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新街口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2023学年北京新街口中学高二化学下学期期末试
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于2009年月1日起实施。

下列做法不利于食品安全的是()
A.用聚氯乙烯塑料袋包装食品 B.在食品盐中添加适量的碘酸钾
C.在食品加工中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
D.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蔬菜的农药残留量
参考答案:
A
2. 两串联的电解池,甲池盛有CuSO4溶液,乙池盛有一定量某硝酸盐的稀溶液,用惰性电极电解,当甲池的阴极上析出1.6gCu时,乙池的阴极上析出0.45g固体,则乙池的溶质可
能是()
A.Mg(NO3)2 B.Al(NO3)3 C.NH4NO3 D.Cu(NO3)2
参考答案:
D

3. 用1L 1.0mol/L NaOH溶液吸收0.8molCO2,所得溶液中的CO32—和HCO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约是
A.1:3
B.2:1
C.2:3
D.3:2
参考答案:
A

4. 下列有机物分子中,所有的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

参考答案:
D
5. 已知丙烷的二氯代物有四种异构体,则其六氯代物的异构体数目为
A 两种
B 三种
C 四种 D五种
参考答案:
C
6. 将钠、铝混合物共1.0g投入适量水中充分反应,并测生成H2的量,若混合物中钠与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x,下图为生成H2的物质的量随x的变化关系示意图(随着x的不断增大,产生H2的物质的量越来越接近b1)。

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A.a1=10/23 B.a2=1
C.b1=1/46 D.b2=1/25
参考答案:
A
考点: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分析:发生反应有:2Na+2H2O═2NaOH+H2↑、2Al+2NaOH+6H2O═2 Na[Al(OH)
]+3H2↑,开始时铝过量,随着x最大,即钠的量逐渐增大,生成氢气的量开始时会逐渐4
增大,钠、铝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即a2=1,生成氢气的量达到增大;之后随着钠的量的增
加,生成氢气的量会逐渐减小,直至完全为钠时,生成氢气的量不再变化,此时1.0g完全为Na,结合反应可以计算出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据此进行解答.
解答:解:发生反应有:2Na+2H2O═2NaOH+H2↑、2Al+2NaOH+6H2O═2 Na[Al(OH)
]+3H2↑,开始时铝过量,随着x最大,即钠的量逐渐增大,生成氢气的量开始时会逐渐4
增大,钠、铝的物质的量相等时,即a2=1,生成氢气的量达到增大;之后随着钠的量的增
加,生成氢气的量会逐渐减小,直至完全为钠时,生成氢气的量不再变化,此时1.0g完全为Na,
A.根据分析可知,a1时铝过量,生成氢气量b1=mol×=mol,设钠的物质的量为
ymol,此时铝过量,结合反应可知参加反应的铝的物质的量也是ymol,根据电子守恒可得:0.5y+1.5y=mol,解得:y=,则铝的物质的量为:
=mol,则a1=mol:mol=,故A错误;
B.根据分析可知,当铝和钠的物质的量相等时,生成氢气的量最大,此时a2=1,故B正确;
C.当1.0g完全为钠时,生成氢气的量为b1=mol×=mol,故C正确;
D.当氢气和铝的物质的量相等时,生成氢气的量为b2,设此时铝和钠的物质的量都是xmol,则23x+27x=1.0g,解得:x=0.02,则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
0.02mol×+0.02mol×=0.04mol=mol,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了混合物反应的计算,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图象曲线变化及发生发生实质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7. 将pH=9.00与pH=5.00两种强电解质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值是
A. 7.00
B. 5.00
C. 8.00
D. 6.00
参考答案:
A
8. 已知蓄电池在充电时作电解池,放电时作原电池。

铅蓄电池上有两个接线柱,一
个接线柱标有“+”,另一个接线柱标有“-”。

关于标“+”的接线柱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作正极,充电时作阳极
B、放电时作负极,充电时作阳极
C、放电时作负极,充电时作阴极
D、放电时作正极,充电时作阴极
参考答案:
A
9. 下列不属于现代化学测定有机物结构的分析方法的是 ( )
A.核磁共振
B.红外光谱
C.质谱
法 D.钠融法
参考答案:
D

10. 下列与有机物结构、性质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烷和氯气反应生成一氯甲烷与苯和硝酸反应生成硝基苯的反应类型相同
B.棉花、油脂、ABS树脂都是由高分子化合物组成的物质
C.蛋白质、乙酸和葡萄糖均属电解质
D.聚乙烯可发生加成反应
参考答案:
A

11. 下列关于物质所属类别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Al2O3属于两性氧化物 B.液氯属于混和物
C.Na2SiO3属于强电解质 D.纯碱属于盐
参考答案:
B

12. 下列对于溶液中的问题叙述正确的是()
A.向冰醋酸中加水至配成醋酸稀溶液的过程H+的浓度逐渐减小
B.实验室制氢气,为了加快反应速率,可向稀H2SO4中滴加少量Cu(NO3)2溶液
C.常温时,pH=2的CH3COOH溶液和HCl溶液、pH=12的氨水和NaOH溶液,四种溶液中由水电离的c(H+)相等
D.常温下,将稀NaOH溶液与CH3COOH溶液混合,可能出现pH>7,且
c(OH-)>c(Na+)>c(H+)>c(CH3COO-)的情况
参考答案:
C

13. 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下列正确的一组是
A、着色剂——苯甲酸钠
B、营养强化剂——粮食制品中加赖氨酸
C、调味剂——亚硝酸盐
D、防腐剂——胡萝卜素
参考答案:
B

14. 下列描述中,不符合生产实际的是()
A.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用铁作阳极
B.电解法精炼粗铜,用纯铜作阴极
C.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用涂镍碳钢网作阴极
D.在镀件上电镀锌,用锌作阳极
参考答案:
A
当电解熔融的氧化铝制取金属铝时,活泼金属做阳极,活泼金属先失电子被氧化,所以一般除电镀池外活泼金属不能做阳极。

15. 下列有关化学能与热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热反应属于吸热反应
B.H2→H+H的变化需要吸收能量
C.凡经加热而发生的化学反应都是吸热反应
D.若某反应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则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参考答案:
B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6分)乙酸乙酯广泛用于药物、染料、香料等工业,中学化学实验常用a装置来制备.
完成下列填空:
(1)用a装置进行实验时,烧杯中的液体是用___________(选填“沸点较高的油”、“水”);装置a,b中均使用了防倒吸装置,产生倒吸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

加入数滴浓硫酸既能起催化作用,但实际用量多于此量,原因是___________;浓硫酸用量又不能过多,原因是___________。

(2)反应结束后,将试管中收集到的产品倒入分液漏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分液。

(3)若用b装置制备乙酸乙酯,其缺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b装置制得的乙酸乙酯产品经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___________,分离乙酸乙酯与该杂质的方法是___________。

其中饱和食盐水洗涤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是为除去___________杂质。

参考答案:
(1)沸点较高的油;装置中的气体压强时大时小;增大反应物浓度,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浓H2SO4能吸收生成的水,使平衡向生成酯的方向移动,提高酯的产率;浓H2SO4具有强氧化性和脱水性,会使有机物碳化,降低酯的产率;
(2)振荡;静置;
(3)原料损失较大;易发生副反应;乙醚;蒸馏;减小乙酸乙酯的溶解;水。

试题分析:(1)乙酸乙酯的制备需要的温度超过100 ℃,用a装置进行实验时,烧杯中的液体是沸点较高的
可,故答案为:振荡;静置;
(3)根据b装置可知由于不是水浴加热,温度不易控制,因此制备乙酸乙酯的缺点有原料损失较大、易发生副反应,由于乙醇溶液发生分子间脱水生成乙醚,所以b装置制得的乙酸乙酯产品经饱和碳酸钠溶液和饱和食盐水洗涤后,还可能含有的有机杂质是乙醚,乙醚和乙酸乙酯的沸点相差大,则分离乙酸乙酯与该杂质的方法是蒸馏,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可以减小乙酸乙酯的溶解,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可以除去少量的水分,故答案为:原料损失较大;易发生副反应;乙醚;蒸馏;减小乙酸乙酯的溶解;水。

如果先加浓硫酸,密度小的乙酸会在浓硫酸上层,浓硫酸放热会使乙醇沸腾而溅出;另外饱和Na2CO3的作用:中和乙酸,溶解乙醇,便于闻酯的气味;降低乙酸乙酯在水中的溶解度,是常考知识点之一。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已知:H2(g)+O2(g)=H2O(g),
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b、c分别代表的意义
a.,
b.,
c.;
(2)该反应是反应(填“放热”或“吸热”),ΔH0(填“>”、“<”或“=”);
(3)若已知2H2O(g)+O2(g)=2H2O(g) ΔH1=-Q1kJ·mol-1;
2H2O(g)+O2(g)=2H2O(l) ΔH2=-Q2kJ·mol-1,
则ΔH1ΔH2,Q1Q2(填“>”“<”或“=”)。

参考答案:
(1)a.破坏1molH2和mol O2中化学键所吸收的能量
b.由2mol H和1mol O形成1mol H2O(g)所放出的能量
c.反应热
(2)放热<(1分)(3)><

18. 3.84克铜与足量的浓硫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

(1) 求生成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
(2) 将生成物稀释到500mL,求所得溶液中CuSO4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
参考答案:
1.344L; 0.12 mol/L;

19. 通过最合理的反应途径实现下列有机合成,分别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用溴乙烷合成1,2-二溴乙烷。

(2)用乙烯合成乙醚(C2H5OC2H5)。

参考答案:
(1)CH3—CH2Br+H2O CH2==CH2+HBr
CH2==CH2+Br2CH2Br—CH2Br
(2)CH2==CH2+H2O CH3CH2OH
2CH3CH2OH CH3CH2OCH2CH3+H2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