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吉林省延边州安图一中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解析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吉林省延边州安图一中高一(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3分)(2013秋•宁德期末)用等体积的0.1mol/L的BaCl2溶液,可使相同体积的Fe2(SO4)
2﹣完全沉淀,则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3、Na2SO4、KAl(SO4)2三种溶液的SO4
为()
A.3:2:3 B.3:1:2 C.2:6:3 D.1:1:1
2.(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烷的摩尔质量为16克
B.标准状况下,0.3molSO2中含氧原子数为0.3N A
C.常温下,2.7克铝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为0.3N A
D.常温下,9.5克MgCl2晶体中含Mg2+为0.2N A
3.(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除去NaCl中混有的MgCl2、Na2SO4时选用()A.NaOH、Ba(NO3)2、Na2CO3、HCl B.Ca(OH)2、Mg(NO3)2、Na2CO3、HCl C.NaOH、BaCl2、Na2CO3、HCl D.Na2CO3、BaCl2、HCl
4.(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在酸性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K+Na+OH﹣SO42﹣B.Mg2+SO42﹣NH4+Cl﹣
C.K+Na+HCO3﹣Cl﹣D.Ag+Na+NO3﹣Cl﹣
5.(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Na2CO3是碳酸盐B.Na2CO3是正盐
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碱
6.(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遇到下列情况,处理不当的是()
A.不小心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立即用水冲洗
B.皮肤上沾有浓碱溶液时,立即用酒精冲洗
C.为了避免浪费,应该把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D.连接并组装成套仪器时,一般按自下而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安装
7.(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012 kg12C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B.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
C.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
D.常温常压下,1 mol氧气的体积为22.4 L
8.(3分)(2013秋•怀柔区期末)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能透过滤纸
D.呈红褐色
9.(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与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B.钠与水的反应Na+2H2O=Na++2OH﹣+H2↑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Cu+Ag+=Cu2++Ag
D.大理石溶于醋酸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
10.(3分)(2015秋•郫县期中)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L B.L C.L D.L
11.(3分)(2013秋•沭阳县校级期末)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A.乳浊液B.溶液 C.胶体 D.悬浊液
12.(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乙醇 B.O2C.Na2CO3D.NaOH
13.(3分)(2012秋•望江县期末)离子方程式H++OH﹣═H2O所表示的反应是()A.所有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B.所有强酸和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C.所有可溶性酸和可溶性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D.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
14.(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B.分子数之比为1:1
C.原子总数之比为1:1 D.质量之比为1:1
15.(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H2O B.CO2C.NaCl溶液D.Fe
16.(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最好的办法是()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加入铁粉
C.加入铜粉 D.通入氯气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2分)
17.(6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1)1mol/L的CaCl2 溶液0.5L,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2)标准状况下,33.6L的NH3所具有的物质的量为mol,将其溶解于水配成1L的溶液,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mol/L.
18.(4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回答下列问题:
相互分离的常用方法是:.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
19.(10分)(2009秋•锦州期末)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上的部分文字
3②碘酸钠③KOH ④I2O5
⑤NaCl五种(填“混合物”或“化合物”或“盐”或“氧化物”)中与碘酸钾(KIO3)属于同类物质的有(填序号).
(2)推测出碘酸钾(KIO3)的物理性质:碘酸钾(KIO3)溶于水(填“能”或“不能”),化学性质:碘酸钾(KIO3)在受热时(填易分解或难分解).
20.(9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实验室制配0.5mol/L的NaOH溶液500mL,有以下仪器:①烧杯②100mL量筒③1000mL容量瓶④500mL容量瓶⑤玻璃棒⑥托盘天平(带砝码)⑦滴定管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2)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3)配制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称量②计算③溶解④摇匀⑤转移⑥洗涤⑦定容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
21.(13分)(2012•嘉峪关校级三模)四种试剂瓶中分别盛装有NaNO3溶液、Na2CO3溶液、Na2SO4溶液和NaCl溶液,就如何检验这四种溶液分别解答下列各小题.在四支试管中分别取四种溶液各1mL,做下列实验.
(1)在四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出现现象的是,离子方程式是.
(2)在剩余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出现现象的是,离子方程式是.
(3)在剩余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入,出现现象的是,离子方程式是.三次实验中都没有明显现象的是.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10分)
22.(10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将6.50g锌投入200mL某浓度的盐酸中制取H2,锌和盐酸均恰好完全反应.求:
(1)6.50g锌的物质的量
(2)所用盐酸中HCl中的物质的量浓度
(3)反应中生成的H2在标准状况下所占的体积.
2015-2016学年吉林省延边州安图一中高一(上)期中化
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3分)(2013秋•宁德期末)用等体积的0.1mol/L 的BaCl 2溶液,可使相同体积的Fe 2(SO 4)
3、Na 2SO
4、KAl (SO 4)2三种溶液的SO 42﹣完全沉淀,则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为( )
A .3:2:3
B .3:1:2
C .2:6:3
D .1:1:1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离子方程式的有关计算.
【专题】物质的量浓度和溶解度专题.
【分析】等体积的0.1mol/L 的BaCl 2溶液,可使相同体积的Fe 2(SO 4)3、
Na 2SO 4、KAl (SO 4)2三种溶液的SO 42﹣完全沉淀,则Fe 2(SO 4)3、Na 2SO 4、KAl (SO 4)2三种溶液中n (SO 4
2﹣)相同,根据硫酸根守恒可知,n[Fe 2(SO 4)3]= n (SO 42﹣),n (Na 2SO 4)=n (SO 42﹣),
n[KAl (SO 4)2]= n (SO 42﹣),三种溶液的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等于溶质物质的
量之比,据此计算.
【解答】解:等体积的0.1mol/L 的BaCl 2溶液,可使相同体积的Fe 2(SO 4)3、Na 2SO 4、
KAl (SO 4)2三种溶液的SO 42﹣完全沉淀,则Fe 2(SO 4)3、Na 2SO 4、KAl (SO 4)2三种溶
液中n (SO 42﹣)相同,根据硫酸根守恒可知,n[Fe 2(SO 4)3]= n (SO 42﹣),n (Na 2SO 4)=n (SO 42﹣),n[KAl (SO 4)2]= n (SO 42﹣),三种溶液的体积相同,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等于溶质物质的量之比,所以三种硫酸盐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c[Fe 2(SO 4)3]:c (Na 2SO 4):c[KAl (SO 4)2]= n (SO 42﹣):n (SO 42﹣):n (SO 42﹣
)=2:6:3.
故选:C .
【点评】考查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等,难度不大,根据化学式推断溶质的物质的量与硫酸根关系是解题关键.
2.(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设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烷的摩尔质量为16克
B .标准状况下,0.3molSO 2中含氧原子数为0.3N A
C .常温下,2.7克铝离子所带的电荷数为0.3N A
D .常温下,9.5克MgCl 2晶体中含Mg 2+为0.2N A
【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
【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
【分析】A 、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 ;
B 、二氧化硫中含2个氧原子;
C 、铝离子带3个电荷;
D、求出氯化镁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1mol氯化镁中含1mol镁离子来分析.
【解答】解: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故甲烷的摩尔质量为16g/mol,故A错误;
B、二氧化硫中含2个氧原子,0.3mol二氧化硫中含0.6mol氧原子0.6N A个,故B错误;
C、2.7g铝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铝离子带3个电荷,故0.1mol铝离子带0.3mol电荷即0.3N A个,故C正确;
D、9.5g氯化镁的物质的量为0.1mol,而1mol氯化镁中含1mol镁离子,故0.1mol氯化镁中含0.1mol镁离子即0.1N A个,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
3.(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除去NaCl中混有的MgCl2、Na2SO4时选用()A.NaOH、Ba(NO3)2、Na2CO3、HCl B.Ca(OH)2、Mg(NO3)2、Na2CO3、HCl C.NaOH、BaCl2、Na2CO3、HCl D.Na2CO3、BaCl2、HCl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除杂.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把杂质转化为沉淀或气体除去,除钙离子用碳酸根,除镁离子用氢氧根,除硫酸根用钡离子.要注意除杂质的顺序,后加的试剂最好能把前面先加是过量试剂除掉.
【解答】解:因为反应要在溶液中进行,所以要先配制成溶液,然后除去硫酸根离子,再除钙离子和镁离子,最后加入盐酸除去过量的碳酸根和氢氧根.
实验步骤为:
(1)将粗盐溶于足量水中制成溶液.
(2)向(3)虑液中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除去Mg2+,2NaOH+MgCl2=Mg(OH)2↓+2NaCl;(3)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除去SO42﹣,Na2SO4+BaCl2=BaSO4↓+2NaCl;(4)向上述虑液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除去Ca2+、Ba2+,
Na2CO3+CaCl2=CaCO3↓+2NaCl,Na2CO3+BaCl2=BaCO3↓+2NaCl;过滤,除去滤渣;(5)向(4)虑液中滴加稀盐酸,调节PH=7,除去CO32﹣和OH﹣,
Na2CO3+2HCl=H2O+CO2↑+2NaCl,NaOH+HCl=NaCl+H2O;
(6)将NaCl溶液蒸发,洗涤干燥,即得较纯净的食盐;
故除杂试剂为:NaOH、BaCl2、Na2CO3、HCl;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粗盐提纯过程中的除杂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强,要注意除杂质的顺序,物质的提纯和除杂要注意:①不能引入新的杂质,②提纯物易分离.
4.(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在酸性溶液中,可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K+Na+OH﹣SO42﹣B.Mg2+SO42﹣NH4+Cl﹣
C.K+Na+HCO3﹣Cl﹣D.Ag+Na+NO3﹣Cl﹣
【考点】离子共存问题.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在酸性溶液中,存在电离的氢离子,离子能够大量共存,离子之间不满足离子反应发生条件,如生成难溶物、弱电解质、气体、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络合物等,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酸性条件下,OH﹣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酸性条件,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可大量共存,故B正确;
C.酸性条件下,HCO3﹣不能大量共存,故C错误;
D.Ag+与Cl﹣反应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问题,侧重于考查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离子的性质以及反应类型的判断,学习中注意积累.
5.(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Na2CO3俗名纯碱,下面是对纯碱采用不同分类法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Na2CO3是碳酸盐B.Na2CO3是正盐
C.Na2CO3是钠盐D.Na2CO3是碱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电离生成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属于盐,根据盐中电离出的阳离子又可以将盐分为钾盐、钠盐、钡盐等,根据电离出的酸根离子可以将盐分为碳酸盐、硫酸盐、硝酸盐等.碱是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离子的化合物.
【解答】解:A、因阴离子为碳酸根离子,则Na2CO3是碳酸盐,故A正确;
B、Na2CO3中阳离子不含氢离子,故是正盐,故B正确;
C、因阳离子为钠离子,可以说成是钠盐,故C正确;
D、Na2CO3俗名纯碱,电离的阳离子是金属离子,阴离子是酸根离子,故属于盐类,不是碱,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盐的概念和分类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6.(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遇到下列情况,处理不当的是()
A.不小心将少量浓硫酸沾到皮肤,立即用水冲洗
B.皮肤上沾有浓碱溶液时,立即用酒精冲洗
C.为了避免浪费,应该把实验用剩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
D.连接并组装成套仪器时,一般按自下而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安装
【考点】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根据浓硫酸的强腐蚀性和溶于水放热的角度分析;
B.浓碱可用水冲洗;
C.用剩的药品一般不可放回原瓶;
D.由下而上、从左到右的顺序安装.
【解答】解:A.浓硫酸溶于水并放热,且具有强腐蚀性,少量浓硫酸沾在皮肤上,应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大量的水冲洗,最后涂上碳酸氢钠溶液,故A错误;
B.皮肤上沾有碱液要先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故B错误;
C.除了一些金属单质和块状的固体药品外,用剩的药品一般要放在指定的容器内,不可放回原瓶,防止污染药品,故C错误;
D.连接并组装仪器时,一般按由下而上、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故D正确.
故选AB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安全及事故处理,难度不大,化学实验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否则会造成不良后果或危险,掌握化学实验时常见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7.(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0.012 kg12C含有6.02×1023个碳原子
B.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
C.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 g
D.常温常压下,1 mol氧气的体积为22.4 L
【考点】物质的量与其浓度和气体摩尔体积的综合应用.
【分析】A.0.012 kg12C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N=nN A计算;
B.1 mol任何物质不一定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
C.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
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
【解答】解:A.0.012 kg12C的物质的量为1mol,根据N=nN A知,其原子个数为6.02×1023个,故A正确;
B.1 mol任何物质不一定都含有6.02×1023个原子,如双原子或多原子分子,故B错误;C.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所以硫酸的摩尔质量是98g/mol,故C错误;
D.常温常压下,气体摩尔体积大于22.4L/mol,则常温常压下,1 mol氧气的体积大于22.4 L,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及其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的综合应用,侧重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注意摩尔质量和质量的关系,注意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影响,为易错点.
8.(3分)(2013秋•怀柔区期末)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铁胶体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分散质颗粒直径都在1~100nm之间
B.能透过半透膜
C.能透过滤纸
D.呈红褐色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分析】A.根据溶液和胶体粒子半径大小不同,直径范围不一样;
B.胶体粒子直径比溶液大,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
C.胶体粒子直径比溶液大,胶体、溶液都能透过滤纸,
D.氢氧化铁胶体是红褐色液体,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液体.
【解答】解:A.因溶液中溶质粒子直径较小于1nm,胶体粒子直径在l~100nm之间,故A错误;
B.胶体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能透过半透膜,故B错误;
C.胶体和溶液均能通过滤纸,故C正确;
D.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液体,氢氧化铁胶体是红褐色液体,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胶体的性质以及胶体和溶液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液体,氢氧化铁胶体是红褐色液体,D为易错点.
9.(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澄清的石灰水与盐酸反应Ca(OH)2+2H+=Ca2++2H2O
B.钠与水的反应Na+2H2O=Na++2OH﹣+H2↑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Cu+Ag+=Cu2++Ag
D.大理石溶于醋酸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A.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时,石灰水中完全电离出离子;
B.电子、电荷不守恒;
C.电子、电荷不守恒;
D.反应生成醋酸钙、水、二氧化碳.
【解答】解:A.澄清的石灰水与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OH﹣+H+=H2O,故A错误;B.钠与水的反应的离子反应为2Na+2H2O=2Na++2OH﹣+H2↑,故B错误;
C.铜片插入硝酸银溶液的离子反应为Cu+2Ag+=Cu2++2Ag,故C错误;
D.大理石溶于醋酸的离子反应为CaCO3+2CH3COOH=Ca2++2CH3COO﹣+H2O+CO2↑,故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正误判断,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反应及离子反应方程式书写的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复分解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离子反应中保留化学式的物质,题目难度不大.
10.(3分)(2015秋•郫县期中)如果ag某气体中含有分子数为b,则cg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L B.L C.L D.L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分析】根据n=计算ag气体的物质的量,质量之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据此计算cg 该气体的物质的量,根据V=n×Vm来计算体积.
【解答】解:a克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克气体含有的分子数为,c克该气体的物质的量为=mol,在标准状况下Vm=22.4L/mol,则cg该气体的体积为
mol×22.4L/mol=L,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计算,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计算能力的考查,注意对公式的理解与灵活应用,难度不大.
11.(3分)(2013秋•沭阳县校级期末)据中央电视台报道,近年来我国的一些沿江城市多次出现大雾天气,致使高速公路关闭,航班停飞,雾属于下列哪种分散系()
A.乳浊液B.溶液 C.胶体 D.悬浊液
【考点】胶体的重要性质.
【专题】溶液和胶体专题.
【分析】根据常见的胶体有淀粉溶液、冬天的大雾、牛奶、鸡蛋(蛋白质溶液)溶液、Al (OH)3胶体、Fe(OH)3胶体等.
【解答】解:分散质粒子直径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属于胶体,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大雾时,用灯照射时会出现一条光亮的通路,则雾属于胶体分散系,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题考查学生教材知识的记忆熟练程度,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记住常见的胶体是解题的关键.
12.(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乙醇 B.O2C.Na2CO3D.NaOH
【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分析】非电解质是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导电的化合物为电解质,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本质区别在于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否发生电离.
【解答】解:A、乙醇在水溶液中以分子形式存在,自身不能发生电离,是非电解质,故A 正确;
B、氧气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Na2CO3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电解质,故C错误;
D、NaOH在水溶液中完全电离,属于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判断,难度不大,明确无论电解质还是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
13.(3分)(2012秋•望江县期末)离子方程式H++OH﹣═H2O所表示的反应是()A.所有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B.所有强酸和强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C.所有可溶性酸和可溶性碱之间的中和反应
D.强酸溶液与强碱溶液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反应
【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专题】离子反应专题.
【分析】强酸与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弱酸与弱碱在离子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则不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 表示,故A不选;
B.硫酸与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和水,硫酸钡不溶于水,则不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 表示,故B不选;
C.硫酸与氢氧化钡生成硫酸钡和水,硫酸钡不溶于水,则不能用离子方程式H++OH﹣═H2O 表示,故C不选;
D.强酸与强碱生成可溶性盐和水的离子反应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故D选;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酸碱中和反应,明确酸碱的强弱及盐的溶解性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注意利用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方法来解答.
14.(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1 B.分子数之比为1:1
C.原子总数之比为1:1 D.质量之比为1:1
【考点】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A.根据m=nM可知,氧元素质量之比等于含有氧原子物质的量之比;
B.根据N=nN A可知,分子数目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
C.物质的量相同,含有原子数目之比等于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之比;
D.根据m=nM可知,物质的量相同质量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
【解答】解:A.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含有氧原子物质的量之比为2:3,根据m=nM 可知,氧元素质量之比为2:3,故A错误;
B.根据N=nN A可知,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分子数目之比为1:1,故B正确;C.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含有原子数目之比等于分子中含有的原子数目之比为2:3,故C错误;
D.根据m=nM可知,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的质量之比为64g/mol:80g/mol=4:5,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量的有关计算,难度不大,注意理解根据化学式计算原子数目,侧重对基础知识的巩固.
15.(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H2O B.CO2C.NaCl溶液D.Fe
【考点】电解质与非电解质.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是电解质,包括酸、碱、盐、活泼金属氧化物、水等;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是非电解质,包括一些非金属氧化物、氨气、大部分有机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以此来解答;【解答】解:A.H2O是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而导电的化合物,所以H2O是电解质,故A正确;
B.CO2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阴阳离子,所以CO2的水溶液导电,但电离出离子的物质是碳酸而不是CO2,所以CO2是非电解质,故B错误;
C.NaCl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C错误;
D.Fe是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解质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必须是化合物,能发生电离的为化合物本身,则选项B为易错点.
16.(3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除去FeCl2溶液中少量的FeCl3,最好的办法是()A.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加入铁粉
C.加入铜粉 D.通入氯气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分析】首先确定被除杂的物质为FeCl2溶液,杂质为FeCl3,由于2FeCl3+Fe═3FeCl2,因此除去杂质可以采用“杂转纯”的方法,注意在除去铁离子的同时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解答】解:A.二者都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沉淀,不能用于除杂,故A错误;
B.因为铁离子能和铁反应生成亚铁离子,化学方程式为2FeCl3+Fe═3FeCl2,故可用铁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氯化铁,故B正确;
C.加入足量Cu粉,除去了氯化铁,又引进了铜离子杂质,故C错误;
D.氯气能够将氯化亚铁氧化,氯气和氯化铁不反应,被除杂的物质反应了,故D错误.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除杂、提纯方法,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物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保证反应后不能带入新的杂质.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42分)
17.(6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1)1mol/L的CaCl2 溶液0.5L,Cl﹣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
(2)标准状况下,33.6L的NH3所具有的物质的量为 1.5mol,将其溶解于水配成1L的溶液,则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1.5mol/L.
【考点】物质的量浓度的相关计算.
【分析】(1)c(Cl﹣)=2c(CaCl2);
(2)33.6L氨气的物质的量==1.5mol,根据c=计算氨水浓度.
【解答】解:(1)c(Cl﹣)=2c(CaCl2)=2×1mol/L=2mol/L,故答案为:2;
(2)33.6L氨气的物质的量==1.5mol,c===1.5mol/L,故答案为:1.5;
1.5.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根据物质的量浓度公式结合化学式来分析解答,注意(1)中物质浓度与离子浓度的关系,为易错点.
18.(4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就有关物质的分离回答下列问题:
相互分离的常用方法是:蒸馏.
(2)在分液漏斗中用一种有机溶剂提取水溶液里的某物质时,静置分层后,如果不知道哪一层液体是“水层”,试设计一种简便的判断方法:任意取一层液体加水,如不分层,则取的是水层,反之是有机溶剂层.
【考点】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
【专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1)A、B互溶,但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
(2)利用水和有机溶剂互不相溶,放出少量液体,加入水,根据是否分层来判断.
【解答】解:(1)A、B互溶,但沸点相差较大,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故答案为:蒸馏;(2)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少量下层液体加入小试管中,后从上口倒出少量液体加入小试管中,再往试管中加入少量水,若试管中液体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有机层;若不分层,则证明下层是水层,
故答案为:任意取一层液体加水,如不分层,则取的是水层,反之是有机溶剂层.
【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提纯,明确物质的性质及性质差异选择分离方法即可解答,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9.(10分)(2009秋•锦州期末)下表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盐”包装上的部分文字
3②碘酸钠③KOH ④I2O5
⑤NaCl五种化合物(填“混合物”或“化合物”或“盐”或“氧化物”)中与碘酸钾(KIO3)属于同类物质的有②⑤(填序号).
(2)推测出碘酸钾(KIO3)的物理性质:碘酸钾(KIO3)能溶于水(填“能”或“不能”),化学性质:碘酸钾(KIO3)在受热时易分解(填易分解或难分解).
【考点】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物质的分类专题.
【分析】(1)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能电离出金属阳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的化合物叫做盐;
(2)所有的钾盐均易溶于水,碘酸钾受热易分解.
【解答】解:(1)①HIO3、碘酸钠、KOH、I2O5、NaCl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其中的碘酸钠、NaCl、碘酸钾(KIO3)均属于盐类,故答案为:化合物;②⑤;(2)碘酸钾(KIO3)属于钾盐,所有的钾盐均易溶于水,碘酸钾受热易分解生成碘化钾和氧气,故答案为:能;易分解.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知识,可以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难度不大.
20.(9分)(2015秋•安图县校级期中)实验室制配0.5mol/L的NaOH溶液500mL,有以下仪器:①烧杯②100mL量筒③1000mL容量瓶④500mL容量瓶⑤玻璃棒⑥托盘天平(带砝码)⑦滴定管
(1)配制时,必须使用的仪器有①④⑤⑥(填代号),还缺少的仪器是药匙、胶头滴管.
(2)实验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搅拌、引流.
(3)配制时,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①称量②计算③溶解④摇匀⑤转移⑥洗涤⑦定容⑧冷却.其正确的操作顺序为②①③⑧⑤⑥⑦④.
【考点】溶液的配制.
【专题】综合实验题.
【分析】(1)根据实验操作步骤确定每步操作需要仪器,然后判断还缺少仪器名称;
(2)根据配制步骤判断玻璃棒的作用;
(3)据配制溶液的实验操作过程进行实验步骤排序.
【解答】解:(1)配制0.5mol•L﹣1的NaOH溶液500mL,配制步骤有称量、溶解、移液、洗涤移液、定容、摇匀等操作,用天平称量NaOH(用到药匙),在烧杯中稀释,并用玻璃棒搅拌,加速溶解,冷却后转移到500mL容量瓶中,并用玻璃棒引流,洗涤2﹣3次,并将洗涤液移入容量瓶,当加水至液面距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最后定容颠倒摇匀.
所以给出的仪器必须使用的仪器有①④⑤⑥;还需要药匙、胶头滴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