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历史岳麓版必修2 第二单元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历史地位 (1)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 社会进步。它是维新变法和民主革命运动的重要经济前提, 也是无产阶级队伍壮大的前提之一。 (2)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 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人意,在一定程度上依 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 发展。
四、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演变特点及影响 1.特点 (1)从整体看:中国近代社会习俗的演变既有追新慕异,去土 存洋,又表现出新旧并存的特点。一批属于封建迷信、愚昧 落后的社会习俗被剔除,取而代之的是西方资本主义习俗改 良后的新习俗,这种新习俗和中国传统习俗共同存在,出现 了一种全新的局面。 (2)从动力看:每一次习俗等方面的变化都与社会运动的推动 有关,上层人物的倡导起到社会示范作用。如辛亥革命后,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革除“旧染污俗”的政令,大大 推动了社会风俗的改良。
[理性思考] 鸦片战争之后,随着西方的入侵和中国的近代 化,近现代中国的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也发生了重大变迁, 具体表现在衣、食、住、行等各个领域的重大进展和社会习 俗的重大变革。在这一过程中,西方文明的影响和中国的重 大政治经济活动起到了重要作用。总的发展趋势是物质生活 越来越丰富多彩,社会习俗越来越走向文明。
和对落后国家的奴役,给殖民
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深重灾难
[理性思考] 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建立在西方列强掠夺亚非拉美 国家和落后地区的基础之上的,但是从文明史观和全球史观 角度来讲,这一现象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增强了世界各 地之间的联系。
二、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动力
蒸汽
电力
发明者
和对落后国家的奴役,给殖民
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深重灾难
阶段 时间
18世 纪中 第二 期至 阶段 19世 (初 纪中 步形 后期 成)
目标
主要原 因
作用
(1)积极影响:①便利了经济
争夺商 工业革 品销售 命的推 市场和 动 原料产 地
和文化交流,传播了先进技 术和生产模式,冲击传统社 会结构,推动人类现代化进 程;②加强各国经济联系,使 世界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加 速经济全球化进程
(2)消极影响:残酷的殖民掠
夺和对落后国家的奴役,给殖

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带来深重
灾难
阶段 时间 目标
需要
第三 19世 投资
阶段 纪末 场所,
(最 20世 对外
终形 纪初 输出
成)
资本
主要 原因
作用
(1)积极影响:①便利了经济和
第二 次工 业革 命的 作用
文化交流,传播了先进技术和生 产模式,冲击传统社会结构,推动 人类现代化进程;②加强各国经 济联系,使世界成为不可分割的 整体;加速经济全球化进程 (2)消极影响:残酷的殖民掠夺
[理性思考] 工厂制度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产物,主要靠机器 生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推广;大企业时代是第二次工业革 命的产物,主要靠科技提高生产效率。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 明者大部分是技工、工匠,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是间接的;而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大部分是科学家,发明成就直接建 立在科学理论之上,科技对生产力的推动作用更直接。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衰过程及历史地位 1.兴衰过程 (1)鸦片战争前中国已有资本主义萌芽。战后,自然经济逐步 解 体 , 在 外 国 资 本 主 义 和 洋 务 运 动 刺 激 下 , 19 世 纪 六 七 年 代,资本主义工业兴起。甲午战争后,列强争相对华输出资 本,自然经济解体加速;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 资本主义工业初步发展。 (2)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放 松了对华经济扩张,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度迅速发展。 (3)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官僚资本主义逐渐垄断社会经济,日 本发动侵华战争,抗战结束后美国加紧了对华经济侵略,民 族工业陷入困境。
工匠
科学家和工程师
科技含量 发生时空
经验主义,科学与技术 科学理论指导与生产
未真正结合
紧密结合
首发英国,然后向其他 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
国家扩展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起始部门 轻工业
重工业
实现生产方式根本性变 导致产业结构发生巨
经济结构和 革,工厂取代工场成为 大变化,进入大企业
生产组织 主要生产组织形式
时代
五、近代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1.近代交通、通讯工具变化显著。在近代,西方发明了轮 船、火车、汽车、电报、电话,并传入中国,从而使中国的 交通、通讯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使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彼此距 离缩短,极大地促进了区域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 3.新式交通、通讯方式改变了人们的通讯手段和出行方式, 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促 进了中国经济与社会发展。
4.交通、通讯近代化使中国同世界的联系大大增强。它加强 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交流,接触到西方在政治、经济乃至思 想领域中的先进事物,也使人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大大促进 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理性思考] 中国交通、通讯的近代化是在西方工业文明的冲 击下进行的。推动了中国社会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
第二单元 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
阶段 时间 目标
第一 15、 阶段 16世 (开始 纪 形成)
掠夺 黄金 等贵 金属, 资本 原始 积累
主要原 因
作用
(1)积极影响:①便利了经济和 新航路 文化交流,传播了先进技术和 开辟后 生产模式,冲击传统社会结构, 列强揭 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②加强 开殖民 各国经济联系,使世界成为不 扩张和 可分割的整体;加速经济全球 掠夺的 化进程 序幕 (2)消极影响:残酷的殖民掠夺
[理性思考]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世界资 本主义体系的形成对中国的影响。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国 家对中国进行殖民扩张,促使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第二 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进行资本输出,促使中 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一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出现“短 暂的春天”,但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中国民族工业遭 受毁灭性的打击。正所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3)从程度看:大城市变化大,农村变化小,只有少量洋货进 入部分家庭,但传统习俗坚如磐石。如19世纪末20世纪初, 就殡葬风俗而言,城市出现带有强烈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 一些城市还建立了殡仪馆和公墓,而农村实行更多的仍是传 统葬礼。
2.影响 (1)政治上,有利于中国反封建斗争的展开,促进了资产阶级 改革和革命运动的发展。 (2)经济上,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 的进程。 (3)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冲破封建文化的束缚,革除弊端,既 保留中国文化的精髓,又顺应时代变革。 总之,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促 进中国社会的进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