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浮和沉》教学设计.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改变浮和沉》教学设计
一、教材及学情分析:
《改变浮和沉》是青岛版小学《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水和科学》
中的第一课。

本课是在前面学习了水的浮力的基础上,探究如何改变物体的浮和沉,
使学生对影响物体浮力大小的因素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能力
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浮力知识解释生活中一些常见的问题,培养学生科
学与生活相联系的意识。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知道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是可以改变的。

2.了解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采取的方法。

3.知道改变物体的沉浮状态在生活中的用途。

(二)过程与方法:
4.对物体浮沉状态的转换能提出自己的猜想和假设,并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初步掌握和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5•养成创新思维,自主合作与交流的习惯。

6•体验到科学探究的快乐;体会科学知识在人类牛活的重要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改变物体浮沉状态的方法。

难点:设计实验探究改变物体的浮沉状态。

四、教学方法
指导观察法、小组讨论法、实验验证法
五、教学准备
学生分组实验:皮筋、泡沫、玻璃瓶、铁钉、钩码、橡皮泥、实验记录单、水槽、抹布等。

教师演示实验:皮筋、水槽、铁钉、鸡蛋、橡皮泥、钩码、泡沫、玻璃瓶、玻璃片、木块、盐、塑料棒、烧杯、抹布。

多媒体课件。

板书: 改变浮和沉
改变物体的浮和沉。

六、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1•提出问题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一枚生鸡蛋和我们一起上科学课。

请看,这里呢还有 两杯水,现在我要把鸡蛋分别放入两杯水中,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会有什么 现彖发生?
(师把鸡蛋先后放入1号、2号烧杯)
师:同样一枚鸡蛋,先后放入两杯看起来相同的水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说看到的现象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请坐。

,对于这样的现象,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生:为什么鸡蛋在1号烧杯中是沉入水中的?而在2号烧杯中却是浮在水而上 的? (生:因为2号烧杯里加入了食盐
师:嗯,你通过大胆的猜想,解释了这种现象。

能告诉大家你为什么会有这 样的想法吗?
生:死海的启发/看书。

ffi :你不仅掌握了很多课外知识,还善于思考。

等一下我们就一起來验证一 下你的猜想吧!)
师:看来大家都有这样的疑问。

师:是的,为什么同一个鸡蛋在1号杯里沉下去,在2号杯里能够浮在水面
上呢?究竟是什么改变了这枚鸡蛋的浮和沉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研究怎样
2. 引导学牛进行猜想。

师:首先请同学们根据生活经验,猜想一下,为什么同一个鸡蛋放在这两个 杯中会有不同现象呢?(学生猜想)
生:我认为2号烧杯里而加入了食盐
师:哦,这是你的想法,好请坐
生:两杯水的多少不一样
师:演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杯水是一样多的,观察很重要。

生:我认为2号烧杯里而加入了醋
师:你这样认为的,好请坐
师:以上只是我们的猜测,科学不能仅仅靠猜测,要得到正确的科学结论, 我们
还得通过实验来验证。

教师演示实验验证
(一勺一勺的加食盐,注意用玻璃棒搅拌的方法,食盐完全溶解需要一个过程,请同学们耐心等待)
师:同学们现在知道其中的奥秘了吗?
师:在水中放入适量食盐,水就变成了浓度较高的食盐溶液,鸡蛋在盐水中受到
浮力比在纯水中受到的浮力大,鸡蛋就能浮上来。

像这种方法,在科学上,我们称为
改变液体的比重(板书)(指板书)改变液体比重。

但是这种方法并不能让所有沉下
去的物体都能浮上來,还有很多方法等着我们去探索,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研究一下?
生:想
(―)探究新知
师:每个小组面前都有帮助大家研究的实验器材,谁來为大家介绍一下铁盘中的
器材?
找学牛观察铁盘里的实验器材并介绍:橡皮泥、玻璃瓶、泡沫、铁钉。

师: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判断一下:如果把铁盘中的物体
放入水中,哪些能够上浮,哪些能够下沉?
学生交流。

教师演示验证学牛的判断。

师:看来,把这些物体放入水中,泡沫、玻璃瓶是浮在水面上的,而橡皮泥、铁
钉是沉入水中的。

师:今天有一种器材我们是第一次同它打交道,就是盛水的这个“水槽”
师:旁边还要三个辅助器材:橡皮筋、钩码、木块。

师:同学们,我们能不能利用这些材料来设计实验,(指板书课题)改变物体的
浮和沉呢?
生:能
师:这么有信心!老师也相信你们一定会设计岀合理的实验。

来,动手实验之前,我们先对照实验材料,想一想,今天的实验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生:钩码要轻轻地放入水中
师:对,物品要轻拿轻放,水槽是玻璃器材,别把水槽打破
生:别被铁钉扎破手
师:是啊,安全最重要。

生:小心别把水洒出來
师:如果不小心洒出来,我们应该?
生:用抹布擦干净。

师:老师这里也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温馨提示,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温馨提示
1.开动脑筋,充分利用材料,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方法多?
2.小组讨论出一种方法,立即通过实验验证。

3.验证实验成功,由1号同学及时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4.物品要轻拿轻放,正确使用和爱护实验材料,保护好自己。

5.及时清理桌面,保持整洁、有序。

(找同学逐条读)
师解释第二条“实验记录单”
师:好了,同学们,有了这些充足的准备,那就让我们尽情的來探究吧!师巡视学牛的实验。

汇报交流总结结论
师:请同学们停下来,马上整理好实验器材。

科学家们在实验结束后总是会整理
好实验材料的!别忘了,把你的小手也擦干净。

师:这个小组实验器材已经整理好,并且安静坐好!(都不错)刚才老师发现同
学们讨论得很热烈,相信收获不少吧!哪个小组最想把你们的收获跟大家一起分享?
(生举手汇报,拿着实验记录单上展台展示。


师:在这个同学交流前老师有两点小要求,第一、上来交流的同学要说明你介绍
的是哪个物体?实验前在水中是浮还是沉?你们小组用了什么实验方法改变了这种状态?最后说明从这个实验你们小组得出了怎样的结论?第二、我们知道善于倾听是一
种好的学习习惯,其他小组要认真倾听,和自己小组的记录对比一下,看看做法有什
么不一样。

同学们听明白了吗?好!
生开始交流(注意学生的书写)
(根据学生交流的情况进行纠正:
师:老师重复一下这位同学的讲解"我们小组研究的物体是橡皮泥,实验前的现象是浮在水面上的,我们的方法是把它放在泡沫上,观察到的现象是橡皮泥沉入水中。

这样完整的描述,同学们能听得更明白。

来,你再来试着介绍下一个物体)预设:
(绑泡沫)你们听清楚了吗?他们是将橡皮泥与塑料泡沫绑在一起,借助泡沫,橡皮泥就浮在水面上了。

你们可真有办法!同样我们也可以借助木块,那么我们
可以把这个方法总结为借助物体(板书:借助物体)
其他小组,还有让橡皮泥浮到水面上的方法吗?给大家介绍一下。

(捏小碗)这个方法太有创意了!你们把橡皮泥捏成了小碗的形状,也就是
说改变了什么使橡皮泥浮在水面上了?(改变橡皮泥的形状)归纳得非常准确。

(板书:改变物体的形状)
其他小组,还有别的好方法吗?牛交流。

这个方法也不错!
橡皮泥浮在了水面上。

那铁钉,你们是用什么方法让它浮到水面上的?有不同的
方法吗?(装到玻璃瓶子里!)
非常棒,借助玻璃瓶子让铁钉浮在水面上,这也是借助其它物体。

这个方法不错!把玻璃瓶装满水,让玻璃瓶变重,玻璃瓶就沉下去了。

其实
这也是借助其它物体的方法,只是这个物体是“水”
这是你们的方法,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教师小结:
师:同学们不但交流的精彩,而且总结的能力也让人佩服,让我们看着黑板, 我们这节课探究了改变物体浮和沉得方法有:齐读(指板书)改变了液体的比重、改变物体的形状、借助其它的物体。

师:再给同学们一点时间继续完善你的实验和实验记录单。

生继续完善实验
师:整理好实验器材马上坐好,别忘了擦小手啊。

师:当然改变物体浮和沉的方法还有很多,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以继续研究。

(三)生活中的应用
师:在日常生活中改变物体的浮和沉的方法应用也非常广泛,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请同学们仔细想一想,你在生活中见到哪些地方用到了改变物体的浮和沉的原理呢?
生举例说明
1.轮船
师:你认为轮船应用了哪种方法改变了浮和沉?提示学生轮船是用钢铁做的,钢铁本身是沉入水中的,我们把钢铁组合成轮船,是改变了它的?对了,那么轮船是应用了哪种方法?
2.死海
师:你了解的真多,但是死海是一种自然现彖,大自然的力量,不是我们人力所能改变的。

3.游泳圈
师:对了,我们夏天去海边游泳时经常会用到,那么你能说一下这又是应用了哪种方法吗?借助物体。

师:同学们你知道如何打捞沉船的吗?
生:往上拉
师:小船我们可以施加拉力把它打捞上来,但是如果是很大的船那怎么办?(出示课件简单介绍)
师:通过老师的介绍,你能总结一下在打捞沉船的过程中使用了哪种改变浮和沉的方法吗?)
师:除了同学们刚才所举的实例,生活中还有很多关于改变物体浮和沉的例子,这里老师还有一个小资料,我们一起看一下:在亚洲西部,有一个海叫死海, (课件)死海里,竟然没有鱼、没有虾没有水草,甚至连海边也寸草不生!然而令人惊叹的是:人们在无鱼无虾的海水里,竟能自由游泳,即使不会游泳的人也能浮在水而上,(图
片)甚至还能看报纸呢!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人为什么可以在死海里自由游泳,即使不会游泳的
人也能浮在水面上呢?
(学生自由说说)
师:你的真多真丰富,确实因为死海里的水确实含盐以及其他矿物质很高,也就是死海里的水和我们常见的水什么是不一样的?
(比垂)
师:同学们,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想到改变物体浮和沉的原理在牛活中的应用,而且用今天学过的科学道理加以解释,真的是学以致用了。

(四)总结收获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己谈谈收获)
师:你们的收获还真多,老师感到很欣慰,这节课同学们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实验验证,自己探究出了改变物体浮和沉的方法。

老师真为你们勇于探索、善于实践的科学精神感到高兴。

好,下课!
附板书:
改变浮和沉
1.改变液体的比重
2.改变物体的形状
3 •借助其它的物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