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高一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B)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试题(B)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注意事项:
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试卷类型用2B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1~8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9~12题有多个选
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国际单位制中,“牛顿”是力学的三个基本单位之一
B.选择不同的参考系对同一运动的描述是相同的
C.位移、速度、力都是矢量
D.小球做竖直上抛运动时,速度不断减小,惯性不断减小
2.许多科学家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做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伽利略的理想斜面实验能够说明物体具有惯性
B.亚里士多德对牛顿第一定律的建立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C.牛顿最早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伽利略发现了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3.从山东龙口港到辽宁大连港是一条重要的海上运输路线。
假如有甲、乙两船同时从龙口出发,甲船路线是龙口—旅顺—大连,乙船路线是龙口—大连。
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港,以下关于两船全航程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两船的路程相同,位移不相同
B.“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港”一句中,“两天”指的是时间,“下午三点”指的是时刻
C.“两船航行两天后都在下午三点到达大连港”一句中,“两天”和“下午三点”都指的是时间
D.在研究两船的航行时间时,不可以把船视为质点
4.关于速度、速度变化量、加速度三者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速度变化量一定越大
B. 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C. 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D. 运动物体的速度变化越快,其加速度一定越大
5.如图所示,P和Q叠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
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是
A.P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B.Q所受的重力和Q对P的支持力
C.P对Q的压力和Q对P的支持力D.Q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Q的支持力6.如图是悬绳对称且长度可调的自制降落伞。
用该伞挂上重为G的物体进行两次落体实验,悬绳的长度l1<l2,匀速下降时每根悬绳的拉力大小分别为F1、F2,则
A
.
F1﹤F2 B.F1
﹥F2 C.F1=
F2﹤G
D.F1=F2﹥G
7.如图所示,放在斜面上的物块A和斜面体B一起水平向右做匀速运动。
物块A受到的重力和斜面对它的支持力的合力方向是
A.沿斜面向下B.竖直向下C.竖直向上D.水平向右
8.甲物体的重量比乙物体大5倍,甲从H高处自由落下,乙从2H高处与甲物体同时自由落下,在它们落地之前(g取10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两物体下落过程中,在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大
B. 下落H高度,它们所用的时间不同
C. 各自下落5m时,它们的速度均为10m/s
D. 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比乙的加速度大
9.如右图所示,自由下落的小球下落一段时间后,与弹簧接触,从它接触弹簧开始,到弹簧压缩到最短的过程中,则
A.小球一直做减速运动B.小球所受的弹簧弹力等于重力时,小球速度最大C.小球一直处于超重状态D.小球处于先失重后超重状态
10.某物体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
根据图像可知
A.0~2 s内的加速度为4 m/s2B.0~5 s内的位移为14 m
C.第1 s末与第3 s末的速度方向相反D.第1 s末与第4.5 s的加速度方向相反
11.如图所示(俯视图),水平地面上处于伸直状态的轻绳一端拴在质量为m的物块上,另一端拴在固定于B点的木桩上。
用弹簧测力计的光滑挂钩缓慢拉绳,弹簧测力计始终与地面平行,物块在水平拉力作用下缓慢滑动,当物块滑动至A位置,∠AOB=120°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
A.物块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F
mg
B.木桩受到绳的拉力始终大于F C.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保持不变D.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一直增大
12.如图甲所示,在粗糙水平面上,物块A在水平向右的外力F的作用下做直线运动,其速度9题图10题图11题图
5题图7题图
6题图
—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在0~1 s 内,外力F 不断增大 B .在1~3 s 内,外力F 的大小恒定
C .在3~4 s 内,外力F 不断减小
D .在3~4 s 内,外力F 的大小恒定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
注意事项:
1.第Ⅱ卷共2页,用钢笔或水笔答在答题纸上。
2.答题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二、实验题(本题2个小题,共 16分。
)
13.(1)(3分)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另
一端系上两根细绳,细绳的另一端都有绳套。
实验中需用两个弹簧秤分别勾住绳套把橡皮条的一端拉到某一确定的O 点,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两根细绳必须等长
B .同一次实验中,O 点位置不允许变动
C .实验中,弹簧测力计应与木板保持平行
D .实验中,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O 点时,两个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必须取90°
E .实验中,要始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调节另一弹簧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把橡皮条另一端拉到O
点
(2)(3分)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位同学在做本实验
时得到的结果,其中F 是用作图法得到的合力,
F ′是通过实验测得的合力,则哪个实验结果是
符合实验事实的_______ (填“甲”或“乙”) 。
14.如图甲为“用DIS (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
装置。
(1)(4分)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 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
力作为 ,用DIS 测小车的加速度。
(2)(3分)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
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
画出a —F 关系图线(如图乙所示)。
分析此图线的OA 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3)(3分)此图线的AB 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 )
12题图 乙
甲
13题图 14题图
A. 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B. 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C. 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D. 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36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计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 15.(10分)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高铁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行速度最快、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
人们也越来越关注高铁的安全工作,假设某次列车以324 km/h的速度匀速行驶,然后在离车站9 km处开始制动刹车,列车匀减速到站并刚好安全停车。
求:
(1)该列车进站时的加速度;
(2)列车减速运动的时间。
16.(12分)将一轻质橡皮筋(劲度系数k=100 N/m)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如下图(甲)所示。
(1)在其下端A处用细线悬挂重为10 N的木块,静止
后如图(乙)所示,求橡皮筋的伸长量
(2)再用一细线拴在图(乙)中的A处,然后用一水
平的力F向右拉动,使橡皮筋与竖直方向成37°
角,并保持静止,如图(丙)所示。
求所加外力
F的值和此时橡皮筋的伸长量。
(已知sin37°=0.6 cos37°=0.8)
17.(14分)水平传送带被广泛地应用于机场和火车站,用于对旅客的行李进行安全检查。
如图所示为一水平传送带装置示意图,绷紧的传送带AB始终保持恒定的速率v=1 m/s运行,一质量为m=4 kg的行李无初速地放在A处,传送带对行李的滑动摩擦力使行李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随后行李又以与传送带相等的速率做匀速直线运动。
设行李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A、B间的距离L=2 m,g取10 m/s2。
(1)求行李刚开始运动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加速度大小;
(2)求行李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时间;
(3)如果提高传送带的运行速率,行李就能被较快地传送到B处。
求行李从A处传送到B 处的最短时间和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
17题图
高一物理试题(B )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本题12个小题,每小题4分。
共48分。
1.C 2.A 3.B 4.D 5.C 6.B 7.A 8.C 9.BD 10.BD 11.AD
12.BC
二、本题共2个小题,共 16分。
13.(1)BC (3分)(2)乙(3分)
14.(1)小车的质量(2分) 小车受到的合外力(2分)
(2)在质量不变的条件下,加速度与外力成正比(3分)
(3) C (3分)
三、本题共3小题,共 36分。
15.解:(1)由220-2v v ax =得
2202v v a x -==22090m/s 29000
-⨯=-20.45m/s . …………………………(5分) (2)由0v v at -=得 0090200s 0.45
v v t a --=
==-……………………………………………………(5分) 16.解:(1)由平衡条件得 1kx G = 10.1m G x k
== ………………………………………………………………(6分) (2)对丙图中橡皮筋末端A 点进行受力分析,可得:
tan377.5N F G =︒= 2cos37G kx =︒
20.125m x =. ………………………………………………………………(7分) 17.解:(1)对行李,在刚开始运动时滑动摩擦力大小为
F =μmg =4 N ……………………………………………………(3分)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a =F /m =1m/s 2 ………………………………(3分)
(2)设行李做匀加速运动的时间为t ,行李加速运动的末速度为v =1m/s 。
则由v =
at ,得t =(v /a )=1s …………………………………………………(3
分)
(3)当行李从A 处匀加速运动到B 处时,传送时间最短,则
x =(1/2)at min 2 ………………………………………………(2分)
解得t min =2s ………………………………………………(1分)
传送带对应的最小运行速率为
v min=at min=2m/s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