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辆工程技术
98理论研究
1 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体系的构建
1.1 调整优化课程结构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素质教育受到了改革。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其为中职学校提出了新的要求,中职学校必须要坚持“必须、够用为度”的原则,将传统教学模式废除,把原来的教学内容压缩、合并,增添新的内容,将设置模块当做教学载体,以此来打通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脉络,让教师更好地为学生授课。
不仅如此,学校还必须将每个岗位以及学习内容模块的制度完善,让教师能够明确了解所在岗位的职责,并严格按照标准来其为学生授课,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针对性地进行,对于不同的学生一定要采取不同的措施,确保每一位学生能够掌握教学内容[1]。
1.2 一体化教学综合划分
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中,学校必须要遵循新课改的要求,在校内建立起符合汽车维修现代化职业教育要求、与企业工作场景对接、高效管理以及安全环保的综合汽车教学中心,其是构建一体化教学体系的前提,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另外,在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汽车修复技术、汽车涂装技术、汽车综合机械、汽车电子基础、汽车电器、汽车电控原理与检测、汽车运用综合基础、综合实训强化技能、整车保养检修、汽车故障诊断、发动机结构与维修、发动机电控原理与检测、底盘结构与维修、底盘电控原理与检测等十二个教学区,让一体化教学系统更加全面。
此外,在校内建立起一体化教学体系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然学习变得更加轻松自由,其还远远突破了原来汽车实训中心的概念范畴,由此实现了整合工作场所和整合工作过程两项最重要的功能,既帮助了教师,又帮助了学生,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提高了教学的质量的效果。
1.3 一体化师资队伍建设
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处的地位至关重要,同时其还必须要具有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工作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
根据目前情况看,一些中职院校的教师大多数都是高校毕业,虽然自身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是在教学方面还缺乏经验,所以,学校一定要举行培训活动[2]。
首先,学校一定要明确培训方向,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培训方案,不同的教师不同的培训方法,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工作,达到预想的效果。
其次,对于那些能力比较突出的教师学校一定要给予指导,重点培养其教学、科研、考评以及公种开发等四种能力,让教师向着全面化的方向发展。
最后,学校还可定期让教师去企业进行实践学习,参加各项与学术有关的活动,使其能够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为以后的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1.4 一体化课程教材的建设
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中,新课改不仅要求学校在教学模式上实现一体化,教学内容方面也要实现,让教师的教材、学生的教材、教与学等共同参考资料形成编写一体化模式;另外,实训指导书、操作工作页以及学生的作业等也要实现一体化;多媒体教材和书面教材的编写等实现一体化。
1.5 一体化教学课程效果评价体系
一体化教学模式主要指的是教学形式和内容实现一体化,建立起科学的一体化教学课程效果评价体系,保证学习效率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不仅如此,部分中职院校已经逐渐开始探索“四原则”的评价,即主要包括知行合一、多元并举的德育、发展性评价、适度以及互动原则,让教师能够坚持该原则,实现教学一体化,将更加全面的内容带给学生,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 一体化教学目标实施建议
2.1 一个特色
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中,要想保证课堂的质量,必须要采用特色教学的方式,给学生营造出良好的学习环境。
一体化教学中的特色教学具体内容如下:
①一节课中学生的反应就是听、看、做、说、想、写六个要素。
课堂中的几个阶段分别是边讲边做、边做边考、边考边评、边评边写。
教师还可以用摄像机将学生在课堂中的状态记录下来,然后再对其播放,让其可以与同学之间相互评价,也可以自我评价,随后总结出要领,完成记录工作。
②学生的作业与企业之间一定要无缝对接,要想保证教学质量,其必须要与实践结合在一起,让各个课程根据等级的要求在教学方面各有侧重。
2.2 “三个结合”
①以校企办专业结合。
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中,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时,学校一定要与企业之间紧密结合,形成校企合作模式。
在对众多与汽修有关的企业进行调查时,通过反复论证比对,最后与其中一个达成了共识,进行合作,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汽车车身修复以及涂装技术,让企业、学校、学生之间实现三赢。
②与学校教研课题设计结合。
③与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结合。
首先,在学生工作的过程中,工作的态度以及与职业习惯有关的内容也可以作为成绩记录到档案中。
其次,在一体化现场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的职业素质也可记录到档案中。
3 结语
在过去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工作过于注重课程理论讲解,忽视了其他等方面的开展,致使教学效率不足,而通过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可以让课程更加科学、合理。
本文中,笔者便针对该汽车与维修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改革提出了相关建议,希望能够对其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帮助。
参考文献:
[1]王新刚.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的探索[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5):100-101.
[2]袁涛生.“互联网+”背景下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汽车与驾驶维修(维修版),2019(03):142-144.
作者简介:薛春江(1964-),男,山西祁县人,大专,一级实习指导教师,研究方向:汽车驾驶与维修。
浅析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
薛春江
(河北省交通职业技术学校,石家庄 052160)
摘 要: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中,课程教学工作存在有一定的不足,在新时代背景下,传统课程模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下实际情况,应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优化、改进,促使其可以更加符合实际。
一体化课程的推出较之传统教学模式更加具有整体性、针对性特征,在其教学工作中,要做好教学体系的构建、综合划分等,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本文中笔者重点分析了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一体化课程的改革,详情见下文。
关键词:汽修;一体化教学体系;三个结合;技能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