展的特点。
皇民 新
族 内 阁
国 建
文 化 运
、 立、 动
辛清
亥 革 命
帝 退 位
一、近代国家主权观念的变化
【探究一】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一、近代国家主权观念的变化
问题1-1:近代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哪些特权?
一、近代国家主权观念的变化
材料1: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 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 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 ……
协定关税和治外法权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 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治外法权,在 道光时代的人的目光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他们 想那是最方便,最省事的办法。至于协定关税,他们 觉得也是方便省事的办法。
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在近百年 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 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来的历史过程所形成的。
——费孝通
【探究二】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及意义
鸦片战争以来民族意识的萌芽
以船炮而言,本为防海必 须之物,虽一时难以猝办,而 为长久计,亦不得不先是筹维。
——林则徐
问题2-1:阅读材料,分析鸦片战争后民族意识萌芽 的体现?该思想在什么时期进行了实践?
——蒋廷黻 《中国近代史》
问题1-2:清政府对《南京条约》各条款的看法是什么? 你是否认同?
自主主之权国独,立莫不有内治之权,皆独可立制的律立,法有权权可管
辖疆内之独人立,的无行论政本权国之民,及外国之民,并审罚其所
犯之罪案,此常例也。
独立的司法权
——1864年总理衙门引入的《万国公法》
民,19自世理纪关财6税0赋年自之代主权中权”期,李倘鸿若章外指国出要:求“之各事国有均“有上保侵护国其家 利权,下夺商民生计”者,“皆可引万国公法直斥之。”
国家自保权 ——《筹办洋务始末》
问题1-3:根据上述材料,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的主 权观念发生了什么变化?
晚清政府的外交实践
1878年在中俄伊犁问题
交涉上,崇厚与俄国订立了
丧权辱国的条约,引起国人
愤怒,曾纪泽通过不屈不饶
的斗争,成功改定旧约,迫
使俄国归还了具有战略意义
的特克斯河流域等,为中国
挽回了很多业已失去的主权。
认为依靠国际公法就可以捍卫国家主权 的说法是愚昧无知的,国家地位、实力相当 公法就起作用,否则根本不起作用。
——张之洞
问题1-4:近代中国为什么不能仅依靠国际法来实
现主权独立?说明什么问题?
原因:近代中国国家实力落后于西方各国
说明的问题: 弱国无外交,国家强盛是主权独立的前提。
二、近代前期民族意识的觉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