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制度的内涵和分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管理制度的内涵和分类
现代企业的经营观念是无形的、思想形态的体系,它必须体现在经营管理的实践活动和具体操作上。
否则,就只是一种抽象的意识、宽泛的议论,只说不做,就可能一事无成。
而要做,并且要做好,把理念付诸实行,就要求有一套规范化、操作化的制度体系。
观念只有转变为制度,变为上至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下至中层、基层管理人员乃至普通员工,都能够清晰而切实地感知要遵守的规定和约定,才能发挥指导、约束、规范现代企业及企业中每个群体与个人的行为,使之符合经营的基本要求,共同实现企业经营的目的和目标;才能使公司的经营行为摆脱因人事变迁,或领导人一时的想法变化而变动不定的随意性、短期性
为经营事业的持久发展提供保障。
可见,一般说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可以视为有关约束和调整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各种特定经营管理行为方式和关系的行为规则。
这种规则可以是管理行为者在管理实过程中逐步形成并一致认可的约定俗成的习惯,也可以是把这约定俗成正式规定下来,见诸于文字的规章、条例等。
从最广的意义上讲,经营理念,作为指导人们行为的规范,也是一种制度,只不过是一种无形的制度。
具体来讲,企业管理制度就是按照现代化生产经营管理的客观要求。
用文字形式对企业生产、技术、经济等活动所制订的章程、条例规则、程序和办法的总称。
它是企业全体职工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的准则。
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可以使企业管理人员有效地指挥和组织生产使企业各个职能部门分工明确,职责清楚,相互协作,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企业管理目标。
企业管理制度种类繁多,在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企业可能
各有不同。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林林总总,各具特色。
通常,人们把它划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基本制度。
它作为一种根本性制度,是其他制度的基础。
其中最重要的是公司治理模式,如总经理负责制、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等。
(2)经济责任制度。
它是对企业内部各级组织、各个部门和各类人员的工作范围、责任及拥有的权力所作的规定。
其中核心的是对经济责任的规定,例如规定部门的单位人均毛利、岗位的出勤率、部门的生产合格率、销售额
生产定额、纯利润等。
(3)内部管理工作制度。
它是按企业管理工作客观规律的要求,为各项工作的内容范围、前后流程、责任权力、工作程序、行为规范、处理规则等所作的规定。
例如财务报销流程、人员招聘工作规范、公司请假制度、公司LOGO使用规范、客户投诉处理工作流程等,都属于内部管理工作制度,其特点是指导和约束员工的行为,保证各项事务处理的一致性、规范性与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