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建设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首席教师工作室建设方案工作室研究方向:
为培养适合我校教育发展的教师群体
工作理念:
以“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交流研讨、共同发展”为宗旨,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主阵地,以网络为交流载体,融科学性、实践性、研究性于一体的研修团队。
工作目标:
经过几年的拼搏,使本室成员实现师德修养出样板,课堂教学出精品,课题研究出成果,管理岗位出经验,力争形成适应山区教育的教师群体。
工作室成员:
阳光学校全体教师
主持人:张三
骨干成员:张四
核心成员:张五
成员:张六
活动安排:
1、营造“工作室”文化氛围
营造团结合作、民主开发的学术氛围,工作室成员能畅所欲言,在争论与思辩中贡献智慧、分享智慧,实现共赢,使工作室成为教学思考的“智囊团”。
2、丰富“工作室”活动内容
学习活动:研读理论。
采用分散学习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工作室成员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领悟其精髓,为把理念落实于课堂夯实基础;研读教材。
熟悉新课程背景下编写的相关教材,认真研读现行青岛版教材编写意图与具体内容。
研讨活动:“工作室”将采用独立学习、集中讨论、听课磨课等多种活动方式展开活动。
每个成员每学期至少开一节研究课,其他成员观摩,然后就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展开讨论,在活动中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断提升“工作室”的研究力量。
网络互动:建立“工作室”网站,及时传递工作室成员之间学习成果,交流“工作室”研究成果,不断提升“工作室”成员的工作能力和研究水平,促进专业成长。
“工作室”还将利用网站,采用论坛形式定期开展在线交流、研讨,非工作室成员可以自由参加,使不同校的学科教师有定期交流的固定平台。
管理制度:
1.会议制度
(1)每月召开一次工作室会议,交流前期工作,讨论布置下阶段工作。
(2)每学期召开一次工作室总结会议,开展阶段性工作总结和成果提炼。
2.学习制度
(1)工作室成员需制定学习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活动。
(2)工作室成员以自学和集中学习为主要方式,适时参加外出
培训I。
3.工作制度
(1)工作室学科领衔人必须认真拟定好学科工作室工作方案,组织工作室成员切实开展好工作室工作,努力实现培养目标。
(2)工作室成员要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
结合学校和教研组、备课组制定的教育、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定期参加活动,完成工作室成员的相关任务,履行相关职责,鼓励成员创造性开展工作。
(3)建立工作室订阅号,所有成员必须以订阅号为工作、信息交流平台,积极主动地展示、反馈、交流自己的学习情况、培养情况、成长情况,增强工作的透明程度。
(4)科学、规范地收集整理工作室资料,分阶段建立工作档案,便于总结提炼工作。
4.考核制度
以学校工作实施方案、工作室领衔人、成员职责及相关规定为依据,开展考核工作。
预期成果:
通过本工作室方案的实施,培养一批具有先进理念和较强教学技能的优秀教师,进一步激发我校教师的教育科研的热情。
同时,工作室方案的实施,将有助于解决我校教育教学过程中重难点问题,推动我校教育教学不断向前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