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锦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盘锦市高一上期中考试语文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共9题;共18分)
1. (2分)下列加横线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A . 饿殍(piǎo)逡巡(qūn)弃甲曳兵(yè)丢三落四(luò)
B . 中绳(zhòng)句读(dòu)瓮牖绳枢(yǒu)心广体胖(pàng)
C . 供养(gōng)经传(zhuàn)贻笑大方(yí)间不容发(jiān)
D . 庠序(yáng)氓隶(méng)度长絜大(duó)抛头露面(lù)
2. (2分)下面划线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旅游业已经成为三亚市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这里巧夺天工的自然美景闻名遐迩,每年都吸引很多游客前来观赏。
B . 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
C . 老王今年62岁,短小精悍,思维特别敏捷,干起活来年轻人还比不上他。
D . 这篇作文她不改还好,一改反倒一塌糊涂。
3.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他立志多捐钱支持威斯康星大学,可是,威斯康星大学一年一万多毕业生,一个校友再有钱也难以改变根本呀,螳臂挡车不容易!
B . 这部小说以爱情悲剧为主线,描述了亲情、友情的宝贵和无奈,塑造了众多下里巴人的形象,情节曲折,细节生动,读来耐人寻味。
C . 徐德光等10位乡村教师淡泊名利,执着坚守,品格高尚,精神可嘉,他们获得“最美乡村教师”称号可谓实至名归,当之无愧。
D . 这八项规定甚至细微到“下基层调研不张贴悬挂标语横幅”这样的小节,有很强的针对性,足可让各地依规而行,做到上行下效。
4. (2分)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 . 也许“专家”总能自圆其说,我们无从判断他们是预测失误,还是有意欺骗舆论。
况且,公众多半健忘,没有工夫,也懒得去探究某些专家的出尔反尔,翻云覆雨。
B . 日本政府如果不收回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危言危行,想继续通过炒作钓鱼岛事件转移国内视线,其结果只能是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C . 林志颖透露“小小志现在星味四溢”,自己的经典造型已经被儿子模仿得栩栩如生,而他作为父亲最大的心愿就是能和儿子同台演唱《十七岁的雨季》。
D . 如果没有制度约束,网络问题也有可能出现因人成事的现象,随着某一位领导的更换而变得不稳定。
5. (2分) (2018高一上·清远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不仅能够提升清远市民的精神生活品位,而且可以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
B . 小明瞒着班主任和班长悄悄地去做了这件好人好事。
C . 中国实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从历史的视角看,最重要的,就是看现在的青年人将被教育培养成什么样的人。
D . 自然界中存在着一种共生现象,如燕千鸟从鳄鱼牙中啄取水蛭,为鳄鱼提供口腔卫生服务,同时也得到了所需的食物。
6.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成都“12•14”特大交通事故肇事司机孙伟铭“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一审被判死刑。
但在醉车横行因而杀机四伏的马路上,“危害公共安全罪”能成为防止杀手的防火墙吗?
B . 11月13日,为期一天半的2012年我校冬季运动会隆重开幕,有57个班级的近1000名组成的学生参加了比赛,尽情展现运动员们的竞技风采。
C . 这青山绿水、茂林丰田,对于这些农民来说无疑不是青春汗水的结晶。
D . 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红歌澎湃心灵。
12月7日下午,我校成功举行了一场纪念“一二·九”运动红歌比赛。
嘹亮的歌声响彻校园,唱出紫琅学子热爱祖国、赞美生活的美好情感
7. (2分)下列划线实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君子不齿(提及)是故无贵无贱(无论)
B . 渺渺兮予怀(心中的情思)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流逝)
C . 凌万顷之茫然(失意的样子) 金就砺则利(靠近)
D . 居是州,恒惴栗(常常)故为之文以志(记)
8. (2分) (2019高三上·齐齐哈尔月考) 下列各项中划线字的活用方式不同的一项是()
A .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函梁君臣之首
B . 朝歌夜弦,为秦宫人常以身翼蔽沛公
C .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大将军邓骘奇其才
D .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9.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而”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 . 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B . 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C . 吾尝终日而思矣
D .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10. (12分) (2017高一下·成都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叶圣陶在四川
1940年初夏,叶圣陶来到成都,在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学馆工作。
他白天去办公,晚上教儿女们写写文章。
常常在晚饭之后,把油灯移到桌子中央,至善、至美、至诚就凑着光亮,认真地听父亲讲解。
有时候,儿女们也和父亲热烈讨论。
他们每人每星期交一篇文章。
叶圣陶一向主张作文要说自己的话,要写自己的真情实感,对儿女们的作文,他也从来不出题目,随他们写去。
这也是他们一天中最感兴味的时刻。
叶圣陶一边看他们的文章,一边问:“这儿多了些什么?这儿少了些什么?能不能换一个比较恰当的词儿?把词儿调动一下,把句式改变一下,是不是好些?”遇到看不明白的地方,他就问孩子们:“原来是怎么想的?到底想清楚了没有?为什么表达不出来?怎样才能把要说的意思说明白?”他问得十分仔细,简直就是严格的考试,同时也是生动活泼的考试。
孩子们都乐意参
加这样的考试。
但是,对于叶圣陶,到了成都以后,使他格外高兴的事,却要算和朱自清的朝夕相见了。
几十年来,这两位作家亲似手足。
朱自清曾写过《我所见的叶圣陶》《叶圣陶的短篇小说》等文章。
1931年8月,朱自清由北平动身访问欧洲,就是在叶圣陶鼓动下,才写出了《欧游杂记》的。
朱自清在这本书的“自序”里,曾提到叶圣陶帮助“设计”“题字”“校对”等。
叶圣陶曾写过《与佩弦》的散文,讲述他们之间的友情:
促膝谈心,随兴趣之所至,时而上天,时而入地;时而论书,时而评画;时而纵谈时局,品鉴人伦;时而剖析玄理,密诉衷曲……可谓随意之极致了。
这当儿,名誉之心是没有的,利益的心是没有的,顾忌欺诳等心也都没有,只为着看出内心而说话,说其不得不说。
其味甘而永,无所不领会,真可说彼此“如见其肺肝然”的。
现在,很难得他们同处一地,又在一起工作,还先后合编了《精读指导举偶》和《略读指导举偶》,作为中学生学习国文的课外读物,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出版。
为了浇灌《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叶圣陶1945年9月离开成都到重庆,住在螃蟹井开明书店那个局促的小楼上。
看稿编辑,和作者、读者书信联系,甚至校对都由他自己动手。
他热情、认真、宽容,一心一意为作者和读者服务。
来稿只要有可用之处,他就诚恳地提出修改意见。
赵景深在《文心剪影》里说:“他的复信措词谦抑,字迹圆润丰满,正显出他那谦和而又诚实的心。
”正如当年他主编《小说月报》曾精心培育了一大批后来成为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时那样,他那公而忘私的精神和工作态度,给予年轻一代的教育、鼓舞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
当时《中学生》杂志一位年轻编辑后来回忆说:“他是实际的教育家,但不是取教训态度的老师,而是取辅导态度的顾问……他是热忱的事业家,在编辑部不是做官当老爷,而是脚踏实地、以身作则,放手让青年编辑在实践中锻炼,有合理的建议欣然采纳,对可用的稿件热诚支持,有忽略的地方及时提醒,有弄错的地方予以纠正。
”这就是真正的教育者的榜样。
在他身上似乎更多的是儒家思想,从他为自己的儿女取名至善、至美、至诚可以看出,他追求的是一种多么崇高的境界。
但是,他又能把握时代的潮流而有所取舍,不断前进。
(选自《叶圣陶和他的世界》第九章,有删节)
(1)下列对传记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A . 本文通过描写叶圣陶指导儿女们写作、编《中学生》杂志等事迹,勾勒了一位可亲可敬、踏实认真的教育家形象。
B . 正如当年的《小说月报》那样,《中学生》这块抗战时期青年的精神家园,也曾培育了一大批新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
C . 列入“四川省教育科学馆丛书”的《精读指导举偶》和《略读指导举偶》,是叶圣陶和朱自清合编的中学
生课外读本。
D . 从叶圣陶为他的儿女取名为至善、至美、至诚,我们可以看出他追求真善美、憎恶假恶丑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2)和朱自清见面,叶圣陶为什么会感到“格外高兴”?请简要分析。
(3)叶圣陶晚年曾用“得失塞翁马,襟怀孺子牛”来自勉。
依据传记内容,探究文中哪些方面已经体现了叶圣陶的“孺子牛”襟怀。
请简要论述。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1. (11分) (2016高一下·右玉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材料,完成小题。
于是项王乃上马骑,麾下壮士骑从者八百余人,直夜溃围南出,驰走。
平明,汉军乃觉之,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曰“左”。
左,乃陷大泽中。
以故汉追及之。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汉骑追者数千人。
项王自度不得脱。
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
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
汉军围之数重。
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
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
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
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
乌江亭长檥船①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愿大王急渡。
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
”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
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
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项王身亦被十余创。
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
”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乃自刎而死。
乌江亭长檥船待,檥,通“舣”,檥船:使船靠岸。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以:率领
B . 项王乃复引兵而东东:向东
C . 亡其两骑耳亡:失去
D . 籍独不愧于心乎?独:难道
(2)下面六句话分为四组,全直接表现项羽“勇猛无畏”的一组是()
①直夜溃围南出,驰走②项王嗔目而叱之③汉军不知项王所在
④复斩汉一都尉⑤骑皆伏曰:如大王言⑥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
A . ①③⑤
B . ①③④
C . ②④⑥
D . ②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项羽被农夫欺骗,误入沼泽地,看似偶然的情节说明项羽丧失人心,同时也看出他不骗人,也从来不相信别人敢骗他的直率、粗犷的性格。
B . 由项羽主演的“溃围、斩将、刈旗”三个细节描写中,显示出项羽的声威、力量,让读者看到了一个不可一世的英雄瞬间的光辉与悲壮。
C . 在文中项羽反复强调说“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表明这是上天要自己灭亡,决不是作战的过错,深刻地揭示了项羽性格中的弱点。
D . 文章扣住数字的变化写项羽的日暮穷途,敌我悬殊,项羽必定死于此。
但项羽有船也不过江,表明他此时还存侥幸的心理,认为“置之死地而后生”,必定可以扭转局面。
(4)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
②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
四、默写 (共1题;共5分)
12. (5分) (2017高一下·黑龙江期中)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提到发展生产使“鱼鳖不可胜食”的办法是:“________”。
(2)荀子在《劝学》中强调学习要注重积累,以走路为内容从反面设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3) ________,________,而迁徙之徒也。
(贾谊《过秦论》)
五、诗歌鉴赏 (共2题;共10分)
13. (5分)李清照《清平乐》这首词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来表现赏梅的不同感受。
请选择其中一种进行具体说明。
14. (5分) (2017高二下·佛山月考)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积雨辋川庄作
【唐】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
《唐诗归》中钟云评价说:“烟火迟又妙于烟火新,然非积雨说不出。
”请你说说“迟”妙在何处。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9分)
15. (5分)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完成问题。
要求:生动、形象、得体。
这是契诃夫笔下的别里科夫,请你根据图片,写一段文字描写别里科夫,并据此概括人物形象特点。
不超过50字。
16. (4分)一个保险公司的业务员小孟,想约见客户王女士。
于是,小孟在周一上午上班后给王女士打电话预约。
请你补写出以下电话内容的空缺部分。
要求符合情景,语意连贯,语言表达简明、得体。
小孟:①________。
王女士:哦,原来是小孟呀!有事吗?
小孟:②________。
王女士:哦,可以呀。
小孟:③________。
王女士:那就在周三下午三点来我单位谈吧。
小孟:④________。
王女士:那好,再见。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7.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战士冲出重重封锁,获得胜利;科学家在研究中拨开迷雾,发现真相;文学家穿越现实的荆棘,抵达心灵的彼岸;哲学家思考摆脱蒙昧,启迪智慧……人类总在不断摆脱困境,进行“突围”。
对此,你有怎样的感受或思考?
请以“突围”为题作文。
要求:自选角度,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共9题;共18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二、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12分)
10-1、
10-2、
10-3、
三、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1分)
11-1、
11-2、
11-3、
11-4、
四、默写 (共1题;共5分)
12-1、
12-2、
12-3、
五、诗歌鉴赏 (共2题;共10分)
13-1、
14-1、
六、语言表达 (共2题;共9分)
15-1、
16-1、
七、作文 (共1题;共5分)
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