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你的优势——优势识别的34个主题综述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核心思想
天才的思维具有高度的弹性,甚至可以用「静如处子, 动如脱兔」来形容,遇到问题时,天才可以从各个领 域不同角度来进行思考,但找到了问题的关键点,又 能够倾全力深入其中探讨。 尤其,天才在思想上总有一个核心观点,虽然他们不 排除任何可能性,但这种他们深信不疑的核心思想却 又成为他们寻找问题答案的基础所在,不同于成见的 是,这是他们在摒除所有他们认为不可能的事物之后, 去芜存菁的成果,有了这厚实的基础,他们在解决问 题上就能够比常人还要更快进入状况。 因此他们往往能见到常人所不能见的关键事物,并直 觉性地掌握最根本的问题,创作出一种全深刻 的一件事。他在书店中看到许多还是小 学生的孩子在买物理书,许多巴西的孩 子都在学物理,起步的时间甚至比美国 的孩子还早得许多,但令人费解的是, 在巴西却找不到多少物理学家。既然有 这么多努力学习物理的孩子,为什么他 们什么事都没做出来呢?
接着费曼更对教科书提出了相当严厉的 批评。他指出,他在巴西教课过程中用 的基础物理教科书里头,整本书只有一 处提到实验结果,却缺乏详细的阐述, 大部分的内容,都不是科学,只是繁琐 的记忆。费曼断言,这种脱离实际的教 科书和教学方法,只能让人们成为考试 机器,却无法让人们学有所成。
爱因斯坦的观点
「我记的是书本上还没有东西,我寻找 着书本上还没有的知识。」爱因斯坦回 答说,「仅仅死记那些书本上可以翻到 的东西,什么事件啦,人名啦,公式啦, 等等,根本就不用上大学。我觉得,高 等教育必须充分重视培养学生思考和探 索问题的本领。人们解决世界上的问题, 靠的是大脑的智慧和创造性的思维,而 不是照本宣科。」
三、思想转化
许多伟大的科学家都说,他们的思考过程主要是集中 在影像、感觉和文字上。伽利略用图表将自己的想法 形象化,从而取得科学研究上的突破,爱因斯坦也说 他「指尖的特殊感觉」常指引他朝正确的方向来思考。 天才们一旦具备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似乎就会倾向于 以图像的方式来进行思考,使他们能透过不同的途径 灵活展现知识。当爱因斯坦对一个问题做过全面性的 思考后,他往往发现到,尽可能以各种不同方式来对 该问题做不同角度的探讨相当地必要,此时他主要运 用直观和空间来进行思考,对他来说,文字和数字在 此过程中并不是那么地重要。
对照
哈佛教授特别重视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情形,他们会充分激发 学生的积极思维,对于能提出好问题的学生,老师会特别予以鼓 励。 天下父母为了培养一个天才孩子,千方百计、处心积虑,用心之 良苦,实在教人感动,但这种教育方式是否对孩子的思想成长有 所俾益,对于孩子本身的感受又是如何,家长们却很少考虑到。 为了满足父母培养出一个“哈佛女孩”或“耶鲁男孩” 的心态, 一个五、六岁的孩子整天学英语、背唐诗、弹钢琴、练网球、学 跳舞、读经典……,没有自己的休闲时间,没有探索自我兴趣的 机会,原本应该是天真烂漫、无忧无虑,却从此愁容满面、毫无 笑容。或许有朝一日他真的成了哈佛、耶鲁的学生,却因此牺牲 了一生仅有一次的童年,留下不堪回首的痛苦过去,是否真的值 得,如??氰
其它诺贝尔奖得主
进一步观察荣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们的成长经历,却可以发现到 几个现象:他们大部分在孩提时期都是极普通的孩子,并没有显 示出和常人有何不同之处。 有的自青少年时期就热爱科学,从小就发现到科学之中蕴含着种 种不可思议的现象,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兴趣,这种兴趣伴随 他们一生;有的科学家从小就聪明绝顶,再加上后天勤奋努力, 研究成果斐然,也有的并不擅长学习,甚至有不及格的经验,更 多的是虽然自青少年时期就热爱科学、喜欢读书,但由于讨厌死 记硬背、讨厌填鸭式的教育制度,所以成绩平平; 更幸运的人还遇到了不同于单纯传授课本知识的「人师」,激发 他们对知识的强烈好奇心,鼓励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寻找答案, 鼓励他们踊跃发问、独立思考与创新。
六、等待沙粒成为珍珠
天才就是不用努力就能有伟大成就的人?这当然是否定的。鲁特格斯大 学的心理学教授格鲁柏(H. Gruber)对达尔文的笔记本进行长期而深 入的研究之后,认为这些天才钻研一个问题的态度正与蚌对待沙粒般, 靠积年累月的努力才使它变成一颗珍珠,最终开花成果,才创造出惊人 的成就,大多数的天才不是兴趣广博,就是懂得抓住问题的核心,懂得 将问题中难以解决的部分「括号」起来,而将全副精力集中于可解决的 部分,他们也经常用「宽广眼界的图像」来做为问题答案假设的衍生工 具,如达尔文为其理论构思出「进化树」,一再添加、修改这个假想的 进化模式??? 美國心理學家伯爾休斯‧斯金納強調,科學方法論學者的 一個重要原則是:當你發現某樣有趣的事物時,放棄所有其它的事情, 專心研究這個事物。 太多的人没能理睬机会的敲门,因为他们不得不完成事先预定的计划。 伟大的化学家巴斯德曾说:「机会只垂青有准备的心灵」天才们不会等 待时机的馈赠,而是主动寻求偶然的发现。
案例结语
物理学家劳厄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 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一切已学过的东 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 学校不是职业训练所,我们待在学校的最主要 目的并不是学习教科书上的知识,而是培养 「求知心」与「学习习惯」,更重要的是,培 养「思维能力」,没有培养求知心和学习习惯, 则出社会后会因为信息焦虑而为社会竞争所淘 汰,没有培养起思维能力,就不会有自己的想 法,也不会有学习新事物的能力,届时,不是 一辈子跟着别人的脚步走,就是迷失在社会千 变万化的局势里而不自觉。
观点
70%共性与30%个性 工具,用一分办十分事 愿景,哲学,价值观 复杂问题简单化,简单问题复杂化 思考决定方向 过程比结果重要
优势主题
体谅(Empathy) 公平(Fairness) 专注(Focus) 前瞻(Futuristic) 和谐(Harmony) 理念(Ideation) 包容(Includer)
一、多种智能
智力测验测试的范围并不只局限于一个领域, 举凡人际、内省、空间、肢体、音乐、表达、 数理等七大领域是较为人所重视的领域,不过 一般的智力测验只着重在「逻辑数理性智能」 上,并不能够确实地估量出一个人真正的智能。 天才具有一项跨领域整合的能力,其心志能自 在地游走于各个不同的智能领域之间,譬如在 数理智能与空间智能来回穿梭。
优势主题
责任(Responsibility) 排难(Restorative) 自信(Self-Assurance) 追求(significance) 战略(Strategic) 取悦(Woo)
二、独创性的组合
爱因斯坦并未做出如能量、质量或速度的新定 义,而以崭新的方式将这些既有的概念加以重 新组合,当其它人视这些旧有的概念为理所当 然的时候,他却能够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看待 事物;遗传学之父门德尔提出了构成现代遗传 学基础的遗传法则,也是在数学与生物学两个 领域之间来回游走,进行整合的成果。 事实上,许多商品的开发都是跨领域的意外结 合,例如高度压缩数字音乐储存空间的MP3, 正是结合生理学家,发现人类听觉先天接收不 到某些音频,排除听不到的音频,储存空间自 然变小。
优势识别的34个主题
优势主题
成就(Achiever) 行动(Activator) 适应(Adaptability) 分析(Analytical) 统筹(Arranger) 信仰(Belief) 统率(Command)
优势主题
沟通(Communication) 竞争(Competition) 关联(Connectedness) 回顾(Context) 审慎(Deliberative) 伯乐(Developer) 纪律(Discipline)
优势主题
个别(Individualization) 收集(Input) 思维(Intellection) 学习(Learner) 完美(Maximizer) 积极(Positivity) 交往(Relator)
创造力
根据心理学家、精神医学家及科学史学家对像达文西、 费曼、爱因斯坦、爱迪生……等天才,甚至是近代的 诺贝尔奖得主和当前美国表现最突出的前一百名年轻 科学家所做的研究报告指出,天才最重要的共同特征 并不是「智能」,而是「创造力」。 相较于一般人解决问题时复制性的思维,天才则拥有 源源不绝的创造力,当他们碰到问题时,他们所想的 并不是单纯的「以前的人怎么做」,他们会问:「这 个问题有多少种看法,不同的领域专家对此会有什么 样的见解」不受制于既有常识和概念,而能自由地思 考。因此,他们提出的方法可能是颠覆传统、挑战权 威的,独特的程度可以说是天马行空。
创造力最大杀手
调查显示,父母是孩子的创造力最大杀手,其次是老 师。依年龄层分幼儿园最有创造力,到国中几近荡然 无存,可见升学主义也是扼杀创造力的杀手。研究计 划主持人、北市师创造所所长陈龙安说,他归纳受访 者意见,发现到父母和老师是伤害创造力的主要原因, 父母部分包括:要求过高、对孩子没信心,缺乏赞美、 过分重视考试成绩、放纵孩子沉溺电视及网络、父母 事事代劳、过多填鸭学习等。 至于老师为何会扼杀孩子创造力,则是因为升学主义 挂帅、太重视考试成绩、教学太呆板、没有接受学生 不同意见雅量、吝于赞美学生、过于讥讽、责备学生 错误、凡事要求标准答案、缺乏情绪管理能力及幽默 感、过多抄写式作业等。
「放开孩子们的手,让他们尽情去玩; 放开孩子们的脚,让他们到处去跑;放 开孩子们的脑,让他们自由去想;放开 孩子们的嘴,让他们随意去唱去说。」 还孩子一个愉快幸福的童年,发展他们 自由自在的天性,比什么都重要。强扭 的瓜不甜,命令和强迫都无济于事。
案例
费曼游巴西 1951年,美国知名物理学家费曼应邀到巴西,在里约热内卢大学进行为 期十个月的讲学活动。学期末,巴西教育当局请他为其教学经验作一个 报告。在这十个月期间,费曼对巴西的教育制度有了深刻的体验,他发 现到巴西的学生能够记住每件事物,却不了解事物的本质与含意;能够 精确地回答教科书上每个问题,却无法将所学与实际事物相结合。讲课 过程中他们鲜少有人发问,因为巴西的学生认为,发问无异于丢脸,不 仅会浪费老师的时间,更会占用到所有同学的学习时间。费曼考虑到不 仅有学生、教授,还有政府官员都会出席这次演讲,心想藉由这次报告 的机会,打算??? 這一天,演講廳座無虛席、擠滿了聽眾,一開始費曼 提到了科學的實用性,把科學定義為理解自然的行為,然而話題一轉, 直接當眾宣布:由此看來,巴西沒有給學生傳授科學。費曼的驚人之語, 引起現場與會人士一臉錯愕,全場一片譁然,
四、包容矛盾
天才之所以能够提出各种不同的见解,是因为 他们可以容纳相对立的观点或两种互不相容的 观点。物理学家波尔说,如果你把两种对立的 思想彼此涵摄,你的思想就会暂时处于一种不 稳定的状态,然后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 这种思想的「悬念」使思考能力之上的智力活 跃起来,并创造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对立的 思想缔结缠绕为新观点奔涌而出,从而创造了 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