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陋室铭》改写铭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陋室铭》改写铭整理
《陋室铭》是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五单元的第二篇文言文,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以其立意鲜明、构思巧妙、韵味深长而脍炙人口。
《陋室铭》好读,好记,也被很多人改写,下面就来看看这篇文章的改写铭整理。
公寓铭
寓不在私,有德则名;位不在高,有才则灵。
斯是公寓,唯吾宽心。
小偷怕蚀本,大盗不屑临。
开销靠正道,敲门不吃惊。
可以教子女,授金经。
无舞会之翩跹,无酒席之酩酊。
兰考裕禄墓,聊城繁森亭。
常反问:“何陋之有?”
科室铭
才不在高,应付就行;学不在深,奉承则灵。
斯是科室,唯吾聪明。
庸俗当有趣,流言作新闻。
谈笑无边际,往来有后门。
可以打毛衣,练手功。
无书声之乱耳,无国事之劳神。
调资不落后,级别一样升。
其乐云:“增长工龄”。
会场铭
会不在听,到会就行;心不在会,坐完则灵。
斯是会场,尔吾闲情。
烟抽红塔山,酒喝老龙井。
谈论处世学,话说山海经。
可以拉家常,眯眼睛。
无群言之乱耳,无公务之劳神。
虽非麻将场,堪比歌舞厅。
亦道是:“吾乐就行”。
《卧室铭》
室不在大,能住即行。
棉被虽薄,能盖则行。
斯是陋室,唯吾心平。
苔痕上阶绿,蟋蟀入室鸣。
谈笑二三声,往来不需迎。
可以听风铃,看流星。
安静无人打扰,无对月之伤情。
那有蟋蟀声,也有风吹声。
余笑曰:“如此而已”!
《文凭铭》
分不在高,及格就行。
学不在深,作弊则灵。
斯是教室,唯我闲情。
小说传得快,杂志翻得勤。
琢磨打篮球,寻思游戏厅。
可以打瞌睡,观窗景。
无书声之乱耳,无复习之劳心。
自习说闲话,讲课听不
进。
心里云:“混张文凭”。
《写作铭》
写不在多,有字则灵,词不在好,能用则行。
斯是作文,惟吾真心。
段落巧安排,构思有创新,叙写中外事,感慨古今情。
可以用记叙,抒真情。
无文体之规范,无语法之束缚。
议论说明文,叙事抒情篇,学子云:“好文妙文”。
《交友铭》
友不在多,知心就行。
貌不在美,心仁则灵。
斯是好友,唯吾真情。
遭难舍身救,遇福共分享。
彼此存信任,处事有默契。
可以同生死,共患难。
无争吵之乱耳,无猜嫉之劳形。
战国廉蔺交,盛唐李孟情。
好友云:“君交如水”。
《妆扮铭》
衣不在贵,合身就行。
穿不在多,遮羞则灵。
斯是妆扮,惟吾闲情。
上衣里无扣,裤腿上有洞。
化妆讲技巧,整理有花样。
可以染头发,穿耳洞。
无胖瘦之忧心,无高矮之困扰。
江南美容院,塞北理发厅。
帅哥云:“好酷好酷”。
《乞丐铭》
衣管它破,遮羞就行。
钱不在多,够花就赢。
斯是乞丐,唯我爬行,钱钞丢得快,硬币滚得勤。
琢磨填饱肚,寻思博同情,可以买入宾馆,吃大餐。
无家事之烦闷,无债务之劳形。
虽非公务员,胜过打工仔。
乞儿云:“何人能比”。
《奥运铭》
国不在大,技高成名;人不在多,参与就行。
斯是奥运,众星如云。
队员现绝技,教练出奇兵。
场上争金牌,场下叙友情。
可以破记录,论输赢。
有拼搏之雄姿,有交流之文明。
东方雄狮怒,西方苍鹰鸣。
国人云:“看我奥运”。
《上帝铭》
人不在贵,有米就行;鬼不在邪,有惊就行。
斯是上帝,无人能及。
身居白云园,横卧烈日边。
左有雅典娜,右立太阳神。
可以召阎至,唤皇上。
无人间之疾苦,无地狱之邪恶。
能呼风唤雨,可翻江倒海。
物主云:“造你享福”。
《筑楼铭》
筑楼之道,地基要好。
种树之道,根要扎牢。
不走就跑,迟早摔跤。
学习也一样,基础焉能少。
基础学不好,何能有提高。
一步登天者,哪里找。
无平地之高楼,无断根之木草。
基础要打牢,才能学得好。
学之道;“基础重要”。
拓展:
《陋室铭》赏析
唐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市)人,中唐诗人。
出仕后,其主张革新,被贬。
后复用,至礼部尚书。
《全唐诗》编其诗十二卷。
其诗高亢激昂、意气纵横,语言刚健,笔锋犀利。
晚年与白居易酬唱颇多。
白居易《刘白唱和集解》称:“彭城刘梦得,诗之豪者也。
其锋森然,少敢当者……如梦得‘雪里高山头白早,海中仙果子生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之句之类,真谓神妙,在在处处,应当有灵物护之。
”他有写时事之作,如《平齐行》、《城西行》、《平蔡州》等。
另外,他感世伤怀、托物寓情之作甚多,如《养鸷词》、《聚蚊谣》、《读张曲江集作》、《有獭吟》、《戏赠看花诸君子》、《再游玄都观》等,都反映他虽受打击而气骨桀骜、毫不屈服的精神。
他的怀古诗语言平易、意境深远。
如《金陵怀古》、《西塞山怀古》、《金陵五题》等,皆为人们传诵,而尤为后人称道的是他学习民歌的成绩卓著,所作《杨柳枝词》、《竹枝词》、《浪淘沙》等,都含思宛转,语调清新,有浓郁的生活气息。
他的哲理散文也颇有新意。
生平详见《新唐书》卷一六八。
有《刘宾客文集》。
[注释]
陋室:是刘禹锡的室名,就是简陋的房子。
据说是刘禹锡在安徽和州任刺史时修建的。
一正房,两厢房,坐北朝南。
正房中有石碑一方,碑首有篆书“陋室铭”三个字,现在安徽和县仍保存着。
铭:就是记载,在器物上刻字,表示永记不忘,后来便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文体。
常常在金属器物或碑石上刻写文字,用来记叙生平、事业、功德,表示纪念或者记物寓意,表示勉励或警戒之意。
“山不”二句:山不在于高不高,有神仙居住就名闻远方。
“水不”二句:水不在于深不深,有龙潜藏着就有灵验。
龙,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斯是”二句:这座简陋的房子,也正是由于我具有美德而散发出芳香。
斯、是,都是代词,“这”。
惟,只。
馨(xīn欣),散布得很远的香气。
“苔痕”二句:点点青苔滋生上了台阶,台阶因而呈现着绿色;草色映入帘帷,室内也显得一片青翠。
痕,斑迹。
“谈笑”二句:在室中一起谈笑的都是知识渊博的学者,相互往来的没有一个不识字的人。
鸿儒,大儒。
白丁,平民,这里指没有文化的人。
调素琴:即弹琴。
调,抚弄乐器。
素琴,朴素无华的琴。
阅金经:读佛经。
金经,古代用混金(一种金色颜料)书写的佛经。
“无丝竹”二句:是说悠闲地调琴,没有繁弦急管那种嘈杂的声音;潜心静默地读经,用不着处理官府事务那样劳神。
丝竹,弦乐器和管乐器。
案牍(dú读),官府公文。
形,指身体。
“南阳”二句:是说诸葛亮的草庐和扬雄的子云亭也是简陋的,但都因主人而闻名。
言外之意是以自己的陋室和它们相比。
南阳诸葛庐,诸葛亮隐居南阳(今湖北襄阳西)时居住的草房。
西蜀子云亭,西汉学者和辞赋家扬雄(字子云)在成都的住所,又称“草玄堂”,因扬雄在这里写作《太玄》一书而得名。
何陋之有:即“有何陋”,有什么简陋可言呢?《论语子罕》说:孔子打算到东方少数民族地方去居住,有人劝他不要去,说那个地方
太简陋,孔子回答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按,本文只本句没有入韵。
[译诗]
山的名声不在于山的高低,只要有了仙人也就有了名声。
水的名声不在于水的深浅,只要有了龙的`存在也就有了灵气。
虽然我所处的是一间简陋狭小的房屋,但我高尚的道德品格同样可以四处传播。
苔藓爬上了台阶,呈现一片碧绿。
小草映着门帘,室内满是青葱。
平日里谈笑的都是博学通达的大学者,来来往往的没有一个是没有文化不学无术的人。
可以随心所欲的拨弄那未经雕饰的琴,翻阅研读用泥金书写的佛经。
没有嘈杂的音乐使耳朵的听觉紊乱,也没有众多的公文需要劳心伤神。
这间简陋狭小的房屋既如同南阳诸葛亮的草庐,又如同西蜀的扬雄故居般出名。
就像孔子说的:只要是道德品格高尚的君子居住之地,有什么理由说它是简陋的呢?
[赏析1]
刘禹锡的《陋室铭》如今早已成了家喻户晓的“名文”,但其实这篇名文却是被"气"出来的。
据说当时刘禹锡被贬至安徽和州当刺史。
和州知县见他被贬而来,便横加刁难。
先是安排他住在城南门,面江而居。
刘禹锡不但没有埋怨,反而还撰写了一幅对联贴于房门:"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和州思争辩。
"这个举动可气坏了知县,于是他将刘禹锡的住所由城南调到城北,并把房屋从三间缩小到一间半。
新宅临河,杨柳依依,刘禹锡触景生情,又写了一幅对联:"杨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知县见他仍悠然自得,又把他的住房再度调到城中,而且只给他一间仅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的房子。
半年时间,刘禹锡连搬三次家,住房一次比一次小,最后仅是斗室,想想这县官实在是欺人太甚,于是便愤然提笔写下了《陋室铭》。
《陋室铭》流传千古,陋室亦因之而名闻天下。
如今,刘禹锡当年的陋室位于安徽和县城中,3幢9间呈品字状的房屋,斗拱飞檐,白墙黑瓦,典雅古朴,静谧灵秀。
石铺小院绿茵遍地,松竹迎人,含英蕴秀,令人似乎嗅到浓郁的翰墨馨香。
院内东侧小巧精致的亭内,立有“《陋室铭》碑石”,上刻流传千年的《陋室铭》全文,字为书法
家孟繁青所书,风骨端凝,清秀悦目。
主室正中,有刘禹锡立像一尊,潇洒庄重,上悬“政擢贤良”匾额。
陋室占地不广,踱步其间,似觉人与自然在此得到净化。
《陋室铭》通篇81字,情与景会,事与心谐。
细读此铭,不觉此室之陋,但觉此室之雅:环境之雅“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人文之雅,接纳文人墨客,“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心境之雅,“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抒发了作者旷达致远,不同流俗的可贵气质。
刘禹锡为官,清廉无私,勤于政务,关心民生;为文,超世出尘,大智大睿,为后人留下许多琅琅上口,富含哲理的诗歌和散文。
[赏析2]
铭是古代一种刻于金石上的押韵文体,多用于歌功颂德与警戒自己。
明白了铭的意思,也就明白了题意,作者托物言志,通过对居室的描绘,极力形容陋室的不陋,“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一中心,实际上也就是借陋室之名行歌颂道德品质之实,表达出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情趣。
《陋室铭》即开篇以山水起兴,水可以不在深,只要有了仙龙就可以出名,那么居处虽然简陋,却因主人的有“德”而“馨”,也就是说陋室因为有道德品质高尚的人存在当然也能出名,声名远播,刻金石以记之。
山水的平凡因仙龙而生灵秀,那么陋室当然也可借道德品质高尚之士播洒芬芳。
此种借力打力之技,实为绝妙,也可谓作者匠心独具。
特别是以仙龙点睛山水,构思奇妙。
“斯是陋室,唯吾德馨”,由山水仙龙入题,作者笔锋一转,直接切入了主题,看引论铺下了基础。
也点出了陋室不陋的原因,其原因是德馨二字。
在此点看出,作者写此随笔是经过反复思考的,绝对不是一时的灵感冲动。
绝句可以是灵光乍现,而连接无暇却是平时的功底积累与反复推敲了。
4—7句刁难下祭出此文,并将其刻于石上,具有很强烈的针锋相对的性质。
从全文的写作手法来看,通篇以“比”的手法一气呵成,而不是烘托。
那么“苔痕”和“谈笑”二句究竟在说什么呢?青苔在石阶上(照样)绿意盎然,野草在荒地里(依然)郁郁青青。
言下之
意是什么呢?我刘禹锡在哪里都不改本色,我所交往的都是有修养的饱学之士,没有(你们这些)无学之辈。
作者以青苔和野草来比喻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气节的写照,是不屈的宣言。
如果说本文的1~3句是一种铺垫,那么4~7句则进入了真正的对抗。
作者以诗一般优美的语言展示了自己的铮铮傲骨,同时,也对势利小人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作者借诸葛亮的草庐,西蜀扬子云的玄亭作类比,引出自己的陋室,及人为自己的楷模,希望自己也能如同他们一样拥有高尚的德操,反映自己以古代贤人自况的思想,同时暗示了陋室不陋。
实际上刘禹锡这样写还有另一层深意,即诸葛亮是闲居卧龙草庐以待明主出山。
而扬雄呢?却是淡薄于功名富贵,潜心修学之士,虽官至上品,然他对于官职的起起落落与金钱的淡泊,却是后世的典范。
作者引用此二人之意,他想表达的意思是:处变不惊、处危不屈、坚守节操、荣辱从容的意思。
既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又想逢明主一展抱负,若无明主,也甘于平淡的那种志向吧。
这结合作者官场的起起落落,是比较符合实际情况的。
结句引用“孔子云:何陋之有?”,引古人之言,收束全篇,说明陋室“不陋”。
表达了他对当时封建礼教的最高道德品质的追求。
用圣人肯定的操守来规范要求自己,也许就是刘禹锡对自己的道德品质的最高要求。
这样的结句,不说其中的内容是何种意思,但结合题意,却是妙手天成。
因为封建礼教是以儒家的道德标准为最高道德标准的,孔圣人的肯定,也就为他道德品质的论注下了最好的定论,论文当有论据,而引孔圣人言作为论据,无疑在当时是最好的论据,充分而不可辩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