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第六单元同步测试试卷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学情评估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Cl:35.5Ca:4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
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
题意)
1.下列过程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CO2人工合成淀粉
B.用蜡烛制取炭黑
C.用CO2制汽水
D.用活性炭除甲醛
2.氮气是我们熟悉的气体,近几十年来,科学家们陆续发现或制取了氮元素的其他气体单质,如氮3(N3)、氮4(N4)。
N4不稳定,分解后会释放大量的能量,可能被应用制造推进剂或炸药。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4和N2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化学性质相似
B.一个N4分子由两个N2分子构成
C.N4转变为N2是物理变化
D.相同分子数的N2和N4所含的氮元素质量比为1∶2
3.关于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②化学性质相似,完全燃烧后都生成二氧化碳③物理性质相
似,硬度都很大④是同一种物质⑤用途有所不同⑥都是黑色固体
A.①②⑤B.③④⑤C.①④⑥D.①②④⑤
4.2021年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A.推广使用新能源B.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
C.生活垃圾分类投放D.人走关灯、少开空调
5.下列用途是由物质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A.铅笔芯由石墨粉制作B.干冰可以制造舞台云雾效果
C.一氧化碳冶炼金属D.盾构机刀片镶嵌一定数量金刚石
6.下列创新实验,不能达到目的的是()
7.下列关于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CO和CO2组成元素相同、化学性质相同
B.一氧化碳比二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
C.CO和CO2都是属于空气污染物
D.“碳中和”是排出的与吸收的CO2量相等
8.如图是某兴趣小组制取二氧化碳,收集并检验该气体的有关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第8题)
A.推动注射器时,长颈漏斗下端冒气泡,说明气密性良好
B.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下,是为了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C.可以测出收集二氧化碳的体积,植物油是为了防止二氧化碳气体溶于水
D.为了检验二氧化碳气体,滴入的试剂为澄清石灰水
9.按如图进行实验,下列分析或结论正确的是()
(第9题)
A .导管口刚有气泡冒出说明反应开始
B .实验结束,应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澄清石灰水中取出
C .固体物质减少的质量一定等于生成二氧化碳质量
D .酒精灯加网罩是为了集中加热,提高温度
10.下列气体的净化(括号内的是少量需净化掉的气体)方法正确的是( ) 选项
混合物(括号内气体除去) 净化方法 A
CO 2(CO) 点燃 B
CO(CO 2) 通过足量石灰水或灼热的炭 C
CO 2(O 2) 通过足量的燃烧木条 D O 2(CO) 通过热水
11.甲、乙、丙、丁都是含有碳元素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换关系:①甲+丙――→高温乙; ②
乙+O 2――→点燃丙;③丁在常温下分解可得到丙。
则甲、乙、丙、丁依次是( )
A .C ,CO ,CO 2,H 2CO 3
B .CO 2,CO ,
C ,H 2CO 3
C .CO ,C ,CO 2,H 2CO 3
D .H 2CO 3,CO 2,CO ,C
12.实验室制备并收集二氧化碳,按下表进行实验,取等质量的同种大理石加入足量酸中(杂
质不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体积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实验编号
药品 Ⅰ
块状大理石、10%H 2SO 4溶液 Ⅱ 块状大理石、7%HCl 溶液
Ⅲ大理石粉末、7%HCl溶液
(第12题)
A.实验Ⅲ对应的变化曲线为甲
B.实验Ⅱ和Ⅲ对比,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固体的颗粒大小
C.实验Ⅰ和Ⅱ对比,说明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是酸的浓度
D.实验Ⅱ和Ⅲ完全反应后,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是相等的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8分)
13.(5分)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第13题)
石墨烯是一种超级新型纳米材料,具有超高强度、超高导热系数,通过工艺的处理可以持续发热,成为“要温度不要厚度”的可穿戴材料,并且能在30~50 ℃之间自由地调控温度,被业界誉为“新材料之王”。
用石墨烯制作的智能发热服,可在-20 ℃的条件下持续发热4 h。
实际上石墨烯本来就存在于自然界,只是难以剥离出单层结构(见上图)。
石墨烯一层层叠起来就是石墨,厚1毫米的石墨大约包含300万层石墨烯。
石墨烯可被氧化性酸氧化,如它可以和硝酸反应生成二氧化氮、温室气体和一种最常见的氧化物,通过该方法可以将石墨烯裁成小碎片。
随着科技的发展,制备、使用石墨烯的方法也层出不穷。
(1)石墨烯属于________(填“单质”或“化合物”)。
(2)石墨烯的物理性质有______________(写出1点即可)。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石墨烯就是石墨
B.石墨烯制成的发热服发热属于化学变化
C.石墨烯是未来一种非常重要的材料
D.石墨烯必须加工才能制得
(4)石墨烯与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6分)某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制取CO2,并探究其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用稀盐酸和石灰石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制得干燥的CO2,a端连装置B的________(填“m”或“n”)端。
(3)C装置中①④是紫色石蕊试液润湿的棉球,②③是用石蕊试液染色并干燥后的棉球,将二氧
化碳缓慢通入竖直放置的玻璃管中,能观察到第______(填序号)号棉球先变色,由此现象可知二氧化碳具有______________的物理性质,改换热空气继续通入,最终红棉球变______色。
(第14题)(第15题)
15.(6分) “温控保鲜”和“气调保鲜”是两类食品保鲜技术。
它们通过降低温度和改变气体成分,达到抑制被储藏物细胞呼吸的目的。
(1)干冰可用于“温控保鲜”,利用干冰的性质是________。
(2)“气调保鲜”中可使用CO2来抑制细菌。
CO2进入细菌细胞液后能产生酸性物质,抑制细
菌生长。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酸性物质的产生:__________________。
(3)冰箱中常用如图所示的膜分离技术实现“气调保鲜”。
分离后,通入冰箱保鲜室内的气体
是________(填“富氮空气”或“富氧空气”)。
(4)鲜鸡蛋放入石灰水一会儿,取出晾干,因蛋壳气孔部分堵塞减缓呼吸而保鲜,写出气孔堵
塞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7分)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用碳酸钙和稀盐酸进行二氧化碳制取的探究,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产生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假设】猜想1:与稀盐酸的浓度有关;
(1)猜想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和结论】(2)甲同学实验时用普通漏斗(如图A),发现该装置不能用作制取二氧化碳的发
生装置,于是他把A装置改装成B,则B中小试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6题)
(3)为了准确比较二氧化碳气体的产生速率,请列举一种判断反应快慢的方法:____________。
(4)为了验证猜想2,乙同学按如图C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倾斜锥形瓶,使10 mL稀盐酸与固
体充分接触,瓶内气压随着时间的变化如图D所示。
则图中m数值为________;图中d点对应的溶液中除水外还含有________(填化学式);乙同学实验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注意:若答对以下问题奖励3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40分】
(5)形成图像的两条曲线不是从原点开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对比分析图像中的______(填
“a”“b”“c”或“d”)点可知:两个锥形瓶内达到相同的气压时,碳酸钙粉末与稀盐酸反应所需时间短。
17.(4分)碳酸钙是贝壳的主要成分。
小芳同学研究碳酸钙粉末与盐酸的反应中碳酸钙与CO2之间质量的关系。
(第17题)
反应前反应后
碳酸钙/g 锥形瓶+盐酸/g 锥形瓶+反应后溶液/g
5 28.5 31.1
(1)理论计算:5 g碳酸钙粉末与足量盐酸反应,计算生成CO2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
(2)实验分析:小芳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向盛有足量盐酸的锥形瓶中加入5 g碳酸钙粉末,
完全反应至不再产生气泡。
称取反应前后质量如上表,发现反应前后质量变化值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生成CO2质量的理论值,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一、1.D 2.D 3.A 4.B 5.C 6.D 7.D 8.A 9.D
10.B 11.A 12.C
二、13.(1)单质 (2)强度高(或导热性强等)
(3)CD
(4)C +4HNO 3===4NO 2↑+CO 2↑+2H 2O
14.(1)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
(2)m
(3)④;密度比空气大;紫
15.(1)升华吸热
(2)CO 2+H 2O===H 2CO 3
(3)富氮空气
(4)CO 2+Ca(OH)2===CaCO 3↓+H 2O
16.(1)与碳酸钙颗粒大小有关(或与碳酸钙形状、与酸接触面积有关)
(2)液封,防止生成的气体从漏斗中逸出
(3)相同时间内收集气体的体积(或收集等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
(4)2;CaCl 2、HCl ;相同条件下,碳酸钙与稀盐酸的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5)装置内有空气;ac
17.(1)解:设5 g 碳酸钙完全反应时,生成CO 2的质量为x 。
CaCO 3+2HCl===CaCl 2+H 2O +CO 2↑
100 44
5 g x
10044=5 g x
x =2.2 g
答:5 g 碳酸钙粉末与足量盐酸反应,理论上生成CO 2的质量为2.2 g 。
(2)大于;使用的盐酸浓度较大,放出二氧化碳的同时,也逸出了氯化氢气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