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差异化教学方法探讨——以美育类公选课《色彩设计》课程为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差异化教学方法探讨
——以美育类公选课《色彩设计》课程为例
在新冠疫情的特殊时期,我国各级各类学校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将传统的线下面授教学调整为线上网课教学。

因此,作为线上授课载体的网络平台得到了快速发展,如可推送线上资源的中国大学慕课、超星等教育平台;可线上授课的腾讯课堂、钉钉等软件平台;可上传课件的雨课堂、智慧树等课件库平台。

同时,线上教学可以依托网络信息化平台,通过整合与课程相关的大量优质网络资源,不仅能够丰富学生学习的知识内容,增加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还可以通过把控制权还给学生的方式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之后,随着疫情减轻,在线下面授课程逐步恢复常态的同时,广大教师认识到了线上教学的重要性,开始探索将线下教学与线上教学结合起来,取长补短,形成一种新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而且还发现,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潜力,从而实施差异化教学,真正把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落到教学实践中。

本文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美育类公选课《色彩设计》课程为例,具体探究如何在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切实有效
地施行差异化教学,以达到改革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的良好目的。

1 背景与必要性分析
1.1 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优势
近年来,尤其是疫情以来,线上教学发展迅猛,因为线上教学不仅突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空间限制,也突破了线下课堂的时间限制[1],其优势毋庸置疑。

当然,如果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仅仅依靠线上教学,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一方面,学生在长期的单一线上学习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因缺少教师面对面引导导致学习兴趣下降,以及因缺乏有效监管导致自制力不强等问题;另一方面,教师在讲课中无法直观地看到学生的学习状态,不能及时获得教学反馈,也会产生教学激情下降等问题。

可见,单纯的线上教学无法完全替代传统的线下教学。

解决办法就是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形成混合式教学模式,这样便可以最大化发挥两者优势,形成取长补短、互通互融之势。

同时,我国首次正式提出混合式教学概念的北京师范大学何克
摘 要:由于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国内的教育体系顶住了疫情的冲击,线上教育随着信息化的发展被人们逐渐重视。

以《色彩设计》课程为例,通过质性研究分析方法,分析课程现状和学生学情,利用混合式教学模式将线上教学与线下教学相结合,结合差异化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中学生年级相异、专业背景复杂、知识程度不均衡等问题。

关键词:混合式教学模式;差异化教学;《色彩设计》课程
中图分类号:J506.3-4;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332(2021)02-0069-06
马艺芳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公共课教学部,广东 深圳 518172)
[收稿日期] 2021-03-30
[作者简介] 马艺芳(1993-),女(汉),广东人,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色彩设计、景观设计、图像处理。

70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9卷
抗教授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把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和网络化教学的优势结合起来,既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2]。

正因如此,《教育部关于一流本科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9﹞8号)倡导线上线下优质混合式教育课程建设。

这无疑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正成为一种趋势和改革方向。

1.2 差异化教学的必要性
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包含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等内容。

而事实上,以上实现教育公平的因素都存在不容忽视的差异。

解决这些差异问题不能采用一概而论的方式,而是要有针对性地处理,逐个击破。

虽然目前教学上暂时不能为每个学生实现定制化学习,但是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类,采用差异化教学法,让学生最大程度实现个体差异化学习。

这种教学方式便利、高效且适用于互联网社会。

因此,在当代社会背景下,为了实现教育公平,也能让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成长为自由而独特的个体,差异化教学是最佳选择[3]。

实施差异化教学,学生可以通过分析自身经历以及学习兴趣,结合由教师引导的学习进度,来把控学习时间以及确定学习方法。

教师在进行学情分析时,需要把握学生个体之间的知识差异程度,坚持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原则,制作出适合学生的教学内容。

在教学实施前,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潜在发展方向各有不同的情况,教师可以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及时调整教学活动和教学内容;在教学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堂表现的差异,灵活调整教学进度;在教学实施后,可以依据学生分类对课后作业进行差异布置。

这种差异化教学可以提升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能力、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为每位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方式,让他们实现自我超越。

1.3 美育类公选课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实施差异化教学的意义
从上述分析中不难看出,混合式教学是手段,差异化教学是目标,二者相互结合才能体现出新型教育方式的优势。

尤其对于来自全校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兴趣爱好和知识储备各有差异的美育类公选课而言,更是如此。

首先,混合式教学的重点在于线上教学取代了部分的线下教学,在便利性上具备优势,同时当代学生对于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极感兴趣,线上教学便捷的影像资料操作能够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差异化教学是基于因材施教的理念,是教师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学生的知识盲区。

教师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对学生平台端口实现精准的学习资源推送,从而让学生进行专项学习,减少短板。

最后,教师把概念性知识点录制成线上资源,或整合已有的优质网络资源上传至线上课程中去,也可以实现教学留痕。

因此,有必要采取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差异化教学方法,为高校中的教学课程,特别是学生专业背景较为多样化的美育类公选课提供新的教学策略,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 《色彩设计》课程现状分析
2.1 课程背景
教育部在2019年4月发布的《关于切实加强新时代高等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提出,要力求在培育学生们德智体劳发展的同时,增强对美的认知和感受。

在国内高等职业院校中,除了部分专业课需求之外,美育类课程大多是针对全校各专业学生开设的公共素质拓展课,属于通识类教育课程。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共开设了74门公共选修课,与美育相关的公选课约有22门,而其中与色彩相关的课程约为8门,占比仅为10.8%。

美育类课程总体呈现出比重较低、教学体系不完善以及学生对美育重要性认识不足等问题。

《色彩设计》课程就是基于学校公共课程建设现状而设立,目的是培养新时代人才的审美意识和人文素养。

2.2 学情分析
(1)学生背景
学情分析是课堂教学活动设置的有效依据,主要针对与教学相关的学生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对学生潜在状态及差异状态的分析[4]。

由于学生的专业背景、基础能力与接受能力不同,教师需要尊重这一事实,并为他们设置具有差异化的学习目标。


71
第2期马艺芳: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差异化教学方法探讨
实际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家庭状况并不富裕,他们接触现代化色彩应用的机会较少,色彩设计基础知识相对较为薄弱;家庭条件较为优越的学生有着较好的经济条件,不管是服装搭配、影视资源还是产品设计等方面,对色彩的理解和应用比较熟悉,有着较好的色彩设计基础。

因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理论基础、学习状况和学习习惯,通过对不同学生群体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来制定不同的教学和学习目标[5]。

作者开设的《色彩设计》课程是面向全校学生开放的公共选修课,选择本课程的学生在年级、专业、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色彩知识基础等方面有很大差异。

经过前期统计,可把学生大致分为三类:1)部分学生拥有相关专业背景或自身对于绘画有爱好,并学习过相关的色彩知识,能对色彩有较强的运用能力,如掌握部分绘画技能或熟练使用Photoshop等设计软件;2)部分学生虽然没有系统学习过相关课程,但自身对于色彩很感兴趣,也能够通过系统的训练形成较好的色彩运用能力;3)部分学生的色彩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对色彩的运用和识别能力,但自身对于色彩方面的知识和色彩设计的应用兴趣浓厚。

(2)学生需求及兴趣方向
作者根据《色彩设计》在专业领域中的应用,对授课班级共计628位学生的色彩兴趣方向进行调研,并做了相关的问卷。

作者在调查问卷中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了多道与专业相关的选择题,调研结果对课程设计具有参考性(见图1)。

通过调研发现,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对于色彩的兴趣方向不同。

在问卷中,作者设置了常见的八个选项供学生选择,分别是服装色彩、景观色彩、UI配色、影视色彩、游戏色彩、广告色彩、产品色彩和其他。

其中对服装色彩感兴趣的学生数量最多,占总人数的66.7%;同时选择在生活中常用到的影视色彩、游戏色彩和广告色彩的学生比例紧随其后,约占50%;而专业度更高的IU配色以及产品色彩没有吸引大多数学生的兴趣,它们分别占比26.7%和
28.3%。

图1 学生对色彩兴趣方向的选择比例统计
由图1可推出,大多数学生想深入学习色彩是希望能够把色彩运用到生活中去,比如能更好地进行服装搭配,能从更高层次、更多角度观看影视和广告,能在游戏的同时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而对于专业性的色彩需求相对较低,这与他们的专业背景有很大关系。

同时,作者也对学生们现有的色彩基础知识进行了简单的摸底测验,测验成绩统计如图2。

在统计中作者发现学生们的色彩基础知识水平参差不齐,大多数学生对于色彩基础知识的掌握仅在及格线且偏下,60分的学生比例占47.8%,50分的学生比例占31.8%。

根据差异化教学设计理念,作者认为及格线以上的学生需要提升色彩设计的运用能力;处于及格线的学生需要加强他们对色彩设计的理解;处于及格线以下的学生需要优先引导他们掌
握色彩基础知识。

图2 学生色彩基础知识测验成绩统计基于以上分析,选修《色彩设计》课程的学生,无论专业背景、知识基础、兴趣爱好、个人主观需求,都有很大的差异性。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
72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9卷
就需要老师与学生形成一对一、差异化地讲解与修改。

如此,线上线下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与差异化教学方法,就理应成为《色彩设计》课程选择的教学策略。

3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差异化教学设计
学生是独立的个体,因其独特成长经历,会产生不同的发展基础和发展需求,教师应该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通过帮助学生实现差异化的学习来实现其个人成长[6]。

根据上文分析,作者将学生分为三组,并针对各组学生上传相应的学习资料和素材,在教学设计时做到因材施教。

3.1 信息化教学工具
《色彩设计》课程的教学过程不仅需要对学生讲授色彩理论知识,还需要引导学生进行色彩创作,而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能够让色彩设计课程的需求得到充分满足。

混合式教学包含线上信息化教学和线下面授两个部分。

其中线上信息化教学主要依托于网络平台,如作者在色彩设计课程教学过程中选择雨课堂作为线上资源建设平台,选择腾讯课堂作为线上课程直播平台。

同时,作者也选择了中国大学慕课、智慧树等平台作为线上参考资源库,从中选择一些优秀的学习资源推送给学生,便于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

而线下面授课程的互动和教学也可以采用雨课堂或职教云等平台进行辅助。

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雨课堂平台不仅能记录学生学习痕迹,也能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这使教师可以有效把控学生的学习进度及状态。

雨课堂平台为课堂互动提供了便捷,比如该平台具备随机点名、自由分组、及时签到等功能,可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参与度,实现寓教于乐,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2 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差异化教学设计
基于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模式,再结合《色彩设计》课程公共选修课自身特点,作者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对课前线上自学和课中教学两个阶段进行梳理。

《色彩设计》是一门交叉性的发展学科,必须依附一定的载体。

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色彩应用在服装、产品、影视等方面的创新层出不穷,色彩出现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人们对色彩设计在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重视,对美育思想和理念的研究也在逐步拓展和加深。

因此,色彩设计课程中的教学案例也必须与时俱进。

《色彩设计》课程教学期间,作者将色彩在各个领域中最新的研究、应用成果及相关理论等纳入课程相应知识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术视野和专业素养。

《色彩设计》课程将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差异化教学方法相结
合的设计过程图如下(图3)。

图3 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差异化教学方法相结合的设计过程
(1)课前线上自学
在课前,作者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准备三份不同程度的课前预习资料,布置相应的线上预习问题,并对不同的学习小组发布课前导学任务单,让学生通过线上内容的预学习可提前熟悉课堂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进行深度学习。

不同于传统预习,教师可把概念性的知识点放入准备资料中,便于学生线上反复观看理解。

通过教师进行小组任务的发放及学习反馈的收集,确保学生看完线上资源后,预习的知识点能够被掌握。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学生们在雨课堂留下的学习痕迹及时了解到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在课堂里将集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讲解,并通过适量的题目再次进行检测。

课前线上自学的优势不能被忽视。

首先在课程中,面对一些重点问题,教师可以选择在课前,让
73第2期马艺芳: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差异化教学方法探讨
学生们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尝试解决,这不仅培养了学生们团结协作的能力,也能提升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在线上平台上获得学生学习的时间和进度,通过掌握这些学习数据,教师能及时督促学生完成课前预习。

这种方式可以为线下课堂教学奠定良好的基础。

(2)课中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差异化教学的实施根据课程内容、教学阶段、学科专业等方面的不同,教师可以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来提升教学效果。

另外,教师自身也存在差异性,教师的教学风格、专业背景、个人特长、表达方式等特点的不同直接影响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择。

课中线上线下混合的模式并非一成不变的,学校也会为教师留足调整空间,因此选择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的课程比例,教师需要充分考虑自身个体差异。

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含色彩设计基础的理论知识、色彩实践和色彩在网络空间及真实空间中的应用等。

作者在色彩设计基础知识部分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和案例教学法;在色彩实践内容采用演示教学法和小组任务驱动法;在色彩在网络空间及真实空间中的应用方面选择案例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

作者根据上文对学生的分类标准,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采用团队协作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最后共同完成小组作品。

在色彩实践课程设计环节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对色彩的理解能力,由小组共同完成的作业需要学生进行展示和讲解。

趣味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7]。

在线上课程中,部分碍于课堂纪律不能自由发言的学生,可以利用雨课堂平台的弹幕功能实时表明自己的想法,这为教师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和思想方向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

同时,在雨课堂的点名功能能够实现随机点名的需求,这让课堂变得生动而有趣,也会有学生为了能让随机点名点到自己请求老师多次提问,极大地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线下课程中,学生登录雨课堂平台后可以实现实时签到。

同时也能够在平台上看到教室播放的课件,部分近视的同学可以直接在手机上观看课件,也可以放大课件中的细节内容,可以使学习变得更直观。

4 教学反思
实施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差异教学法,符合“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等教学理念,对学生来说呈现出利好态势,能提升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以及锻炼自我表达能力。

线上授课和线下授课要合理过渡,配合差异化的教学设计,形成一个可持续的良性教学环境。

但是,试行这种模式也面临着一定的问题。

第一,实施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差异教学法会面临缺乏有效监管的困境,线上教学平台可以实时监测学生们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时长,但是难以直观检测学习效果。

学生们用电脑播放线上资源自己却没有在电脑前观看的情况屡见不鲜。

第二,学生对公共选修课学习及配合程度不高,主观认为拿到学分即可的学生不在少数。

第三,面对良莠不齐的网络资源,学生辨别能力不足。

网络学习资源丰富,学生们获得这些资源的方式也极为简单,但是因学生辨别能力不足,会出现精华与糟粕共同吸收的情况。

对于教师来说,实施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的差异教学法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课前,课堂教学内容设计不能一成不变,要根据知识点的性质选择线上学习还是线下学习;课中,根据课堂学生的实时反应,配合线上资源同步调整教学进度和授课速度,激发较高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创造性、维持中间层次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较低层次的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课后,教师根据线上教学平台以及线下课堂教学情况及时梳理学生反馈及学习效果,总结课堂教学过程,及时调整课程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计划。

因此,将线上线下教学混合起来,发挥各自最大的优势,为课堂和学生服务,这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更大的挑战,要求教师具备更加强大的知识储备和知识输出能力。

只有混合式教学模式和差异化教学方法进行有效结合后,才能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74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19卷
参考文献:
[1] 方群, 牛晓博, 邵晓. 基于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
课”教学模式研究[J]. 电脑与信息技术, 2019(27): 79-
80.
[2] 何克抗. 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
(上,下)[J]. 电化教育研究, 2004(3)(4): 1-6.
[3] 朱文红. 差异教学的课堂组织策略研究[D]. 济南: 山东师
范大学, 2010: 32.
[4] 陈劲良. 智慧校园下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研究[D]. 上海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20: 28.
[5] 毛耀忠, 许尔伟. 国内“学情分析”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当代教育与文化, 2017(5): 50-55.
[6] 丁恺. 课堂教学的“学情分析”研究[D]. 华东师范大学, 
2009: 16.[7] 曾永和. 基于SPOC的C语言翻转课堂教学改革与探索[J]. 
科技资讯, 2020(15): 27-28.
[8] 陈劲良. 智慧校园下个性化学习支持服务研究[D]. 上海
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20: 32.
[9] 董晓庆, 王瑜. 基于MOOC的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构建[J]. 
广州化工, 2017(5): 166-168.
[10] 于歆杰. 论混合式教学的六大关系[J]. 中国大学教学, 
2019(5): 14-18, 28.
[11] 钟晓流, 宋述强, 焦丽珍. 信息化环境中基于翻转课堂
理念的教学设计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 2013(1): 58-
64.
[12] 李明华. MOOCs革命: 独立课程市场形成和高等教育世
界市场新格局[J]. 开放教育研究, 2013(3): 11-29.
Discussion on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mixed teaching model
—— Taking the color design course, a public elective course of aesthetic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Ma Yifang
(Public Course Department, Shenzhen Institut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Shenzhen, Guangdong, China 518172)Abstract: Thanks to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domestic education system well withstood the impact of the epidemic, and importance has been gradually attached to online education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aking the color design course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course and students' learning situation through qualitative research and analysis method. Together with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methods, the mixed teaching mode, combined online teaching with offline teaching, has solved,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problem caused by different grades, complex professional backgrounds and uneven knowledge level of the students and so on.
Key words: differentiated teaching method, mixed teaching mode, the color design course
【责任编辑:谢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