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简谐振动的专题教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简谐振动的专题教学
马春山
在简谐振动的教学中,教学中往往有这样的问题: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较快,觉得好学,但在实际应用中,却经常拿不准,从而造成解题困难。
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彻,不能在实际问题中加以灵活应用。
同时对知识没有形成清晰的脉络体系,不能清楚地把握知识间的联系,为知识的应用造成了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尝试将知识分类,加以系统讲解,在教学实践中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关于回复力的问题。
1、回复力应满足:F=-kX
(判断简谐振动的条件)
2、回复力可能由某个力提供、可能由合力提供、可能由某个力的分力提供。
例如:弹簧振子的回复力由弹力提供;单摆的回复力由重力的切向分力提供;竖直方向振动的:弹簧振子的回复力由弹力和重力的合力来提供。
二、关于简谐振动的图象问题。
1、学会“四看”。
⑴看出振动的周期、振幅、频率(T、A、f)。
例如:图—1,T=4s,A=10cm,f=1/T=0.25Hz。
.
⑵看出振动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的方向情况。
例如:图—1中a点,位移、速度的方向为正;回复力、加速度的方向为负。
⑶看出振动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能、势能的大小变化。
例如:图—1中e点,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势能均变大;速度、动能均变小。
⑷看出振动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的大小或方向相同的时刻。
例如:图—1中b点,位移、回复力、加速度变小,位移方向为正,回复力、加速度方向为负;速度变大,方向为负.。
2、学会“一比较”。
比较几个不同图象的周期、振幅、频率的关系。
例如:图—2,甲、乙两个物体均做简谐振动,它们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它们的周期、振幅、频率之比分别为(2:3)、(1:2)、(3:2)。
t/s -
0 20 t/s
-
-
(图—2)
三、简谐振动的能量问题。
简谐振动的能量问题,一向是学生难以理解的难点。
因为在教材中,只简单地说:振动的能量只与振幅有关。
那么振动的能量与振动物体的质量、频率、振幅是否有关呢?下面我们来推导一下:
1、弹簧振子。
前提:只有弹力做功、弹性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的情况下,机械能守恒。
{图—3}
振动过程中的平均弹力为:
F=(0+KA)/2 (1)
振动过程中的机械能为:
E=F.S=F.A (2)
弹簧振子的周期公式为:
T=2π(m/k)½ (3)
解(1)—(3)可得:
E=2π2mf2A2 (4)
分析可知, 振动的能量与物体的质量、频率、以及振幅有关.。
1、单摆。
前提:在摆角很小时(α<50) 的情况下,只有重力做
功、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机械能守恒。
如图: S in(α/2)=H/A=A/2H ………
机械能 单摆周期公式 T=2π(L/g )½
…… 解(1)—(3)可得:E=2π2mf 2A 2 综上所述:无论是单摆还是弹簧振子 (图—4) 的振动能量与物体的质量、频率、以及振幅
四、典型习题:
1 向下拉一小段距离后释放,试证明其运动为简 谐振动。
(提示:回复力为弹力与重力的合力)
2、某物体做简谐振动的位移和时间图象如图—6所示, 试判断A 点和B 点的位移、回复力、加速度、速度、动
能、势能的大小变化。
-
3、某单摆的质量变为原来的4倍,到达最低点时,速度变为原来的一半,则分析其周期、振幅、频率的变化。
在教学实践中,通过以上的针对性极强的专题训练,可以很好地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使学生顺利地度过难关,获得了知识上的升华。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并且为其他知识的学习提供了很好的模式,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方法。
03-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