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课 明清帝国

合集下载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授课
时间
授课
教师
学习目标
了解明清两朝加强专制主要措施。
学习重点:
明清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专制统治。
学习难点:
明清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专制统治,这些措施的实施巩固了封建统治,但也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
自学提纲:
知道明清帝国的更替。了解和归纳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学法指பைடு நூலகம்:
1、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分析。
2、通过表演历史短剧,加深对所学知识的了解,激发历史学习的兴趣并增强团队协作意识。
3、通过人物介绍、多媒体资料、小故事、历史短剧等,增加学生的信息量。
教材梳理:
明清两朝是中华帝国的晚期。中国古代社会已开始走向衰落。明朝建立之初,便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矛盾。为了对日益变化的社会进行严密控制,明清统治者采取了多种措施加强专制统治,如加强皇权、八股取士与文字狱等。这些措施的实施巩固了封建统治,但也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的腐朽性和它的渐趋衰落。
A.监视B.议政C.逮捕D.处罚
3.我国古代的军机处开始设立于()。
A.明太祖时B.明成祖时C.清康熙时D.清雍正时
4.造成晚清思想家龚自珍在诗中感叹“万马齐喑”的原因是()。
A.八股取士B.文字狱C.军机处设立D.厂位制度
简答题:
1、明清时期,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君主集权?
2、明清加强君主集权的利弊
教材第一目“明清帝国的更替”。主要讲述了这一时期的朝代更迭。第二目“皇权高度膨胀”和第三目“八股取士与文字狱”分别是从政治和思想的角度来说明明朝和清初专制统治强化的情况。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学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学
一、激情导入
唐太宗时采取了哪些统治措施?
二、自主学习
自主预学【细心研读,静心思考有收获】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
1.1368年,推翻元朝统治,在(今南京)称帝,国号明。朱元璋就是。此后近20年时间,扫平各种残余势力,完成了统一
2.明成祖把都城从应天(南京)迁至。
3.明朝后期,统一东北女真各部,形成新的民族。后脱离明朝独立,建立_________________政权。
4、清朝设立军机处雍正时期,中央设立。军机处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三)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明清两朝为加强思想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钳制了人们的思想,无法培养能力。
三、合作交流
学生思考、交流、归纳。每组成员分别发言。师生共同评定
1、丞相(宰相)制度是什么时间、谁设立的?又是什么时间、谁废除的?丞相的设与废都是为了一个什么共同的目的?
教具
多媒体
执笔
教学时间
使用
年级
7年级
科目
历史
编号
18
教学题目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课时
1
审核
政史地组
教学目标
1.了解和归纳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
2.认识专制统治加强、八股取士、文字狱等是封建制度没落的表现。
教学重点
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分析明清加强专制统治措施所造成的影响。
A、秦朝、明朝B、秦朝、清朝C、唐朝、明朝D、唐朝、清朝
8、明朝的张武智准备参加科举考试,以求取功名,他一定要读的书是()
A、唐诗B、宋词C、元曲D、四书五经
9、“以后……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处以重刑。”此令出自()

七年级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治统治 上课

七年级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治统治 上课

评 价:
• 朱永胜(朱明王朝永胜) • 刘光明(光复明朝) • 段松青(断送清朝)
案例
有一文人给朱元璋写篇贺表,恭 维他“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 则”。他看了大怒,说“生”与“僧” 同音,“光”是没有头发,这是骂我 做过和尚;“则”与“贼”同音,这 是骂我做过造反的贼。于是下令把这 个文人给杀了。
军机大臣人选:亲臣、重臣 原因:由于当时的军事需要,为 了保密,便于皇帝与重臣商议军 国大事
军机处的职能 :跪受笔录 上传下达
军机处一日日程
接折(阅读奏折)
见面(请皇帝旨) 述旨(拟皇帝旨意) 过朱(皇帝过目确定) 交发(下发旨意)
清代史学家赵翼说: 军机大臣“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
朝代 明朝 清朝
起止时间 1368年—1644年 1636年—1911年
开国皇帝 朱元璋 皇太极
注: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 1644年顺治帝入,清朝开始对全国的统治。
1、明朝的建立
时间: 1368年
建立者: 朱元璋(明太祖) 都城: 应天(南京)
明太祖(1368-1398年在位)
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
怎样才 能让大明王 朝历经万代, 长治久安呢?
1、胡蓝之狱,杀功臣
片段1.“胡惟庸案”——立竿见影的行政机构改革 宰相胡惟庸,开国老臣,位高权重,因是百官之首,一 人之下万人之上,而常与朱元璋发生“口角”,朱元璋以 “谋反”之罪灭其九族,并借此上朝废除丞相,改革行政 机构。
胡 蓝 之 狱
1592.11.28~1643.9.21 1627~1643在位
取了一系列封建化的措施,为灭明和建 立大清帝国奠定了基础。
李自成

第十八课_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_课件

第十八课_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_课件

清太祖 努尔哈赤
4、明朝灭亡和清朝前期 的统治
1636年皇太极在 盛京(今沈阳)称 帝改国号为清, 1644年清迁都北京, 开始了清朝在中国 的统治。
清太宗皇太极
自主学习我最棒
明清时期统治者为加强专制统 治分别在政治、思想上采取了哪些 措施?
二、皇权高度膨胀(政治)
1、废除宰相制度(朱元璋) 2、设立“厂卫”制度(锦衣卫+东厂)
朱元璋为什么能做到“安然朝中坐, 却知天下事”? 锦衣卫
锦衣卫印
锦衣卫是什么样的机构? 明朝类似的机构还有什么?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明太祖时设锦衣卫,明 成祖时设东厂,明宪宗时外另设西厂,都由皇 帝直接指挥,目的是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这 反映了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这是军机处值班房,你知道军机 处是个什么机构吗?
据说有个文人给朱元璋写贺表,恭维他 “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责”。他 看后大怒,说“生”与“僧”同音,“光” 就是没有头发,这是骂我做过和尚;“则” 与“贼”同音,这是骂我做过造反的贼。 于是把他杀了。
目的:加强思想专制,控制知识分子的思想。 影响: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使知识分
子不敢有独立的见解,从而禁锢了思想,严重 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知识窗:


军机大臣参与内政外交、 军政大计、审理重大案件 等机要,并代皇帝拟写谕 旨,发布政令。但他们本 身品级不高,日夜轮流值 班。 军机处是皇帝发布政令、 处理政务的枢纽,使君主 旨意畅通无阻,是皇权高 度膨胀的产物,反映了君 主专政已发展到了顶峰。
三:八股取士和文字狱
思 想 明朝八股取士 清朝实行文字狱
明朝科举的教科书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北师大版]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北师大版]

朱元璋为什么会知道宋濂请客的 详细情况? 详细情况?
锦衣卫
如果你是宋濂,你会怎么想? 如果你是宋濂,你会怎么想?
锦衣卫印
锦衣卫是什么样的机构? 锦衣卫是什么样的机构? 明朝类似的机构还有什么? 明朝类似的机构还有什么?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明太祖时设锦衣卫,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明太祖时设锦衣卫,明 锦衣卫 成祖时设东厂 明宪宗时外另设西厂 东厂, 西厂, 成祖时设东厂,明宪宗时外另设西厂,都由皇 帝直接指挥,目的是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 帝直接指挥,目的是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这 反映了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 以为又活一日。 以为又活一日。 ——《稗史汇编》 《稗史汇编》 已亥杂诗 九州生气恃风雷, 九州生气恃风雷, 我劝天公重抖搂, 我劝天公重抖搂, 龚自珍 万马齐喑究可哀。 万马齐喑究可哀。 不拘一格降人才。 不拘一格降人才。
李自成
5.1644年李自成农民起 年 义军占领北京,明亡。 占领北京 义军占领北京,明亡。
6.清军击败农民军,迁都 清军击败农民军, 至北京,开始了清朝在 北京, 中国的统治。 中国的统治。 皇太极
清朝入关后第一位皇帝顺治
二、皇权高度膨胀: 皇权高度膨胀:
明朝、清朝为加强皇权 明朝、 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在政治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清朝
胡 胡惟庸案: 胡惟庸案: 蓝 官职,丞相 官职, 之 罪名,谋反 罪名, 狱 牵连三万余人
蓝玉案: 蓝玉案:
官职, 官职,大将军 罪名, 罪名,谋反 牵连1.5万人 牵连 万人
朱元璋为什么 要杀这么多的 功臣? 功臣?
一个叫宋濂的官员请客喝酒。第二天, 一个叫宋濂的官员请客喝酒。第二天, 朱元璋问他喝酒了没有?请了哪些客人? 朱元璋问他喝酒了没有?请了哪些客人? 做了哪些菜。宋濂一一回答, 做了哪些菜。宋濂一一回答,朱元璋笑 着说: 全对,你没有骗我。 着说:“全对,你没有骗我。”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PPT

清朝雍正四年,江西乡试 主考官查嗣庭引用《诗经》 中“维民所止”为考题
“雍正去头”
被人诬告,引怒龙颜罪获戮 尸,满门抄斩,家族被株连 者达几十人。
• 有不少文字狱,完全是牵强附会,挑 剔文字过错,甚至为了一句诗、一个 字也惹出大祸。有一次,翰林官徐骏 在奏章里,把“陛下”的“陛”字错 写成“狴”(音bì )字,雍正帝见了, 马上把徐骏革职。后来再派人一查, 在徐骏的诗集里找出了两句诗:“清 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挑剔说这 “清风”就是指清朝,这一来,徐骏 犯了诽谤朝廷的罪,把性命也送掉了。
君臣
主仆
知识窗:
• 军机大臣参与内政外交、军政大计、 审理重大案件等机要,并代皇帝拟 写谕旨,发布政令。但他们本身品 级不高,日夜轮流值班。 • 军机处是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 的枢纽,使君主旨意畅通无阻,是 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反映了君主 专政已发展到了顶峰。
雍正
未家 乾 有法 隆 能。 语 荣即 : 辱左 乾 人右 纲 、亲 独 生信 断 死大 , 人臣 乃 者, 本 。亦 朝
努 尔 哈 赤 皇 太 极
顺治皇帝
1644年将首 都从盛京迁 到北京,开 始了清朝在 中国的统治
☆《稗史汇编》——时 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 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 以为又活一日。
朱元璋为什么要杀这么多的功臣?
锦衣卫印
锦衣卫是什么样的机构? 明朝类似的机构还有什么?
•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明太祖时设锦衣卫,明 成祖时设东厂,明宪宗时外另设西厂,都由皇 帝直接指挥,目的是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这 反映了明朝君主专制的空前加强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
步骤二:体会明清思想文化的专制
材料一: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 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 有严格规定,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清朝统治者捕风捉影,认为诗中的“明”暗指“明朝”,“清”影射“清朝”, 即暗喻明朝重视人才,清朝不重视人才,徐骏是怀念明朝,不满清朝。结果徐 骏被杀头。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PPT课件 (4)

初中 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PPT课件 (4)
2.明朝八股取士造成的危害有 ( A ) ①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 ②阻碍了中国思想文化的进步 ③造成学生死读书,脱离现实生活 ④增大了考试标准的客观性D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廷杖制度”最早出现在( )
4.特务机构——东厂设立于( D )
A.元世祖
B.明太祖
C.明神宗
二、皇权的高度膨胀
1.杀功臣,巩固皇权
2.废丞相,权分六部 3.设立厂卫制度

4.设立廷杖制度
5.设立军机处(清)
东厂特务机构
明“锦衣卫印”
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 -----《稗史汇编》
影响
1. 1000多年的宰相制度废除了,加强了皇帝权力。 2. 加强了对官僚和百姓的监视,成为专制皇权可靠
2019年初中PPT课件
二零一九年六月七日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把握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表现;
探讨专制统治带来的消极影响。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
朝代
建立时间
开国皇帝
明朝 清朝
1368年 1636年
朱元璋 皇太极
注: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 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 1644年顺治帝入关,清朝开始对全国的统治。
支柱。 3. 君臣之间的关系成为主仆关系。 4. 使君主旨意畅达无阻,皇权膨胀达到顶峰。 5. 专制统治得到强化。
三、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在思想文化上的措施
1. 科举实行八股取士 2. 大兴文字狱
束缚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八股取士
“文字狱”
1.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2. 一把心肠论浊清。 3. 维民所止。维民——雍正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正式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正式

职责:侦缉官民言行;对官吏百姓
八荒六合 唯我独尊 ——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3.设立廷杖制度
史 “廷杖之刑,亦自太祖始矣……而殿陛行 料 解 杖习为故事矣。……公卿之辱,前此未有。” ——《明史》 读:
无论多大的官员,只要皇帝(朱元璋)一不高兴, 立刻就把他拖下去痛打一顿,打完了再拖上来,打死 了就抛下去完事。” ——明史专家吴晗 《明代特务政治》
军机处内景
合 作 探 究:
设立: 雍正帝时设立 职能: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
意义: 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 所坑者但四百六十余人也…… ——顾炎武
八荒六合 唯我独尊 ——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
5.八股取士
《大学》《中庸》 《论语》《孟子》
设立锦衣卫
朱元璋
设立东厂 设立军机处
设立廷杖制度 废除宰相制度
雍正帝
明成祖
瞻前顾后
我国历史上加强思想文化 科举制的演变 统治的朝代及其措施
创立 完善 发展 秦朝:焚书坑儒
(八股取士)
废除
隋朝 唐朝 明朝 清朝 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905年)
明朝:八股取士
清朝:文字狱
以史为鉴
在倡导创建和谐社会的今天,你 认为什么样的社会环境更有利于国家 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呢?
乾隆自称“古稀老人”,退休官员尹嘉铨有一次自称“古稀老人” 即被绞死。
合作探究
文字狱造成了什么后果?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龚自珍 “到乾隆年间,大家便更不敢用文章来说话了。所谓 读书人,便只好躲起来读经,校刊古书,做些古时的文章, 和当时毫无关系的文章。” ——鲁迅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学案】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学案】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一.学习目标1、记住理解明朝的建立与君权的加强、清朝的建立与军机处的设置、明清的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2、通过对明清内阁制作用的比较,培养学生的比较分析能力,并进一步学习对比历史现象的方法。

二.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1. 预习填空(1) 1368年,在应天称帝,建立明朝,他就是。

1421年,明成祖把都城从应天迁到。

(2) 明朝时期实行厂卫制度。

“厂卫”是指、和。

它们都是性质的机构。

(3) 1616年,建立金国,史称。

1636年,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

1644年,清军入关,迁都北京,统一全国。

(4)文字狱是统治者刻意挑剔的所谓错误而兴起的大狱。

它在历朝都有发生,但以时期最为厉害。

2.思考并完成下列历史问题(1)明朝统治者加强君权在政治上的主要措施是什么?(2)清朝统治者加强君权在政治上的措施是什么?(3)文字狱是危害是什么?(4)明清时期,统治者在思想文化方面又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加强君权?(二)探究历史科举制度产生于何时?在明清时期被称为什么?和以往的科举制度相比,在内容和形式上出现了什么重大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三)师生总结。

(四)课堂练习:学习测评三.课后作业:1.单选题:(1)1636年,改国号为清的皇帝是()A 太祖努尔哈赤B 太宗皇太极C 世祖福临D 圣祖玄烨(2)中国古代设丞相与废丞相的两个皇帝是()A 秦始皇、明太祖B 秦始皇、明成祖C 秦始皇、隋文帝D 隋文帝、雍正帝(3)清朝初年的某一天,一阵清风将一位文人的书页吹乱,这位文人诗兴大发,吟诗抒怀:“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有人以此告他讥讽清王朝,结果他被定罪问斩。

这表明清初实行()A 焚书坑儒B 八股取士C 厂卫制度 D文字狱(4)古代中央机构不断变革,下列图示反映出这些变革的趋势是不断强化()唐朝中央机构明朝中央机构清朝军机处内景A 专制皇权B 监察权力C 丞相权力D 地方权力(5) 七年级学生王明对同学说:“明朝的官员没有隐私权,太可怕了!”他评述了明朝哪项措施造成的后果?()A 梵书坑儒B 设置厂卫特务机构C 八股取士D 大兴文字狱(6)清军入关,顺治帝迁都北京是在()A 1368年B 1616年C 1636年D 1644年(7)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所论述的内容必须遵循《四书集注》的观点是在哪一时期()A 两晋B 隋唐C 宋元D 明清2、阅读材料回答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清朝统治者采用怀柔(笼络)和镇压两手政策。

历史: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历史: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课件(北师大版七年级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稗史汇编》——时京官每旦入
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 以为又活一日。
返回
厂卫特务机构的设置。明太祖时设锦衣卫, 明成祖时设东厂,都由皇帝直接指挥,目的 是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这反映了明朝君主 专制的空前加强
锦衣卫印 返回
为了树立皇帝绝对的权威,朱元璋还设立了 廷杖制度,对不合己意的大臣,在殿堂上任 意仗责。君臣之间的关系完全成为主仆关系。
二、皇权的高度膨胀
• •

明朝 加强 君权的 措施
清除功臣——“胡蓝之狱” 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东厂)
廷杖制度:任意仗责不合己意的大臣
• 清朝设立军机处(清雍正时期)
NEXT
胡蓝之狱:胡惟庸是明初丞相,朱元璋 害怕其权力过大,威胁皇权,就借口他 谋反把他杀掉,牵连进去的人达3万余人, 后来,朱元璋又以同样罪名杀害大将军 蓝玉,牵连进去的功臣武将1.5万人。
大兴文字狱的后果
NEXT
据说有个文人给朱元璋写贺表, 恭维他“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 世作责”。他看后大怒,说“生” 与“僧”同音,“光”就是没有头 发,这是骂我做过和尚;“则”与 “贼”同音,这是骂我做过造反的 贼。于是把他杀了。
返回
造成了社会恐怖,摧残了人才;使知识 分子不敢有独立的见解,从而禁锢了思 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返回
军机大臣参与内政外交、军政大计、审理重 大案件等机要,并代皇帝拟写谕旨,发布政 令。 军机处是皇帝发布政令、处理政务的枢纽, 使君主旨意畅通无阻,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 物。
返回
三、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1、八股取士
*故吾以为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
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 则一也。 ——廖燕《明太祖论》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PPT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PPT

秦始皇
汉武帝唐太宗明太祖 Nhomakorabea雍正帝
〖感悟平台〗——我来探究
活动主题:殚思竭虑谋专权
步骤一:感受明清政治上的皇权膨胀 材料一:“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而殿阁大学 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少)所参决。……” ——《明史.职官志》 材料二:“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 旨,天子无日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 论宦夺(宦官)不得参,即承旨诸大臣亦 只供述缮撰……。”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表序》
17世纪初, 统一 1368年, 推翻 东北 各部,形成新的 元朝统治,建立明朝, 民族 。后脱离明朝独 自己做了皇帝, 立,建立后金政权。 即 ,年号洪武。 1636年, 在盛京 1644年, 领 称帝,改国号为 。 导的农民起义军占领 1644年,清军击败农民 北京,明朝灭亡。 军,开始了清朝在中国的 统治。 1911年,宣统皇帝退位, 清朝灭亡。
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内容,讨论回答:
(1)中国的科举制创立于哪个朝代?隋唐科举考试的内容有哪些? (2)科举制到明朝时有哪些变化? (3)依据材料一说出“八股取士”有哪些危害? (4)材料二反映了清朝的文字狱政策,其根本目的是什么?它造成了怎样 的严重后果? (5)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和文字狱造成了怎样的共同影响? A、加强了明清思想上的专制统治,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扼杀了人才,禁锢了思想,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
步骤二:体会明清思想文化的专制
材料一:明朝规定,科举专取“四书”“五经”命题,并以宋儒朱熹的《四 书集注》为依据,不能随意发表自己的见解,所谓“代圣贤立言”。行文格式 有严格规定,文章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 分组成。体用排偶,谓之八股文。

第十八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第十八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2]设立厂卫制度:
目的:监察百官和京城百姓,侦缉官兵的言行。 概况:朱元璋时期,设立锦衣卫;明成祖时,又设立特务机构东厂,由宦官负责, 对百姓官吏进行监视,逮捕和处罚。 作用:东厂和锦衣卫合称为“厂卫”,成为专制皇权的可靠支柱。 [3]设立廷杖制度: 为了树立皇帝的绝对权威,朱元璋还设立廷杖制度,任意杖责不合己意的大臣, 使君臣关系完全成为主仆之间的关系。
七年级
历史
下册
第十八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主讲人:01号
主要内容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
1、明朝的建立和统治 2、清朝的建立和清前期的统治



二、皇权高度膨胀
1、明朝加强君权的措施 (1)、废除宰相制度 (2)、设立厂卫制度 (3)、设立廷杖制度 2、清朝设立军机处 三、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1、八股取士 2、文字狱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
1、明朝的建立及统治
元朝末年,社会矛盾激化,江淮 地区的红巾军起义沉重打击了元朝 的统治,贫苦农民出身的僧人朱元 璋加入起义军后迅速崛起,削平群 雄,推翻元朝,在1368年建立明朝, 即明太祖,年号洪武。 明太祖统治期间,实施奖励垦 荒、轻徭薄赋、提高手工业者的身 份等政策,社会经济全面发展。 永乐年间,政局稳定,国力强 大,成为中国历史上又一个强盛的 王朝。 明中后期,北方游牧民族多次 破关南下,东南沿海倭寇不断登陆 骚扰,明王朝内外交困,国力渐衰。
回答问题:
1、明朝建立的时间、建立者? 2、清朝建立时间、建立者? 3、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4、清朝பைடு நூலகம்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思考题:你对八股取士有怎样的看法?
谢 谢 观 看
2、清朝的建立及清前期的统 治

第十八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第十八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集体备课教案年级:七年级科目:历史备课组长:周次星期一日期主备人教学内容课题第十八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个性修改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明清帝国的更替过程,了解明清两朝专制统治的措施。

2.通过查找明清建立和文字狱有关的资料,增强独立获取信息的能力。

通过对比唐朝科举制度和明清科举制度的不同,培养生生合作交流的个人素质和比较、分析和归纳能力。

3.通过学习明清专制统治的表现和危害,初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教学重点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分析明清加强专制统治措施所造成的影响。

教学方法将讲读法、讨论法和讲解法相结合。

课前准备搜集资料导入新课:看明太祖和努尔哈赤、皇太极画像。

提问:这些人是谁?在学生简单说明后,教师说明明清两朝是中华帝国的晚期,其突出特点是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更为强化并走向顶点。

那么明清帝国是怎样更替的呢?明清帝国又采取了哪些加强专制统治措施呢?这些措施又造成了哪些影响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回顾和反思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板书课题。

一、明清帝国的更替(板书)本目内容为小字,在教学目标当中为应是学生知道的知识。

对于朱元璋的身世及其攻灭元朝、建立明政权的情况,清建立、明朝灭亡的情况可让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的基础上简单讲几个历史小故事(教师可做课前辅导)。

教师补充:这一时期的统治状况,专制统治空前加强,农业文明的繁盛过后,面临着西方工业文明的进攻,这种专制统治越来越显露出其弊端,中国出现了近代前夜的危机。

二、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板书)教师用谈话法引导学生回忆总结历史上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统治的发展概况(秦始皇时:确立皇帝称号,建立三公等;汉武帝时:推恩令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强化监察制度等;隋唐时:三省六部制、科举制等;宋朝:杯酒释兵权,重文轻武;元朝:行省制度等),引出明清帝国“皇权高度膨胀”这一内容。

1、政治上:皇权高度膨胀(板书)教师用讲读法,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并提出问题:“明朝加强君权的政治措施有哪些?”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归纳:废除宰相制度、设厂卫特务机构、设廷杖制度等。

第18课明清帝国教学设计

第18课明清帝国教学设计

第18课《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原因;归纳明清两朝加强专制统治的主要措施;了解专制统治对国家的影响。

过程与方法:在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下通过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比较和分析。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明清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但也反映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渐趋衰落;通过分析明清专制统治的危害,初步培养学生的民主意识。

重点:理解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原因及带来的影响难点: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教学方法:谈话法、分析法、讨论法等教具准备:多媒体、相关图片资料教学流程:出示图片(两汉、宋朝、明清大臣上朝礼仪图)提问:图片中大臣上朝礼仪有什么变化,说明了什么?指出:封建社会皇权步步增大。

【讲授新课】探究一:通过材料思考明清统治者为什么要采取非常手段加强君主专制?出示材料:(1)力役过繁,赋敛过厚。

——《明史·周敬心传》(2)据统计,明太祖在位的洪年武间(1368-1398),全国大小武装起义达一百八十余次之多。

——高中人教版历史必修1(3)荷兰等西方殖民势力开始在东南沿海进行侵略活动——七年级下册教材(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封建制度走向衰落,社会矛盾更加尖锐。

探究二:明清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有哪些?1.要求学生自主学习,在规定时间内归纳出结论。

(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总结)总结:政治方面:1、废除宰相制度,权分六部(明)2、设立厂卫制度(东厂、锦衣卫)3、设立廷杖制度(明)4、设立军机处(清)思想方面:八股取士和文字狱2.合作探究(1)丞相制度何时设立?明朝又为何要废丞相?(2)“厂卫”的职能是什么?实质是什么?(3)军机处的职能是什么?它的设立使皇帝的权力发生怎样的变化?(4)什么是八股文?明清时期的八股取士与隋唐时期的科举制有何不同?(从实行的目的、造成的影响等角度去分析)(5)什么是文字狱?文字狱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后果?探究三: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统治会带来什么影响?(在学生作答的基础上得出结论)(1)专制统治的加强有利于对全国的控制,利于国家统一。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PPT课件 (3)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PPT课件 (3)
结果:所选人才成为皇帝忠实的奴仆
2.文字狱
文字狱就是统治者故意挑剔文字 过错而兴起的大狱。
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 ——徐骏
按“大不敬”“斩立决,将其文稿尽行烧毁” ——骇人听闻的“文字狱”
你了解哪些文字狱?
查嗣庭担任江西乡试主考官时,出题“维民所止”,这本 来是《诗经》上的,可硬是被告密说“维止”二字是“雍 正”去了头,雍正于是钦定了“大逆不道”的罪名,株连 的范围也极为广泛。
雍正帝
清朝前期,康熙、雍正、 乾隆时期,统一多民族国 家空前巩固,社会经济迅 速发展,出现了“康乾盛 世”的局面,达到了中国 历史上新的高峰。
1、废除宰相制度
胡 胡惟庸案: 蓝 官职:丞相 之 罪名:谋反 狱 牵连3万余人
蓝玉案:
官职:大将军 罪名:谋反 牵连1.5万余人
思考:朱元璋 为什么要废除 宰相制度呢?
发散探究
明清专制统治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会产生什么 影响? (提示:一分为二、全面客观地评价)
透过现象看本质,这些措施的实施预示了什 么? (提示:什么样的房子才需要加固? )
这些措施在一定时间和一定程度上巩固了多 民族国家的统一, 但也严重阻碍了社会的进 步,预示了封建专制制度的日益腐朽和衰落, 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明清两朝为加强 君主的权力共采 取了哪些措施?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废除宰相制度 目的

设立“厂卫”制度
政朝

设立廷杖制度
清朝 设立军机处
思想
八股取士与文字狱
歌谣: 元代之后是明清,专制统治空前强。 宰相制度明废除,厂卫廷杖臣恐慌。 清朝雍正设军机,专制皇权达高潮。 明清制造文字狱,八股取士钳思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明清加强君主 集权的利弊


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在思想文 化上有何表现? 1.科举实行八股取士 2.大兴文字狱

束缚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一 把 心 肠 论 浊 清
何 故 乱 翻 书
清 风 不 识 字
, .

维民所止

维民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雍正
你如何看待现在的考试制度?
明清时期,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 君主集权?
政治上: 1. 杀功臣,巩固皇权 2. 废除宰相制度 3. 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4. 设立廷杖制度 5. 设立军机处 文化上: 1. 八股取士 2. 文字狱
第18课 明清帝国的专制统治
朝代 明朝 清朝
建立时间 1368年 1636年
开国皇帝 朱元璋 皇太极
注: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1636年皇 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顺治帝入关,清朝开 始对全国的统治。
明清加强皇权的措施?
1.杀功臣,巩固皇权 2.废丞相,权分六部 3.设立厂卫制度 4.设立廷杖制度 5.设立军机处(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