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湖北省钟祥市第一中学高三生物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中①~④表示某细胞部分结构。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标示的四种结构中能产生ATP的有两种结构
B.图中标示的四种结构都是生物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C.细胞代谢的多种酶是在②处合成的
D.图中标示的四种结构中含有核酸的有两种结构
2.下图表示四种物质的跨膜运输过程,其中可表示O2进入细胞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3.已知黑斑蛇与黄斑蛇杂交,F1既有黑斑蛇,又有黄斑蛇;若再让F1黑斑蛇之间进行交配,F2中有黑斑蛇和黄斑蛇。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所有黑斑蛇的亲代中至少有一方是黑斑蛇
B.蛇的黄斑为显性性状
C.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亲代黑斑蛇的不同
D.F2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与F1黑斑蛇的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

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

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A. 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 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 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 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5.下列关于生物体内水分和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干种子内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低,不能进行旺盛的生命活动
B. 旱生植物比水生植物具有较强的抗旱能力,其原因之一是结合水的相对含量较高
C. 镁离子是叶绿素的重要成分,缺镁会造成叶片发黄
D. 生理盐水能维持人体血浆渗透压的平衡,可以防止细胞过度吸水而涨破
6.科研工作者研究不同生根剂对某植物扦插的影响,研究了2种生根剂在不同浓度下处理不同时间对扦插枝条生根效果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

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同一浓度的生根剂作用时间越长生根效果越明显
B. 图中数据显示,NAA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影响具有两重性
C. 当两种生根剂浓度相同时,ABT的生根作用更佳
D.NAA随溶液浓度升高,对扦插枝条生根率的促进作用减弱
7.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受到病毒攻击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

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当相同抗原再次进入机体刺激细胞Ⅵ时,细胞Ⅵ可分泌大量的抗体
B.④过程表示辅助性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杀灭病原体
C.当相同病毒再次入侵时,细胞Ⅵ也可以分化为细胞Ⅵ
D.细胞Ⅵ膜表面无抗原受体是细胞分化的结果
8.甲、乙、丙、丁表示细胞中不同的变异类型,图甲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乙丙丁所示生物变异都是染色体变异
B.若乙为精原细胞,则不可能产生正常的配子
C.丙丁所示的变异类型都能产生新的基因
D.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甲乙丙丁均可能发生
9.同源染色体是指()
A.一条染色体复制形成的两条染色体
B.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两条染色体
C.形态大小完全相同的两条染色体
D.分别来自父方和母方的两条染色体
10.下列关于糖类和脂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肝糖原和磷脂共有的元素是C、H、O
B. 相同质量的脂肪和多糖彻底氧化分解,脂肪放能多
C. 某些糖类和脂质能参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
D. 脂质和糖类的最终水解产物都是CO2和H2O
11.人体健康与免疫调节息息相关。

下列关于免疫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接种疫苗所获得的免疫力不能遗传给后代
B. 初次接触过敏原的人,不会发生免疫反应
C. 细胞毒性T细胞和淋巴因子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D. 吞噬细胞缺陷的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不受影响
12.亨廷顿舞蹈症(HD)患者是由于致病基因序列中的三个核苷酸(CAG)发生多次重复所致。

基因传给后代时,重复的次数会发生变化。

某HD家系图(图1)及每个个体CAG重复序列扩增后,电泳结果如图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可以判断出HD一定不是伴Y染色体的遗传病
B.若HD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则只能是显性遗传病
C.患者减数分裂过程中CAG序列的重复次数可能增加
D.可据图推断,发病早晚与CAG重复次数的多少有关
13.观察同一材料的同一部位时,高倍镜与低倍镜相比
A. 物像小,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B. 物像小,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C. 物像大,视野亮,看到的细胞数目多
D. 物像大,视野暗,看到的细胞数目少
14.如图表示细胞中各种化合物或基本元素占细胞鲜重的含量,以下按①②③④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蛋白质、水、脂质、糖类,C,O,H,N
B.蛋白质、糖类、脂质、水,N,H,O,C
C.水、蛋白质、脂质、糖类,H,O,N,C
D.水、蛋白质、糖类、脂质,N,H,C,O
15.下列为真核生物细胞增殖过程中的图像及相关物质变化曲线,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子染色体A和B相同位置基因可能不同
B.甲图仅能表示次级精母细胞后期的图像
C.乙图中f-g段的变化与着丝点分裂有关
D.乙图中k-l段与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无关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如图表示下丘脑参与人体稳态调节的三种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抗利尿激素可以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它是由下丘脑分泌并释放的
B.如果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会抑制激素④和①(或②)两种激素的分泌
C.胰岛中的B和C两种细胞虽然分泌的激素不同,但它们含有相同的核基因
D.图中的A最可能是生长激素
17.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或处理后,膜电位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P点时用药物促使突触后膜Cl-通道开放,膜电位变化应为曲线Ⅵ
B. 降低突触间隙中Na+浓度,在P点给予适宜刺激,曲线Ⅵ会变为曲线Ⅵ
C. 曲线Ⅵ的下降段是Na+以被动运输方式外流所致
D.P点时用药物阻断突触后膜Na+通道,同时给予适宜刺激,膜电位变化应为曲线Ⅵ
18.下图表示人体的某些稳态调节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肾上腺分泌激素不会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B.a、b、c激素间的关系体现了分级调节的特点
C.e激素的受体主要存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的细胞
D.人在炎热环境中,图中所有激素的分泌均不会增加
19.下图为利用玉米(2N=20)芽尖细胞(基因型BbTt)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植株A的形成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植株A→B的形成中会发生基因重组
B. 获得植株B的育种方式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25%
C. 植株C体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数与植株B形成配子染色体数均为10
D. 细胞a与细胞c的融合属于植物体细胞杂交,细胞X具有两个物种的遗传物质
20.下图方框内为人体内某组织或器官的结构示意图,A、B、C分别表示不同的体液,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花粉过敏会引起B液增多A液减少
B. 若图示方框为肝脏,则B中Ⅵ端的氧气浓度高于Ⅵ端
C.A渗回B和渗入C的量相差不大
D. 若图示方框为胰岛组织,则饱饭后B中的胰岛素含量Ⅵ端比Ⅵ端高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

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1)大豆田土壤中生物种类众多,大豆与其根部根瘤菌的种间关系是_____;研究大豆田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常用的统计方法是_____和_____。

(2)该生物群落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_____直接决定的;据图可知,b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其原因是_____。

(3)与曲线Ⅵ相比,曲线Ⅵ所示环境中猛禽的密度_____(填“大”或“小”)。

22.图为维持人体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请回答:
(1)图甲说明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主要机制是_______调节网络;图中的激素和递质的生理效应体现了细胞膜有________________的功能。

(2)由图甲可知:神经末梢可通过________________,直接调节免疫器官或免疫细胞的活动。

焦虑、紧张等精神因素能使T细胞活性下降,引起机体生成抗体的能力降低,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为过敏反应示意图。

医学上进行脱敏治疗:将主要抗原物质制成一定浓度的浸出液,以注射、含服等方法输入病人体内,促使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从而达到免疫耐受。

脱敏治疗的方法属于______________(填非特异性免疫、特异性免疫)。

图乙中抗体与正常人体内抗体的分布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

(4)当血液浓度上升时,下丘脑中的葡萄糖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此过程属于____________调节。

23.如图表示细胞内4种有机物的组成及主要功能,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是________。

(2)C的通式是_________________,C形成G的反应叫________;G的结构具有多样性,主要原因是:①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

(3)D是________________,H是________________。

24.如图是人体某局部组织的模式图,箭头表示物质交换方向,A、B、C表示结构,a、b、c、d表示液体。

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a、b、c、d分别表示的液体是: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d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和无机盐的含量有关,其渗透压的90%以上来自于_______________两种离子。

25.图甲表示在适宜条件下,向密闭温室中充入一定量14CO2后,草莓叶片、茎、果实的放射性含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

已知某药物X能够调控光合产物在植物不同器官中的分配,某课题组对草莓分组并进行相应的处理,一昼夜后,给草莓提供标记的CO2,24h后获得实验结果如图乙所示。

图丙是该课题小组在15Ⅵ条件下以草莓为材料进行研究得到的实验结果(光合作用的最适温度为25Ⅵ,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为30Ⅵ)。

(1)14CO2进入叶肉细胞后用于合成光合产物,该过程中14C的转移途径为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式和箭头表示)。

由图甲可知,有机物在草花各器官间的转移路径为__________,据图乙实验结果推测,在果实刚形成时,用X处理草莓全株___________(填“会”或“不会”)明显减弱草花的光合速率。

(2)由图丙可知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_________。

光照强度为E时草莓的净光合速率是___________。

若将实验温度升高5Ⅵ则F点向_________(填“左”、“右”或“不”)移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以上结果分析,若想要得到更大的草莓,应在______温度下栽种草莓,并用X处理草莓的_________________(填“幼果”或“全株”)。

参考答案
1.D
2.B
3.A
4.C
5.A
6.D
7.D
8.D
9.B
10.D
11.A
12.B
13.D
14.A
15.A
16.BCD
17.ABC
18.BC
19.AC
20.AC
21. (1).互利共生(2).记名计算法(3).目测估计法(4).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5).株冠形成易躲避天敌,食物增多(6).大
22. (1).神经-体液(激素)-免疫、(2).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传递)(3).(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作用于免疫细胞)(4).淋巴因子分泌量减少,影响了B细胞增殖分化成浆细胞(5).特异性免疫(6).正常人抗体主要分布于血清中(也分布于组织液及外分泌液),图乙中(过敏反应)的抗体吸附在(某些)上皮细胞的表面(7).神经
23. (1).单糖(葡萄糖)(2). (3).脱水缩合(4).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5).肽链的盘曲、折叠方式及其形成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6).脱氧核糖核苷酸(7). DNA
24. (1).细胞内液(2).组织液(3).淋巴(4).血浆(5).蛋白质(6).Na+、Cl-
25. (1).14CO2---14C3---(14CH2O)(2).)叶片---茎---果实(3).不会(4).光照强度对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影响(5).0 (6).右(7).温度升高,酶活性增强,光合速率增大(8).25Ⅵ(适宜)(9).幼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