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语文教案-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人教新课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语文教案-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人教新课标
综合性学习:难忘小学生活
成长足迹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
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
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并立下美好的志
向。
4、会写临别赠言、简单的倡议书、建议书和演讲稿。
5、能在教师的帮助下,与同学一起组织策划联欢活动。
6、写活动总结。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会表达自己对母校、老师、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难点:制作班级纪念册。
三、课前准备:
1、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资料、为母校做有纪念意义的事、为准备毕业。
2、联欢会排练文艺节目。
四、课时安排:
10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制定计划
一、阅读单元导语,激发学习兴趣
1、导语:同学们,当我们开始这一次综合性学习的时候,你们已
经在小学学
习了六年,并且即将离开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
六年来,你们从天真烂漫的幼儿成长为身心健壮的少年,这既是你们自己努力的结果,其中也浸透着学校、老师的心血。
这六年中,发生过多少令人激动、喜悦、忧愁和伤心的事;这六年,是你们在人生道路上开始起步而永远难忘的岁月。
在即将毕业的时候,让我们开展一系列有意义的活动,把师生情、同学情以及对母校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并且永久珍藏,成为美好的回忆吧。
2、学生读导语和活动建议。
二、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
活动计划。
有了好的活动计划,就为活动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请大家回忆一下,我们在制定综合性学习活动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定活动计划的要求。
教师相机强调:(1)自由组成小组(2)
讨论活动内容(3)制订活动计划(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5)活动结束后要展示活动成果)
3、教师提示:为了更好地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课本中特向我们提出了一些
建议,请大家一同走进课本P123和135页。
4、学生自由读“活动建议”。
[要求:从活动建议中知道一些什么?哪些建议要特别注意?]
5、学生谈论哪些活动有可行性,还可以补充什么活动。
三、讨论交流,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1、以小组为单位汇报活动计划。
2、师生共同评议。
(教师相机引导,提示注意计划的完整、合理、科学以及活动形式尽量不重复)
3、小组根据评议,修改完善活动计划。
四、明确建议,突出活动重点
1、学生汇报活动内容
教师相机提示:围绕“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可以有选择地开展哪些活动,如何开展活动。
2、师进行总结这次综合性学习开展的活动有:
“成长足迹”要做的是(1)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
(2)回忆和说说自己成长的故事,共同寻找班级“成长的足迹”。
(3)搜集个人和集体“成长的足迹”,写写小学生活中难忘的人和事。
最后制作成班级纪念册。
“依依惜别”板块可以有选择地开展下面的活动:(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2)为母校做点事,留作纪念。
(3)举行一次毕业联欢会,在联欢会上回忆成长经历,表达惜别之情,互相赠言,(4)出一期“再见吧,母校”的黑板报,(5)开展“我为母校捐本书”活动。
五、作业设计:
预习新课
板书设计:
难忘小学生活
“成长足迹”和“依依惜别”
(回顾珍藏)(行动回报)
第二课时:阅读《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
一、出示课件导入
1、我看到了这么一首诗歌:
人们把老师比作红烛,照亮别人而把自己燃烧。
人们把老师比作园丁,培育桃李开遍天涯海角。
教师是太阳底下崇高的事业。
老师给了我们理想的阳光和智慧的阳光。
老师引导我们走上洒满阳光的人生之路。
老师期望我们成为新世纪的太阳。
老师的话儿像春雨滋润我的心。
老师用知识的雨露浇灌我们成长。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你的情;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您的话。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记住您的爱;
无论我们走到哪儿,
永远是您的一朵花。
2 、从这两首诗歌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谈。
二、学习《难忘的启蒙》
1、童年的生活是难忘的。
童年的启蒙老师更使人难忘,他们更能永远留在每
个人的记忆之中。
因为是他们打开了我们知识的大门;在我们童稚的心灵播下美好的种子;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使我们能健康地成长。
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难忘的启蒙》。
(什么叫启蒙?)(教你基础知识)
2、“我”的启蒙老师为什么难忘呢?他在文中写下了哪几件令他难忘的事情
呢?
学生交流后,归纳板书:抗日讲演、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抵制日语课。
3、体会“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某
些道理”这句话,在课文中“宽”指的是什么,“严”指的是什么,老师为什么对作文、写字那样严格,而对日语课却那么宽容,从而进一步感悟到老师们的爱国精神和严谨认真的教学态度。
4、默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启蒙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
(热爱自己的祖国,严格要求学生,写作要实事求是,学习要认
真。
)。
5、总结课文中心思想。
文章回忆了抗日讲演比赛、老师对“我”的两次批评、对日语课的抵制等三件事,表现了启蒙老师强烈的爱国精神和严谨的教学作风,表达了作者对启蒙老师的崇敬、感激和怀念。
三、学习《老师领进门》
1、默读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作者回忆了童年时代,田老师教一首小诗,他以诗为内容,编了一段故事,
娓娓动听的讲述,有如春雨点点入地,在作者心中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3、你对文末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这句话怎样
理解?
(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
)
4、能说说你的启蒙老师吗?
四、学习《新来的王老师》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讨论思考你佩服这位老师吗?为什么?
3、你是否也遇到过这样的老师?回忆老师帮助、鼓励你进步的点滴往事。
学生
交流。
五、比较三篇文章的写作特点
1、同样是回忆老师的文章,表现的重点是不一样的:有的是赞扬老师满腔的
爱国热情和严谨的教学风格(《难忘的启蒙》),有的是回忆老师的才华横溢和对学生的循循善诱(《老师领进门》)有的是难忘当年老师独特的教育方法(《新来的王老师》.
2 、都写了具体事例,有的写一件事,有的写多件事。
板书设计:
难忘的启蒙
组织演讲——爱国
启蒙老师老师的批评(两次)——正直诚实勤勉难忘
对日语课的宽容——爱国
老师领进门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
——师恩难忘
六、作业设计:
以《我的启蒙老师》或《难忘小学生活》为题写一篇习作。
第三课时:阅读学习4-5
一、导入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启蒙老师的教诲使我们终身难忘,然而六年来小学同学富有个性的特点相信也深深印在每个同学的脑海中,让我们一同走进《忘不了的笑声》。
二、新授
1、自由朗读说说文章主要写了什么?
2、学生总结。
出示课件:文章围绕“小队的同学都爱笑,各人的笑声不一样”,写出了小队同学别具一格的笑声
3、文章按什么顺序写的?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4、说说自己班上同学的笑声特点。
5、学习《作文上的红双圈》
(1)自读课文,提出学习方法。
(2)按照学生的提示学习。
预设: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写作顺序,体会感情,提出不懂之处等。
出示课件:
黄蓓佳的文学之路是从98个“红双圈”开始的。
有一次学校开展征文比赛,黄蓓佳的一篇《补考》写了5000字,后来这篇文章被放在橱窗
里,那时老师改作文时习惯把好的句子用红双圈圈起来,黄蓓佳很孩子
气地隔着玻璃一个个地数老师圈的红双圈,发现一共是98个,正是这
98个红双圈成为她写作的起点。
(3)从作文上的九十八个红双圈你想到了什么?
(4)文章标的中心是什么?
三、作业设计
1、收集描写笑的词语书上的和课外的歌5个。
2、自习观察本班的同学写写他们的特点或用“难忘——”来回忆小学生活,
为下面活动作准备。
板书设计:
忘不了的笑声
难忘笑声不一样快乐小队
(总分总)
作文上的红双圈
征文——展出——发表——成为作家——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